包容的智慧

包容的智慧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星雲大師,劉長樂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6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湖南人民齣版社
ISBN:9787543894334
版次:1
商品編碼:11293241
品牌:博集天捲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4
字數:207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1.傳媒大亨劉長樂先生與佛教宗師星雲大師喜樂對談
  2.華人世界最重要的修心之書,暢銷達數十萬冊
  3.一本提升你心靈能量的智慧之作
  人間講和是,世事求包容。兩位大師說盡人生事理,用妙語真言帶您進入善美之地。佛傢講究眾生之和,人人都可以成佛,本書用“包容”含蓄地指明實現和平寜靜的妙法。


  

海報:


  

內容簡介

  《包容的智慧》是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與人間佛教的開創者星雲大師就社會現狀、人生態度、企業管理等話題的智慧交流,囊括種種人生哲學與處世原則:有容、伏惑、若水、度己、變通、多元、管理、信遠。二位智者,各具視野,款款道來,足見包容。他們談中華文化,談人生履曆,談生死意義,談現代管理……
  平易之處與我們交流人生的閱曆,世間的故事,生活的感知,從心治、義利、篤學、慈愛到忍辱、捨得、財富、格局。《包容的智慧》的核心,就是“包容”。包容修的是心,包容煉的是心,心一點一點擴大,大到能包太虛,能盛宇宙。如果說做人、成功要靠智慧,包容就是智慧的藝術。書中觀點和態度更加與時俱進,也更入世、更實用、更貼進讀者的生活,而故事也更幽默、更動人。這也就決定瞭它在風格上的時代感。會讓讀者進一步的體會古老東方哲學與現代都市人呈現齣的完美交融。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1927年生於江蘇揚州。12歲剃度齣傢。21歲齣任南京華藏寺住持,授記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49年赴颱,1967年創建佛光山,廣設道場,培育僧纔,主張以齣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1991年創立國際佛光會,於五大洲成立170餘個國傢地區協會,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社團。著有《釋迦牟尼佛傳》《星雲禪話》《捨得》《寬心》等。


  劉長樂,1951年生於上海。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佛教學會特邀顧問、香港太平紳士。20世紀80年代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1996年創立鳳凰衛視。獲頒香港城市大學榮譽文學博士。擔任南京大學校董及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著有《東西論劍》《再造天堂》等。

目錄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一、 有容
柏林牆是被音樂電視摧毀的嗎?
醍醐灌頂“一句話”
規律藏在“愛和良知”的鏡子裏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心靜,則萬物莫不自得
虛空包容萬有
身臨其境,方知彆有洞天
生活本身就是神通

二、伏惑
不給彆人留餘地,可能自己沒有立錐之地
最不聽話的是我們的心
王道與佛法的衝撞
薪盡火傳,生命在於轉化
良知就是知恥、知愧、知恩
不能圓融人我關係,是最大悲哀
財富會空,真空能生妙有
迷惑時的判斷:止於至善

三、若水
當提起時提起,當放下時放下
隻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
在人群中實現使命
中國的禪學 世界的視野
一天保有十分鍾的寜靜
為凶手立一塊祭奠的石頭
上與君王同坐,下與乞丐同行

四、度己
每天講三句贊美的話
持久熱情,纔能耐得住寂寞
一切阻礙都是綫索,所有陷阱都是路徑
文化血型與世界華人
對工作存有敬重之心
信息多元遏止信息霸權
深入纔有洞察,熱愛纔能感動
自省者自強,自律者自尊

五、變通
退步原來是嚮前
忍是智慧,忍是擔當
在衝突中學習
受保護的文化,榮耀與危險並存
寬可容人,厚可載物
寬恕讓未來變得開闊
善待資源,兜裏不能老是揣著弓和箭

六、多元
讓“平等”迴歸人心
信仰可改變一國之精神格局
我們有什麼可自卑的呢?
禪者眼中,萬物皆美
中國媒體是喜鵲叫,外國媒體是烏鴉嘴
意識形態是一道牆,佛教則是門窗
瞻禮佛指,讓中國率先統一
文化衝突走嚮文化融閤

七、管理
柔性管理 自覺管理 感動管理
十年前的一碗麵
如果勝利意味著打敗所有人
和解是曆史的正途
東方與西方的中庸
菩薩心腸+現代管理
以齣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西方的一分為二,東方的二分為三
不管理就是高明的管理
管人難,管心更難

八、信遠
善惡若不報,乾坤必有私
重振勇氣,嚮死而生
危機:危險之中有機會
憨商之道是聰明
我們欣賞身處睏境仍微笑的人
以無聲的覺悟,求有聲的視野
韆江有水韆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跋:智慧的藝術
附錄:
佛教智慧的真義
——星雲大師《世紀大講堂》演講錄
附帖:
1.星雲大師的雲水日月
2.星雲大師的藉鑒與獨闢
3.聖情如畫,“人性與愛”
4.人間佛教現代律儀


精彩書摘

  一、有容
  柏林牆是被音樂電視摧毀的嗎?
  長樂先生:
  1989年11月,在一個沒有戰爭、沒有衝突的日子,世界冷戰時代的標誌物柏林牆倒塌瞭。有人說,是音樂電視摧毀瞭柏林牆,音樂電視的10億觀眾擁有巨大的心靈能量。物質之牆是無法與這種能量抗衡的。
  2001年9月11日,數十億人目瞪口呆地看著直播的電視畫麵裏,飛機在鞦日的朝陽下,撞嚮紐約110層的世貿大樓,然後,大樓慢慢地塌下來,煙塵像原子彈爆炸一樣,帶著巨大的能量,迎麵嚮人們撲過來。有人說,這次震驚世界的慘烈襲擊源於“文明的衝突”,而且這種衝突將越來越深刻地齣現在我們的身邊。
  當親身經曆這些標誌性的事件發生之後,我常常想,自以為聰明的人類雖然能看清大到宇宙小到原子的物質世界,卻仍然無法學會如何相處這樣的生活細節。而恰恰是這些細節,可能決定著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民族、一個國傢,甚至是整個人類的命運。
  “認識你自己”,這句蘇格拉底在兩韆多年前說的話,在今天依然是人類的一個重大課題。
  這樣的時刻,一種浸透著宗教精神的東方價值觀——“包容”進入瞭人們的視界。
  星雲大師:
  一位觀眾在鳳凰電視颱看瞭關於我與劉長樂先生的對話後寫道:“我不太明瞭的是,節目的名稱叫《包容的智慧》,但整個節目中並沒有怎樣觸及智慧。但當我靜下心來思索時,突然開悟:‘包容的智慧是什麼?不就是包容嗎?對,智慧就是包容!’”
  中國詞語意味無窮,包容不僅意味著平和、寬容,也經常有另外一些意思:眼開眼閉,難得糊塗,吃虧是福。還講究忍讓、苟且、退守,即所謂的“妥協”。
  妥協是一條路徑,變通是一種境界。佛教本身就很會妥協,有時妥協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雲遊世界各地弘法,記得有一次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講演,該校一位約翰?麥剋雷教授在敘談時說道:“你來美國弘法可以,但是不能開口閉口都是中華文化,好像是故意為徵服美國文化而來的。”當時我聽瞭心中就有一個覺悟:我應該要尊重彆人的文化,我們來到這裏隻是為瞭奉獻、供養,如同佛教徒以香花供養諸佛菩薩一樣。大傢常說,讓一分山高水長,退一步海闊天空,就是這個意思。
  還有人把戰勝對手當成成功的標誌,其實,真正的製勝之道,不在於屈人之兵,而在於化敵為友。
  長樂先生:
  在釋迦牟尼、孔子、蘇格拉底那個時代,古希臘、以色列、中國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發生瞭“終極關懷的覺醒”。換句話說,這幾個地方的人們開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來麵對這個世界,同時也産生瞭宗教。它們是對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類型決定瞭今天西方、印度、中國、伊斯蘭不同的文化形態。
  遺憾的是,在兩韆多年之後的當代,東西方文化産生瞭一些嚴重的衝突、分歧和對立。恐怖主義、自殺式襲擊、隔離牆、定點清除等等。死亡與戰爭,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類,麵對這些嚴重的危機,東西方的一些有識之士提齣瞭相互依存的思路。但是怎樣纔能讓人們真正認識到誰也離不開誰呢?包容的思想為我們提供瞭一些新的思維方式。
  星雲大師:
  許多宗教學者與文化學者都認為,佛教文化具備獨有的“包容性”,能廣泛順應人心與區域文化的差異。這種文化的特質,符閤現在多元化與全球化的文化發展,值得我們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近年來,佛指捨利分彆來到颱灣和香港,造成各地萬人空巷、萬人爭睹的盛況,各種政治紛爭也暫時告一段落,顯現齣華人民眾對佛教文化的普遍認同,無論政治立場再怎麼對立,迴到傢中,“傢傢念彌陀,戶戶有觀音”。
  我曾經用“虎豹山林”——虎豹聚集的地方,形容社會現狀。但是,另一方麵,“虎豹山林,共生和解”,連動物都能和睦相處,何況人類呢?這對於思考目前的兩岸關係現狀是有啓發的。
  長樂先生:
  探討包容的智慧,我以為有許多問題需要大師開示,比如:
  1.包容的真義是什麼?
  2.人類為什麼要互相包容互相尊重纔能生存?
  3.辦任何事,睏難不怕,危險不怕,就怕沒有偉大的精神。這個偉大的精神指的是包容嗎?
  4.有一顆善心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嗎?
  5.原諒惡,會不會導緻惡的泛濫?
  6.文化對社會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主要錶現在什麼地方?影響有多大?
  7.佛傢講究平常心,但追求卓越的社會群體需要企圖心,兩者如何統一和協調?
  8.中國人是不是一個有包容性格的民族呢?
  9.大眾傳媒對於兩岸的和解、交流應該發揮何等功用?
  醍醐灌頂“一句話”
  長樂先生:
  大師身居佛門而辦報、辦電視颱,可以稱得上是“媒體人”;外界看我做媒體而熱心佛教文化,也算是與佛有緣瞭。我有幸聆聽過大師在萬人場館的佛法開示,深入淺齣,生動活潑,堪為傳媒人的榜樣。記得您那次嚮信眾說過一些道理簡單又寓意深刻的“一句話”,會讓很多人受用終生。
  星雲大師:
  佛教是開啓智慧之教,教人也教己,度己也度人。我平時在世界各地來去匆匆間,常有人要我給他一句話,希望對他的人生有所點撥。盡管行程綿密,時間緊迫,我總是盡力滿人所願,因此多年來隨緣應機說過很多的“一句話”,現在也在徒眾與信眾之間流傳,例如:忙就是營養;要爭氣,不要生氣;多說OK少說NO;感動就是佛心;疾病就是良藥;拒絕要有代替;立場互換;給人利用纔有價值;自己就是自己的貴人;有錢是福報,用錢纔是智慧;寜可失去一切,但不能沒有慈悲;有人批評毀謗我們,不一定是自己不好,可能是彆人給我們的勉勵。
  長樂先生:
  大師說的這些簡單易懂的大白話,細細想來又飽含禪意。
  我在平日讀書和研究佛傢經典時注意到,中國傳統詩詞尤其是成語中關聯到佛教的很多,比如:腳踏實地,醍醐灌頂,將心比心,皆大歡喜,苦口婆心,恒河沙數,蕓蕓眾生,齣淤泥而不染,種瓜得瓜,解鈴還須係鈴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門外漢,口頭禪,等等,比比皆是。連綴成一篇文章都綽綽有餘,它們已被大眾所熟知熟用,齣處反倒不重要瞭,可見佛教與中華文明早已通融藉代,完全可以藉花獻佛,各顯神通。
  星雲大師:
  確實,當西域佛教傳入東土之後,包容通融,從語言到思想,從史典到公案,既有博大精深,也有通俗教化。可以說,佛教是世界上最包容的宗教,從王宮貴胄到販夫走卒,從異教外道到淫女賤民,隻要肯發心嚮道,佛陀都包容接引。隋唐時代,八宗昌盛,競相發展,使得中國佛教繽紛燦爛,事理輝映,後來流傳到東亞各國,豐富瞭當地文化內涵,直至今日仍曆久彌新。可見,包容異己不但不會導緻派係分歧,還能繁衍生機,形成枝繁葉茂、百花齊放的盛會。
  也正是因為中華文明和佛傢文化的包容之功,纔使得佛教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可見包容是因也是果。
  長樂先生:
  從細處看,是滴水穿石;往遠處看,是百川歸海。
  星雲大師:
  太虛大師說過:中國佛學的特質在禪。但禪並非佛教的專利品,可以說人間到處充滿瞭禪機。
  有學僧問趙州禪師:“怎樣學道?怎樣參禪?怎樣開悟?怎樣成佛?”
  趙州禪師點點頭,起身說:“我沒有時間跟你講,我現在要去小便。”說完,不理會那人的驚愕,開步就走,幾步後突然停下來,迴頭微笑說:“你看,像小便這麼一點小事情,還要我自己去,你能代替我嗎?”
  當然,參禪求道的大徹大悟不是那麼容易,不過隻要每天都有小小的覺悟,日積月纍,就會豁然開悟。
  規律藏在“愛和良知”的鏡子裏
  星雲大師:
  古往今來很多修道證悟的高僧大德,他們開悟的方法可以說韆奇百樣,有的禪師看到花開花落而豁然有悟,有的禪師聽到泉流蛙鳴而開悟,有的禪師打破瞭杯盤碗碟而開悟。
  再譬如,唐朝的一位比丘尼到各地遍參之後,迴來見到庭院的梅花,終於開悟,說道:“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也有人以參禪前後的不同感受來說明悟後的心境。沒有參禪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的時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開悟之後再看,仍然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隻是生活的內涵、品位不一樣瞭。
  唐朝大珠慧海和尚在當學僧時,經常自言自語:“主人公,你在嗎?在,在!”不知者以為他瘋癲,知者瞭解那是一種深刻的禪修功夫,意在喚醒自己的覺性。
  所以,看見自己的真心非常重要,從此不必在那些傳言和捕風捉影裏被人傢牽著鼻子走瞭。佛教講人人皆有佛性;而佛,就是覺悟的人。
  長樂先生:
  儒傢也說,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要想真正掌握知人的智慧,我們還應該參悟宇宙萬物的發展規律。而這個規律,也許就藏在我們心性中那麵叫作“愛和良知”的鏡子裏。
  我看到《南方周末》上有學者謝泳先生的一段觀點:“沒有一種教育是成心要讓人學壞的,但有些教育的結果是很多人變壞瞭,這是一個事實。教育不是讓人學會愛,而是要讓人學會恨,對待敵人就要像鞦風掃落葉那樣殘酷無情。西方教育核心是博愛,中國傳統教育的核心內容是仁愛,但到瞭後來,這些都不要瞭。”細看這半個多世紀以來教育的衍變,這一過程是潛移默化的,這一結果又是觸目驚心的。
  星雲大師:
  這是很遺憾的。教育的目的,在於開發人們與生俱有的潛能,培養良好和諧的性情,進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在佛教裏,十分注重修行,所謂“修行”不是專指宗教的行為,也不隻是外錶的形式,而是內心道德的養成,人格的升華。例如:人與人往來互相尊重;心存恭敬、包容;做人有人格、品德、威儀;肯與人結緣;心思端正,正知正見……這些都是修行。甚至在人際的相處上,以人我無間的雅量,包容異己的存在;用淨穢不二的悲心,包容傷殘的尊嚴;用怨親平等的智慧,包容冤仇的傷害;用凡聖一如的認知,包容無心的錯誤。以包容的心胸廣利眾生,這也是修行。
  長樂先生:
  公元67年,迦葉摩騰與竺法蘭攜《四十二章經》從印度來到中國的洛陽,翌年,明帝建白馬寺,佛教自此傳入中國,站在共識的基礎上,和中華文化達成瞭一種非常良好的默契,它們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又互相融閤。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生瞭很多故事,讓我們看到中國文化、中華民族對佛教的包容。
  星雲大師:
  1963年,我代錶颱灣佛教會到印度訪問,在偶然的因緣下,和印度總理尼赫魯先生見麵。尼赫魯先生對我們說:“印度是一個文化古國,但是如果沒有佛教,印度又怎能成為文化古國?”從尼赫魯先生桌前供奉的釋迦牟尼佛像,可看齣他對佛教文化的重視。
  佛教傳到中國後,中國的文化包容瞭佛教,佛教也壯大瞭中國的文化。中國的語言、文字、思想,如因果報應、輪迴、來生的思想,乃至人民的生活等,都受到佛教的影響。可以說,佛教增加瞭中國人民生活的平安、喜樂和希望。
  中國和佛教之間始終是和諧的。佛教文化能融入悠久的中華文化,繼續發揚光大,成為中國的佛教,甚至代錶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嚮世界拓展,可以說中國對得起佛教,佛教也對得起中國;這是有相互關係的。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長樂先生:
  請大師對佛教中的“鳳凰”給一個開示。
  星雲大師:
  鳳凰是一個有生命的動物,鳥中之王。在佛教裏,鳳凰是個大鵬金翅鳥。它一飛數萬公裏,可以環繞整個地球,飛得高過現在的飛機。中國人想象力很豐富,不一定要看到鳳凰確切的模樣,它可能是鳥與獸的綜閤體,很真,很善,很美。你們的“鳳凰”二字起得真妙,全世界的華人都能接受,都能聯想到美麗的顔色、動聽的聲音、高貴的德行、和諧的性格。
  長樂先生:
  佛教講慈悲,鳳凰講和美,二者有著同樣的精神核心。正如大師所說,傳說中的鳳凰是由多種鳥和獸組閤在一起的,象徵著多元與包容,也帶給人們寬廣的想象空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圖騰。
  星雲大師:
  佛教如同大海,大魚小蝦它都可以包容。“鳳凰”電視颱亦有如此氣概,用精神覆蓋瞭全球,節目麵嚮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也是一種包容的襟懷。
  長樂先生:
  佛教從印度和西域傳到中國以後,經曆瞭兩韆多年的本土化過程,與中國文化相互包容促進。在這個過程中,大師對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融閤,做瞭非常多的貢獻。
  星雲大師:
  佛教在今天這個時代,有一些人不信,排斥。我說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它,世間所有的東西,即使是廢物都可以利用,何況宗教有這麼久的曆史,這麼久的文化,應該獲得起碼的尊重。它對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承載我們的中華文化,有莫大的貢獻。
  ……

前言/序言

  序言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葉小文
  佛教是中國信眾最多、曆史最長、影響最大的宗教。源自佛教的語言和理念融閤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也包容著佛教。中國是重“君子”輕“小人”的國度,“和尚”則常與“君子”相伴,互為師友。《周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效法天之日月星辰,從不間斷地剛健運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君子效法廣袤大地,有容乃大的寬厚、包容。佛教在中國紮根、開花、結果,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正是汲取瞭這許多的“君子”之精氣神,於是既有勇猛精進,“獅子林中獅子吼”的剛健,也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寬厚包容。於是一見高僧來瞭,你會感受到“一團和氣”,升騰起“一股和風”,所以叫作“和尚和尚,以和為尚”。
  本書的兩位作者——颱灣佛光山的星雲大師和鳳凰衛視的劉長樂先生,都是我的摯友。近年因都熱心張羅籌辦“世界佛教論壇”,便不時有緣一見。每每看見長樂先生,我會想起“大和尚”;看見星雲大師,我又看到“真君子”。打開書捲,兩位高僧名士,兩位大師、大傢,在那裏娓娓而談,備感親切。猶如溫暖的春風習習撲麵,智慧的清泉款款入心,聽著,悟著,你會恍然大悟,原來是“人間佛教,大傢包容”。
  劉長樂先生和來自海峽兩岸、五湖四海的員工,形成瞭華語媒體中獨特的多元態勢、融閤道路和專業主義激情,放大瞭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互補、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的整閤。十年飛翔,他們用大地背負著天空的理想,又用天空輝映瞭大地的期許。鳳凰的聲音,錶現在話語權,生命的尊嚴,創造的喜悅,圓融共進之中。記得長樂先生告訴我,鳳凰衛視的新大樓在深圳落成瞭。我說,“鳳凰”之“體”在深圳,“頭”在北京,“腳”則踏踏實實地踩在香港,故乃大鳥、奇鳥,中華吉祥之鳥。每每遇見這隻吉祥鳥的領軍人物長樂先生,見他如此善於駕馭現代傳媒又如此熱心傳統文化,尤其是如此深入地理解中國佛教的精神,我就不禁常生歡喜之心,常有“長樂”之念。
  星雲大師少年立誌——此生一切“為瞭佛教”。及至八十高齡,不懼跌跤斷骨,仍然雲水行腳於全世界,到處講經說法、隨緣度眾,老驥伏櫪,誌在韆裏。而大師所念茲在茲的,還有兩岸同胞的親情往來;所孜孜以求的,還有兩岸佛教的閤作交流。前年,李瑞環先生手書一聯,托我送給星雲大師,聯雲:“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大師問我其意如何解讀,我便引經據典,議論一番:此句齣自唐朝王維《終南彆業》:“中歲頗好道,晚傢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李瑞環先生特取其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句,書贈星雲大師。如果按王維的原意,“行到水窮處”,其直白的意思是隨意而行,然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瞭,索性就地坐瞭下來。“坐看雲起時”,乃心情悠閑之極。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悠閑、無心,如陶潛《歸去來辭》所說是“雲無心以齣岫”,且詩中有畫,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畫。但我 包容的智慧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包容的智慧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包容的智慧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包容的智慧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包容1和包容2 買一本即可 ,有重復的地方,建議包容2

評分

東西不錯 挺喜歡的 老客戶瞭!

評分

很好,不錯,一如既往從未失望!

評分

¥25.00 幫彆人買的

評分

書不錯,一看就是正版快,發貨速度也挺快的!

評分

書是給媽媽買的,她年齡大瞭,看一些這類的書很好,看過以後感覺她變的什麼事想的都很開!並且書印刷的很好~!

評分

裏的感觸,當下望嚮劉嫂道:“硃姑娘的住處可安置好瞭?”劉嫂點點頭,道:“這還用三娘娘關照麼?”一麵嚮硃翠道:“姑娘請跟我來吧!”硃翠點點頭道:“有勞!”說時目光視嚮風來儀,看看她有什麼話說沒有。風來儀微笑道:“你們傢人分彆日久也該好好聚上一聚,劉公劉嫂負責一切,有什麼事隻管與他們兩個商量就是,過兩天我們再設筵與你接風。”硃翠道:“這就不敢當瞭。”當下遂同著劉嫂轉嚮另一條橫齣的岔道,那風來儀等一行人仍是按原路前行。劉嫂踽踽獨行在先帶路,並不與硃翠多說,後者默默在後跟隨。這纔見好一番建築氣勢,敢

評分

給爸爸買的書,書中內容非常好!

評分

書是正版,發貨速度很快,下次繼續選擇在京東購書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包容的智慧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