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2013年7月号·总第222期)

紫禁城(2013年7月号·总第222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亚民 编
图书标签:
  • 故宫
  • 紫禁城
  • 历史
  • 文化
  • 建筑
  • 杂志
  • 文物
  • 北京
  • 中国
  • 宫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ISBN:9771003032008
版次:1
商品编码:1129633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紫禁城(2013年7月号·总第222期)》主要内容包括:从宫廷到社会、国家医疗卫生的近代演变、解析宫廷医药空间、明清医疗机构与医药设施、抉择一九〇二、北京霍乱中的清廷应对、皇室病案中的“宫闱秘事”、慈禧之美、福寿延于御膳中等。

内页插图

目录

11296337_ml_1.jpg;11296337_ml_2.jpg

精彩书摘

  杜德美奉康熙帝之命绘制大清国地图,因此得以亲眼见到人参的生长环境。一七〇九年七月底,杜德美的绘制队伍到达距离朝鲜边境仅四法里远的一个村子,住在那里的鞑靼人在邻近的山林中挖了四株完整的人参,放在篮子里给杜德美。在信中,杜德美还画下了他所收到的人参图谱。通过这些信件往来,总巡阅使可能首次见到人参的图像及其说明。遗憾的是,现今版本的书简集中没有将图谱收入。
  当时中国许多名医宣称,人参是治疗身心过度劳累引起的衰竭症的灵丹,它不仅能化痰,治愈肺虚及胸膜炎,增进食欲,还能驱散气郁、大补元气。杜德美认为,如果人参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效应,就无法想象汉人和满人会如此重视它。甚至有些健康人为了更加强壮,也常服用人参。他相信精通制药的欧洲人若能有足够的人参进行必要的试验,通过化学方法测试其特性,并根据病情,利用人参适当地对症下药,那么,人参在他们手里将成为上等良药。
  杜德美非常相信人参的疗效:活血化瘀、增加热量、帮助消化、滋补强身。他对总巡阅史说明了自己服用人参的经验:他替自己量脉搏,然后服用半枝未曾加工的生人参,一小时候,他感觉脉搏跳得比以前还要有力,胃口随之大开,浑身充满活力。当时他并未完全相信那次实验,认为这种变化或许是那天休息得好的缘故。四天之后,杜德美因工作关系,疲倦得几乎要从马背上摔下,同队一位中国官员见状就给他一枝人参,他服用了半枝,一小时后就不再感到虚弱了。从那时起,他发现每次服用都有相同的效果。
  除了生食人参,杜德美亦如满人一样,把人参叶代替茶叶泡着喝。杜德美建议身体健康的人和仅为防病或偶患微恙的人,每次用量别超过一钱,且不用每天服用。烧煮方法是,将人参切成小片放在上过釉的土罐中,再倒入四分之一升的水,盖紧罐子,以温火焖煮,等放入的水剩下一罐底时,再放入一点糖并立即服用。然后将残渣倒入同样多的水中,以同样方法烧煮,如此可以再次提取根部残留的养分,两份汁液则早晚各服一次。
  ……

前言/序言


紫禁城:宫阙画卷,岁月流金 《紫禁城》(2013年7月号·总第222期)是一本深邃的文化期刊,它如同打开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带领读者在时光的长河中悠然漫步。本期杂志,以紫禁城为核心,不仅展现了这座宏伟宫殿建筑的磅礴气势,更深入挖掘了蕴藏在其砖瓦之间,与故宫息息相关的悠久历史、精湛艺术以及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 皇家气象,建筑之魂: 紫禁城,这座凝结了数百年智慧与匠心的建筑奇迹,在本期杂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我们追溯其始建的宏伟蓝图,探寻明清两代王朝在此的兴衰更迭,感受皇家建筑的恢弘气魄与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从太和殿的庄严巍峨,到坤宁宫的温馨雅致,再到御花园的四季风光,每一处殿宇、每一方庭院,都诉说着属于紫禁城的独特故事。本期将通过细腻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版,为您揭示宫殿的布局奥秘、斗拱飞檐的精巧工艺,以及皇家礼制在建筑中的体现。您将了解到,紫禁城不仅仅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更是权力、象征与民族精神的载体。 宫廷生活,尘封记忆: 除了宏伟的建筑,紫禁城更是无数宫廷人物生活过的舞台。本期杂志将带您走进那段被历史尘封的岁月,近距离观察帝王将相、后宫嫔妃的日常生活。我们从史料中挖掘珍贵的细节,描绘宫廷的饮食起居、服饰妆容、节庆仪式以及日常起居。您将了解到皇帝如何批阅奏章,后妃如何度过她们的深宫岁月,以及那些宫女太监们在皇城中扮演的角色。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在文字与图像的交织中得以重现,让读者对紫禁城的“人”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宫廷艺术,璀璨明珠: 作为中国古代宫廷艺术的集大成者,紫禁城内收藏和保存了无数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本期杂志将聚焦于宫廷艺术的各个方面,从精美的书画、陶瓷、玉器,到巧夺天工的雕刻、珐琅器,以及那些在宫廷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皇家服饰与珠宝。我们将邀请艺术史专家,为您解读这些艺术品的历史价值、工艺特点以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您可以欣赏到那些曾经点缀皇室生活的绝世佳作,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艺术底蕴和卓越的创造力。 文化传承,时代回响: 紫禁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期杂志还将探讨紫禁城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它如何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历史的窗口,如何影响着当代的建筑设计、文化创意,以及它在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将关注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展览推广以及观众服务等方面的努力和创新,展现这座古老宫殿在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紫禁城》(2013年7月号·总第222期),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它以紫禁城为媒,连接古今,融汇艺术与历史,邀您一同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页都蕴含着故事,每一幅画面都诉说着传奇,等待着您去发现,去感悟,去珍藏。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这一期的《紫禁城》在叙事风格上相当吸引人。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流水账式记录,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将读者带入到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场景中。我特别喜欢一篇关于乾隆皇帝与他的书画收藏的故事。作者并没有简单罗列乾隆收藏了多少宝物,而是通过讲述乾隆在不同时期,如何看待、鉴赏、甚至把玩这些珍贵的书画,来展现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比如,在描写乾隆对某幅山水画的细致品评时,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仿佛能感受到乾隆当时抚摸画卷、沉思琢磨的场景。文章还穿插了乾隆与大臣们就书画品鉴的交流,使得整个故事更具人情味和戏剧性。读这样的文章,就像在听一位博学的老者娓娓道来,不觉间就吸收了丰富的知识,又被深深地吸引。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让原本可能有些遥远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了人性的温度。

评分

刚翻完这期的《紫禁城》,真是让人意犹未尽。这次的内容相当有分量,尤其是一篇关于清代宫廷服饰演变的文章,看得我目不转睛。作者不仅细致地梳理了不同朝代、不同场合下,皇帝、皇后、皇子、宫女们的衣着特点,还结合了大量的图像资料和文献记载,考据严谨,可信度极高。我尤其被那些描绘皇家祭祀、大婚、丧仪等重要活动的服饰细节所吸引,每一个图案、每一处绣工都仿佛诉说着那个时代的庄重与华丽。文章还深入探讨了服饰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比如龙纹、凤纹、祥云纹等等,究竟承载了怎样的权力、等级和信仰,这些都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亲眼目睹了皇家仪仗的恢弘场面,也对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肃然起敬。这期杂志的编辑在选题和编排上也做得非常出色,将这些严肃的学术内容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对于我这样的历史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场精神盛宴。

评分

这次的《紫禁城》杂志,可以说是一次相当出色的“故宫知识普及+情感体验”相结合的尝试。其中一篇关于清代宫廷饮食的文章,让我大开眼界。它没有停留在简单地介绍菜肴名称,而是深入到食材的来源、制作工艺、以及不同节令、不同场合下,宫廷宴席的菜单配置。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御膳房”运作的描写,它如同一个庞大的后勤体系,需要精确地调配人力、物力,确保皇室的饮食供给。文章还提及了皇帝对饮食的偏好,比如某些时令蔬果、特定烹饪方式等等,这让我看到了一个生活化、人性化的皇帝形象,而非仅仅是历史书上那个高高在上的君王。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宫廷饮食对民间饮食文化的影响,以及一些经典宫廷菜肴的传承与演变,这些都使得内容更加饱满,引人思考。读完之后,我不仅对古代宫廷的奢华生活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

这期《紫禁城》让我对故宫的建筑细节有了全新的认识。有一篇关于故宫建筑中“藻井”的文章,我之前对这个概念只是模糊的印象,但读完这篇文章,我才真正领略到它的精妙之处。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藻井的结构、形制,以及它在古代建筑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比如与天空、宇宙、皇权的联系。作者还详细描述了不同宫殿藻井的差异,比如太和殿的蟠龙藻井的繁复精美,乾清宫的轩辕景云藻井的寓意深远。通过大量的图片和细致的解说,我才意识到,这些看似装饰性的顶棚,其实承载了多么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古代工匠的智慧。文章还提到了藻井在防火、隔音等方面的实用功能,这让我对古代建筑的“形”与“神”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读完这篇,我下次再去故宫,一定会更加留意那些隐藏在建筑细节中的故事。

评分

这一期《紫禁城》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对现代艺术如何与故宫文化巧妙融合的探讨。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近期几位当代艺术家以故宫元素为灵感创作的作品,形式多样,包括装置艺术、版画、甚至跨界设计。我特别关注了一位艺术家,他将故宫建筑的榫卯结构巧妙地融入到一件大型装置中,虚实结合,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精髓,又赋予了现代雕塑的生命力。另一位则从故宫书画中的意境出发,用抽象的色彩和线条重新解读了古典山水,意境深远,令人回味。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古老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无限可能,也打破了我之前认为“故宫文化”只能停留在历史研究中的刻板印象。它证明了,只要有创新的视角和跨界的勇气,故宫的魅力同样能够触动当代人的心弦,引发新的思考和共鸣。这种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历史相结合的探索,是这本杂志最令人称道的地方之一,也为我们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评分

这杂志一般报刊亭等都买不到,要卖要跑好远。今年这书涨价到40元一本了,但还好京东能给打折。以后就在京东买了。

评分

故宫经典画册,值得收藏,打折时收入,很实惠!

评分

质量很好的杂志,里面文字优美,图案精致,很棒,京东的送货速度真心棒!

评分

质量很好的杂志,里面文字优美,图案精致,很棒,京东的送货速度真心棒!

评分

紫禁城这本杂志很不错!

评分

养心殿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是一独立的院落,南北长约63米,东西宽约80米,占地5000平方米。养心殿前殿面阔三间,进深3间,正殿面阔7间,进深3间,自雍正到清末的二百年间,皇帝多在这里居住和进行日常活动。

评分

交泰殿

评分

goodgoodgoodgood

评分

坤宁宫在乾清宫的北面,也是面阔九开间,重檐庑殿顶的大殿。它在明朝和清朝初期一直是皇后居住的正宫。清顺冶时,按满族的风俗习惯,对坤宁宫进行了改造,主要是把宫内分为东西两部分。在西面部分,沿著墙添置了环形大炕,室内安置了大锅。在坤宁宫的东面部分则建成为皇帝结婚的洞房,入口改在东面,宫内有双喜的宫灯,红底金色双喜的影壁,靠北墙有龙凤喜床,床前挂著绣有百子图的五彩纱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