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体验上,这部书的注释和校勘工作做得非常扎实,这对于阅读古籍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每一次遇到晦涩难懂的词汇或典故时,查阅后面的注释,总能豁然开朗。这体现了编纂者极高的学术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相比于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错误百出的版本,这部作品的可靠性极高,让人可以放心地将其作为主要的参考资料。这种对细节的尊重,保证了阅读过程的顺畅和知识获取的准确性,是真正的良心之作。
评分我必须承认,开始阅读时,我对如何消化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感到一丝压力,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自己被一种强大的历史吸引力牵引着。这本书的价值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和心力去沉淀、去反复咀嚼。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和发现。它就像一位博学的导师,在你不同的生命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启迪你的思考,让你对“历史”二字产生更深刻的敬畏与理解。这是一套值得用一生去慢慢品味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简直是艺术品!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古朴典雅的封面设计,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它。纸张的触感细腻,印刷的字迹清晰锐利,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匠人的用心。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物。我特别喜欢它所散发出的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每一次翻阅都能穿越时空,与那些风云变幻的时代近距离接触。摆在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种传统文化的韵味扑面而来,让人心生敬畏。
评分老实说,我对这种宏大的历史著作通常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这部作品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到位。它不像有些史书那样干巴巴地罗列事实,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细节和生动的历史场景再现。作者的笔触如同高明的织工,将无数零散的史料编织成一张巨大而精密的网,让你在阅读中既能把握宏观的时代脉络,又能沉浸于具体的历史事件之中。尤其是一些关键转折点的描写,逻辑严密,层层递进,读起来酣畅淋漓,根本停不下来,仿佛亲眼见证了那些历史人物的权谋与挣扎。
评分作为一个对宋代社会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它不仅仅聚焦于帝王将相的政治斗争,更深入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经济发展、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变迁,甚至是民间生活的点滴。这种全景式的展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对那个时代的认知深度。我惊喜地发现,很多我过去感到困惑的社会现象,在这部著作中都能找到清晰的脉络和合理的解释。它提供的史料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此前的想象,简直是研究宋史的宝库。
评分正品,非常好,一直在这里买书。
评分与《资治通鉴》同为20册,但比《资治通鉴》厚多了,怪不得那么贵,连同《2016中国自助游》674元拿下,还算比较值。2004年9月一版,2012年12月三印,一共不过印了6000册。书表面全是土,书口也比较脏,看来在仓库里放了很久。书脊上到处是胶痕,装订时能不能不把胶弄的到处都是?其余方面不错,感觉还是铅印的字看着顺眼……
评分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评分书本不错,需要看的,果断买了,虽然有点贵,但是挺喜欢~读博必看的书目,物有所值。
评分梦寐以求的书终于到了,通鉴类的史书基本上全了
评分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 原本九百八十卷﹐今存五百二十卷。作者李焘(1115~1184)﹐字仁甫﹐四川眉州丹棱人﹐累迁州县官﹑实录院检讨官﹑修撰等。李焘仿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例﹐断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迄於宋钦宗赵桓靖康﹐记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事﹐定名《续资治通鉴长编》。近代治宋史者对该书史料价值评价甚高。
评分《绩资洽通鉴长编》是一部北宋编年史巨着。它的作者李焘(1115-1184)字仁甫夕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进士。初任川中地方官多年,其后历任兵部员外郎、礼部郎中、湖北转运副使、秘阁修撰、权同修国史、权实录院同修撰、知常德府等官。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以敷文阁学士致仕,不久病死。年七十。
评分这套书的价值毋庸多说,研究学习北宋一朝的历史就靠她了。李焘个人撰史,上承司马氏《通鉴》,下续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传承有绪,功不可没。关注已有数年,可价格不菲,一直狠不下心。好不容易遇到活动,也多半是库存无货状态。这次也不例外,在活动最后一天下午无意发现显示有一套库存,立马下单。这不一激动连大优惠券也忘用了。二版3印,煌煌二十册,包装完好,双层纸箱,帝都长途奔来,亦无损。慨叹:好花不常开,好书不等人,无憾。
评分看上去不错 只是内容那么多 不知何年能读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