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宋·郭熙:早春图》,绢本水墨,纵158.3cm,横108.1cm。画幅左方款识“早春,壬子年郭熙画。”在款上钤有“郭熙图书”朱文大长方印。该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郭熙的山水画,以神奇幽奥、突兀险绝取胜,布置造妙,变化多端。“放手做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绝,峰恋秀起,云烟变灭·霭这间,千态万状。”(《宣和画谱》)《宋·郭熙:早春图》是他的传世绝品,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当时正是王安石施行变法后的第5个年头。此图主题明确而富有季节感,描绘了春回大地、乍暖还寒时的深山景象。构图上采用“十字”形章法,近景之窠石古木,中景之巨岩丛柯,远景之主峰云岗,皆置于正中的纵轴线上,两腰部有曲涧栈道、茅亭层阁,从总体上构成上高、中平、下深“三远”兼备的壮巍气局。峰恋秀挺,烟霭浮腾;林木舒发,交柯乱蔓;溪流淙淙,潭水澄静;渔夫樵子,旅客游人,个个意态欣然。全国荡漾着清新的气息,饱含着活泼的生机,洋溢着喜悦的情绪。
郭熙十分关注山水画的季节特征所给予人的情绪感染,提出“四如”之说,即:“春山淡治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面景致空明净洁,幽趣万端,真有“淡冶如笑”之情致。虽然树枝尚未吐绿,但毫无寒冷僻之感。具体地说明了郭熙山水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具有神秘感、高洁感、亲切感相结合的美学意义。
内页插图
精彩书摘
近景中的山石和树木为画幅中的紧要之处。其一,这部分物象要起到稳定画面重心、支撑画面结构的作用,因为郭熙笔下的丘壑比较险怪,左奔右突而富有动势,处在画幅最下方的近景,关乎到画面结构的平衡,否则就会产生头重脚轻的弊病。其二,要与中景、中远景、远景拉开距离,以加强空间层次,并在强烈的对比中突现画面的气势。下方这组巨石,由于处在最靠前的位置,故石体异常坚实厚重,轮廓线粗重而有力,行笔圆中带方;深重的石纹集中在石脊处,由上而下,由紧而松,四面垂拂。其笔路特殊,似介于粗线条的“解索皴”与“长斧劈皴”之间;皴完成后加以淡墨渲染,使暗部更暗,亮部更亮,以加强体积感和厚重感。石顶两株松树,形态鲜明,由后一层山石的亮部将其托出,松干挺直,大枝平展呈下垂状;松针细劲而疏透,将小枝出露,这是郭熙松法的典型风格。周围的杂树则俯仰多姿,除左侧一株用点叶法之外,其余皆“蟹爪”形枯枝,细枝用硬毫尖笔,柔中有刚,劲挺有力,神完气足,无一冗笔。(右图)
此处为全图的中心部位,表现了前后两层山在云雾缭绕下似断非断、若即若离的动人情景。从全图的总体关系来看,前面的山应与后面的山拉开一定的距离,中间是一片谷地,旅人企图从山隈水湄进入谷地向楼阁进发。一般的处理方式,往往将处于前面的山画得清楚,尤其是边缘不能模糊,那样才能将后面的山推向画面的纵深,以收到以实推虚和以虚托实之效果。但那样做便难免落入一般化的套路之中。郭熙在处理这一局部空间层次关系时,将云气贯于近景的山前,将前后两层山同时锁断。而近处隐在云中的山廓,则以极淡的墨水写出,似从薄云中透出山形;而后一层山则隐于一片虚白中,成为虚中之虚。这样,就使得两层山既在体势上相连,又在空间上断开,从而产生一种微妙神奇的效果。山顶的树,也画得较为虚淡,只有数点重墨参破,令人产生林木在流动的雾气中时隐时现的感觉,十分有趣。
……
前言/序言
历代山水画名作解析:宋·郭熙《早春图》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山,笼罩着薄雾,迷迷蒙蒙;山势蜿蜒曲折,连绵起伏;山脉愈翻愈高,愈翻愈奇;山峰或揖让顾盼,或高耸独立,令人仿佛已经置身其中。但见怪石林立,古木参差,飞瀑流泉,层楼高阁,有若桃源仙境。山间一道清泉从岩缝中飞流直下,一波三叠,流水潺潺。树木已经长出嫩芽,显得生趣盎然。
评分
☆☆☆☆☆
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山川里荡漾着清新的气息,饱含着活泼的生机,洋溢着喜悦的情绪。景致空明、净洁,幽趣万千。
评分
☆☆☆☆☆
印刷一般,不是很清晰
评分
☆☆☆☆☆
印刷一般,不是很清晰
评分
☆☆☆☆☆
质量不错,谢谢店主了。
评分
☆☆☆☆☆
印刷一般,不是很清晰
评分
☆☆☆☆☆
印刷一般,不是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