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孟子及其思想充满强韧的生命力,不仅在战国时代气势撼人,而且两千年来影响深远。《孟子》为一般读者了解中国思想与文化而写,尽量钩玄提要,介绍评述了孟子其人、孟子思想,以及历代儒者解释孟子思想的变迁。书中也从中国文化史的视角,阐发了孟子思想遗产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及其现代意义。在较为精要的篇幅内,得以一览孟子之学。
作者简介
黄俊杰,1946年生,台湾高雄县人。台湾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合聘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等校客座教授,现任台大历史学系教授、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员。主要著有《孟学思想史论》(卷一,1991;卷二,1997)、Mencian Hermeneutics:A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s in China(2001)、《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2001)、《东亚儒学:经典与诠释的辩证》(2007)、《东亚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经典与理念:互动、转化与融合》(2010),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s(2010)等书,编有《孟子思想的历史发展》(1995)、《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一):通论篇》(2001)等。
内页插图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和他的时代
一 孟子的生命情调
二 战国时代的世局
三 孟子对时代的认知
第二章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的游历生活
一 炽热的心灵
二 理想的追寻(一)
三 理想的追寻(二)
第三章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理想中的生命形态
一 引言
二 从自然的“连续性”到人文的“连续性”:古代中国“气”的思想史
三 道德心与生理活动的互动与统
四 “惟圣人为可以践形”——人格美的具体化
五 结论
第四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政治思想
一 前言
二 孟子政治思想的内容
三 孟子政治思想及其思维方法
四 结论
第五章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思想中的“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
一 引言
二 “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连续性及其基础
三 “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断裂的可能性及其伦理困境
四 结论
第六章 “教者必以正”——孟子的教育理想
一 前言:孟子教育事业的风格
二 孟子思想中教育的本质及其目的
三 孟子教育哲学的人性论基础
四 孟子的教育方法论
五 结论
第七章 历代孟子学诠释的流变(一)——战国时代至唐代
一 引言
二 荀子对孟子的批判
三 孟子后学对孟子思想的繁衍与拓展
四 汉唐时代的孟子学
第八章 历代孟子学诠释的流变(二)——宋代
……
第九章 历代孟子学诠释的流变(三)——清代
第十章 结论:孟子与中国文化
精彩书摘
夫志至焉,气次焉”,“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志与气是交互影响的存在事实。又由于孟子以刚健的实践活动作为主体与客体交融的媒介,因此在相互的影响下,自然生理的“血气”势必受到道德理性的牵引。然而人也可能纯任自然血气的引动,致使道德理性淹没于生理血气的泛滥下。所以孟子特别提出了“持其志无暴其气”的想法,期盼生理的自然血气是接受道德理性的导引,而就在这种以志持气的思考背景下,孟子发展出他的“养气”之说,并且进一步地推演出“气”是“集义”所生的,此时“气”的涵义已从自然的生理血气转化为具有价值意涵的道德义理之气,所以孟子称之为“浩然之气”。
这种“浩然之气”从一方面看,除了是与生理血气相涉外,也是属于形上意味浓厚的一种存在,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句话所指涉的事情。但除此之外,“浩然之气”又与人文世界的价值观紧密相连,并接受伦理价值的鼓舞兴发,有之则充实为美,无之则馁弱为滞。所以孟子点出:“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就是要说明对这项事实的体会。甚至,推而至极,孟子主张“浩然之气”的广大精微的终极保障,就在于“集义”工夫的养成。而且,孟子更辨明“浩然之气”与“义”的关系,并不是处在机械式连接的形式关系,而是一种共生的内容关系,所以“浩然之气”乃是“集义”所生,是由内心行仁集义而生的,而非“义袭而取之”。是故,综观孟子对“浩然之气”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在孟子思想中的生命观念里,“气”这个哲学范畴通贯存有论与伦理学两个不同的层面,而且主张伦理活动具有优先性,是第一义的,这一点充分表现了儒家学说精神的人文主义倾向。
从上述的讨论看来,我们可以肯定孟子思想中的“气”,其来源当与古代的“六气”说有关。因为“六气”说中的重要观念,首在肯定天人之间的互动与平衡。因此,孟子在这种时代氛围的熏染下,承继了天人互动的观念,并且进一步地发展出他个人的慧思创见,使得他的“浩然之气”成为贯通存有意义的自然世界与创生意义的文化世界间的存在。而且,再进一步看,我们又可以发现“浩然之气”不仅具有通贯两界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浩然之气”也指出了“价值意识”的优先性问题,由此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与独立自主的特性,丰富了人在这大化世界的主导地位,由是开展了春秋以降,理性化、人文化的中国人的心灵。
其实,孟子这种主张人的价值自觉为优先的想法,是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根源的。我们试观孔子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就指出,有人以为申枨的生命气象是刚健的。可是孔子却认为申枨多情欲,根本无法做到刚健不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生命气象。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在孔子的观念里,要达到刚健的生命气象必须摆脱生理情欲的羁绊,并且使此一原始的生物意义的存有转化为道德性的存在,这种刚健的人格美,才能如其自如地朗现出来。因此,就这层意义而言,孟子“浩然之气”的思考模型,早在孔子时,已经有了端倪。只是要有更进一步的完成,则就必须等待孟子的出现了。
至于在“气”的这个观念脉络来看,则孔子尚未脱离以生理意义的方式来对待“气”。因此在《论语》中所出现的“气”,其意涵通常是与自然的生理血气有关[1]。但到了孟子的时候,孟子继承往古以来中国人对“六气”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了自春秋以降,古代中国人对人的地位独立自主的自觉性要求,以及孔子对伦理道德优先的创见,开展出“气”的道德性意义,使“气”不再只属于中性的角色扮演,进而由此肯定了人的道德主体。这不仅是儒学人性论的一大发展,也是中国历史上对人性价值体会的深刻发展,值得我们在此大书特书。
……
前言/序言
《孟子》这部小书是韦政通教授与傅伟勋教授所主编的“世界哲学家丛书”的一册,是一本为了对中国思想与文化有兴趣的一般读者而撰写的通论性书籍。最近几年来,我在写作《孟学思想史论》(预计共三卷,第一卷已由东大图书公司出版)的时候,心中一直挂念着多年前和这套丛书的主编韦政通教授所作的关于写作这本书的约定,因此,当前年(1990)春间《孟学思想史论》第一卷的初稿杀青之后,我就立即进行这本小书的撰写,如今终于完稿,我愿意乘着付梓出版的机会,说明这本书的写作方式及章节安排的构想。
这本书的写作基本上是以过去多年来我关于孟子思想及孟子学史所做的一些研究作为基础,以较为通俗的笔调撰写,以便符合“世界哲学家丛书”注重可读性及通论性的要求。全书的结构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与第二章是孟子的简要传记。关于孟子生平活动年代及事迹,由于史文有阙,考索不易。崔东壁及钱宾四两位前辈的考证成果,给我最大的启发,我必须在此特别说明,并申崇敬之忱。第一章描写孟子的人格特质,也对孟子的时代作了粗略的鸟瞰。第二章则透过孟子游说诸侯的历程,刻画孟子的生命情调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实践与挫折。第三、四、五、六等四章,则分论孟子对生命的看法,对政治的看法,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以及孟子的教育理想。我希望以这四章的篇幅,突显孟子思想的四个主要面向,提纲挈领,钩玄提要。第三、四、五等三章所讨论的内容,我在《孟学思想史论》第一卷里,都有比较详密的论证。由于“世界哲学家丛书”的体例及性质的统一要求,我在这三章的论述中省略了许多史料及相关的近人论著,有兴趣进一步探讨孟子思想的读者,敬请参阅《孟学思想史论》的第一卷。
本书第七章、第八章及第九章分别讨论从汉代到北宋、南宋及清代,中国思想家对孟子思想的诠释。我安排这三章的写作,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像《孟子》这样伟大而深刻的经典,几千年来一直是东亚知识分子所反复诵读的著作。孟子的人格典范塑造了传统东亚知识分子部分的生命情调:《孟子》这部典籍中所隐涵的重大课题,如义利之辨、王霸之分、公私之别、君臣之义等,一直是东亚思想家思考的课题;孟子民本政治的理想,更是辗转于专制政治之下的中国人民与传统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永恒的乡愁。关于几千年来孟子学解释的流变,资料庞杂,方面甚广,课题亦多,我在本书第七章、第八章及第九章中,由于篇幅的限制,仅能根据我自己过去在孟子学史这个领域所做的一些研究,通识其大体,疏畅其源流,至于细节的论证则必须等到将来在《孟学思想史论》第二卷中,才能进行比较全面而细密的处理。本书最后一章则从继往和开来两个角度,申论孟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及历史意义。在本书部分章节写作的过程中,承林启屏先生协助整理资料、誊抄文稿,整理参考书目,并协助校对书稿,谨申诚挚谢意。
孟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好书一本
评分
☆☆☆☆☆
书的质量比较好 值得购买
评分
☆☆☆☆☆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评分
☆☆☆☆☆
评分
☆☆☆☆☆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评分
☆☆☆☆☆
①多向互动,形式多样.互动的课堂,一定的活动的课堂,生活的课堂。互动的条件:平等、自由、宽松、和谐。互动的类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文本互动、习题互动、评价互动。互动的形式:问
评分
☆☆☆☆☆
评分
☆☆☆☆☆
质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对教学特色的追求。
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