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對於城市規劃師、政策決策者和城市開發管理者以及創意人士而言,這是一本糅閤各方前沿視角的深度讀本,對於有意一睹歐亞都市風尚的旅行者來說,這又是一本有趣的城市解碼書。
內容簡介
創意城市在歐洲和以我國部分城市為代錶的亞洲地區的興起無疑是個頗有趣味的現象。《創意城市實踐:歐洲和亞洲的視角》無意對比各地方的創意城市建設孰優孰劣,而是通過邀請全球35位城市規劃學者,從各自的文化背景和視野偏好齣發,對歐亞18座創意城市加以詳盡介紹並精妙評論,以求給讀者們呈現齣一幅帶有拼貼色彩、中西碰撞的豐富都市畫捲。
作者簡介
剋勞斯·昆茲曼(Klaus R.Kunzmann),博士,教授(退休),多特濛德工業大學。1967年畢業於慕尼黑工業大學(TU München)建築學院,1971年於維也納工業大學(TU Wien)獲博士學位,1994年獲紐卡索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upon-Tyne)榮譽博士學位。1974年被多特濛德工業大學聘任為教授,並主管空間規劃研究所至1993年。1993年至2006年(退休),擔任歐洲空間規劃學院的讓·莫奈講席教授;1987年至1990年,任歐洲規劃院校聯閤會(AESOP)首任主席。剋勞斯·昆茲曼是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巴特萊特規劃學院(Bartlett School of Planning)和颱灣新竹中華大學的名譽教授,也是英國皇傢城鎮規劃學會(RPTI)的榮譽會員,此外還作為客座教授在多所歐美高校及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中國大學任教。
1990年代錶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經濟部開展“創意經濟對區域發展的潛力研究”以來,剋勞斯·昆茲曼始終緻力於創意城市的研究,已與他人就文化和創意對城市發展起到的作用閤作齣版瞭多本書籍。剋勞斯·昆茲曼現居柏林,研究中國的經濟增長對歐洲城市與區域發展的影響,並仍在堅持撰寫關於歐洲國土規劃、創意城市開發等方麵的著作。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言
歐洲和亞洲的創意城市:城市發展的新模式?(剋勞斯·昆茲曼、唐燕)
Creative Cities Practice in Europe and Asia:A New Paradigm for Urban Development
第一章 西歐和南歐的創意城市
Creative Cities in Western and Southern Europe
1.1 威尼斯:一座創意城市的曆史、睏境與希望(莫妮卡·加爾加各諾、法布裏奇奧·帕諾左、勞拉·皮爾蘭托尼)
History,Dilemmas and Hopes of Venice as a Creative City
1.2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效應(西爾剋·哈裏奇、比阿特麗斯·普拉薩)
Bilbao:The Guggenheim Effect
1.3 裏爾:2004年歐洲文化之都(羅朗·德雷阿諾、讓-瑪利·埃爾耐剋)
Lille: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 in 2004
1.4 安特衛普:一座再創造和再度活躍的城市(熱夫·範登布勒剋、德裏·威廉斯)
Antwerp:A Re-creative and Re-active City
1.5 馬斯特裏赫特:從“創意城市”到“創意城市區”(菲利普·勞頓)
Maastricht:From a “Creative City” to a “Creative City Region”
1.6 蘇黎世:從保守的銀行總部到時尚創意之都(卡薩瑞娜·佩爾卡、瑪蒂娜·考-施耐森瑪雅)
Zurich:From Conservative Bank Headquarter to Creative Metropolis
第二章 中歐和北歐的創意城市
Creative Cities in Central and Northern Europe
2.1 柏林:冉冉升起的歐洲創意之都(剋勞斯·昆茲曼)
Berlin:Emerging Creative Capital of Europe
2.2 萊比锡:“自下而上”的城市裏創意經濟的演變(巴斯欽·蘭格)
Leipzig: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Emerging Creative Economies in a “Bottom-up” City
2.3 裏加:靈感之城(海倫娜·古特曼尼、艾維亞·紮卡、喬納斯·布歇爾)
Riga:City of Inspiration
2.4 赫爾辛基:創造力和城市榮光(默文·伊爾莫寜)
Helsinki:Creativity and City Pride
2.5 斯德哥爾摩:一個全球創意中心(大衛·伊曼紐爾·安德森、阿剋·安德森)
Stockholm:A Global Center of Creativity
2.6 漢堡:一座德國創意城市的發展策略(萊納·穆勒)
Creative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amburg,Germany
第三章 亞洲的創意城市
Creative Cities in Asia
3.1 香港:東西方之間的創意城市(龍傢麟、剋勞斯·昆茲曼)
Hong Kong:Creative City between East and West
3.2 北京:政府引導下的“文化創意産業聚集區”發展(唐燕、黃鶴)
Beijing:The Government-le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d Clusters
3.3 光州:創意城市框架的編織(宋英成)
Gwangju Metropolitan City:Weaving the Framework of the Creative City
3.4 金澤:工藝創意城市(垣內惠美子)
Kanazawa:Creative Craft City
3.5 橫濱:藉文藝繁榮的市中心(鞦元康幸)
Yokohama:Revitalizing Yokohama City Center through Culture and Arts
3.6 颱北:基於創新與傳統文化的創意城市(陳光潔、林建元)
Taipei:A Creative City Based on Innovatio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第四章 國傢視野下的創意城市實踐
National Perspectives of Creative Cities Practice
4.1 英國視角下的創意城市(莉婭·吉拉爾迪)
The Creative City:An English Perspective
4.2 意大利創意城市:新景象與新項目(毛裏齊奧·卡爾塔)
Creative Cities in Italy:New Scenarios and Projects
4.3 法國視角下的創意城市(查爾斯·安布羅西諾、文森特·吉隆)
The Creative City:A French Perspective
4.4 中國文化創意産業發展與城市更新改造(劉健)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ts Role in Urban Regeneration
結語
創意城市的國際經驗與本土化建構(唐燕、甘霖、剋勞斯·昆茲曼)
後記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精彩書摘
1.1 威尼斯/Venice一座創意城市的曆史、睏境與希望
1.1.1 當我們提到威尼斯時.應該討論什麼?
威尼斯, 座不可思議的城市,它多元的性格、無與倫比的創造性似乎都縈繞在20世紀那如畫般的深刻城市印象之中。威尼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之 ,被奉為人類創造力的聖殿。獨一無二的紀念性與文化性遺産使整座城市連同它的湖泊水係當之無愧地入選聯閤國世界文化遺産之列。威尼斯最為著名的是其分散化的城市環境意象,城市被運河分為瞭、、8座小島,島嶼之間用橋相連。但威尼斯城並不僅僅是眾多島嶼的簡單聚閤。根據2012年威尼斯市的居住人口數據(169 743人),隻有1/5的人口(58 682人)居住在運河上的老城中,而將近3/5的居民(176 000人)居住在內陸地區,主要是梅斯特雷(Mestre)與瑪格拉(MarQhera)這兩個較大的城市區域。
從這一角度來看,威尼斯舉世聞名的浪漫水城印象隻是整個城市的一部分。威尼斯城實際上更像是一座“雙極城市”。城市的一邊是古老的城市核心,行政與文化權力的匯聚之地,區域及地方行政部門、大學、國際文化機構以及眾多的旅遊勝地均坐落於此。在大橋的另一邊連接著城市的內陸地區,那裏是現代都市區一一梅斯特雷和瑪格拉。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 帶迅速發展成為一個聚集瞭工業與居住的城市密集地區。威尼斯城的經濟與人口結構也反映齣空間分隔(差異)的特徵,從大眾文化旅遊到石化産業與玻璃手工業。威尼斯城正在縮小,城市的居民數量一直在減少,與之伴隨的是古老的中心城裏外來人口的不斷增加(遊客團體、通勤者、學生等造成瞭近乎每日25萬一30萬人的造訪量),以及梅斯特雷與瑪格拉地區的龐大移民群體。
在20世紀的最後幾十年裏,縮小老城與內陸地區的差距成為威尼斯政策製定者們的首要關注點,而發展“非物質經濟”則被視為加速梅斯特雷和瑪格拉地區嚮後工業化社會轉型的捷徑。同一時期,威尼斯的曆史城區正日漸迪斯尼化,大眾消費正在擠占城市居民、傳統創意企業以及本土生産與市場在城市裏的發展空間,並威脅到城市社會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國內外越來越多的聲音正在呼籲威尼斯重新思考其定位,並在曆史中心城區與後工業化內陸地區之間建立新的平衡。威尼斯城的主要特點之一恰恰在於:它吸引著全世界的注意力,而許多部門機構則試圖對城市管理進行或多或少的顯性乾預。關於“保衛”威尼斯城的探討及相關公共項目可以追溯到、966年、、月,異常高漲的潮水淹沒瞭城市,造成曆史上損失最為嚴重的洪災。這場自然災害隨後導緻瞭國內外媒體、科學界、聯閤國等國際組織、國內社會機構以及國傢議會等的激烈爭論。自、973年威尼斯被宣布成為國傢利益優先考慮對象後, “保衛”威尼斯城被納入到瞭意大利公共工程部的責任範疇內,而城市的環境與建築維護仍王要由威尼斯市政府負責管理。1984年,威尼斯的一項新的“特彆法”規定:國傢政府有權通過由私人工程及施工企業組成的聯閤集團對威尼斯城施加乾預。為瞭防止企業集團擁有過大的權力,特彆政策協調與控製委員會應運而生,以保障對於所有城市事務的高政治監督力度。
……
前言/序言
創意城市:亞洲的視角
2007年在德國從事博士後研究的時候,已經深感“創意”和“文化”在歐洲的影響力。就我從事的城市規劃領域而言,幾乎參加什麼樣的學術研討會,基本上都不會缺少這方麵的討論。整個學術界對“創意城市”和“氣候變化”等問題的探討如此之多之密集,給人一種鋪天蓋地的感覺。迴到國內,由於國傢自2003年推行文化體製改革以來的一係列決策引導和政策支持,中國的創意城市建設熱潮較之歐洲絲毫不遜色,特彆是沿海發達地區以及部分中西部地區的特大城市。無論是北京的798和宋莊、上海的M5。和田子坊、深圳的大芬村、成都的寬窄巷,還是杭州的南宋禦街,它們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迅速崛起,並因為藝術、文化、工業遺産、曆史傳統等之間的有機融閤,成為大眾津津樂道的去處。和多元化的歐洲創意城市相比,我國的創意城市建設呈現齣明顯的政府主導和政策導嚮性。就像科學發展觀、新農村建設、節能減排等議題在全國掀起的浪潮一樣,文化和創意已經成為我國政府推動城市未來發展的又一個重要推手。
如果將視野放大到亞洲大陸,不難發現在各種全球城市排名榜上,亞洲城市的地位在直綫上升,這充分錶明亞洲在全球城市體係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無論是經濟整體居上印老牌的城市和地區,如東京、香港、上海、新加坡;還是其他一些新興城市,如迪拜、重慶、成都,文化和創意在城市未來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被決策者們接受和認識,並不斷在實踐中予以推行,圍繞這個政治議程形成的經濟、文化、城市建設等多個部門之間的跨界閤作也開始産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結到三方麵:一是西方發達國傢和地區醉心子“創意城市”帶來的連鎖反應;二是城市自身經濟發展和綜閤競爭力提升的內在需求;三是一些有影響力的文化創意集聚區在城市中成功孕育帶來的直接激勵和示範作用。
亞洲的城市類型是豐富而又多元的,盡管一些城市因為地緣關係,在文化上具有一定的關聯或傳承性,但總體上,亞洲城市的多樣性通過語言、宗教、經濟發展水平、建築風格、藝術、風俗節慶、國傢體製等的不同而錶現得淋灕盡緻。因此,亞洲城市在創意城市的建設道路上策略不一、方法不同.既有通過旗艦性的項目建設和城市更新重塑都市形象的;也有藉助綜閤的資金和政策措施支持和刺激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的;還有舉辦或發起文化事件和文化活動擴大創意影響和參與程度的;以及推進文化創意集聚區發展、開展創意城市的研究和谘詢、強化創意人纔培養等。通常,這些探索和實踐還稱不上完美,總是成功中伴隨著經驗教訓0。如果一定要對書中論述的亞洲創意城市建設總結齣一個什麼特點的話,那麼大部分的創意城市實踐更多地強調瞭政府主導,並將民間努力結閤進來,這與歐洲一些地方基於公私間鼎力劊乍的聯動方式有所不同。
專注於創意城市理論探討的國內外著作琳琅滿目,以理查德.佛羅裏達和查爾斯.蘭德利的暢銷書影響最大。但是在客觀世界中,具體到那些形形色色的創意城市,它們的實踐究竟是如何開展的,又取得瞭怎樣的成效乾要想解開這個謎團遠非一人之力能夠為之。顯然,創意城市在歐洲和以我國部分城市為代錶的亞洲地區的興起給我們提供瞭一個有趣的研究契機,既可以探討東西方文化差彆下的歐亞實踐差異,也可以辨析全球化趨勢下的歐亞實踐共性。在這本著作中,我們無意對比各地方的創意城市建設孰優孰劣,而是通過邀請熟知他們的學者從各自的文化背景和視野偏好齣發加以介紹和評論,以求給讀者們呈現齣一幅帶有拼貼色彩、中西碰撞的豐富畫捲。
剋勞斯.昆茲曼教授一直關注於創意城市領域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因此和與此相關的世界各地的學者、規劃師乃至政治官員有著廣泛的社會聯係,他決定並齣麵邀請瞭本書的海外作者進行撰稿,從而最終匯集齣目前的這本作品。雖然這是一部中文著作,但是其中所有的文章都是作者們專門為之獨傢撰寫的,並非將大傢可能檢索到的已經齣版的英文文章翻譯而來。這本書中的9篇文章已經在201 2年第3期的《國際城市規劃》雜誌進行瞭首發式刊登,讓部分讀者得以先睹為快。
書中各個章節之間的插頁,特邀德籍華人攝影師王紡女士賜稿和采編。她的足跡遍及歐亞大陸很多國傢和地區,並無時無刻不在用攝像機記錄不同城市的特殊場景,以反映建築環境和人之間的獨到關係。書中采用的攝影作品主要來自於文中探討的案例城市,包括北京、柏林、蘇黎世、斯德哥爾摩等。攝影師同時提供瞭精妙的文字解讀,幫助我們透析作品背後的故事,進而近距離感知各個城市的創意氛圍。
要齣版一部原創性的、橫跨海內外的多作者著作,工作的復雜程度遠遠超齣瞭我們的預期,從聯絡、翻譯、插圖到統稿,每個環節均有海量的任務需要進行。從2009年發齣第一封約稿邀請信到著作真正齣版,3年多時光轉瞬即逝。當齣版閤同確定的截稿日期來臨時,我們仍然深感各方麵工作完成的不足,隻能寄希望於未來再版或者有可能撰寫《創意城市實踐(Ⅱ)》的時候再加以改進和完善。3年時光的跨度帶來印另一個遺憾是,原來“正當時”的文章可能已經滯後韆當前的實踐瞭,城市飛速發展進程中湧現齣來的一些新思維和新現象來不及通過“更新”在著作中加以體現。
最後,特彆感謝3年來一直理解和支持這部著作工作的清華大學齣版社的趙蒂編輯,她的包容和縝密保證瞭著作印順利付梓。謝謝在統稿過程中對本書作齣貢獻的郭磊賢同學,他無微不至印審讀是確保著作質量的重要提前。感謝《國際城市規劃》編輯部的孫誌濤主任和許玫編輯,他們掀起瞭這部著作麵世的首部序麯。謝謝所有為著作齣版辛勤工作的譯者們。
創意城市實踐:歐洲和亞洲的視角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