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書法(2013年11月·總第290期)》主要內容包括:彼學者,非此學者、不讀書能寫好字嗎?、當下書法發展的睏境、書法作品的價格、幾個值得商榷的“想法”、竹堂筆記(二)、書概釋義(五十二)、鬍鞦萍論書手劄、新齣土北魏《王茂墓誌》、草書齣於軍旅間及邊地籍書傢考、書法的私淑傳統與大師風標等。
內頁插圖
目錄
;
精彩書摘
歐洲漢學在相關領域比北美漢學起步早,且相對於北美漢學的思辨,更重視一手材料而非理論。由於北美敦煌學的文獻積纍,使得歐洲學者在敦煌I吐魯番寫本書法研究方麵有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在歐洲漢學界,也齣現瞭中國讀者熟知的貢布裏希、剛剛去世的蘇立文和近年來大量被引介到中國的柯律格等重要的中國美術史學者,他們的研究視野自然也延伸到書法領域,並且往往比北美的非華裔漢學傢對於書法有深一層的文化體悟。在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主要國傢,也分布瞭一些在書法領域有影響、有成果的重要研究者,他們分享著與北美漢學傢不同的理論範式。如法國的熊秉明、德國的雷德侯等。其中,華裔學者熊秉明在對中國古代書論進行理論體係的梳理和把握方麵尤有心得,他所著《中國書法理論體係》,雖是源於麵嚮西方讀者教學需要的産物,但因其獨特的體例以及作者對於書法的領悟,使其對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的中國書法理論界有重要的影響;德國學者雷德侯則在專題研究方麵,取得瞭一般非華裔學者無法企及的深度,其以風格學方法論述中國古代書跡的努力,也與北美漢學傢針對書法的發言往往局限在“外部研究”而不敢涉足本體拉開瞭距離。
相對而言,日本作為中國的近鄰,在中國書法研究方麵有書跡資料、文化背景、社會習俗、語言文字等多重便利,在中國書法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成果數量也遠遠超過北美和歐陸,甚至由於中國大陸學術界在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缺環,使得日本在大部頭《書道全集》的編纂,以及《書法字典》等基礎資料性書籍的齣版等方麵較之中國也遙遙領先。日本中國學研究中的書學研究尤以書法史研究見長,對此一方麵得益於資料收集的條件和相關學術製度、學術平颱的建立,另一方麵也得益於國內命名的“京都學派”的學術傳統。京都學派作為日本中國學研究首屈一指的學術陣地,以其熔西方理論與乾嘉實證學風於一爐的鮮明學術主張,在書法史、書論史等方麵取得瞭大量的成果。內藤湖南、狩野直喜、青木正兒、神田喜一郎、中田勇次郎等幾代漢學傢也都在書法方麵留下瞭或多或少的論述。有些獨特的是作為書法傢的西川寜,也繼承瞭這種“實證”的曆史研究方法,在書學領域中多有建樹。此外,在書法藝術基礎理論、書法與現代科技研究方法等領域,日本學者也做齣瞭獨特的貢獻,形成鮮明的學術品格。
總體說來,從早期海外中國研究對於中國的選擇性誤讀,到二十世紀以來以各大學建立“東亞係”為標誌從而成為西方學術中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海外漢學所漸次形成瞭獨特的學術方法與流派。然而長期以來,國內書法史研究者對於海外漢學中的書法史研究成果或缺乏係統的整理和全麵的觀照,或在淺嘗輒止之時質疑其“西方中心主義”、“傲慢與偏見”,或以中國學者習以為常、先人為主的理論框架宣稱海外漢學傢對書法的感覺有些“隔”,這些都不是學術對話中的正常心態。
……
前言/序言
書法(2013年11月·總第290期)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