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朋友勸我寫一部中國公文史。思忖良久,難以動筆。我擔心,一部專門史,隻會在公文專傢中瀏覽,很難引起公文寫作者以至文學愛好者的興趣。於是,想到瞭寫一部公文名篇導讀之類的書,使讀者通過公文欣賞,從依次齣現的名篇流、名筆流、治國理念流的疊加中,透視齣一幅中國公文的演進圖譜,一篇中國公文的信息索引,一幀纔俊輩齣的“鴻筆”“群像”這種見文、見人、見績效的公文賞析,比靜態的公文史,可讀性也許好一些。
作者簡介
苗楓林(1931.10.27~2013.01.12),男.漢族.原名苗豐麟,筆名林泉,山東省威海市人,相當大專學曆。中國共産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中國作傢協會會員,山東省第七屆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第八屆人民代衰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山東省委原常委,第五屆山東省委委員,中國共産黨第十三次全國代錶大會代錶,中國公文學學科奠基人和中國公文寫作研究會創始人。2013年1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
內頁插圖
目錄
秦漢公文
1 諫逐客書
2 論楚漢得失疏
3 數項羽十罪
4 請都關中議
5 奏論淮南王長罪
6 治安策
7 論貴粟疏
8 求贖父刑書
9 諫吳王書
10 求茂材異等詔
11 諫起上林苑疏
12 報任安書
13 上變事
14 論神怪疏
15 自陳疏
16 諫信讖薄賞疏
17 請歸疏
18 為兄超請歸疏
19 黜圖讖疏
20 政平吏良疏
21 駁察舉限年議
22 諫曹操取徐州
23 呈《漢儀》疏
24 止肉刑議
魏晉公文
……
隋唐公文
宋元公文
明清公文
近現代公文
參考文獻
跋
精彩書摘
開篇第一段,是以木之長、流之遠,比對國傢由德至治的關聯,說明國傢不以德治,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求流長”一樣,是不可以的。
第二段,破解曆代“元首”善始者繁、剋終者寡的原因,或者說,破解元首多不能善始善終的原因。這是一個重大的曆史課題。作者總結和提煉齣的隻有兩件頗為普通的東西,即憂患意識、竭誠待人未能由始至終。結論是:人民可以載舟,也可覆舟,“可畏惟人”!
第三段,為主述部分。正因為上述原因,“元首”要養成十大思慮模式。每一思慮模式,采用動機一思慮一目的形成的三連鎖,加以排比,嚴整深邃,發人省悟。人們希望動機與目的一緻,其實兩者之間常常並不一緻,這就看關鍵的思慮一環是否正確,正如文中開列,諸如“思知足”、“思知止”、“思謙衝”、“思江海”、“思三驅”、“思慎始”、“思虛心”、“思正身”、“思無因喜”、“思無因怒”,都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思慮走嚮。更可貴的是,篇尾處作者講瞭一番“元首”思慮的辯證法,即以主動的“十思”,免去被動的“勞神苦思”。這也是所有擔負領導責任者應當懂得的哲理。
《論君子小人疏》,也是魏徵所上二百餘奏中的名篇。在奏疏主段,魏徵直指太宗在“近君子,遠小人”上存有缺陷:好善不擇人,疾惡未遠佞,齣言無隱。太宗新登帝位,很要顔麵,這些指摘,頗為觸及靈魂,但誰要太宗偏偏拜瞭這個“知無不言”的諫議大夫?他也就隻好硬著頭皮聽下去。疏文接下指齣:君王“聞善或疑”,“聞惡必信”,這種看起來是接受信息的心理傾嚮,但作為領導者,這種習慣性就會誘使“小人之道長”,“君子之道消”。因為君子以揚善為風,小人以告訐為營。愛聽“小報告”,寵信告密者,必使國傢告訐風起,長奸邪,亂視聽,使人君不知所信,臣下不得相安,君臣失序,國傢何以求治?何況,“情在告訐,好言朋黨”這種人情世俗,往往成為“清濁共流,善惡無彆”的本源。可知,“朋黨”自古就被人先掩其善惡之界,將“同德”、“朋黨”混淆,從而使朝中官員交往失矩。什麼是朋黨?“以善相成謂之同德,以惡相濟謂之朋黨”。首先要從善惡上加以區分。因為以“朋黨”加之,則“事無可信”,而以誠直視之,則“言皆可取”。帝王要以先哲為鑒,“進善黜惡”。
曆史記載,《論君子小人疏》上,太宗親覽,手詔褒揚,以為《疏》中“前後諷諭,皆切至之意”,稱贊魏徵是航行中不可缺少的舟輯,調味中不可缺少的鹽梅,賜絹300匹。
魏徵一生謹慎,從無“朋黨”之嫌。誰曾料知,他生前密薦中書侍郎劄正倫、吏部尚書侯君集有宰相之材,在他身後卻發生瞭杜罪、侯誅事件,太宗始疑當年辯說朋黨的魏徵也有朋黨。
……
前言/序言
朋友勸我寫一部中國公文史。思忖良久,難以動筆。我擔心,一部專門史,隻會在公文專傢中瀏覽,很難引起公文寫作者以至文學愛好者的興趣。於是,想到瞭寫一部公文名篇導讀之類的書,使讀者通過公文欣賞,從依次齣現的名篇流、名筆流、治國理念流的疊加中,透視齣一幅中國公文的演進圖譜,一篇中國公文的信息索引,一幀纔俊輩齣的”鴻筆“群像。這種見文、見人、見績效的公文賞析,比靜態的公文史,可讀性也許好一些。
公文,指公務文書。漢代荀悅所著《漢紀·武帝紀一》中有:”苞苴盈於門庭,聘問交於道路,書記繁於公文,私務重於官事。“這裏就把公務文書與私務書劄分得一清二楚。《三國誌·魏誌·趙儼傳》中有:”輒白曹公公文下郡,綿絹悉以還民。“這裏的公文,是專指下行公務文書而言。不過,在幾韆年的曆史沿革中,公文名稱多有變遷,諸如公牘、公牒、文翰、文牒、文劄、文書、文牘、案牘之稱,不一而足。宋時,曾因公文限用安徽所産剡溪宣紙書寫,公文一時俗稱”剡牘“。公文在”大文學“傢族中,早已受到特彆的眷顧,如將公文冠以”群言之祖“、”經國之樞機“的頭銜,把公文寫作者視為”誌深而筆長“,有”一朝綜文,韆年凝錦“的稱許。由於公文不同於文學藝術作品,它的功能定位於社會治理,更接近人類使用文字的原點。不過,在我讀過的多部文學史中,卻難得對公文這個文學主脈的描述和論說。因為在現代人眼中的文學,已非魏晉以前的廣義文學範疇,而步入欣賞文學走廊。
中國公文學研究:中國公文名篇賞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