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南華真經》是以“齊物論”為理論基礎,以超脫五濁對大道真心的障蔽為修證次第,全麵闡述人生宇宙事實真相的經典。莊周先生自稱“寓言十九”,解得《南華真經》各章各節的寓意,方是得其文之真義的鎖鑰。《南華真經》全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章,每一章的題名就寓托瞭其文所要闡明的核心思想。《南華真經釋義(套裝上下冊)》參究《南華真經注疏》(郭象注,成玄英疏,中華書局)與《莊子今注今譯》(陳鼓應注譯,中華書局)兩書,對《南華真經》原文進行校定。根據漢文字的本義,結閤《金剛經》《大佛頂首楞嚴經》《道德經》《大學》《中庸》等經籍對《南華真經》經文大意進行瞭必要的詮釋,綜閤儒、釋、道精神完成瞭對《南華真經》全文的詮譯,闡明瞭《南華真經》的真義所在。
目錄
上冊
逍遙遊第一
齊物論第二
養生主第三
人間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大宗師第六
應帝王第七
駢拇第八
馬蹄第九
月去篋第十
在宥第十一
天地第十二
天道第十三
天運第十四
下冊
刻意第十五
繕性第十六
鞦水第十七
至樂第十八
達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知北遊第二十二
庚桑楚第二十三
徐無鬼第二十四
則陽第二十五
外物第二十六
寓言第二十七
讓王第二十八
盜蹠第二十九
說劍第三十
漁父第三十一
列禦寇第三十二
天下第三十三
《南華真經釋義》結束語
精彩書摘
“王先生”,即王於先生。“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即是說王駘比孑L子還更受人尊敬。從對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孔子對王駘的頓教法門是完全瞭解的,但孔老夫子是“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即凡是能做到自我反省約檢而又肯上進求學的人,孑L老夫子都是很歡迎做他的弟子的,所以。孔老夫子門下既有像顔迴這樣直達心性的大利根之人,而更多的則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教下之人。孔老夫子雖然是“有教無類”,但對於不能“自行束修以上”的人,他也是無奈其何。
王駘領宗門,孔子則兼顧宗門和教下。在漢語中,“宗教”原本不是連綴詞。“宗”指宗門,是頓教法門;“教”指教下,是漸修法門。所以,漢語“宗教”一詞本是對不同根性之人采取的不同教育方法的總稱。教育的根本目的,乃是使人明白人生宇宙事實的真相,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人。據考,公元10世紀前後,“宗教”一詞最先齣現於佛門經典,如《續傳燈錄》中:“吾住山久,無補宗教,敢以院事纍君”。
求學就如同有病求醫,頭痛吃治頭痛的藥,肚子不舒服就吃治肚子的藥。病痛輕微的人一下子就好瞭,這是宗門法門;長病久屙之人則需要慢慢調治,這是教下法門;還有的人以苦為樂,那就沒有絲毫辦法瞭。“有教無類”就是說對什麼人就要采取什麼樣的針對方法,對以苦為樂的人不用去理他,這也是一種法門。無病呻吟的學生最麻煩,庸醫的後果很嚴重,所以不要“好為人師”。
“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孔老夫子的這兩句話,精闢地指明瞭禪學之人的宅心之法。“審”字的字義是錶示對事物的瞭解和認識既全麵又清晰。“無假”即是喻指真心清淨本然,不受性相染汙。物來物去皆是性相,而真心的大覺之性是如如不動的,要製心於能覺的大覺之性上,這就是“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的大意。我們這些凡夫所謂的“命”,不過是“物之化”,即“物之化”的長河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而已,“命”的真正的主人翁是阿賴耶識,《人間世第四》中說“唯道集虛”,嚮道之人要時刻守住空靈覺性不要隨性相跑掉,這就是“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的大意。我們這些迷真喪道的凡夫所經曆的生死是“分段生死”,就是說,凡夫經過死生的變化就對前世的事情都迷掉瞭。而定力深厚的見性之人雖經生死之變,而覺性不迷,真實證知雖韆變萬化而無非是我的實相,所以,見性後的有道之人所經曆的生死是“變易生死”。解脫“分段生死”,達到“變易生死”的定力,纔能談到“命物之化而守其宗”的修為。明真心的人,解脫“變易生死”,纔能談到“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的修為。證道很難啊!本人在此不過嘴上說說,實際上一點功夫也沒有,真是慚愧啊!“彼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這是常季聽瞭孔老夫子的話後說的一句心得,看來常季也是在心地上做真功夫的瞭不起的修道之人啊!因為心心相印,所以聽瞭孔老夫子的話,一下子就明白得差不多瞭。這句話的語意請參見後麵的譯文,此處就不再作解釋瞭。
“物何為最之哉?”即眾人為何依止他?其中,“最”是聚閤的意思。《管子·禁藏》:“鼕,收五藏,最萬物。”“唯止能止眾止”是天下歸心之意。《道德經》所謂:“執大象,天下往。”盡虛空,遍法界,唯此一心。
“幸能正生,以正眾生。”“幸”字的本義指得福而免災。這句話的大意是說:堯與舜因其福德智慧而得正生的果報,因而有威德感化眾生行正道。這裏就牽扯到因果的問題,有一本《三世因果經》,大傢可以自己去看看。特彆是我們這些想學佛的凡夫,首先得弄清楚學佛的意思是什麼。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纔算真正成佛。皈依佛,兩足尊,佛是福慧雙足之人,覺行圓滿纔算福慧雙足。隻修福,不修慧,所得的是人天果報,不能齣輪迴的。隻修慧,不修福,所得的慧稱為乾慧。這指的就是自顧自的自瞭漢,“絕跡”修行,即使成就阿羅漢的果位,再來世間的時候連供養的問題也很難解決,更彆說度眾生瞭。對於怎麼算作人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說得最清楚不過瞭。佛在《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中說:“人者,真也、正也,心無虛妄,身行真正,左(撇)為真,右\(捺)為正,常行真正,故名為人。是知,人能弘道以潤身,依道依人,皆成聖道。”可見做人做到這“一撇一捺”的地步不容易,想一想我們大多數都不能算做真正的人,隻是披張人皮而已。莊周先生在《寓言第二十七》裏說:“人而無人道,是之謂陳人。”意思就是說:不明人道何謂的人,都是行屍走肉。
……
前言/序言
南華真經釋義(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