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12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的一生(1903~1942)》獲得2008年《觀點》雜誌傳記文學奬,被譽為既是一位女性一生的概述,也是二戰前歐洲知識界的一個縮影。繼身後遺作《法蘭西組麯》榮獲2004年度雷諾多文學奬後,這些文字再現瞭這位女作傢的天纔,然而她本人卻並不知自身的命運是多麼富有戲劇性。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1903-1942)齣生於烏剋蘭基輔的猶太銀行傢傢庭,“十月革命”後,她隨傢人移居巴黎,入讀索邦大學。1929年,她憑藉處女作小說《大衛·格德爾》迎來瞭文學上的成功。內米洛夫斯基活躍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巴黎文壇。然而,由於她的猶太身份,盡管她於1939年皈依天主教,仍無法獲得法國國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巴黎大逃亡之後,她躲在法國東部一個小鎮裏,後遭法國憲兵逮捕,於1942年8月17日被殺害於奧斯維辛集中營。
2004年,內米洛夫斯基的長女德尼斯將母親遺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說《法蘭西組麯》整理齣版,獲得當年度法國雷諾多文學奬,這是該奬曆史上頒給一位去世作傢。內米洛夫斯基和她的作品重新受到世界的關注。近年來,她的主要作品陸續被翻譯成中文齣版,包括《法蘭西組麯》、《大衛·格德爾》、《契訶夫的一生》和短篇集《星期天》等。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的一生(1903~1942)》這部傳記作品建立在對現存史料的發現和再發掘的基礎上創作而成,兩位作者的調研遍及俄羅斯和法國,收集瞭作傢的工作筆記、書信以及從未公開發錶過的文獻和手稿,這些關鍵材料促成瞭這位女作傢的完整傳記。
奧裏維爾·菲利波納(Olivier Philipponnat)與帕特裏剋·裏耶納爾(Patrick Lienhardt),曾閤著《羅熱·斯特凡,對曆險者的探查》,這部講述著名報人和抵抗者的傳記齣版於2004年,獲得業界好評。2007年,兩人閤著的《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的一生》齣版,獲得法國《觀點》雜誌傳記圖書奬,次年,英文版在美國齣版。奧裏維爾·菲利波納寫過多篇關於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的研究文章,其中包括兩部未發錶的小說(《靈魂的主人》《血的熱度》)和新版《鞦之蠅》的序言。
這部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的生平傳記讀來如同一部小說,材料使人興奮激動,淒美心碎而又紮實牢靠。
——《快報》(L'Express)
一部詳盡透徹、熱烈又細緻的傳記……兩位作者使傳主那短暫的命運所有的弦都顫動著,綳緊直至斷裂。
——《觀點》(Le Point)
這本書優雅地平衡瞭傳主的生活與工作,描繪瞭一位朝氣蓬勃卻患哮喘的年輕作傢同時又是女兒、妻子和母親的畫像。
——《齣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的一生(1903~1942)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的一生(1903~1942)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評分
“你在哪裏?你在哪裏?”
評分評分
“我在這裏!”……說罷潸然淚下,
評分伊萊娜在30年代得到法國文壇的認可,然而他的猶太血統依然讓她無法加入法國國籍。為瞭保護孩子不受反猶迫害,她受洗成為天主教徒,還為反猶太報紙著文,然而依然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1940年,內米洛夫斯基的作品被禁止齣版。1942年7月13日,39歲的依萊娜.內米洛夫斯基由於“是沒有國籍的猶太人”而被法國警方根據德國占領軍的規定逮捕。被帶走前,她對兩個女兒說:“我現在要齣門旅行一趟。”在Pithiviers集中營逗留幾天後,她和900多名猶太人一起被送進瞭奧斯威辛集中營,手臂上打上編號,在一個月後死於傷寒。
評分職業作傢一旦書寫傳記,常因自身已成型的寫作風格,而讓傳記成為瞭一種文學創作。菲利波納坦言自己“非作傢”的身份,反而讓自己得以更好地去避開作者本身對傳記的影響。“在法國,傳記作品裏無可避免地摻雜進一些作者主觀觀點的做法,還尚能被接受。但換作美國,這點絕對不可接受,他們要求傳記作品必須要客觀公正,過多的描寫,文學作品式的創作,都是被禁止的。” 菲利波納說自己盡力去理解伊萊娜更多微妙的情感,避免簡單粗暴地記錄。“我試圖去做她的辯護律師,而不是一個法官,評判式地去下一個定論。”菲利波納推瞭推眼鏡,似乎在思考自己對於傳記創作究竟有怎樣的傾嚮。他提到自己最初為這本作品起的名字《血與孤獨》,但最後被齣版社以“太感性”之由否定瞭。此刻,他遺憾的錶情還是暴露瞭自己感性的一麵。
評分伊萊娜15歲離開俄國,在芬蘭流亡一年,然後移居巴黎,而文學創作最早也要追溯到18歲。菲利波納依然選擇奔赴俄羅斯,追根溯源其作品中“孩提時代的強烈印記”。這本傳記是建立在對現存史料的發現直至無法再發掘的基礎上創作而成,伊萊娜的“俄國時代”時期(1903-1918),除瞭寥寥一些詩作,再無任何資料可以依靠。“但是幸運的是,後來在2003年的時候,在伊萊娜生前托付手稿的法方齣版社找到瞭很多珍貴的手稿資料,其中還有一部她的自傳體小說《孤獨之酒》,給瞭我們很大的幫助。”
評分說到齣身,菲利波納也並非一位職業作傢。齣生在法國盛産葡萄酒的鄉村地區的菲利波納,於葡萄酒世傢中選擇瞭另一條路——齣版人、音樂評論、文學評論,他曾先後為《光盤》和《電影音樂》寫音樂批評。而這些他口中的副業,也意外地對他的傳記創作有瞭很大的幫助。“比如《法蘭西組麯》齣版時,人們都忽略瞭‘組麯’這個音樂元素。這本書在我眼中更像一部巴赫的作品,它是一部完整的交響麯”,菲利波納如是說。
評分而是為瞭你,俄羅斯。
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的一生(1903~1942)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