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由大傢寫給大傢的作品】——《講談社·中國的曆史07·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是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曆史”係列“宋朝”一捲,由日本學界該研究領域內的代錶學者小島毅撰寫,是一本由大傢(曆史學傢)寫給大傢(大眾)的作品。
【側重思想與宗教的宋史】——《講談社·中國的曆史07·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是側重思想文化史的宋史讀本,作者用近五章講述核心的內容,以三章的篇幅,討論這一時段中“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分彆從思想和宗教的變遷、士大夫群體和社會精神、科學和技術革新等角度闡釋瞭“奔流”的意涵。另用兩章介紹兩宋的文化潮流、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通過延伸性的觀察,讓人們體味到“思想與宗教”養育蘊蓄的氛圍環境與承載體。這與一般斷代史的麵麵俱到很不相同。
【用全新的眼光,把宋史置於遼宋夏金乃至東亞的大背景之下】——日本因其與中國地緣臨近的關係和悠久的文化交流曆史,對中國曆史瞭解較早且相當深入。無論是在宏觀框架還是具體史實上,都為我們提供瞭嶄新的視角。本書作者所麵對的,不僅是一個王朝,而是一個曆史階段,在遼宋夏金乃至東亞的背景中尋求更為通達的觀照。
【關於套書】AHistoryofChina講談社·中國的曆史(十捲)
十位作者均為日本一流學者:九州大學教授宮本一夫、東京大學教授平勢隆郎、學習院大學教授鶴間和幸、京都大學教授金文京、九州大學教授川本芳昭、明治大學教授氣賀澤保規、東京大學教授小島毅、京都大學教授杉山正明、立教大學教授上田信、國際基督教大學教授菊池秀明
十位國內一流學者作序推薦: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宏、武漢大學教授羅運環、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王子今、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黎虎、北京大學教授閻步剋、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北京大學教授鄧小南、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伯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步平共同推薦
圖文並茂,印刷精美,深入淺齣,觀點新穎
內容簡介
《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為講談社《中國的曆史》中的“宋朝”一捲。
《中國的曆史》為日本講談社百周年獻禮之作,是日本曆史學傢寫給大眾的中國通史讀本。叢書自上古到近代,內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為日本該領域的代錶性學者,作品大多構思巧妙,寫法輕鬆,觀點新穎,富於洞見,但同時又吸取瞭近些年來的諸多學術成果,利用瞭最新齣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讀性與嚴肅性兼備的重磅曆史佳作。
全書漸次展開的十章,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闆塊:開端的四章,依照曆史的時序,概述瞭公元9世紀末到13世紀政治史的基本曆程。繼而進入《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最為核心的內容,以三章的篇幅,討論這一時段中“思想與宗教的奔流”:作者分彆從思想和宗教的變遷、士大夫群體和社會精神、科學和技術革新等角度闡釋瞭“奔流”的意涵。接下來的兩章,介紹兩宋的文化潮流、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通過延伸性的觀察,讓人們體味到“思想與宗教”養育蘊蓄的氛圍環境與承載體。第十章則是宋代曆史的結束,也是全書概觀式的收束。
《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內容涉及到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學術史、藝術史等紛紜豐富的議題,體現著日本學界具有代錶性的中堅力量對於宋代曆史的“再認識”。
作者簡介
小島毅,1962年生。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碩士課程畢業。現為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係研究科教授。專攻儒教史、東亞王權理論。以宋代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研究儒教思想的政治、社會作用及其在世界史上的意義,並試圖用今日之視點解明日本儒教正負兩麵的遺産。
何曉毅,1961年生,1987年赴日留學。現任日本國立山口大學教授。國內齣版譯著有《文學部唯野教授》(人民文學齣版社)、《先秦社會與思想》(上海古籍齣版社)、《豐臣秀吉》(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宋朝的誕生
從安祿山到黃巢
硃全忠抬頭
華北王權的興亡
革命的邏輯
最後的禪讓
第二章 宮廷的運營
走嚮統一的趨勢
確立各種製度
澶淵之盟與封禪
宰相群像
弊端百齣與濮議
第三章 動亂的世紀
王安石上颱
新發種種
黨爭
靖康之變
抗敵英雄嶽飛
第四章 江南的安定
宋金閤議與秦檜獨裁
對決海陵王
繁華的臨安
從孝宗到寜宗
史彌遠時代與硃子學興隆
第五章 宗教的本土化
“哲學”與“宗教”
宋朝以前的三教交涉
重興儒教
發現淫祠邪教
教義心性化與葬送儀禮的規範化
第六章 士大夫的精神
先憂後樂
發現天理
宗族形成運動
科舉的作用
名公與豪強
第七章 技術的革新
印刷齣版
醫、藥、食
農耕法與交通
天文地理
軍事與建築
第八章 文化的新潮流
吃茶與陶瓷
金石與名物
書畫
文學
文化娛樂
第九章 平民的生活
稅製與階層分化
農民抒懷
貨幣經濟
市鎮的勃興
大貿易港——廣州、泉州、明州
第十章 中華的驕傲
與“外國”的交流
與日本的關係
與濛古的衝突
襄陽攻防與臨安開城
宋代的印象
精彩書摘
最後的禪讓
五代第一明君柴榮 郭威在收拾中原殘局不久,在位僅三年就死去,廟號太祖。因為無後,所以指名皇後柴氏兄柴守禮的兒子柴榮繼承皇位。如此這般,柴榮就登上瞭後周第二代皇帝的寶座。柴榮的姑姑當年看到外號叫“郭雀兒” 的年輕將校郭威英姿颯爽,一見鍾情,不顧傢人反對執意嫁給郭威。這個故事被後世編成戲麯在中國傢喻戶曉,而她也確實沒有看錯人。因為不但自己一見鍾情的男人當瞭皇帝,而且連自己的侄子也繼承瞭皇位。
隻是這個皇位繼承用傳統邏輯也是解釋不瞭的。雖然已經齣現瞭後唐那樣不是真正父子關係,而是收養關係的父子繼承的例子,但是那個時候——與漢族不同,姓對沙陀族來說具有何等意義我們暫且不論——即就是養子,也都改姓李瞭。可是,這個柴榮好像並沒有改姓,而是以自己的柴姓即位瞭。這在儒傢政治理論看來,隻能是“易姓革命”。但是,從現存史料中看不到後周朝廷就此議論的痕跡。這說明它們幾乎完全沒有考慮儒傢傳統的名分論和王權儀禮。
柴守禮在兒子即位後還健在。先做高官,後歸隱洛陽,以皇帝老子自居。作為當朝皇帝老子如果遵紀守法做一個良民那也不錯,可是這個傢夥雖然名字叫“守禮”,其實是一個完全不守禮的混賬中年人,甚至還犯瞭殺人罪。連五代第一明君柴榮都為解決這個問題煩惱一時。結果是沒有治罪。可是柴榮卻因這個決定被後世議論紛紛。不過用現在的常識來看令人驚奇的是,各種議論中認為柴榮“ 能赦免親父,到底是一代明君,是個大孝子!” 的卻很多。由此可窺中國傳統公私觀念之一斑。
自認華北正統政權的北漢趁柴榮即位不久、政權不穩,計劃大規模攻打後周。它們藉遼軍加勢,想一口氣吃掉後周。後周朝廷內以宰相馮道為首的一些官僚主張固守開封。但是血氣方剛的柴榮卻親自率領精銳部隊齣兵迎擊。在山西省高平與敵遭遇, 經過殊死搏鬥,柴榮大勝北漢。由於大敗,北漢完全失去瞭進攻中原的元氣。後周沒有瞭後顧之憂,可以放心推進南下政策。二十八歲的趙匡胤在這場戰爭中也榮立大功,被提升為禁軍新設的殿前都點檢。
就在這一年,宰相馮道死去。自從侍奉晉王時代的李存勖以來,雖經數次軍事政變和易姓革命,但是馮道卻一直在各朝中央政府擔任要職。馮道作為一個文化人留下瞭大量業績,其中在李嗣源時實施的經書印刷事業, 在學術史上、技術史上都值得大書特書。但是在宋朝歐陽修以及司馬光的正統史觀確立後,從後唐、後晉、遼、後漢、後周“五朝”算起,李嗣源、李從珂算成唐的異姓,柴榮算做周的異姓,一共“八姓”,閤計侍奉“十一君” 的馮道,被批判為不守臣下之道,沒有大義。近代以來這種基於儒傢思想的評價被推翻,流行的善意解釋是他為瞭保護民眾,忍辱負重,以圖維護社會秩序。但是,不論後世如何評價,自稱長樂翁的馮道當在地下笑聞一切。因為在當時,文官的這種生存方式是很普遍的。能在野蠻的軍閥們之間遊刃有餘,一直保持自己的權力和地位的馮道的處世術,實可稱亂世偷生的智慧結晶。
高平之戰的結果對南北實力關係産生瞭極大的影響。到此時為止的華北諸王朝都對以太原為首的藩鎮軍閥以及其背後的遼不能放鬆警戒,有後顧之憂,所以都基本沒有顧及南方的精力。因此,與在繼承大唐帝國名義上最大的對手南唐王朝(公元937 年由吳禪讓成立)雖然一直保持緊張的敵對關係,但是卻沒有開戰的能力。柴榮排除瞭北方威脅後,迴過頭來決心與南唐對決。這個決策的起因是一個叫王樸的官僚的上奏。
王樸上奏說:現在雖然在高平打瞭勝仗,但是現在立刻嚮北進軍,也不可能取得什麼大的戰果。還不如先平定軍事實力並不太強的南方諸國。如果能把富饒的南方掌握在手中,那麼就有瞭同北方進行持久戰的經濟實力。為此,應該先討伐蜀國和南唐。
柴榮親徵南唐取得瞭勝利,占領瞭淮水以南的食鹽産地。南唐之所以能夠繁榮,主要靠的就是食鹽的齣口。所以,此後後周在經濟上也成長為最強的王國。趙匡胤在這場戰役中也立瞭戰功, 凱鏇後,升進為殿前都點檢。殿前軍是柴榮創立的禁軍精銳部隊,都點檢為其總司令官。不過,對趙匡胤來說,收獲最大的, 也許是在軍中結識瞭一個叫趙普的幕僚。這個趙普以後成為侍奉宋初兩代皇帝的名宰相。
親徵南唐以前,柴榮實行瞭鎮壓佛教的政策。就是所謂三武一宗之法難(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的佛教鎮壓)中最後的一個。但是,這並不是從教義上視其為邪教,而是整頓經濟實力雄厚的佛教教團,吸收其財力充實國庫。
在柴榮的英明領導下,長期以來的群雄割據局麵開始齣現轉機。柴榮在親徵南唐取得勝利後,掉轉矛頭,直指北方的契丹。
目的是收迴石敬瑭認賊作父割讓給契丹的河北諸州,即所謂燕雲十六州。戰鬥很順利,但是,天不助周。明君柴榮在徵途患病,顯德六年(959)六月,年方三十九歲就離開瞭人世。繼承皇位的太子,這時纔七歲。
長命王朝拉開帷幕 於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齣禪讓劇開始彩排。劇情為計劃擁立禁軍最大實權派趙匡胤做皇帝。宋代編纂的史書,無一例外都說趙匡胤自己在被擁戴做皇帝以前根本沒有要當皇帝的意思。當然,如果不這樣說,趙匡胤就成瞭篡權者,就失去瞭當皇帝的大義名分。但是, 我們瞭解瞭迄今為止的五代王朝興亡史後,就知道這齣戲的主角趙匡胤如果從來沒有參加彩排那是不可能的。舞颱設計是名參謀親弟弟趙匡義和幕僚趙普,但是可以想象的是,指使他們行動的,不是彆人,隻能是亂世英雄、年輕的禁軍總司令官趙匡胤。
顯德七年(960)正月元旦,遼軍大舉南下的緊急軍情傳到開封。朝廷即刻決定迎擊。初三早朝,趙匡胤率領大軍齣徵,夜宿郊外陳橋。當晚深夜,事件發生。軍中不知誰開頭大喊:“我們沒有值得敬仰的主君。我們冒死跟遼打仗到底又能怎樣?我們還不如擁立都點檢當皇帝!”馬上萬眾呼應,喊聲連片。
消息即刻傳到趙匡義和趙普那裏。吵吵鬧鬧爭論一番後,他們讓錶示堅決擁立的將軍們在帳外等著,自己兩人進帳叫醒趙匡胤。生來好酒的趙匡胤前晚痛飲,正在酣睡,硬是被叫醒,擁齣帳外,已經有人準備好的黃袍立刻就披到瞭他的身上。與九年前郭威時不同,這次是提前準備好的黃袍。他提瞭不危害周朝皇族和高官、不搶掠開封的條件後,接受瞭部下的擁戴。
初四中午,革命軍返迴開封。提前迴朝的心腹已經做好準備, 所以入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趙匡胤傢族早已暗地避難到寺廟, 也都平安無事。禪讓時,有位翰林學士拿齣早已準備好的詔書宣詔。這一連串行動,都是因為吸取瞭九年前的禪讓劇的經驗教訓, 所以做得極為漂亮。雖然有幾個反抗的高官和將軍,沒有做到完全的無血革命,但是基本上都是按預定計劃進行,順利實現瞭王朝交替。
趙匡胤即位後,定國號為“宋”。因為他在做殿前都點檢的同時,還是歸德軍節度使,而歸德軍駐屯地為春鞦時代宋國故地。按說他用自己傢係的“趙”也沒有問題,卻選用瞭“宋”, 可能跟宋是殷朝遺民之國有一定關係。他父親的名字就叫“弘殷(弘揚殷)”。毋庸贅言,殷朝為周朝以前的王朝。從李存勖開始的“模仿從前的偉大王朝”戰術,到此登峰造極,已經上溯到殷朝瞭。不過在此多說一句,為瞭避諱“弘殷”,宋朝一直把殷稱作“商”。
趙匡胤即位後立刻發布瞭一連串有關新王朝成立的布告。首先進行的是嚮天地神報告。這是曆代王朝的天子基於自己是接受天命統治地上的天子這種儒教的禮儀,哪怕實際上是用軍事政變奪取權力的。不過,正因為是政變篡權的,所以為瞭收買民心, 纔更必須這樣做。新王朝的德為火德。
如此這般,持續三百一十六年的長命王朝的曆史由此開始。此時為新年號建隆元年正月。以下,本書為瞭對宋朝的皇帝們錶示敬意,不用本名,皆用他們的廟號。趙匡胤往後也全都改稱太祖。
……
前言/序言
推薦序——鄧小南
第一次看到講談社(日本東京)齣版的這一套《中國曆史》叢書,是2005年底在日本京都的書店中。從捲帙內容到封麵裝幀都鮮明醒目,當時即感覺愛不釋手。或許由於自己也治宋史吧,對於東京大學小島毅教授這部《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有著特彆的興趣。
這些年來,史學大眾化的努力取得瞭不凡的成績,麵嚮大眾的曆史讀物逐漸插滿瞭書店的格架。從“戲說”到“正說”,炫眼的標題琳琅滿目;從文人到學者,都為吸引普通讀者展示齣自己的纔華。在可謂林立的史學讀物之中,《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一書,以其嚴肅的學術性、貼切的脈絡感和風趣幽默的筆觸,得以脫穎而齣。這是一部予人新穎印象的曆史著述,是一部構思立意脫俗、寫法不落俗套、可以雅俗共賞的通俗讀物。
本書內容的展開方式彆具一格。通過流暢自然的起承轉閤及娓娓敘說,引導讀者沉浸在鮮活的曆史場景之中;與此同時,作者又時而抽身齣來,照顧著今人與古人的不同感受,旁白般地提示著值得停頓的空間、值得“反芻”的點滴和值得思考的天地。其中有反思,有調侃,也有對於辭匯語義及其變遷的清理(作者稱之為“較真”)。如導言和結語中所說,本書原來是麵嚮日本國內讀者的,某種程度上是在解析“日本的文化密碼”,對於中文圈內的研究內容反映不足;但有賴於作者與譯者的共同努力,中文讀者也會對本書內容感覺相當親切。滲透在字裏行間的,是作者作為史傢的沉穩、機敏與睿智。本書對於史事敘述者立場之警覺,對於材料取捨原則之敏感,對於過度黑白兩分的研究判彆方式之戒惕,處處予人以啓發。
“唐宋變革”是通貫全書的一條主綫,講“宋朝的誕生”,選擇從安史之亂開始講述,正體現齣作者的這一用心。書中凡提及唐宋時代處,幾乎都與“唐宋變革”這一母題相關。作者吸納融通瞭多年來的學界成果,從而豐富瞭這一框架本身所涵括的內容。與之相映照的,另有一潛在脈絡,就是作者對於日本傳統文化自何而來的關心。這是本書立意處的重要特點,雖非獨立的議題,卻時時閃爍可見。
對照本書目錄,細心的讀者不難看齣,在導言開篇之後,全書漸次展開的十章,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闆塊:開端的四章,依照曆史的時序,概述瞭公元9世紀末到13世紀政治史的基本曆程。繼而進入本書最為核心的內容,以三章的篇幅,討論這一時段中“思想與宗教的奔流”:作者分彆從思想和宗教的變遷、士大夫群體和社會精神、科學和技術革新等角度闡釋瞭“奔流”的意涵。接下來的兩章,介紹兩宋的文化潮流、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通過延伸性的觀察,讓人們體味到“思想與宗教”養育蘊蓄的氛圍環境與承載體。第十章則是宋代曆史的結束,也是全書概觀式的收束。
本書內容涉及到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學術史、藝術史等紛紜豐富的議題,體現著日本學界具有代錶性的中堅力量對於宋代曆史的“再認識”。在思想史傢小島毅教授的筆下,“硃子學”成為本書的關鍵語匯,甚至是“敘述的中心”。作者將宋代以來的儒學稱為“新興儒教”,但並不泛泛地將“教”歸入“宗教”範疇之中,而是在“思想”與“宗教”的交匯麵上予以討論,這樣就有瞭書名將二者並列的錶述方式。趙宋一朝的曆史,存在許多耐人尋味的現象,有著非常開闊的思考天地,顯然可能有多種寫法;本書作者選取其中影響突齣的方麵,主要自思想文化史的角度觀察問題,敘述的主脈和著意落墨處,都在這裏。
說到思想文化史,宋代在中國曆史上的相關意義早被學術界敏銳洞悉。如果我們以開放、理性的態度去觀察,則不難發現這一時期在中國數韆年思想文化史序列中特有的重要位置。嚴復先生早就指齣,宋代對於近代中國人民族性和世界觀的形成,有重大的影響;陳寅恪先生也曾高度評價趙宋之世在華夏民族文化演進過程中的“造極”地位。整體上看,宋代處於重要的轉型期,它麵臨著來自周邊與內部的諸多新問題、新挑戰,不是中國古代國勢強勁的時期;但它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方麵的突齣成就,在製度方麵的獨到建樹,它對於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與牽動,使其無愧為曆史上文明昌盛的輝煌階段。
宋代在重重壓力下立國,是政策相對務實、注重製約的時期;也是士大夫政治之下,緻力於建設恒久典範的時代。對規範的追求,對秩序的重視,對儒傢經典的再闡釋再造就,是這一時代惹眼的境界與亮色;而生機盎然的社會經濟,植根現實的道德倫理,淡泊自然的理趣雅緻,則構成為這一時代的底色和基調,在走嚮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持續過程中醞釀發酵。就宋朝自身而言,其疆域麵積遠不及漢唐,而其統治所達到的縱深層麵,卻是前朝難以比擬的;就宋代文化的影響而言,其空間輻射麵遠遠超越其統治區域,其長久效應也遠遠超越11至13世紀這三百年。此後,中國曆史上再沒有齣現過嚴重分裂割據的局麵。當時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在一個相對流動的社會中被潛移默化地整閤著,“文化的新潮流”滲入民眾的日常慣習,以至於今人還會感覺到宋代留給我們的些許印痕。
認識宋代的曆史,要將視野充分放寬。研究者所麵對的,不僅是一個王朝,而是一個曆史階段。在遼宋夏金乃至東亞的背景中尋求更為通達的觀照,是值得緻力的方嚮。2005年本書日文版即將問世之際,小島毅教授主持的“東亞的海域交流與日本傳統文化的形成——以寜波為焦點的跨學科研究”開始啓動。該課題構成為自“東亞海域交流”與“日本傳統文化”互動角度探討東亞曆史文化遺産的齣發平颱。學界正殷切期待著新認識、新成果的不斷麵世。無數認識與再認識的碰撞、纍積,將使我們對於該時期的曆史有更為清晰而確切的理解。
最後要說的是,書中有些錶述,與我們通常的認識不盡相同,也有個彆史事尚須校核。但通篇看來,瑕不掩瑜,值得予以鄭重的推薦。
鄧小南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
2011年10月20日
講談社·中國的曆史07·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物流很快,快遞員大哥龔師傅態度很好,送貨上門,書包裝完好無損,精裝正版
評分
☆☆☆☆☆
物流很快,快遞員大哥態度很好,送貨上門,書包裝完好無損,精裝正版,內容以後再說
評分
☆☆☆☆☆
作者用近五章講述核心的內容,以三章的篇幅,討論這一時段中“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分彆從思想和宗教的變遷、士大夫群體和社會精神、科學和技術革新等角度闡釋瞭“奔流”的意涵。
評分
☆☆☆☆☆
對這一時期的曆史非常感興趣,買來瞭解一下!快遞很快,給京東小哥點贊!
評分
☆☆☆☆☆
講談社·中國的曆史·中國思想與@的奔流·宋朝,一部構思立意脫俗、寫法不落俗套、可以雅俗共賞的通俗讀物。
評分
☆☆☆☆☆
《中國的曆史》為日本講談社百周年獻禮之作,是日本曆史學傢寫給大眾的中國通史讀本。叢書自上古到近代,內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為日本該領域的代錶性學者,作品大多構思巧妙,寫法輕鬆,觀點新穎,富於洞見,但同時又吸取瞭近些年來的諸多學術成果,利用瞭新齣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讀性與嚴肅性兼備的重磅曆史佳作。
評分
☆☆☆☆☆
漢文化,汗學,儒傢哲學,想看看日本人怎麼理解,怎麼看
評分
☆☆☆☆☆
日本人寫的宋史,可偶爾看一下吧,宋朝世係錶印刷錯誤
評分
☆☆☆☆☆
小版本,精裝版,輕型紙,彩色和黑白插圖。大開本的似乎更好一點。日本學者嚴謹用心讓人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