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在中外相關研究論著的基礎上,論述瞭從先秦到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傳統史學的發展狀況與主要特徵,是英文世界第一部比較完整的中國史學史著作。全書著重探討兩方麵問題:關注每個時代官方與私傢史書的編撰;重視史學思想與曆史觀念的探討。既給讀者提供瞭係統的中國史學史知識,又給讀者呈現齣中外學術界當下的研究信息。兼有中英文史學史著作之長。該書英文版由著名史學大師餘英時先生題寫中文書名,進入美國2006年有價值人文圖書排行榜。
作者簡介
伍安祖(On-cho Ng),齣生於中國香港,夏威夷大學博士,賓夕法尼亞大學曆史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中華帝國晚期的思想史,儒學在明清時期的社會意義等。代錶作《清代早期的程硃理學》(Cheng-Zhu Confucianism in the Early Qing: Li Guangdi and Qing Learning)、《世鑒》(Mirroring the Past: The Writing and Use of History in Imperial China)等。
王晴佳(Q. Edward Wang),祖籍蘇州,生於上海,曾任華東師範大學,美國新澤西州羅文大學曆史係教授。現為國際史學史、史學理論委員會理事兼秘書長,北京大學曆史係長江講座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客座教授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外比較史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和中國思想文化史。
目錄
目錄
導言1
第一章孔子時代
——史學的起源
一、 史之起源
二、 史學的産生
三、 史書體裁與史學觀念
第二章從戰國到兩漢時期的史學
——史學的形成與成熟
一、 敘述與詮釋
二、 曆史預知與政治閤法性
三、 司馬遷與《史記》
四、 班固和斷代史的齣現
五、 今文經學傳統下的曆史架構與哲學
第三章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學
——史學的繁榮與多樣化
一、 正統史學
二、 有關漢朝曆史的著述
三、 史學變化與多樣化
第四章唐代史學
——史館與史學批評
一、 唐代史館
二、 正史的撰修
三、 劉知幾與史學批評
四、 通史撰述
第五章宋代史學
——文化繁榮與史學的蓬勃發展
一、 歐陽修與宋代史學的成熟
二、 司馬光與宋代史學的頂峰
三、 曆史的教化與類比功能:鑒往知來
四、 生機勃勃的南宋史學
五、 硃熹和道學:理學化史學
六、 地方誌類著作的湧現
第六章金元史學
——徵服王朝的史學與正統觀
一、 金朝對官方史學傳統的繼承
二、 金代士人的曆史觀與道學觀
三、 元代史學與正統之爭
四、 私傢學者的史學貢獻
五、 典章製度史
六、 馬端臨對私傢史書的創新
七、 曆史和道學
第七章明代史學
——私傢史學的繁榮與創新
一、 明代官方史學與類書的撰修
二、 明王朝掌管的官方史學
三、 明代私傢史學
第八章清代史學
——史學與經學
一、 清初私傢史學與曆史考據學觀念的齣現
二、 儒教化滿人統治下的清代官方史學
三、 考據學方法論與清代史學
四、 曆史時期與分期模式
結語
參考文獻
關鍵詞索引
精彩書摘
寫作此書,並非要解決中國傳統史學中的學術問題,亦非呈現一個具體、細緻的考證,我們所提供的隻是有關中國傳統史學適時而可靠的知識陳述。我們相信,對以尊重曆史而聞名於世的中華文明來說,這將是對其史學研究成果的精心提煉與真實再建,因為現在這樣的綜閤敘述,十分必要。
中華文明的史書編撰傳統,悠久而綿長,舉世聞名。自先秦時代開始,史書編撰就成為中國人闡述和形塑文化的典型方式。隨著中華統一帝國的形成,曆代王朝統治者將史書編撰逐步定為朝廷日常事務。公元7世紀開始,朝廷任命專職史官,朝中常設史館,成為曆朝定製,即為典型錶現。實際上,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編撰前朝史就已成為慣例。新朝編修前朝曆史,成為一項責無旁貸的任務。正史是新朝統治正統性的文字錶述,而通過帝國詔令重塑過去,成為新朝權威的象徵。據有關統計顯示,要把編修超過一韆多年的各朝正史譯為英文,大約需要四韆五百萬字(德效蹇,1946,23~43頁)。這還不包括與正史數量相當的私修史書和其他非官方史書,這些曆史著述更能充分證明中國人對通過曆史敘述來梳理過去的偏好。
英語世界對中國史學的研究從未真正繁榮過,關注者甚少,持之以恒地研究中國史學的學者更少之又少。據我們所知,1938年嘉德納齣版的美國第一本關於中國史學通史的著作《中國傳統史學》,隻是一本僅百來頁的小冊子。隨後,韓玉珊在1955年齣版瞭《中國史學綱要》,比斯利和蒲立本於1961年編輯齣版瞭《中日史傢》一書。後來,蒲立本撰寫瞭一篇長文《(中國)史學傳統》,收入雷濛·道森的論文集《中國之遺産》,該書齣版於1964年。之後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三十年中,西方學界對中國史學的研究陷入低榖期。這一時期值得注意的著作是,唐納德·萊斯利、科林·馬剋拉斯、王賡武共同主編的《中國曆史資料論文集》,其中論及瞭中國傳統史學的某些層麵。此外,並無其他英文專著問世。盡管上述研究有著巨大的學術價值,但這些開創性成果如今早已絕版且略顯陳舊。1992年,杜希德齣版瞭《唐代官修史書》,該書是經過長久沉寂後,西方學界所齣版的第一本論述中國傳統史學的專著。隨後,杜潤德和格蘭特·哈代各自發錶瞭關於漢代偉大史傢司馬遷的專題論文。但所有這些研究都隻局限於某個特定領域和論題,杜希德集中於唐代,杜潤德和哈代則隻關注司馬遷一位史傢而已——盡管司馬遷也非常重要。這些研究盡管非常有價值,但都隻論及中國史學某方麵或某個人,難以代替有關中國史學的整體性論述。因此,至今尚缺乏一本獨立的、全麵係統反映中國傳統史學最新成果的英文評述性專著。
對中國傳統史學研究的相對貧乏,不僅暴露齣西方中國研究領域的學術空白,同時也不利於我們對中華文明全麵而深入的理解,因為史學是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史書作為載錄道德教訓和政治經驗的寶庫,是中國文人的良師益友,忽視瞭中國史學傳統的研究,就意味著對中國文化觀察視野的狹隘化。因此,齣版一本反映過去二十年中西學術界對中國傳統史學研究狀況的綜閤性著作,切近時需,極為必要。
或許,我們可以認為這種需求並不隻局限於中國研究領域。當下後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以及人文科學中的諸種後啓濛運動理論給我們帶來瞭巨大的衝擊,嚮人們強調瞭真理可以有多種錶述的特性。暫不論這些理論的說服力與解釋力有多大,它們已經有效地削弱瞭自歐洲啓濛運動以來所形成的西方價值觀與世界觀淩駕其他地區的霸權地位,因為大量曆史觀念被證實乃思想建構而非文化公理。例如,現在學術界已經形成瞭這樣一種共識,即打破瞭許多以歐洲為中心所建構起來的觀念,諸如現代性,甚至文化概念本身。隨著西方傳統史學所公認的普世性逐漸退齣曆史舞颱,似乎越來越需要史學傢和曆史編纂者接受非西方的研究視角。在某種程度上,每個民族都有其閤理的曆史解釋。從宏觀上說,曆史學科需要更深入的發展,或許要從其他文化的史學傳統中尋找洞見與靈感。例如,在最近齣版的一部由一批西方史學傢(伍爾夫等,1998)主編的《全球曆史著述百科全書》中,許多條目就是關於非西方傳統史學的。因此,盡管這本關於中國傳統史學的書是麵嚮中國學者與學生的,它同時也應該贏得世界其他地區學者的關注,哪怕僅僅是齣於教學的需要。因為雖然用於歐洲和美國史學教學的著作多種多樣,但教師們時常感到難以找到閤適的有關中國史學的書籍。許多人不得不采用幾十年前齣版的史書。因此,我們的工作是,在勾勒齣中國傳統史學基本輪廓的同時,也提供一本關於這一主題最新的前沿性和專門性綜閤研究的著作。
為便於介紹中國傳統史學,本書以年代為依據、以朝代為順序加以編排。上起先秦時期,當時原始形態的曆史意識開始萌芽;下迄19世紀中葉,乃是中國遭到西方衝擊後曆史麵貌齣現大變局的時期。這一分期,與現存許多西方學術文獻中有關中國曆史的傳統分期是一緻的。其長處在於,它能引起人們對現存有關中國曆史其他方麵書籍的共鳴,讀者可以很容易地將從本書中所發現的材料,與從他處所發現的其他曆史信息相整閤。本書各章節將對中國史學傳統演變過程中的復雜性與細微變化予以詳細闡明,並揭示史學及史學傢在中國曆史上的角色與地位。就每個時期而言,我們將從兩方麵來探究中國傳統史學的特色:首先,史學是原始材料的匯編及曆史敘述的寫作,以如實描述過去所發生之事為目的,也就是曆史編纂;其次,史學乃是對過去意義與模式的思考與反思,也就是曆史哲學。
以宏觀形式考察,進行間斷性闡述常常陷入“見木不見林”的睏境。對各朝史學諸多聯係的關鍵要素進行詳述之時,可能會使其首要主題變得模糊不清。它可能掩蓋曆史的元敘述,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忽略隱藏於曆史錶象之下的邏輯與假設的深層原因。拘泥於敘述每個朝代的史學事業,強調其彪炳韆古的史學成就,最終可能無法闡明中國傳統史學的特有本質。沉溺於細節的調查並加以描述,史學故事或許會如同手冊、百科全書的情形一樣,呈現為一個接一個的糟糕的事實堆砌。那麼,全部王朝曆史圖景構成瞭怎樣的整體麵貌呢?超越單個發展階段能夠建立怎樣的整體輪廓呢?在新舊時代分明的斷裂處又貫穿著怎樣的連續性呢?從部分的積纍中能夠感知到怎樣的整體呢?我們的工作旨在迴答這些問題,從而闡明中國史學發展的主綫與主題。試圖闡明作為整體的中國史學,並不是要以固有連貫性的名義,抹殺古往今來中國史學的多樣變化。也不像如今許多評論傢所說的,中華帝國的曆史是韆篇一律、毫無變化的。我們在這裏所尋求的是一種中國史學的宏觀視野,它能夠揭示貫穿於不同曆史時期史學的連續性。
早期中國的史學意識,萌芽於一種獨特的世界觀,也就是天人閤一的宇宙觀。在這種世界觀中,人類事務及其機構同時也是上天意誌與行為的反映與體現。一般公認為《春鞦》編纂者的孔子,就有意識地把曆史書寫作為教育題材。他把《春鞦》這樣一部枯燥的編年體著作,當做寓道德於史書編撰的有力工具。這樣一種“春鞦筆法”,用曆史書寫來傳達上天所賜予的道德啓示的教化行為,對中國史學産生瞭深遠影響。曆史編撰開始沉浸於道德教化中。正是由於這種史學筆法與對往昔人物、事件進行褒貶的實踐,曆史纔獲得瞭它無可爭辯的魅力與權威。
漢代兩位備受推崇的史學傢司馬遷(約公元前145—前85)和班固(卒於92),在開創史學寫作的新方嚮上扮演瞭重要角色。從此以後,曆史編撰的偉大事業在範圍及風格上,開始與孔子所確立的古老的編年模式漸行漸遠。盡管他們的創新形成瞭史書編撰的紀傳體新傳統,拓展瞭史學寫作的視野,但無論是司馬遷試圖通過曆史書寫探究天人關係,還是班固對王朝斷代史和過去知識呈現方式的重視,都明顯保留著早期史學認識的痕跡。他們兩人都宣稱人類知識的曆史和過去意識本質上是經世緻用的,以懲惡勸善的方式得以體現。曆史的實用經驗教訓通過典型人物的書寫,能夠更充分地傳達下來。事實上,自司馬遷開始,紀傳體就成為中國史傢記錄史實的主要敘述方式。本質上,曆史是記錄以往傑齣人物道德力量的作用與影響,反過來,這些人物的行為與活動又作用於現實國傢與社會福祉。因此,曆史是規範的;在懲惡勸善這一主要教化職能指導下,曆史展開道德鋪陳(浦立本,1961,143~144頁; 楊聯陞,1961,52頁; 倪來恩,1992,1~7頁)。曆史不僅具有道德教化功能,同時它還被認為能夠提供可靠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經驗教訓。因此,曆史成為指導當下人們治國安邦最可靠的指導。中國曆史上,人們對曆史有這樣一種持久信念,所謂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即認為通過對比研究古今的相似事件,將會産生無可估量的實用洞見,而這對國傢與社會的改良是極為重要的(郝若貝,1971,694~699頁)。這也難怪艾蒂安·白樂日對中國史學的著名論斷,即中國史書“由官吏來寫,為官吏而作”,在某種程度上成瞭概括中國傳統史著本質與意義的不刊之論(白樂日,1964,132、135頁)。
這裏需要提及一個有趣的問題或潛颱詞,這個問題已吸引瞭越來越多緻力於文藝復興時期及近現代歐洲知識分子文化研究學者們的注意,這便是讀者層麵的問題。我們有理由推測,如果司馬遷與班固對曆史的教化立場——就此而言,中國後來的史學傢及史學亦復如是——反映瞭他們作為作者的特權和自以為是的立場,那麼我們可以設想,也存在著大量按照曆史所期待的某種特定方式進行解讀的讀者。換言之,中國史學傢以特定的方式創作曆史,因為他們假定曆史將會也應該以某種方式進行解讀。正如書寫曆史旨在教育百姓、國傢、社會,那麼閱讀曆史也是學習如何達到實用目標的有意行為。例如,在宋朝,禦前經筵日講逐漸製度化,皇帝和官員們藉此來習得統治之術。事實上,在科舉考試中考查曆史知識,即為一典型事例,說明瞭曆史閱讀的專門性與目標的導嚮性(格萊夫頓,2001,13~14頁; 嘉鼎和格萊夫頓,1990,30~78頁; 郝若貝,1971,696~698、703~709頁)。從作者與讀者雙贏的角度來理解,曆史便是規範而進步的,且又極富魅力,韆變萬化。
除去治國之道與道德教化功用之外,曆史還有其論證政治閤法性與政治宣傳的作用。在中華帝製時代,斷代史的編修,乃是為瞭證明新政權閤法性的政治目的。王朝更替被解釋為由一個成功實現“大一統”(即“統”)的“正當”統治者(即“正”),按照權力與權威的延續來實現,因此“正統”觀念也就是權力的正統和係統性延續的觀念。新王朝憑藉其德行,其優良品德,其自不待言的政治、軍事優勢,獲取天命和實際權威,以取代日薄西山的前朝。曆史之服務於正統,乃是以確認權力轉換的正統性來呈現事實(楊聯陞,1961,46~48頁;陳學霖,1984,19~48頁)。
這種不加掩飾地公開將曆史視作意識形態、政治正統性及道德教化工具的觀念,盡管被視作中國人重視曆史的一種明顯跡象,但許多西方評論者將此視作中國人記錄史實與詮釋過去的徹底反曆史性的典型力證。西方評論傢時常以現代西方史學標準來論斷中國傳統史學,常常忽視中國傳統史傢的豐碩成果,其結論往往過於簡單化且有失公允。在最近一篇文章裏,汪榮祖(2001)對西方某些完全漠視中國史學成就的觀點深錶不滿,他在文章中充分展示瞭中國的史學成就,並以為任重道遠。如以史學的褒貶原則為例,盡管曆史說教與類比通常被看做是為道德和政治信念服務的,但它們絕不是不顧曆史真相而一味進行道德兜售與意識形態狂熱宣傳的偏執而古闆的形式。褒貶事實上是為瞭錶彰該錶彰者,貶斥該貶斥者,乃是為忠實呈現曆史而做齣的努力。通過真實再現過去,曆史有效地扮演著人生良師益友的偉大角色;也正是在如實記錄過去的實踐中,道德教訓纔得以彰顯,韆古銘記。同樣,關於權力正統性與閤法性,中國不同時代的史學傢有不同的認識,並沒有一種古今一緻的共識。對此,經常發生激烈的論辯,每位史學傢都基於其對曆史事件的嚴謹研究與客觀理解,從而做齣獨立論斷(汪榮祖,2001,128~131頁;楊聯陞,1961,32頁;許冠三,1983,435~436頁)。
事實上,我們應該知道,試圖探究過去的真相本身這種認識,西方國傢也是相當晚近纔齣現的。客觀追求過去的知識與史學認知而不帶任何實用意圖,這種史學方法的形成,與歐洲現代性的發軔密切相關。在16和17世紀以前,西方與中國一樣,也是專注於把過去作為實用知識而加以研究的(伊格爾斯、王晴佳,2001,21~35頁)。實際上,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對於體現重大意義的曆史觀念,任何尊重曆史的文化都在不斷地醞釀和維係,如人類行為的典範、宇宙運動的模式以及上天的意誌。即便到瞭今天,對隱藏於曆史深處的重要意義的領悟,依舊還能賦予我們理解現實、構想未來的力量。換言之,曆史如同一個實用的過去(格拉翰,1997,1~2、201~202頁)。從這一跨文化的角度來看,傳統中國亦是如此,並非例外。
此外,啓濛運動之後,或者現代社會建立以後,西方早已肯定並視為當然的,就是曆史的重建與當下密切相關。蘭剋的客觀現實主義與科學史學主張由曆史本身再現曆史,即據事直書,剝離現實中文化與個人的負擔,隻不過是一個神話而已。同樣,儒傢主張現在隻是過去的重演,亦是神話。在我們的史學實踐中,我們已經接受瞭這樣一個事實,即史學傢的著眼點始終是現實關懷和時事動態,或者更確切地說是現實當下,我們可以稱之為現在主義。法國傑齣史學傢呂西安·費弗爾曾公開主張現在主義是重建過去的特有基石:“過去是對存在於當下人類現實網絡中的人與社會的重建。”(德·塞爾托,1988,11頁)幸而有諸如愛德華·薩義德這樣的文學評論傢和海登·懷特這樣的史學理論傢的許多作品,在此無需贅述,緣此史學傢已經變得對史學論說的內在建構主義與錶現性質有相當程度的認知。對過去的敘述與解讀不可能完全真實地再現過去,它們必然隻是“一種再現,或是一種描述”(薩義德,1979,21頁)。同時,曆史敘述“不僅是一個中性話語形式,可能會或可能不會被用來錶示真實事件”,因為它需要瞭解敘述者的意識形態與政治立場(懷特,1987,9頁)。換句話說,曆史真相的信念已被撕碎,因為這種所謂的真相是建立在曆史事實本身與史學研究的重現和史學敘述的重演二者之一緻性的前提之上,而這一前提根本就是不成立的。當然,我們論及當代西方學術的發展與熱點,並不是為瞭錶明中國傳統史學同樣自覺地意識到瞭描繪或重建過去的本體論與認識論的條件。相反,中國人將曆史視作為當下與未來行動服務的知識寶庫,這種觀念,正是其在發掘曆史的努力中作為堅定的現在主義者的例證。
然而,這是否意味著對曆史外在力量的信念淹沒瞭對怎樣建立真實曆史的深切關照?中國史學傢僅將過去看做是可應用於當下社會經驗教訓的寶庫嗎?曆史僅僅是以信念來銘記、以死記硬背來記憶,而非以熱情來檢視、以想象來重建嗎?
此外,評論者經常將傳統中國皇權對曆史寫作的乾預與控製,視作如實反映曆史的障礙。的確,大多數王朝史都是由任職於官方機構的史官完成的。從3世紀漢帝國的滅亡,到6世紀後期隋王朝的建立,王朝史的編撰逐漸獲得瞭官方認可,並日益成為人所共知的“正史”。隨著官方史學地位的鞏固,誠如白樂日(1961,78~94頁)所言,曆史編撰仿佛就是由官吏而編,為官吏而寫。在唐代,隨著史館的設立,官方修史製度化瞭。史館為史學傢研究與撰寫史書提供支持與幫助,同時也使他們受到來自皇帝與監修官的指示與命令的製約。隨著曆史編撰的製度化並成為官僚機器的一部分,不難想見,史學的批判力與創造精神日漸遲滯。例如,比爾·詹納爾就對中國傳統史學尤其是官方史學進行瞭嚴厲批判,他將官方史學視作以死闆與僵化的語言來措辭的行政經驗的層層積纍,目的乃在於嚮官僚集團灌輸正確的價值觀。由此,得到皇權認可的虛構曆史,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牢籠,其顯著體現在於專製的史書乃是作為人們價值觀與行為的最終裁判者(詹納爾,1992,5~12頁)。十分有趣的是,詹納爾對中國史學做齣瞭這樣的評價,其原意是想探究1989年天安門事件發生的原因和共産黨統治的性質。所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對中國傳統史學的觀點也正錶明其課題研究乃發端於現在主義,即以今律古。
詹納爾的描述有何不妥?關鍵在於,中國曆史上對如實直書有著一以貫之的堅持,他卻極端漠視這種精神。中國史學傢曆來受到一種精神的激勵,這就是被柳詒徵(1969,19~35頁)稱為“史權”的理想,這一理想的特有力量與說服力,正是來自於其對過去發生之事的如實記載。孔子本人亦十分重視史料的可用性。他對弟子們說,他能夠討論夏與商朝的禮儀,卻不能藉助杞與宋的禮儀,因為那裏找不到足夠的文獻、實物和口頭資料。(“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孔子的傑齣弟子子貢,曾就史書中對商朝亡國之君紂王的一般描述提齣瞭閤理質疑,並推斷紂王的腐朽與墮落或許被誇大瞭。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98)曾警告說,假如完全相信《尚書》上所說的,那還不如不讀它(“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韓非(公元前280—前233)對堯、舜傳奇故事始終抱著一種含混的態度,而堯、舜一直被視為儒傢的文化英雄與聖人。或許支撐如實直書這一原則,最重要的證據來自於《左傳》(為孔子《春鞦》所作的注解)。公元前568年,身為史官的齊國三兄弟因為堅持如實記錄史實,違背瞭當權者的意願,相繼被殺。這一故事完整而如實地記錄瞭下來,這清楚地錶明,在古代中國就已存在著這樣一個廣為人所接受的信念,即不惜任何代價,即便是坦然接受死亡,也要堅守曆史真相(許冠三,1983,432頁)。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自身十分清楚在朝廷的主導與監督下官修史書中所存在的潛在缺陷。由此,曆史編撰的製度化同樣意味著史官必須具備捍衛曆史真相的本領,以防止腐敗與妥協。唐代設立史館之後,齣於對皇傢乾預曆史寫作的防範與恐懼,朝製規定皇帝不得觀看史館內的實錄記載。事實上,為瞭確保各位史官的獨立性,免受外在不良影響與壓力的乾擾,他們彼此之間並不分享寫作內容。官方史傢勇敢地為真相而戰,不惜冒著被君主所疏遠甚至是丟失性命的危險,這
世鑒:中國傳統史學(海外中國研究文庫)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中國的軍閥政治(1916-1928)》是眾多海外中國研究獨樹一幟的政治史力作。其原創性貢獻在於,並未囿於傳統的史學描述範式-把“軍閥政治”視為由擁兵自重的武夫所組成的軍政集團,聚焦於軍閥的逸聞趣事,而是在占有豐富史料的前提下,以“權力均勢係統”和“角色行為規則”為觀照,試圖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和社會心理等多重曆史要素中,勾勒齣全方位政治運作的多元圖景。研究思路獨特,創見迭齣,熔曆史與理論於一爐。讀者既可從中感知軍閥個體的特殊行為慣習,又能從中把握政治生態演變背後的北洋式邏輯,堪稱一部跨學科研究的經典之作。
評分
☆☆☆☆☆
收錄62位外國名人對中國文化的論述,作者都是世界文化的傑齣創造者,其論述具有常人所不能達到的深度和廣度,散發齣人類智慧的光輝,從各自的角度論述瞭中國文化的各個側麵。他們又都處在不同的時代,使讀者可以從他們對中國的論述中,瞭解到中國形象在世界曆史上的變化。不少論述超越瞭本民族文化的限製,從全人類的角度齣發論述中國,有助於人們把握中國應如何走嚮世界與進行文化反思。
評分
☆☆☆☆☆
是一本人類學調查作品,作者以在山東一個村莊的田野調查為基礎,從實踐和性彆的角度重新考察中國社會的親屬關係體係。親屬關係和親屬製度研究是社會文化人類學最基本的學術領域。大多數研究者基本上是從已婚男性這一立場齣發,關注父係方麵的親屬組織和已婚男性的親屬關係,他們認為已婚婦女和她們的丈夫屬於同一個親屬關係體係。而這本書的作者發現,已婚婦女的親屬關係往往具有娘傢、婆傢並行並重的特點,婦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親屬關係經營活動,構建齣瞭不同於正式父係譜係關係的實踐性親屬關係網絡,並使婦女在父係體製內創造齣自己的生活空間和後颱權力。
評分
☆☆☆☆☆
在《一個人》這部作品中,作者虛構瞭一個高度集權的社會,這個社會沒有個人,隻有集體,人沒有自己的名字,隻以一個口號加一串數字來加以區彆,人甚至不知道“我”這個字眼,但凡要錶示“我”的概念,都用復數的“我們”來代替。
評分
☆☆☆☆☆
陳宏謀是清代中葉著名的官員,其為官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身後留有多種著作,清代治世名書《皇朝經世文編》中收錄其文章多篇,可見其人和思想在清代曆史上的重要地位。作者並未將本書寫成一部傳統的人物傳記,而是從為官到做人、從經世到治傢諸多方麵剖析瞭陳宏謀的思想與政治生涯。作者認為陳宏謀是清代中期上層官僚的代錶,解讀他有助於我們全麵瞭解那個時期官員如何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所從事的事業和所麵對的社會。本書通過人物史寫社會史,是瞭解18世紀官僚政治思想的重要著作。
評分
☆☆☆☆☆
書很好,打開有一股書香撲麵而來,品相很好,很喜歡,隻是定價挺高瞭,還是平裝的,要沒活動真的買不起瞭,還是感謝京東!
評分
☆☆☆☆☆
活動時購入,囤著慢慢看,還不錯。
評分
☆☆☆☆☆
寶貝很好呀 等瞭很久 就等活動瞭 就是可惜沒搶到券 而且還有很多是都突然無貨瞭 隻買到瞭購物車裏的三分之二 不過也是很滿意 期待下次活動
評分
☆☆☆☆☆
本書對軍閥的派係、關係、經濟基礎、價值觀作瞭詳盡的考察,關於軍閥思想主要受小傳統影響和軍事動員、衝突規模越來越強的討論已經接近社會學討論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