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09
在世界政治舞颱上,東歐這塊土地從古至今都是各大國勢力爭奪歐洲霸權的籌碼,其自身的民族利益與訴求一直被堙沒在強權之中。劇變二十多年後,東歐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麵仍處於難以預料的變動之中,當初擺脫蘇聯控製,積極融入迴歸歐洲的強烈願望實現瞭麼?東歐是由“東方”走嚮瞭“西方”,還是在由一種邊緣化走嚮另一種邊緣化?
郭潔,1975年3月齣生,法學博士,曆史學博士後,現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主要研究方嚮為中東歐、拉丁美洲政治與外交及冷戰國際史等。
代序:冷戰國際史研究:世界與中國
一、冷戰國際史研究的學術特徵
二、冷戰國際史研究的熱點間題
三、冷戰國際史研究發展的新趨勢
國彆個案
試論戰後匈牙利的“蘇聯模式化”
一、短暫的“人民民主”及其産生背景
二、從“人民民主”嚮蘇聯模式的過渡
三、蘇聯模式在匈牙利的全麵確立
結論
美國對匈牙利十月危機的反應
納吉關於匈牙利社會主義逆路的設想
一、以新經濟政策作為過渡時期整個經濟政策的基礎
二、以尊重民主與法製作為黨和社會生活的基本準則
三、以“和平”或“積極共處”作為外交政策的取嚮
四、以尊重人格和人道主義精神復興社會的倫理道德
“納吉案件”之謎
—根據原蘇東國傢解密檔案的分析
一、蘇南糾葛與所謂的“納吉間題”
二、“納吉案件”的政治背景
三、“納吉案件”的審判及其結局
近二!年波蘭外交轉型當議
一、波蘭外交轉型的幾個階段
二、轉型時期的外交重點
結論
地區專題
東歐的政治變遷
—從劇變到轉型
一、社會主義的最後一程
二、年風雨轉型
結論
東歐劇變的“蘇聯因素”探析
蘇聯把東歐國傢納人自己的勢力範圍
東歐國傢衝擊蘇聯模式的嘗試
勃列日涅夫摧毀瞭東歐的改革
戈爾巴喬夫修正曆史錯誤,給東歐以選擇的自由
透過現象看本質
冷戰與東歐
——近二十年國外學界相關代錶性研究及述評
一、有關東歐冷戰曆史的研究
二、有關東歐重大危機的研究
三、有關東歐政治劇變的研究
東歐社會主義的最後!年
一一二!年後的lul顧與反思
一、經濟領域危機重重
二、政治局勢復雜緊張
三、“戈爾巴喬夫因素”及其影響
結論
東歐劇變二!年
——迴望與反思
波蘭:第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匈牙利:協議式轉變的典型
連鎖倒下的東德、捷剋斯洛伐剋
衝擊波影響下的東南歐諸國
“骨牌效應”的內存輯
東歐轉型國傢公民社會探析
公民社會:透視東歐政治轉型的一個視角
非政府組織:考察東歐公民社會的一個維度
相關考察
國際共運與中蘇關係
——二十l世紀五六
!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評估
一、對中蘇結盟與閤作時期國際共運的預測與評估(-)
二、對中蘇分歧與爭論時期國際共運的預測與評估(-)
三、對中蘇關係走嚮徹底破裂時期國際共運的預測與評估(- )
以厲史檔案重構戰後東歐史
——從讀《東歐史》一書談起
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的近況
一、發展經濟是社會主義國傢的主鏇律
二、“三明治中的奶酪”:西方國傢共産黨的角色定位
三、仿徨與期待:西歐社會民主黨的理論與實踐
四、重陷睏境:俄羅斯的社會主義運動
五、新一輪的復興:東歐國傢社會民主黨
試論戰後匈牙利的“蘇聯模式化”
匈牙利位於歐洲中部,是一個國土麵積僅有9。3萬平方公裏的內陸國傢。從公元1000年第一位國王聖·伊斯特萬正式加冕算起,到20世紀40年代,匈牙利已有瞭940多年的曆史。二戰期間,匈牙利與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一樣,同為法西斯德國的僕從國。由此,戰爭結束後也都成瞭戰敗方。盟國在這些國傢設有管製委員會(The Allied Control Commission)一委員會名義上由蘇、美、英三國共管,但在具體運作過程中,實際上依據“誰占領、誰負責”的原則被劃歸蘇聯的勢力範圍。1944年底至1947年深鞦,與東歐多數國傢類似,匈牙利走的是一條由人民民主嚮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
一、短暫的“人民民主”及其産生背景
“人民民主”這一術語,據俄羅斯學者塔季揚娜·沃羅基京娜等人的研究,始見於1930年代西班牙內戰時期。它與“新型議會製共和國”的齣
現緊密相連,代錶的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共和國。在這種共和國中,國傢政權歸由各派政治力量共同組成並在整個社會中具有決定性影響的反法西斯力量聯盟民族陣綫所有,民族陣綫在整個社會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忿當時,在包括共産黨在內的政治左翼力量看來,人民民主應當是一種新型的民主,它既不能仿效傳統的西方自由民主製度,又當同建立在無産階級專政基礎上的蘇聯政權模式區彆開來。而“人民民主道路”這一概念,依照美國學者查爾斯·蓋蒂(Charles Gati)的說法,代錶的是政治、經濟和社會秩序的一種“過渡形態”。在這一形態中,“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力量、因素和特徵同時並存,社會主義將通過漸進的方式戰勝資本主義。”戰後初期東歐各國的人民民主製度,從其主要特徵來看:在政治上,實行的多黨議會民主製度,即采取多黨聯閤組閣而非共産黨一黨執政的政權組織形式;在經濟上,則是一種多種所有製形式並存的混閤結構,即一方麵保留私營經濟和市場關係的存在,同時又通過大規模的土地改革和逐步國有化部分地實現生産資料的公有。
1944年至1947年間東歐國傢選擇“人民民主道路”,首先同反法西斯戰爭結束前夕社會中左翼激進情緒普遍高漲直接相關。在當時,無論是共産黨人還是社會黨人,都將社會主義視為自身努力的前景和方嚮。雖然雙方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存在著種種分歧,但他們均承認通往社會主義的道路將會是漫長的,多半需要數代人的努力方能實現。同時,他們也都認為,由於這是一條和平的、免除瞭革命動蕩的道路,故而無須實行無産階級專政。不過,在具體目標方麵,社會黨人大多嚮往西歐的社會改良主義模式,而共産黨人則常常認為“蘇維埃民主”是最高級的民主模式,但即便如此,他們希望通過和平方式而非像蘇聯那樣以社會政治動蕩為代價來實現它。忿然而,若從更深層次來看,人民民主在二戰接近尾聲之時之所以能夠從
一種理論設想變為政治現實,決定性的因素主要來自於外部—首先是蘇聯的影響。194年前後,蘇聯對東歐的外交政策是在一個目標和現實相互衝突的矛盾框架中形成的。一方麵,蘇聯新的歐洲地緣政治地位為它提供瞭將“一國建設社會主義”推廣到在“一個地區建設社會主義”的曆史機遇。另一方麵,為鞏固和發展蘇聯在雅爾塔一波茨坦體係中獲得的政治利益,蘇聯又需顧及到同西方國傢之間結成的戰時同盟關係;此時若在東歐強行推進社會主義的戰略會招緻西方的敵視、不滿和反對,激化雙方矛盾。可以說,戰後初期東歐通過漸進式的議會道路走嚮社會主義這種製度安排是服務於蘇聯的對外政策的。當時,蘇聯對外政策的主要目標就是確保繼續維持大國間相互閤作的紐帶,在對蘇友好的國傢(首先是位於蘇聯西部和西南部邊界的那些國傢)構築起一條戰略“安全帶”,同時在戰後共産黨影響力增強、幾個主要的西歐共産黨(如意大利共産黨、法國共産黨、希臘共産黨)紛紛進。
……
代序:冷戰國際史研究:世界與中國
瀋誌華
在20世紀的最後10年,人們驚異地發現,國際史學界有一項研究取得瞭突飛猛進的發展,其學術成果之多、之新,學術活動之廣泛、之頻繁,令其他研究領域望塵莫及,以至人們不得不考慮賦予這一研究以新的概念,這就是關於冷戰曆史的研究。著名的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交流中心(The Woodrow Wils二工nternationalCenter for Scholars)於1991年成立瞭冷戰國際史項目(The ColdWarInternationalFlistorv Proj eot),同時創辦瞭專業刊物《冷戰國際史項目公報》(CW工HP Bulletin) 。此後,“冷戰國際史”這一概念便開始流行,並被國際學界廣為接受。U所謂“國際史”,其含義在於,無論是學者隊伍和史料來源,還是研究對象和觀察視角,凡在冷戰史的範圍內,都不能再以某一個或幾個國傢為中心,而已經構成瞭一種國際現象。在各國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冷戰結束後二十年來,在參與者的人數和國度、研究的角度和方法、題目的種類和範圍以及檔案資料所涉及的語種和國傢等方麵,冷戰國際史研究的確為曆史學發展打開瞭一個新局麵。因此,中國《曆史研究》雜誌前主編徐思彥提齣的看法一一冷戰史研究已經成為“一個新的學術增長點”——毫不為過。在筆者看來,可以進一步指齣,冷戰國際史研究已經成為一個新的學科增長點。
冷戰國際史研究是國際學術界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前沿性、跨學科研究領域,當前在世界主要國傢已成為發揮重要影響的學術潮流,並受到很多國傢相關決策部門的重視。本文打算從學術特徵、熱點間題及發展趨勢等方麵談談冷戰國際史的研究狀況及其在中國的錶現。
一、冷戰國際史研究的學術特徵
把冷戰國際史看作一個新的學科增長點,是因為在學者隊伍、研究方法、活動方式等方麵,它確有一些引起人們注意的學術特徵。這些具有全球化時代學術代錶性的特徵主要錶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以眾多冷戰史研究群構成的國際學者隊伍
與其他學科不同,冷戰史研究者們沒有組建一個世界性、地區性或全國性的研究會,而是建立起一個個的研究中心或研究群。這些機構和群體的建立,或者以各自的學校為依托,或者以不斷設立的研究項目為基礎,但無論是常設機構,還是臨時組閤,他們都異常活躍,並經常按照不同的課題相互結閤,交換文獻資料,溝通研究信息,召開各種研討會、書評會、講演會等。各中心(研究組)幾乎都設立瞭自己的英文網站,用以發布檔案文獻、研究信息、學術論文等。網絡和會議是世界各地冷戰史研究者溝通和聯係的主要渠道。
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下設的冷戰國際史項目,是美國也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冷戰史研究中心。該項目通過齣版刊物和組織各種國際會議,大量收集、整理、翻譯並公布前社會主義國傢的檔案文獻,還接受各國訪間學者和學生,為他們提供收集資料、開闊視野、參與討論的機會。目前,該項目的工作重心已經從莫斯科轉嚮北京,並已同中國外交部簽汀幾個有關公布或齣版中國檔案的協議。
位於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國傢安全檔案館(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是另一個引起世人注意的冷戰史研究中心。檔案館緻力解密美國政府涉及安全間題的檔案,同時也收藏瞭大批俄國、東歐、拉美及其他地區的檔案,其中很多文件已經電子化,供研究人員免費汀閱下載。此外,檔案館還為世界其他國傢的檔案館就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的程序間題提供谘詢,並成為這些文件的收藏中心。自2001年以來,該檔案館定期在俄國舉辦冷戰史研究暑期培訓班,每年設立不同的專題。
倫敦經濟學院冷戰研究項目是英國最主要的冷戰史研究中心。該中心重點進行冷戰在歐洲和第三世界的研究,齣版的學術刊物(Cold War History)注重刊登各國學者關於冷戰史研究新解釋和新研究的論文,還編輯冷戰研究係列叢書。中心創造跨學科的研究條件,研究人員有機會與國際組織、政府機構以及其他世界範圍的機構就教學和研究間題閤作。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與該中心建立瞭研究生交流項目。
以位於蘇黎世的瑞士聯邦技術學院安全研究中心為依托的閤作安全平行曆史項目(The Parallel History Project on Cooperative Security)是歐洲最著名的冷戰史研究中心,主要從軍事史的角度研究冷戰,其聯係和活動範圍甚廣。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大學冷戰研究中心則重點研究歐洲的冷戰及意大利對外關係。
在美國還有許多以大學為依托設立的冷戰史研究中心,這些中心都開設本科生和研究生冷戰史課程,並舉辦公共講座和研討會、接受訪間學者等。俄國曆史學傢一開始就十分關注冷戰史研究,199年在俄羅斯科學院世界通史研究所的基礎上專門成立瞭冷戰史研究中心,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以及俄羅斯科學院的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歐洲研究所、斯拉夫研究所,還有一些大學,都有學者參與其中。中東歐各國幾乎都建立冷戰史研究機構,其中經常在國際學界露麵的是匈牙利冷戰史研究中心和保加利亞冷戰研究組,它們分彆設在匈牙利科學院196年匈牙利革命曆史研究所和保加利亞軍事史協會之下,研究內容集中在冷戰時期有關社會主義陣營內部關係的間題上。在亞洲,日本的冷戰研究群主要是以申請研究項
目為基礎建立的,比較活躍的有早稻田大學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和北海道大學斯拉夫研究中心。這兩個中心通過在日本文部省申請研究項目的方式,重點從事東亞冷戰史研究。韓國目前沒有專門的冷戰史研究機構,參與冷戰史研究的主要是韓戰研究會和國防部軍史編纂研究所,他們經常以朝鮮戰爭研究為題,與各國學者進行討論。慶南大學極東研究所、北韓大學院大學也有一批較為固定的學者參與國際學界有關朝鮮半島統一和危機等間題的研討。新加坡國立大學近年也成立瞭冷戰研究中心,側重於冷戰在東南亞的曆史研究。香港大學曆史係的美國研究中心經常與各國冷戰中心閤作舉辦國際會議,是亞洲冷戰研究的主力之一。在颱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組建瞭一個專門研究冷戰時期海峽兩岸關係的研究群,召開會議,並齣版瞭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曆史係也在碩士生和博士生中成立瞭冷戰史研究小組,經常舉辦讀書會。此外,印度學者最近也開始加人瞭冷戰史的研究隊伍。
戰後東歐政治發展研究:東歐劇變二十年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戰後東歐政治發展研究:東歐劇變二十年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以史為鏡,迴望東歐失去的二十年!
評分還行吧網上購書不易買到很閤適的書
評分京東活動入手,京東值得信賴!
評分物美價廉!內容也不錯!
評分很想知道那一段時間到底發生瞭什麼
評分不僅是關於東歐劇變以後的事情
評分冷戰國際史研究文庫,瀋誌華著,很好的書
評分存著有空再看,有用有用
評分這一套係列買下來纔100多元,真的很劃算,滿意!
戰後東歐政治發展研究:東歐劇變二十年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