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元史论丛(第十四辑)》为2012年8月在天津召开的元代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共收录海内外的论文43篇,主要针对元代的官制、刑制、税制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依据当时的历史文献就历史个案进行了考证,如元代的分家问题、元代的庙堂建设问题等。
元代守宫制再议/高荣盛
元代几种方志中的官职问题初探/王明荪
元吴澄八思巴字宣勒文书初探/李治安
元代官员封赠制度初探/张素霞
元代赎刑制度刍议/刘晓
元朝国家政权内部的沟通与交流——以宣使为中心的考察/申万里
再论成吉思汗建国后的分封/魏曙光
蒙古帝国站户消乏再考——以合罕兀鲁思驿站为中心/韩国薛培焕
大蒙古国戊戌选试与丁酉沙汰关系辨析/方军
前四汗时期汉文化在统治阶层中的传播与接受/默书民
额济纳阿拉善杭锦/亦邻舒 著 陈晓伟译
陕西渭河流域“蒙古族村”——拜家村源流小考/谢咏梅
成吉思汗时期的哈刺鲁人
——以海押立、阿力麻里地区的哈刺鲁人为中心/马晓娟
蒙古肃良合氏的来源/额尔敦巴特尔
《元史》有关巩昌汪氏记载辨正六则/赵一兵
宋元时期中日通关文书初析/赵莹波
《杨庭璧平寇记》再考
——忽必烈朝海上势力的一个事例研究/日本向正树
论元末高邮之战及其影响/张金铣
平江路税粮考述——元代海运基地系列研究之二/孟繁清
谈元代分产案中的“分家”问题/洪丽珠
元初至元年问“南学北来”问题新探
——以北方儒学格局变迁对忽必烈心态的影响为叙述中心/刘成群
元代山东平原县庙学建设的个案分析/许守泯
元代的岳渎祭祀——以济渎庙为中心/日本樱井智美
李槃与刘秉忠文集/党宝海
《国朝文类》元明诸板本杂考/魏亦乐
《南村辍耕录》与《广客谈》/高建国
赵万里《元一统志》失收条目补辑/杨印民
读新中国出土元代墓志校《元史》相关列传/杨晓春
许昌《天宝宫圣旨碑》碑阴题名校勘/武波
元奉直大夫南阳屯田副总管张谦墓志铭考释/陈玮
月百二九——陈友谅身世及其败亡/王颋 林友标
解读元朝的天空——色目天文学家与元代文化交流/杨巧
元代蒙译汉式占卜术是源于官刊历书或是民译占卜书
——以吐鲁番回鹘文书卷与蒙古哈喇布罕古城桦树皮文书为中心/何启龙
关于元代地税征收的一篇蒙古文文献
——释黑城出土F61:W6文书/白玉冬
从也火汝足立嵬地土案卷看元代亦集乃路复业案件的审判程序/张重艳
也火汝足立嵬土地案发覆/张笑峰
俄藏黑水城所出《天历二年呈亦集乃路官府文》考释/宋坤
黑水城所出元代酒醋课程文书研究/陈瑞青
蒙古豳王家族与元代亦集乃路之关系/杨富学张海娟
北庭元帅府与亦集乃路的关系初探
——兼谈黄兀儿月良站的地理位置/陈广恩
由黑水城文书所见元代西北边陲驻军状况
——以亦集乃路为中心/李晓明
黑水城文书所见元代的朵思麻宣政院/杜立晖
由黑水城文书看北元时期肃政廉访司更换官吏中的作用/郭兆斌
一部探索元代诸族居住文化之力作
——《元代诸族建筑及居住文化》评介/绍聪
后记
这本书的题目就足够吸引人,“元代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几个字,瞬间勾起了我对这个帝国的无限遐想。元朝,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其治理模式、文化融合、以及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历史爱好者关注的焦点。我个人对元代的经济史,特别是其商品经济的发展、贸易路线的变迁、以及货币制度的改革有着浓厚的兴趣。书中是否能够提供关于元代海外贸易的最新研究成果,抑或是对陆上丝绸之路的新解读,都让我非常期待。同时,元代的城市化进程、手工业的发展、以及农业技术的进步,也是我想要深入了解的方面。这本书的国际视野,意味着我们能够从不同的文化和学术视角来审视元代,这对于打破固有的认知模式、拓展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给所有热爱元史研究的同仁们送上了一份厚礼。标题中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和“论文集”已经预示了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前沿性。我个人对于元代国家机器的运作机制、税收制度的演变、以及法律体系的构建有着特别的关注。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国家制度的设计和实践,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希望在本书中能够找到关于元朝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官员选拔与任用、以及监察制度等方面的新研究。此外,元代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是我想要深入探索的。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等不同民族如何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交流、碰撞,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变迁,都是引人入胜的话题。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关于这些民族关系的新证据、新分析,抑或是对既有研究进行批判性反思,都让我充满期待。我更希望看到书中能够涉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通过这些一手资料来重塑我们对元代社会生活的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元代国家与社会”这一核心主题,让我联想到那个充满变革与融合的时代。元朝的建立,打破了原有的民族界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结构变化。我个人对于元代民族政策的研究一直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四等人制”的形成与影响,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民族歧视、民族融合、以及民族冲突的新视角和新史料?同时,我也关注元代社会中的宗教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这个帝国中并存,它们如何影响了社会生活和政治格局?我对书中可能出现的关于元代宗教政策、宗教场所、以及宗教人物的研究充满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是太有分量了,光是“元代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这几个字,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学术深度和国际视野。我一拿到这本书,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感觉就像捧着一块沉甸甸的历史瑰宝。作为一个对元代历史一直充满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尤其关注这个时期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以及社会结构的演变。元朝作为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独特的统治模式、民族政策、经济制度以及与周边地区的互动,都是我非常想深入了解的。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必将为我们揭示元代国家与社会的复杂图景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关于元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建与运作,以及地方行政管理的新发现。同时,元代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不同民族间的融合与冲突、以及民间信仰和文化习俗的演变,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部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论文集,更像是一扇通往元代历史深处的窗户,让我得以窥探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元代国家与社会”这个宏大的命题,让我对它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争议但又极具影响力的王朝。我一直以来都对元代的文化艺术和思想学术非常着迷。书中是否会涉及到元代文人的创作、戏曲的发展、绘画的风格、以及哲学思想的流变?这些“软实力”的体现,往往能够折射出国家和社会的深层肌理。我特别希望看到一些关于元代士人阶层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政治抱负与现实困境,以及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同时,元代作为一个跨文化的帝国,其文学艺术是否吸收了来自其他民族的元素,又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信息量很大,传递出的学术价值不言而喻。“元代国家与社会”这个核心议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多个维度,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则保证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我尤其对元代社会中那些非主流的声音和被忽视的群体感兴趣。历史上,往往是帝王将相的故事被反复书写,而普通民众的生活、农民的起义、商人的经营、文人的创作,以及宗教团体的活动,这些更贴近“社会”本身的内容,有时反而容易被淹没。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元代基层社会组织、社区生活、家庭结构、以及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习俗的研究。同时,元代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重要时期,其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是我非常着迷的部分。书中是否能有关于丝绸之路上的商贸活动、文化传播、技术交流,甚至宗教信仰的互动等方面的深入探讨,都让我非常好奇。
评分仅仅是书名“元史论丛(第十四辑)”就足以让我感觉到其学术的严谨性和延续性,而“元代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更是点明了本辑的重点聚焦。我一直对元代法律制度的研究情有独钟,这个时期,成吉思汗时期的大扎撒逐渐被汉法所补充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律体系。我希望在这本论文集中,能够看到关于元代法律的制定、执行、以及对不同民族的适用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例如,元代对于不同民族的法律处理方式是否有所区别?法律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我同时也关注元代社会中的权力结构和官僚体系,书中是否有对这一时期官员腐败、朋党之争,以及监察制度有效性的新研究?这些问题都关系到元代国家机器的实际运作。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元代国家与社会”这一核心内容,让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社会史研究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时代,需要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书中是否会有关于元代妇女的地位、家庭生活、教育状况的研究?或者关于元代儿童的成长环境、娱乐方式、以及社会角色的扮演?这些微观的视角,往往能够折射出宏观的社会变迁。同时,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到元代社会中的一些非常规现象,例如盗匪、流民、或者一些边缘群体的生活故事,这些往往是历史的“沉默的大多数”,但同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元代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光听着就觉得内容非常扎实。我一直对元代的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非常感兴趣,这个时期,中国的科技水平在某些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地位。书中是否会有关于元代的天文、数学、医学、农业技术,以及军事技术的最新研究?例如,元代对于天文观测的重视程度,以及其天文学家所取得的成就。我同样关心元代的水利工程、交通运输,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这本书的国际视野,是否能让我们看到一些西方学者对于元代科技的评价和比较研究,这对我来说会是全新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元代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元史论丛(第十四辑)”本身就充满了学术的气息,预示着这是一部经过严谨考证和深入研究的成果。我一直对元代的对外关系和边疆政策非常关注,这个时期,元朝的疆域辽阔,与周边国家和民族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书中是否会涉及关于元代与高丽、日本、东南亚、西亚等地的关系研究?例如,元代的海上贸易和军事行动,以及这些活动对相关地区产生的影响。我也对元代在边疆地区的统治策略、民族管理、以及与当地居民的互动有浓厚的兴趣。这些问题都关系到元代国家如何维持其庞大帝国的稳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