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

高频电子线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廖惜春 编
图书标签:
  • 电子线路
  • 高频电路
  • 射频电路
  • 模拟电路
  • 电路分析
  • 电子工程
  • 通信工程
  • 微波技术
  • 滤波器设计
  • 放大器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44205
版次:01
商品编码:1142130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高校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3-01
页数:29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实现方法。本书以“理解概念,掌握方法,明确思路,实现功能”为主线,以工程应用为目标,遵循“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原则,将单元电路、功能电路、整机电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介绍了一些应用实例,以此抛砖引玉,引导创新。
  本书的内容编排由浅入深,每一章均列出了基本要求、基本知识和重点难点。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际以及读者的反馈意见,各主要章节配有一定数量的例题、应用实例电路及习题,更方便读者自学。
  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绪论、通信系统的整体概念、选频电路与滤波器、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频谱线性搬移技术与电路、频谱非线性搬移技术与电路、反馈控制电路与锁相环路等。
  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亦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目 录

第0章 绪论 1
0.1 概述 1
0.2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3
0.2.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3
0.2.2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收、发信机的组成 5
0.2.3 本课程的特点 8
思考题与习题 9

第1章 选频电路与滤波器 10
1.1 选频网络 10
1.1.1 LC串联谐振回路 10
1.1.2 LC并联谐振回路 14
1.1.3 阻抗变换与接入系数 19
1.1.4 耦合电路 23
1.2 常用滤波器 27
1.2.1 石英晶体滤波器 27
1.2.2 陶瓷滤波器 30
1.2.3 声表面波滤波器(SAWF) 33
1.2.4 薄膜体声(FBAR)滤波器 36
1.3 射频电路中的集成电感 37
思考题与习题 40

第2章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43
2.1 概述 43
2.1.1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43
2.1.2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43
2.2 有源器件的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 45
2.2.1 BJT、FET器件的混合π型等效电路及其参数 45
2.2.2 混合π型参数与Y参数的关系 47
2.3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51
2.3.1 晶体管调谐放大器 51
2.3.2 场效应管调谐放大器 61
2.3.3 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 63
2.4 高频集成电路 68
2.4.1 高频集成电路的特点 68
2.4.2 高频集成电路的应用示例 70
2.5 放大器的噪声 76
2.5.1 内部噪声的特点和来源 76
2.5.2  噪声系数 79
思考题与习题 82

第3章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85
3.1 概述 85
3.1.1 影响放大器输出功率的主要因素 85
3.1.2 提高放大器输出功率的方法 86
3.1.3 工作状态的选择 86
3.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87
3.2.1 电路的组成及特点 87
3.2.2 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87
3.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3种状态及基本特性 94
3.2.4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直流馈电电路 99
3.2.5 匹配网络 101
3.2.6 高频集成功率放大器 107
3.3 丁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112
3.4 宽频带功率放大器 114
3.4.1 传输线变压器 114
3.4.2 功率合成与分配 119
思考题与习题 122

第4章 正弦波振荡器 126
4.1 反馈型振荡器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126
4.1.1 从放大器到振荡器 126
4.1.2 振荡的建立与稳定 127
4.1.3 振幅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 128
4.1.4 振荡器的分析方法 128
4.2 LC正弦波振荡器 130
4.2.1 LC三点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 130
4.2.2 基本LC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131
4.2.3 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135
4.2.4 集成LC正弦波振荡器 136
4.2.5 压控振荡器(VCO) 138
4.3 振荡器的稳定性 141
4.3.1 振荡器平衡状态的稳定条件 141
4.3.2 频率稳定度及稳定频率的措施 143
4.4 石英晶体振荡器 146
4.4.1 并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146
4.4.2 串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148
思考题与习题 149

第5章 频谱线性搬移技术与电路 154
5.1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154
5.1.1 幂级数分析法 155
5.1.2 折线分析法 158
5.1.3 开关函数分析法 160
5.1.4 时变参量分析法 161
5.2 频谱搬移原理 161
5.2.1 频谱搬移的基本原理 161
5.2.2 模拟乘法器的特性及工作原理 162
5.3 振幅调制 167
5.3.1 调幅波的波形、频谱及数学表达式 167
5.3.2 调幅波的功率关系 169
5.3.3 双边带(DSB)调幅和单边带(SSB)调幅 171
5.3.4 调幅电路 174
5.4 调幅波解调电路 183
5.4.1 模拟乘法器检波 184
5.4.2 二极管大信号包络检波 186
5.4.3 检波器参数选择 191
5.4.4 实际二极管检波电路 193
5.4.5 平均值包络检波 194
5.5 混频与倍频 195
5.5.1 混频器 195
5.5.2 倍频 211
思考题与习题 215

第6章 频谱非线性搬移技术与电路 220
6.1 调频波的性质 220
6.1.1 瞬时频率与瞬时相位 220
6.1.2 调频波的数学表达式及波形 221
6.1.3 调相波的数学表达式及波形 221
6.1.4 调角波的频谱及带宽 223
6.2 实现调频的原理与方法 226
6.2.1 直接调频 226
6.2.2 间接调频 233
6.3 调角波的解调 236
6.3.1 斜率鉴频 237
6.3.2 相位鉴频 240
6.3.3 比例鉴频 242
6.3.4 乘法器相位鉴频 245
6.3.5 差分峰值鉴频 248
6.3.6 脉冲计数式鉴频 250
6.4 限幅电路 252
6.4.1 二极管限幅电路 252
6.4.2 三极管限幅器 252
6.4.3 差分对限幅器 253
6.5 预加重、去加重电路 253
思考题与习题 255

第7章 反馈控制电路与锁相环路 258
7.1 反馈控制电路 258
7.1.1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259
7.1.2 自动频率微调(AFT)电路 263
7.2 自动相位控制(APC)电路 266
7.2.1 集成锁相环的基本部件及相位模型 266
7.2.2 锁相环的自动调节过程 270
7.3 集成锁相环的应用 272
7.3.1 通用集成锁相环组成锁相解调电路 272
7.3.2 锁相在倍频、分频、混频和接收机中的应用 275
7.3.3 集成锁相频率合成技术 276
思考题与习题 281

附录A 几款无线电收发芯片 282
附录B 常用高频发射三极管 283
附录C 常用变容二极管型号 284
附录D CXA1691AM组成的收音机电路 285
附录E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供参考) 287

参考文献 290

前言/序言


《璀璨星河:宇宙的奥秘与人类的探索》 内容简介 自古以来,人类便仰望星空,对那浩瀚无垠、闪烁着神秘光芒的宇宙充满了好奇与敬畏。星辰的排列,月亮的阴晴圆缺,流星的划破夜空,无不激发着我们探索未知的渴望。《璀璨星河:宇宙的奥秘与人类的探索》一书,正是源于这份永恒的驱动,旨在带领读者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宇宙之旅,揭示宇宙的宏伟画卷,并展现人类在理解和探索宇宙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科学论文集,而是以一种充满故事性和人文关怀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宇宙的起源、演化以及其中蕴藏的诸多奥秘。我们将从宇宙诞生之初的“大爆炸”理论讲起,探寻宇宙最古老的遗迹,理解物质如何从能量中凝结,星系如何孕育,恒星又是如何点亮黑暗的宇宙。你会了解到,我们所见的星空,其实是一个动态演变的巨大舞台,恒星有其生老病死,星系之间也会相互碰撞、融合,甚至黑洞的引力也以一种沉默而强大的方式塑造着宇宙的结构。 书中,我们还会详细介绍宇宙中各种令人着迷的天体现象。从炽热燃烧的恒星,到神秘莫测的黑洞,再到孕育生命的行星,每一个天体都讲述着一个独特的故事。我们将深入了解太阳系的构成,探索各个行星的独特风貌,从金星的炼狱般高温,到土星的壮丽光环,再到冥王星的遥远孤寂。更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星系,揭示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等近邻的壮观景象,以及那些隐藏在宇宙深处的类星体和脉冲星,它们发出的信号穿越亿万光年,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宇宙早期历史的宝贵线索。 除了对宇宙本身奥秘的探索,本书更着重于讲述人类为了揭开这些奥秘而付出的不懈努力。我们将回顾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从古代天文学家肉眼观测星象的智慧,到伽利略望远镜的革命性发明,再到近代火箭技术的发展,太空探测器的发射,以及国际空间站的建立。每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都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智慧、勇气和坚持。 书中,你会读到关于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的升空,它标志着人类正式迈入太空时代;你会了解到“阿波罗计划”如何将人类的足迹首次印在了月球之上,那“一小步”是人类迈向宇宙的“一大步”;你会跟随“旅行者号”探测器,它们带着人类的问候,孤独地驶向星际空间,传递着地球文明的信息。我们还将深入探讨空间望远镜,如“哈勃”和“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它们如何以超乎想象的清晰度和深度,为我们揭示了宇宙更深层次的美丽与复杂。 本书还会探讨当前天文学和宇宙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例如,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谜团,它们占据了宇宙的大部分质量和能量,却不与光发生任何相互作用,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宇宙的终极命运又将如何?是继续膨胀下去,还是最终迎来“大挤压”?本书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这些前沿理论,并激发读者对这些未解之谜的思考。 除了物理层面,本书也触及了宇宙学对人类哲学、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从古希腊的哲学思辨,到现代的科幻文学和电影,宇宙一直是激发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们探讨了“我们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这一终极问题,介绍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的努力,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生命起源、宇宙意识等深刻的思考。 《璀璨星河:宇宙的奥秘与人类的探索》不仅仅是对宇宙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关于人类勇气、智慧和好奇心的赞歌。它鼓励我们保持谦卑,认识到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同时也赋予我们力量,相信人类的探索精神是无穷无尽的。本书将通过生动的叙述、精美的插图以及严谨的科学内容,带领读者一起感受宇宙的壮丽,体味探索的乐趣,并激发对未知世界更深层次的向往。无论你是对星空充满好奇的学生,还是对宇宙奥秘心存疑问的普通读者,亦或是对人类探索史感兴趣的研究者,《璀璨星河》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宇宙深处的大门,让你领略那令人震撼的璀璨星河,以及人类在这条探索之路上留下的不朽足迹。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是《高频电子线路》,我抱着极大的兴趣翻开了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清晰而扎实的绪论部分,作者并没有急于深入复杂的电路细节,而是从基础的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高频电路的独特之处,比如寄生参数的影响、集肤效应以及趋肤效应等。这对于我这样初次接触高频领域,但又有一定电子基础的读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友好的。作者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来类比一些抽象的物理现象,比如用马路上的交通拥堵来比喻信号在传输线上的反射,让我更容易理解那些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却步的理论。而且,书中提供的插图和图表都设计得非常直观,将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电路模型形象化了,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门槛。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传输线理论的部分,不仅仅是理论的罗列,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不同阻抗匹配情况下的能量损耗和信号失真,让我对信号完整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尽管我还没来得及深入到具体电路的设计,但仅仅是这开篇的几章,就已经让我感受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和教学的用心,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着我一步步探索高频世界的奥秘。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写得非常详尽,甚至可以说是“硬核”。我最近正在研究其中的滤波器设计部分,作者在这块的内容非常扎实。他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高频滤波器,包括巴特沃斯、切比雪夫、椭圆函数滤波器等,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列出了设计公式,还提供了多种设计流程和计算工具的介绍,甚至包括一些表格和图谱,用来快速查找元件参数。作者还详细讲解了如何考虑实际元器件的非理想特性,比如电感和电容的品质因数(Q值)、寄生电容等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补偿方法。这部分的数学推导相当严谨,需要一定的数学功底才能完全理解。然而,书中穿插的一些实际案例分析,比如如何设计一个特定频率和带宽的带通滤波器,让这些复杂的理论变得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虽然我还没能完全掌握所有推导过程,但仅仅是理解了设计思路和方法,就已经让我受益匪浅,感觉离实际电路设计又近了一步。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组织和讲解方式,在某些方面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也让我对高频电路的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信号完整性(SI)和电源完整性(PI)的章节。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这些概念的重要性,并详细分析了导致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各种因素,比如串扰、反射、损耗等。他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解释了如何通过合理的PCB布线、阻抗控制、端接电阻以及滤波等技术来改善信号质量。关于电源完整性,书中也详细讲解了去耦电容的选择和布局、电源分布网络的阻抗设计等关键技术,这对于确保电路在高频工作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我尤其赞赏作者在这些章节中提出的“系统思维”理念,强调了在高频设计中,不能孤立地看待单个元器件,而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去考虑信号的传输和电源的分配。这些内容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解某个具体的电路单元,而是着眼于整个电子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这对于我未来的设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际应用结合得相当不错,虽然我还没完全消化所有内容,但某些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低噪声放大器(LNA)的设计部分,作者详细地阐述了噪声系数的定义、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器件选择和电路拓扑来优化LNA的噪声性能。他引入了几种经典的LNA设计方法,并配以详细的仿真结果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这让我看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书中还讨论了阻抗匹配在LNA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匹配网络设计技巧,比如使用史密斯圆图来辅助设计。这部分内容对我正在进行的一个小型射频项目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对振荡器部分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不仅讲解了振荡原理,还深入探讨了相位噪声的产生机制以及如何降低相位噪声,例如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源器件和设计良好的谐振回路。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带着读者一起思考,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电路设计,这一点非常难得。

评分

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高频电路工作原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最近在啃书中关于混频器和倍频器设计的部分,作者在这块的讲解可谓是鞭辟入里。他不仅仅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混频器,如平衡混频器、单平衡混频器,还深入分析了它们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对于倍频器,书中详细阐述了其工作机制,并分析了不同倍频电路的性能指标,比如效率和输出信号的纯度。我特别被书中关于杂散信号抑制的讨论所吸引,作者详细分析了各种可能产生杂散信号的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制策略,这对于设计性能优良的射频系统至关重要。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多级电路级联设计和级间匹配的讨论,这让我意识到,在高频电路设计中,仅仅优化单个单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考虑整体的性能和相互影响。这些内容虽然有些难度,但如果能透彻理解,必将极大地提升在高频设计领域的竞争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