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5
讀者最渴求的是什麼?是知識和智慧。如何獲得知識?什麼最關乎此?作者對著作版權的處理怎麼樣?學術規範嗎?如何做到知識創新?知識的未來會怎樣?新聞媒體對信息,對知識的傳播有什麼作用?現階段中國為何有新聞敏感性?思想者、政治傢、經濟學傢等知識精英該如何纔能為知識,為知識的傳播做齣貢獻,如何應對思想和哲學的匱乏?知識教育的現狀如何?
對此,汪丁丁教授通過同積極思考的青年學子們的對話和討論,對知識私有化、知識啓濛、新聞傳媒、學術與教育等重大問題進行瞭哲學層麵的深入探討。也許你沒能去北大聽課,但是你可以買來一套《青年對話錄》來參與討論與思考。讀汪丁丁的書,如同在黑暗的隧道中艱難前行,一開始你可能茫然無措,但最終你將適應這黑暗並發現其中的微光,在它的指引下一路嚮前。
《青年對話錄:人與知識》是汪丁丁從知識經濟的視角,根據“有知的無知,即有限理性”—“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問題”—“精英意識與精英身份的矛盾衝突”這三個層麵論述人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包括對未來知識、教育與學術的發展的深刻思考。因此,本書的側重點是在物欲橫流的浮躁年代,知識精英如何應對思想和哲學的匱乏。
汪丁丁,著名經濟學傢,北京大學教授,當代深有影響力的思想傢。經濟學博士。研究與教授:發展經濟學、製度經濟學等領域。齣版《經濟學思想史講義》《行為經濟學講義:演化的視角》等數十部書籍。曾在《讀書》《財經》等重要媒體就“中國問題”“人生問題”不斷發言,近年身體力行主持“跨學科教育”實驗,知行閤一,直麵“教育問題”。長期關注“個體生命的自由”,倡導批判性思維,尤其關心青年人的思想成長,與讀者互動的搜狐博客被譽為網上的“柏拉圖學園”。
★“但很多地方的意思都很深,要仔細想一想纔能理解一二。汪丁丁先生始終保持清明的智識,誠懇的態度,在此知識即權力的時代,令人敬佩。丁丁老師在書中所言,人生乃一求解的過程,雖然注定沒有答案,但求解之中人生意義也呈現齣來。或者,這也是丁丁老師所喜歡的安蘭德的英雄主義的態度。”
——讀者評論
★“曆史是客觀的,汪教授的書多加入瞭自己的人生經曆和理解,值得一讀。”
——讀者評論
★“我是衝著汪丁丁和汪丁丁的序纔掏錢買書的……”
——一位購買《自由的界限》(詹姆斯 M .布坎南)的讀者如是說。
序言 經濟、知識、製度
第一篇 知識的私有化及其超越
文字的代價
知識的私有化及其超越——《讀品2007》序
通纔如何煉成
我會將自己的著作版權送予榖歌數字圖書館
我關於汪暉事件的評論文章
為什麼維護學術規範比不維護更好
中國需要何種學術規範
從影響因子引發的聯想——談談中國學術狀況與齣路
第二篇 有知的無知
時間持存理性——兼評普利高津《確定性的終結》
謊言與知識
“盧卡斯批判”,以及批判的批判
男性與啓濛
重要的都是具體的
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為周其仁《改革的邏輯》跋
第三篇 主義與科學
“主義”與“科學”
挑戰全體科學主義者和非曆史主義者一個平凡的問題
報憂遠比報喜重要
演化——不確定性與創造
復雜秩序湧現過程的案例——評麥剋法蘭《現代世界的誕生》
鎖入效應與“英雄史觀”——從“信息的故事”得到的斷想
第四篇 專業視角看新聞
為什麼我們沒有新聞
嚴肅新聞的社會條件——丁丁《財經》“邊緣”文章
轉型期新聞的風格
中國新聞的三重身份:真相、批判、公共空間
何謂“新聞敏感性”
第五篇 其人其事
紀念楊小凱文章
逝者:赫希曼——穿越邊界的思想者
逝者:布坎南——要政治傢,不要政客
逝者:艾智仁——來自亞美尼亞的亞當?斯密
逝者:於光遠——學術與政治的雙重變奏
信孚與我的教育生涯
與民間力量一起成長
丁丁和我們:鬍舒立一席談
《經緯》發刊詞
編後記
汪丁丁:找迴靈魂的任務
寫這一主題,最好的開篇是引用我寫給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一位研究生的信:
……你在西方的學習,年輕時,腦內的神經元網絡有極強能力建立各類知識在細節之間的神經元連接。所以,首先當然是勤奮,其次是廣泛。這兩個因素閤在一起,就稱為“博聞強記”。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注重各類知識的細節。例如,羅素在龐加萊那本書的英譯序言裏特彆指齣,博聞強記的學者很多(因為這是“學者”的定義),但龐加萊的特點是博聞強記並且注重細節(熟悉細節,這是“專傢”的定義)。難得的就是同時熟悉細節和廣泛的知識。我齣國時已經32歲,記憶力遠不如年輕時那樣“過目不忘”,但仍比現在強許多倍。我反省自己記憶力的演變過程,總的趨勢是由具體的場景演變為抽象的關係。我指的,是“場景記憶”,隨著歲數增加,這部分可讀取的記憶在全部可讀取的記憶裏占有的比重很可能越來越小。各類知識之間的抽象關係,隨著歲數的增加,越來越清晰。在這一演化過程中,我意識到,細節特彆關鍵。如果在最初(年輕時)不很熟悉各類知識內部的細節,那麼,抽象關係就停留在“抽象”層麵,不能(如在中年或晚年)獲得直觀呈現。
讀瞭這段文字,我相信,一些讀者已全然明白我下麵要展開的思路,不必繼續讀這篇文章。恰好我主持的跨學科教育實驗,在期末考試時齣現瞭一些睏惑。學生們的這些睏惑是否可以緩解,與他們能否理解我這篇文章有密切的關係。畢竟,跨學科教育的主旨之一是“貫通各類知識”,它的另一主旨是“培養有靈魂的專傢”。
人類知識原本是貫通一體的,中西皆然。貫通一體的知識裂為百科,流布天下,成為相互分離的專業知識,在西方是近代以來的事情,在中國則更晚,是西學東漸之後的事情。於是,現在的大學知識,隻能陳列為一係列課程。也是追隨西方反思,中國教育界近年試著講授“通識”課程。不過,以我的觀察,目前流行的通識教育遠遠不是跨學科教育。因為,那些通識課程仍是分離的知識而非貫通的知識,甚至也不錶現齣試圖貫通人類知識的傾嚮。
我們即將或已經進入的時代, 被稱為“ 知識時代”。這一時代的勞動者,德魯剋稱為“知識勞動者”(knowledge worker)。知識勞動者的主要技能不再僅僅是專業知識和技能,而是協調不同專業知識的能力。為瞭培養這種能力,根據教育界領袖們的建議,21世紀各國教育的主旨正在從傳授知識轉變為培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由於專業化的局限性,知識勞動者怎樣可以判斷他專業之外的任何一項知識是“新的”呢?所以要有跨學科教育,成為對專業教育至關重要的補充。
在跨學科教育視角下,人類知識是貫通一體的,隻不過因為專業化的緣故,每一專業的學生為應付考試,隻熟悉整體的某一局部。事實上,每一個人,以有限的生命不可能去追逐無限多的知識。那麼,如何培養知識勞動者?跨學科教育不同於專業化的教育,根本在於它隻呈現一係列模塊化的整體知識而不要求學生深入到任一模塊內部去熟悉知識的細節。這樣,學生在跨學科教室裏學習的,是一幅知識地圖。同時,學生在專業課程的教室裏學習知識地圖的某一模塊內部的細節。例如,我主持的是“行為金融學”實驗教育,我必須安排足夠多的金融學專業課程。但由於這一實驗同時還是跨學科教育實驗,所以我必須減少一些金融學專業課程,為瞭增加一些跨學科課程。
如果教學方法仍是專業化的,那麼,跨學科課程永遠收效甚微。所以,培養知識勞動者,我們首先要培養跨學科教師。知識在跨學科教師的頭腦裏呈現為整體,是消失瞭細節的整體,是由許多知識模塊聯結而成的整體。一名教師的跨學科能力,在他講授某一知識模塊內部的細節問題時,可獲得充分錶現。不同於專業化的教師,細節問題,在跨學科教師的講授中,處處錶現齣通嚮其他知識模塊的衝動。
怎樣培養優秀的跨學科教師呢?我開篇引用的那封信錶明,要從青年(如果僅僅是知識的貫通)甚至童年(如果不僅是知識的而且還有人生的貫通)開始培養。因為,腦內神經元網絡通常隨年齡增加而漸漸地“官僚化”,從而更適閤某一專業而不適閤跨學科。又如開篇所述,記憶力的趨勢是從具象的場景記憶漸漸轉為抽象關係的感悟。如果你在腦的青年時期不努力學習各類知識模塊內部的細節,那麼,這些知識模塊之間的聯係,對你而言,充其量不過是老師告訴你的那些聯係,而不能成為你有直觀感悟的知識聯係。也就是說,沒有細節,你將很難感悟模塊之間的聯係,於是你仍是一名專傢而非通纔。
……
青年對話錄:人與知識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青年對話錄:人與知識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書本很好,就是發貨有點慢,謝謝店傢
評分一般般 湊單
評分青年對話錄:人與知識
評分 評分很多文章結構相同:先是提問:什麼是。。。,然後學術權威誰誰論述過。。。是。。。,然後丁丁認為。。。,然後再把學術權威的話對照中國當前情勢論述一遍,證明丁丁是對的,然後結束。文章中兩個問題太嚴重:1,隨意用詞,不經證明。比如“...不服從同時不被馴化為群體的一個平均數”,很隨意地就用上瞭“平均數”這個詞;2,每個詞在不同文章裏有不同的含義和邏輯,不通用的,而且作者根本拒絕約定熟成的概念,所以閱讀前一定要清空自己的腦袋。
評分價格貴瞭。
評分內容不錯,比想象的要好懂!
評分青年對話錄:人與知識
評分值得推薦,看多汪丁丁其他的書
青年對話錄:人與知識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