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4
中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又是孩子生理和心理不断变化的时期。如何帮助孩子过好中学时代的每一天,是每个家长都需要学习的重要课题。
《我与中学生家长的31封信(珍藏版家教读本)》中通过家长写给教育专家的信,我们能了解到面对中学时代的孩子,家长心中的焦虑、担忧和烦恼;通过书中教育专家的回复和给出的相关链接,家长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可行的操作方法,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顺利渡过中学时代,避免迷失在细节中。
冉乃彦通过一位中学生母亲的来信《我与中学生家长的31封信(珍藏版家教读本)》,展示了中学生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焦虑、担忧和烦恼,以专家回信和相关链接相结合的方式给出了家庭教育专家对中学时代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建议,有助于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和特点,有选择地学习和采用。如“管多少的确是个问题——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对于孩子,管还是不管,管多少都是非常具体的问题。如何恰如其分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管”是每个家长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如“家庭不能缺少父亲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保持一致”,很多家庭中,母亲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力军,而父亲往往游离于亲子教育的边缘。事实上,家庭中,父亲的教育作用不可忽视。母亲是大海,父亲是高中,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缺一不可。
《我与中学生家长的31封信(珍藏版家教读本)》是一本帮助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心灵指南。
冉乃彦,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自我教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曾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长期从事青少年儿童研究和家庭教育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发展心理、科研方法。曾主持、参与“小学生自主性素质发展与培养的实验研究”“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学习的研究”等多项重点课题。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 《成长在线》等栏目特邀嘉宾;曾由北京电视台《你说我说》栏目拍摄专题片《一个爱孩子的人》 。
已出版《中学生的心理与追求》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 《给年轻教师的建议》 等21本著作;发表了《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思考》 《教师和家长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素质?》 等文章(共约400篇)。
第1封来往信 有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招?——值得认真探索的初中阶段
第2封来往信 可怜珬下父母心——打开家庭教育的进步之门
第3封来往信 一份暑假作息时间表——追求生命的长度、宽度、厚度和浓度
第4封来往信 分数是亲子间的导火索——家长要认真把握少年期心理特点
第5封来往信 管多少的确是个问题——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第6封来往信 孩子的鉴赏力要靠最好的作品培养——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意识、能力和习惯
第7封来往信 孩子不听话,父母不应烦恼——教育需要一种必要的等待
第8封来往信 母女间“战争”所引发的——对少年更需要“冷处理”
第9封来往信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第10封来往信 最珍贵的是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孩子写“反思日记”
第11封来往信 尊重孩子,静待花开——家长如何发挥主导、外因作用
第12封来往信 优秀的孩子善于规划——父母要了解孩子少年期的开窍现象
第13封来往信 女儿读懂了妈妈的心情——用情感激励对孩子进行价值引导
第14封来往信 家庭不能缺少父亲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保持一致
第15封来往信 当父母遭遇家庭教育的瓶颈——正确度过家庭教育的困难期
第16封来往信 帮孩子过一个有个性的假期——警惕孩子掉入“分数陷阱”
第17封来往信 一寸光阴一寸金——人生观教育应积极稳妥地进行
第18封来往信 孩子需要学习,也需要友谊——持续发展少年的人际交往修养
第19封来往信 一个生命就这样凋谢了——对少年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第20封来往信 “我”还会进步的——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主动发展
第21封来往信 孩子这样努力对不对——不要被应试教育压榨成“考试机器”
第22封来往信 读高中的孩子更懂事——家长要掌握高中生思维特点
第23封来往信 不要迷失在细节中——高中阶段要“抓大不放小”
第24封来往信 持久的力量是惊人的——进入自我教育的新阶段
第25封来往信 不要累了再休息——高中学习的新思维对策
第26封来往信 罗丹“全神贯注”的秘密——家长要避免过度关注孩子
第27封来往信 感动是前进的推动力——如何引导孩子在互动中走向独立
第28封来往信 成就有主见的孩子——高中生的两个亮点:自主和主动
第29封来往信 宁静才能致远——家庭教育要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第30封来往信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继承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
第31封来往信 生活原来是这样的
后记
在安排和实行计划的过程中,孩子能发现时间安排本身的计划问题,也能看到自己实际行动的毅力问题,然后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这种方法能引导孩子不断地思考自己、规划自己、要求自己,从而发展他自己的自主性。
3.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体验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培养孩子,肯定是要失败的,但是认为“树大自然直”,消极地完全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去体验,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家长应做到:一是丰富孩子的直接经验。孩子在学校学的都是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如果没有直接经验作为基础,只能培养一个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有些淘气包,到初中学习物理反而比那些死读书的孩子容易,就因为他们在淘气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力臂、重臂的直接经验。
二是深化孩子的情感体验。有一位家长为了让孩子从小锻炼劳动本领,为孩子特意买了一个小水桶,让他去获得多种体验,大人在前面提着大水桶走,孩子得意地在后面提着小水桶跟着,孩子和大人都很自豪。
这种自豪的情感体验,和他的认识结合起来,就会形成热爱劳动、自力更生的信念。
4.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每一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答案让孩子如何去得到呢?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到孩子能否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才的关键因素。
如果孩子懒于思考,处处都在等待别人的答案,这样的孩子就是在智力上没有自主性,他永远不可能成才。
但是,每个孩子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因此引导孩子应该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采取不同的途径、内容帮助孩子学会寻找答案。
5.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有它的道理。生活在穷困家庭中的孩子,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要求他必须艰苦锻炼;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难道孩子就只能当“纨绔子弟”?当代,在顺境条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这的确是当前亟须探讨的难题。
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这是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好方法。
6.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少机遇,虽然“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但是如果自己不善于抓住机遇,纵使你满腹经纶,机遇也会和你擦肩而过。
在现在的生活中,如果仔细观察,的确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遇。比如,在课堂上善于不善于举手争取回答问题,在竞选中善于不善于争取到一个既能为大家服务、又能锻炼自己能力的职务……抓住了这些机遇,往往对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有不少的家长很重视培养孩子善于抓住机遇的意识和能力。
7.给孩子一个交往,让他自己学会合作有学者说,“21世纪是交往的世纪,如果不善于交往,在21世纪将无法生存”。我认为很有道理,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在信息社会,如果不重视交往、不善于交往,肯定跟不上时代。
深度交往,尤其是精神层面的交往,应该说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特点。人类是善于合作的动物,人类没有狮子凶猛,没有大象有力量,但是依靠合作,战胜了猛兽。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是在交往中学会合作的。孩子在一起也难免有矛盾,但是这个解决矛盾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去面对这些矛盾,而不是回避它。
……
家庭教育既是老百姓的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忽视它。
在探索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始终坚信家长对家庭教育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是家庭教育的实践者、亲历者。
我经常和家长有互动。在微博中,我回答所有家长提出的大大小小问题,到现在,已经回答了几千个问题。与家长的通信,没有认真统计过,几年下来,估计已经过千。最有价值的通信首推本书。我和这位家长慧灵(化名),从2006年6月17日到2013年3月27日,历经6年多,共有31封来往信件。在信中,我和她认真地讨论了她的女儿慧浚(化名)从初一下学期到高三家庭教育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些信的价值,首先在于它探讨了少年期——这个人生中最重要而又最为复杂的阶段的成长特点与困惑。少年期虽然是最佳塑造期,但是由于少年不成熟,内心充满了冲突,因而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最困难的阶段。不仅如此,孩子的成长又是处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遇到的是方方面面的挑战,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这些信的另一个价值,就是它的真实性。双方都没有回避问题,面对现实,坚持理想,不说漂亮话,实事求是地探索最佳的可行方案。为了保持这份真实,在出版本书时,对双方来往的信件,除了在字句上做了个别技术上的修改外,一律保持原样。虽然我们对当初的见解,有的自己已经不满意了,但是,只有这种原汁原味的历史真实,才能提供一个引起读者深入思考的“原生态”。对于留有遗憾的部分,我采取“相关链接”“小知识”等方法,用一些新资料,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弥补。
从来往的信中,可以看到家庭教育是围绕着两大矛盾交叉展开的:一是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和升学考试的现实压力之间的矛盾,二是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家长急于求成之间的矛盾。
能否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在是当代社会的严重问题。在家庭,在学校,重智轻德、轻体育的现象比比皆是。表面看起来是高考的“指挥棒”惹的祸,其实,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问题的实质。
能否尊重客观发展规律,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过高、过急”是家长当前普遍的心态,这和社会上的浮躁心理相通。
针对这两大矛盾,在来往的信件中,我们竭尽所能,探索着切实可行的做法。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成长中的少女,面临的是不平静的环境,绝不能“纸上谈兵”。理念对不对,方法好不好,立刻就要接受家庭教育实践的检验。处在21世纪初期,“旧的方法不灵、新的方法不明”的情况下,应该说当时的难度不小。
当然,这几年情况越来越好,家长队伍中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并坚持了全面发展和尊重规律,也产生了许多符合时代特点的创造。我们大家会把家庭教育这篇“大文章”写得更好。
本书最后是慧灵和我的又一次通信。母女俩的近况,让我十分欣慰,我深信并祝愿她们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未来。
我与中学生家长的31封信(珍藏版家教读本)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我与中学生家长的31封信(珍藏版家教读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我与中学生家长的31封信(珍藏版家教读本)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