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還原反應原理與應用

有機還原反應原理與應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孫昌俊,李文保,王秀菊 編
圖書標籤:
  • 有機化學
  • 還原反應
  • 有機還原劑
  • 催化還原
  • 金屬氫化物
  • 硼氫化鈉
  • 鋰鋁氫
  • 選擇性還原
  • 不對稱還原
  • 閤成方法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195807
版次:1
商品編碼:11463302
包裝:精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6-01
頁數:611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新的還原劑,新的有機反應,並從反應機理上加以解釋,反映現代有機閤成的特點。
  2.按照有機化閤物的類型進行分類,對每類化閤物的各種還原反應逐一進行介紹。
  3.選用的閤成方法,真實可靠、可操作性強。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係統介紹有機還原反應的專著,是對每一類有機化閤物的還原反應從理論到實踐的詳細總結。內容包括還原劑的性質、還原反應機理、哪些類型的化閤物可以發生還原反應,影響還原反應的因素、還原反應在有機閤成中的具體應用等,列舉的具體還原反應達500餘個。
本書適閤於化學、化工、生化、藥物閤成等行業的科技工作者以及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使用,也可供其他有機化學愛好者參考。

作者簡介

孫昌俊,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濟南聖魯金藥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化學部主任,教授, 1970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化學係,並於同年留校任教。恢復研究生招生製度後於1982年獲理學碩士學位。
一直從事有機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積纍瞭大量科技資料,尤其在有機閤成、藥物設計、藥物閤成、糖化學、核苷化學、生物有機、雜環化學、藥物反應等方麵具有豐富的經驗。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錶各種研究論文近200篇,齣版瞭《生物有機化學專論》(山東科技齣版社)、《有機化學》(山東大學齣版社)、《精編有機化學教程》(山東大學齣版社,國傢十一、五規劃重點教材)、《藥物閤成反應:-理論與實踐》(2007,化學工業齣版社) 等多部著作。
目前在濟南聖魯金藥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任化學部主任,領導數十人專職從事有機閤成工作。

目錄

第一章烯烴的還原反應
第一節催化氫化反應1
一、非均相催化氫化1
二、均相催化氫化17
第二節催化轉移氫化反應24
第三節氫解反應30
一、氫解脫苄基30
二、碳-硫鍵、硫-硫鍵的氫解32
三、碳-鹵鍵的氫解33
四、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氫解34
第四節烯烴的化學還原反應35
一、硼氫化反應35
二、雙鍵的其它化學還原法45
三、羥汞化-脫汞反應54
第五節丙二烯類化閤物的還原58
參考文獻61
第二章炔烴的還原
第一節炔烴還原為烷烴62
一、催化氫化62
二、化學還原64
第二節炔類化閤物的部分催化加氫反應——還原成烯65
第三節炔烴的化學還原法——還原成烯71
一、還原為順式烯烴72
二、還原為反式烯烴76
參考文獻81
第三章芳香化閤物芳環的還原
第一節芳環的催化氫化82
第二節Birch還原反應91
第三節其它化學還原法103
參考文獻107
第四章鹵代烴的還原反應
第一節化學法脫鹵素108
一、金屬還原劑108
二、金屬氫化物112
三、其它化學還原劑123
第二節鹵代烴的間接還原法125
第三節催化氫解脫鹵128
第四節脫鹵偶聯反應131
一、Ullmann反應131
二、Grignard試劑的偶聯反應135
三、Wurtz反應139
四、Corey-House反應142
五、Suzuki-Miyaura反應144
六、炔酮與鹵化物的偶聯反應148
參考文獻149
第五章醇的還原
第一節醇的催化氫解150
第二節醇的化學還原151
一、醇的直接化學還原151
二、醇的間接化學還原157
參考文獻171
第六章酚的還原
第一節酚羥基的還原172
一、酚羥基的直接還原172
二、酚羥基的間接還原173
第二節酚類化閤物芳環的還原177
一、催化氫化177
二、酚的Brich還原180
參考文獻181
第七章醚的還原
第一節醚的催化氫解182
第二節環醚的化學還原186
一、環氧乙烷類化閤物還原為醇186
二、環氧乙烷脫氧生成烯191
第三節普通醚類化閤物的還原197
參考文獻201
第八章醛、酮的還原
第一節醛、酮還原為烴的反應202
一、催化氫化還原202
二、Clemmensen還原反應205
三、Wolff-Kishner�不潑�龍反應215
四、金屬氫化物的還原231
五、其它還原方法237
第二節醛、酮還原為醇類化閤物237
一、醛、酮的催化氫化237
二、醛、酮的化學還原245
第三節羰基化閤物的雙分子還原偶聯反應281
第四節Cannizzaro反應289
第五節醛、酮的還原胺化和亞胺的還原298
參考文獻312
第九章羧酸的還原
第一節羧酸還原為醛的反應314
第二節羧酸還原為醇的反應319
一、氫化鋁鋰319
二、金屬硼氫化物323
三、硼烷331
第三節羧酸還原為烴類化閤物334
第四節芳香族羧酸芳環的還原335
參考文獻336
第十章酰胺的還原
第一節酰胺還原為胺338
一、直接還原法338
二、間接還原法346
第二節酰胺還原為醛或醇351
第三節酰亞胺的還原357
參考文獻361
第十一章酰氯的還原
第一節酰氯還原為醛362
一、催化氫解362
二、化學還原法365
第二節酰氯還原為伯醇369
參考文獻371
第十二章腈的還原
第一節腈還原為胺372
一、催化氫化法372
二、化學還原法377
第二節腈還原為醛383
一、還原法383
二、腈的還原水解法387
參考文獻390
第十三章酯的還原
第一節酯還原生成醇類化閤物391
一、催化氫化法391
二、化學還原法393
第二節酯還原為醛406
第三節酯的雙分子還原偶閤反應411
第四節酯還原為醚或烴類化閤物414
參考文獻416
第十四章酸酐的還原
參考文獻420
第十五章硝基化閤物的還原
第一節硝基化閤物還原為胺421
一、催化氫化法422
二、轉移催化氫化法431
三、化學還原法436
第二節硝基化閤物還原為羥胺(胲)472
一、催化氫化法472
二、化學還原法474
第三節硝基化閤物還原為偶氮化閤物477
第四節亞硝基化閤物的還原484
一、碳�慚竅躉�化閤物的還原485
二、 N�慚竅躉�化閤物的還原489
參考文獻491
第十六章偶氮、疊氮、肟、羥胺、氧化胺的還原
第一節偶氮化閤物的還原492
第二節疊氮化閤物的還原496
第三節肟的還原502
一、催化氫化法503
二、化學還原法505
第四節羥胺的還原512
第五節氧化胺的還原514
參考文獻520
第十七章重氮化閤物的還原
第一節重氮基還原成肼類化閤物的反應522
一、亞硫酸鹽、亞硫酸氫鹽還原法522
二、氯化亞锡還原法524
第二節重氮基被氫取代525
參考文獻533
第十八章含硫化閤物的還原
第一節硫醇、硫酚的還原535
第二節硫醚的還原537
一、硫醚類化閤物的還原537
二、二硫醚的還原540
三、硫縮醛、硫縮酮的還原544
第三節磺酰氯還原547
一、還原為硫醇、硫酚548
二、還原為二硫醚552
三、還原為亞磺酸(鹽)552
第四節磺酸酯和磺酰胺的還原554
第五節碸和亞碸的還原557
一、亞碸還原為硫醚558
二、碸的還原564
第六節硫代酯和硫氰酸酯的還原566
第七節其它含硫化閤物的還原571
第八節Pummerer重排反應(普梅雷爾重排反應)574
參考文獻590
第十九章糖類化閤物的還原
第一節糖類化閤物羰基的還原591
第二節糖酸酯的還原594
第三節鹵代糖的還原596
第四節糖類化閤物羥基的還原598

化閤物中文名稱索引

精彩書摘

第十三章 酯的還原
  
  酯類化閤物是一類十分重要的化閤物,性質比較穩定。酯類還原可以生成醇,也可以停留在醛的階段生成醛。內酯還原則容易生成二醇。實際上,酯的還原很復雜,反應是分步進行的,大緻情況如下 (圖13-1):

圖13-1 酯的還原反應
  酯的還原反應究竟如何進行,與反應條件和酯的具體結構等都有關係。
途徑a是羰基接受兩個氫原子生成半縮醛,而途徑b是酯的烷-氧鍵斷裂生成一分子羧酸和一分子的醇。途徑b主要是羧酸的叔烷基酯和苄基酯。半縮醛進一步反應,按照途徑c是C-OH中的C-O鍵斷裂生成醚和水;按照途徑d是C-OR’中的C-O鍵斷裂生成兩分子的醇;按照途徑e是半縮醛中的C-OR’中的C-O鍵斷裂消去生成一分子醇並生成一分子醛。羧酸酯用金屬進行單電子還原 (途徑f) 則會生成雙分子偶聯反應 (自由基型反應)。

第一節 酯還原生成醇類化閤物
  
  酯類化閤物還原成伯醇,主要有催化氫化法和化學還原法。
  一、催化氫化法
  醛、酮、羧酸酯在催化劑存在下,於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可以被氫氣還原生成相應的醇,一般收率都很高。常用的催化劑有Raney Ni、Pd、Pt、Rh、Cr-Cu、In、錸絡閤物等。

   酯的氫化並不是十分容易,條件還是比較苛刻的,化學工作者關注的熱點仍然是催化劑的選擇上。用鋇活化的氧化鉻銅是較好的催化劑。例如:

   不飽和酸酯還原時生成飽和醇。例如:

   以氧化銅-氧化鋅為混閤催化劑,在75~300℃、氫氣壓力9.81~9810kPa下,丙酸丁酯還原為相應的醇,收率達99.7%。
   又如4-(5,6,7,8-四氫-2-萘基)丁酸乙酯的還原:

   以氧化銅-亞鉻酸銅組成的復閤催化劑,可以將己酸甲酯還原為己醇,收率92%。

   Ru(acac) 也應用於酯的還原。例如:

   有報道稱,在強酸性的磷鎢酸存在下,用5%的Pd-C催化劑,於100℃、0.45MPa氫氣壓力下,環己基丁酸乙酯氫解為環己烷,收率71.6%。這是由羧酸酯直接製備相應烷烴的一種方法。
   內酯也可以被氫化還原。用氧化鉻銅作催化劑,於250℃左右、19.6~29.4MPa氫氣壓力下還原內酯,生成二元醇和一些一元醇。
   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用Raney Ni作催化劑還原內酯,可以得到相應的酸。例如在醇中,於80℃、8.82MPa氫氣壓力下,3-苯基苯酞還原生成2-苯基苯甲酸。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名為《聚閤物結構與性能調控》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旨在吸引專業讀者和科研人員。 --- 聚閤物結構與性能調控 探尋宏觀世界的微觀奧秘 本書關鍵詞: 聚閤物科學、高分子結構、性能錶徵、先進材料、反應工程 麵嚮讀者: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研究生、從事新材料研發的工程師、從事高分子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以及對先進功能材料感興趣的跨學科研究者。 --- 概述:從分子構築到宏觀功能實現 《聚閤物結構與性能調控》是一部聚焦於現代高分子科學核心挑戰的專業著作。本書摒棄瞭對基礎聚閤反應的冗長迴顧,而是將重點完全置於“結構-性能關係”這一高分子科學的基石之上。我們深知,任何高分子材料的最終性能——無論是機械強度、熱穩定性、導電性、生物相容性還是響應性——都直接或間接地由其分子層級的結構特徵所決定。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對結構調控復雜性的深入剖析。我們不僅關注主鏈的化學組成,更細緻地探討瞭拓撲結構(如星形、梳狀、交聯網絡)、鏈間相互作用(如氫鍵、π-π堆疊、結晶度)以及超分子組裝在宏觀性能實現中的關鍵作用。 全書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力求為讀者提供一套係統的、可操作的理論框架和實驗方法論,用以指導新型功能聚閤物的設計與閤成。 --- 詳細內容章節導覽 本書共分為八個核心章節,層層遞進,構建瞭一個從基礎構築單元到復雜係統集成的完整知識體係: 第一部分:結構精確定量與錶徵前沿 第一章:高分子拓撲結構的設計與精確閤成控製 本章深入探討瞭超越綫性聚閤物的復雜拓撲結構(如超支化聚閤物、分子刷、嵌段共聚物微相分離)的閤成策略。重點分析瞭可控自由基聚閤(如ATRP、RAFT)在實現窄分子量分布和精確拓撲構築中的最新進展。強調瞭如何通過調控引發劑和鏈轉移劑的化學環境,實現對鏈末端功能化的精準控製,從而為後續的後聚閤修飾奠定基礎。 第二章:鏈間相互作用與超分子自組裝的定量分析 性能的差異往往源於亞穩態的平衡。本章著重分析瞭非共價相互作用(範德華力、氫鍵、疏水效應)在高分子體係中對宏觀形貌的決定性影響。通過介紹先進的散射技術(SAXS/WAXS)和原子力顯微鏡(AFM)的動態錶徵方法,闡述如何量化結晶誘導的硬段含量對熱力學穩定性和模量的貢獻。特彆探討瞭在溶液和固態下,聚閤物鏈的纏結行為如何影響流變學特性。 第二部分:性能的微結構耦閤機製 第三章:機械性能的粘彈性與損傷演化 本章超越傳統的應力-應變麯綫分析,聚焦於高分子材料的動態力學行為。詳細解析瞭動態機械分析(DMA)在確定玻璃化轉變溫度($T_g$)及鬆弛過程中的應用。引入瞭分子動力學模擬(MD)的視角,解釋瞭在不同應變速率下,鏈段運動如何導緻材料從彈性態嚮粘性態的轉變,並探討瞭納米填料(如石墨烯、碳納米管)在界麵粘結與應力傳遞中的增韌機製。 第四章:熱性能與界麵熱傳導調控 針對當前對高效散熱材料的需求,本章深入討論瞭聚閤物基體的熱阻機製。分析瞭無規鏈段運動導緻的固有低導熱性,並詳細論述瞭如何通過引入高結晶度區域、定嚮排列的納米縴維或導熱填料,構建“熱通道”,從而顯著提高材料的熱導率。內容涉及聲子散射理論在高分子熱輸運研究中的應用。 第五章:電學與光電性能的鏈構象依賴性 本章探討瞭聚閤物的導電性、介電性能和光響應特性如何與分子骨架的剛性、共軛長度以及電荷傳輸層間的距離密切相關。針對有機半導體材料,細緻分析瞭薄膜形貌(如晶粒大小和取嚮)對載流子遷移率的影響。對於高介電常數材料,深入剖析瞭極性基團的定嚮排列在電場下的響應機理。 第三部分:功能化與應用導嚮的結構重構 第六章:響應性聚閤物的刺激-響應機製 本章聚焦於智能材料的設計。詳細闡述瞭不同刺激源(pH、溫度、離子強度、光照)如何觸發聚閤物網絡或嵌段共聚物的可逆形變或相分離。重點分析瞭“開關單元”的引入如何精確控製響應的閾值和速率,以及這種響應如何應用於藥物遞送、傳感器和自修復材料的構築。 第七章:交聯網絡結構與永久性形變控製 探討瞭共價交聯網絡(熱固性樹脂、彈性體)的構建策略。相比於傳統的熱固化過程,本章更側重於動態共價鍵(如Diels-Alder反應、硫醇-烯反應)在實現可修復性和可迴收性方麵的應用。通過對網絡密度和交聯點均一性的控製,解析瞭材料在永久變形和蠕變行為上的差異。 第八章:先進復閤材料中的結構界麵工程 本書最後聚焦於如何利用聚閤物基體實現對無機或有機納米粒子的功能化界麵控製。討論瞭錶麵改性技術(如矽烷偶聯劑、接枝聚閤)在提高界麵相容性和增強宏觀復閤性能中的作用。重點分析瞭在多層膜結構或梯度材料中,界麵應力層的設計如何有效抑製裂紋擴展,提升材料的綜閤服役壽命。 --- 總結與展望 《聚閤物結構與性能調控》並非一本羅列已有材料的教科書,而是一本聚焦於“如何通過精確控製分子結構來定製材料性能”的深度研究指南。本書強調多尺度思維——從原子排列到宏觀力學響應的完整鏈條——旨在幫助讀者超越經驗主義,建立起基於理論指導的材料設計範式。書中豐富的案例分析和前沿研究動態,將有力地推動讀者在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領域的創新與突破。

用戶評價

評分

收到這本《有機還原反應原理與應用》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列舉瞭各種還原反應,而是將還原反應置於更廣闊的有機閤成背景下進行探討。我尤其關注的是書中對不同官能團的還原選擇性這一章節。例如,在多官能團分子中,如何精確地還原某個特定的官能團而不影響其他官能團,這是一個在實際閤成中經常遇到的挑戰。書中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詳細闡述瞭不同還原劑和催化劑的適用範圍以及選擇策略,這對於解決實際問題非常有幫助。我個人對利用可再生資源進行還原反應的章節特彆感興趣,這體現瞭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也是未來化學發展的重要方嚮。書中對這些方法的機理和優缺點都進行瞭細緻的分析,為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信息。這本書的參考文獻列錶也相當詳實,為我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瞭便利的入口。整體而言,這是一本兼具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意義的著作。

評分

這本《有機還原反應原理與應用》在我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承載著豐富的化學智慧。我一直認為,掌握還原反應的精髓,就如同擁有瞭打開無數有機分子轉換之門的鑰匙。這本書的編排結構非常有條理,從基礎的電子轉移理論齣發,逐步深入到各種還原方法的具體實踐。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立體選擇性還原的詳細論述,這在不對稱閤成中是至關重要的。作者通過大量的實例,展示瞭如何通過選擇閤適的催化劑和反應條件,精確控製産物的立體構型,這對於閤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手性分子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此外,書中還介紹瞭一些新興的還原技術,比如光催化還原和電化學還原,這些前沿領域的研究進展,為我打開瞭新的視野。我對於書中關於“綠色化學”理念在還原反應中的應用也印象深刻,如何在保證反應效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這是現代化學研究的重要課題,而這本書恰恰給瞭很好的指引。書中的內容涵蓋麵廣,但講解深入,既有宏觀的原理闡述,也有微觀的機理剖析,非常適閤希望深入理解有機還原反應的讀者。

評分

拿到《有機還原反應原理與應用》這本書,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其在內容上對“應用”二字的強調。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講解,而是更貼近實際需求。書中對各種還原反應在藥物研發和閤成中的應用案例分析,讓我印象深刻。例如,它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還原反應來構建復雜藥物分子的關鍵手性中心,以及如何通過還原策略來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降低毒副作用。我尤其欣賞書中對還原反應在天然産物全閤成中的作用的闡述,這些案例通常具有很高的挑戰性,通過還原反應的巧妙運用,使得復雜分子的閤成成為可能。此外,書中還討論瞭還原反應在材料科學領域的應用,如聚閤物的閤成和改性,以及納米材料的製備。這些內容都極大地拓寬瞭我對有機還原反應應用範圍的認知。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學術專著,更是一本能激發創新思維的工具書,我從中汲取瞭很多靈感。

評分

《有機還原反應原理與應用》這本書以其翔實的資料和清晰的邏輯,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一直對催化氫化反應特彆感興趣,因為它是工業上應用最廣泛的還原方法之一。書中對各種催化劑,如貴金屬催化劑、非貴金屬催化劑的性質、活性以及選擇性進行瞭深入的剖析,並結閤大量的工業實例,講解瞭它們在不同反應中的應用。我從中瞭解到,催化劑的設計和優化是實現高效、高選擇性還原的關鍵。書中還討論瞭氫源的選擇,如氫氣、甲酸、異丙醇等,以及它們在不同體係中的優勢和局限性。此外,書中對一些特殊底物(如烯烴、炔烴、羰基化閤物、硝基化閤物等)的催化氫化反應也進行瞭詳細的介紹,並給齣瞭相應的反應條件和注意事項。這對於我學習和掌握催化氫化反應的實際操作非常有指導意義。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充滿瞭實際應用的智慧。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方,書名《有機還原反應原理與應用》幾個字醒目地擺在中央,讓人一眼就能看齣其主題。我一直對有機化學領域的還原反應很感興趣,尤其是在精細化工和藥物閤成中,還原反應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本書正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對各種經典還原試劑的詳細介紹,比如金屬氫化物類、催化氫化類等等。作者不僅僅是羅列瞭這些試劑,更深入地探討瞭它們各自的作用機理,以及在不同反應體係中的選擇性。這一點對於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尤為重要,能夠幫助我建立起紮實的理論基礎,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記憶反應式層麵。書中的插圖和化學結構式都清晰明瞭,有助於理解復雜的反應過程。我特彆欣賞的是,書中不僅介紹瞭理論知識,還穿插瞭大量的實際應用案例,涵蓋瞭醫藥、農藥、材料等多個領域。這讓我看到瞭理論知識如何轉化為實際生産力,極大地激發瞭我對有機閤成的興趣。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比較親切,對於一些較難的概念,作者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即使是沒有深厚化學背景的讀者,也能有所收獲。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書,無論你是學生、研究人員還是從業者,都能從中獲益良多。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