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注痈疽神妙灸经》为灸法治疗痈疽的专著。书中收载了许多不见于他书的灸疮秘穴,极具临床实用价值。
《刺疔捷法》为挑治疔疮秘验妙法第1书。书中列载了多种疔疮的治法,指出疔疮的易患部位,穴位考证确当,可操作性强,语言至为简明扼要,这在针灸著作中极具特色,也为疔疮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套丛书12种(合为10册),为首次整理出版,所收古籍均为明清时期针灸大家的秘传之作,乃世间少见、几近失传之品。包括《针灸捷径》《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图注八十一难经》《针灸秘法全书》《彭注痈疽神妙灸经/刺疔捷法》《针灸问答》《采艾编翼》《凌门传授铜人指穴/针灸内篇》《传悟灵济录》《针灸灵法》。
本套丛书在国医大师、针灸泰斗贺普仁教授的亲自督导下,汇集国内知名文献学家、针灸学家,历经数年,共同整理而成。在维持古籍原貌的基础上,全部点校为横排简体,书中插图全部重新描绘、细致临摹,以方便今人学习、查阅。此外,在每书原文之后附点评一篇,简要介绍该书的成书背景、版本情况及内容构成,并由针灸业内专家从现代临床应用的角度归纳该书特点,对其针灸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总结,突出对于现代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
《针灸捷径》——日本秘藏明代珍稀针灸医籍。
《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熊氏建本医籍代表作,《难经》入门第1书。
《图注八十一难经》——现存早且插图丰富精美的《难经》全图注本。
《针灸秘法全书》——失传已久“双林针派”凌云大师秘传之作。
《彭注痈疽神妙灸经》——灸治痈疽专书,秘授灸疮秘穴。
《刺疔捷法》——挑治疔疮秘验妙法第1书。
《针灸问答》——图解七十三证刺灸秘法专书。
《采艾编翼》——岭南秘传特色灸法专书。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手抄秘本针灸铜人图说。
《针灸内篇》——“双林针派”透刺传世第1书。
《传悟灵济录》——清代张氏家传针灸遗书。
《针灸灵法》——清末针灸大家程兴阳手抄传本。
贺普仁,字师牛,号空水,1926年5月生。首批国家级“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著名针灸学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贺普仁教授自幼师从京城针灸名家牛泽华,22岁悬壶应诊,注重临床,专于古籍,在6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中医针灸病机学学说和独具特色的针灸治疗体系——针灸三通法。
贺普仁教授酷爱针灸事业,一生酷爱古籍,倾注了大量精力、财力,遍寻医书,收藏了数百部古代针灸医籍,其中不乏善本、孤本,被誉为国内“针灸藏书第一家”。几十年来,贺普仁教授一直致力于将所收集的针灸古籍整理再版,保护古籍,为临床服务。
彭注痈疽神妙灸经
手大阴肺经图痈疽并灸穴图
手大阴肺经治法灸穴神秘诀
手阳明大肠经痈疽并灸穴图
手阳明大肠经治法灸穴神秘诀
足大阴脾经痈疽并灸穴图
足大阴脾经治法灸穴
足阳明胃经痈疽灸穴图
足阳明胃经治法灸穴
手厥阴心包络经痈疽并灸穴图
手厥阴心包络经治法灸穴
手少阳三焦经痈疽并灸穴图
手少阳三焦经治法灸穴
手少阴心经痈疽灸穴图
手少阴心经治法灸穴
手大阳小肠经痈疽并灸穴图
手大阳小肠经治法灸穴
足厥阴肝经痈疽并灸穴图
足厥阴肝经治法灸穴
足少阳胆经痈疽并灸穴图
足少阳胆经治法灸穴
定肘尖穴图
足少阴肾经痈疽并灸穴图
足少阴肾经治法灸穴
足大阳膀胱经痈疽并灸穴图
骑竹马图
骑竹马取穴法
足大阳膀胱经治法灸穴
任脉图
督脉图疽灸穴法
看内痈疽诀法
九发图
点评
刺疔捷法
治疔要言
治疔歌
神效疔膏方
考正穴法
头部
膺腹部
背部
手足部
考穴取寸法
头部
膺腹部
背部
手足部
附治取折针简易法
同身取寸图
点评
附录
历经数千年的发展,针灸医学依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继承与发展针灸事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整理与保护针灸古籍则是推动针灸事业稳步发展的基石。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针灸”的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授予的“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收集整理了数百部针灸古籍。在勤耕于临床的同时,贺老研读了大量古文献,他认为,“人与书相遇是一种缘分”。贺老对所收集的每一部古籍都珍爱有加,细细研读分析,针灸古籍早已成为他提高针灸学术水平及临床技艺的良师益友。几十年来,贺老一直提倡“读古籍”与“做临床”并行,这是他从自己的成功之路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为促进针灸事业发展而发出的肺腑之言。
出于对针灸事业的执着与对针灸发展的忧虑,贺老一直致力于将所收集的针灸古籍整理出版,希望热爱针灸的仁人志士能不断地从中汲取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使针灸事业稳固发展。在众多的古医籍中,明清时期的针灸著作在注疏古典医著、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等方面均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在针灸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由于其中较大一部分古籍未进行系统整理,限制了其流传和价值的发挥;甚至一部分古籍为孤本,难以得见,掩藏了其宝贵的学术和文化价值。贺老认为选择这一部分流传较少但又具有重要的临床与文献价值的古籍进行整理出版,不仅给针灸后人提供了学习古籍、开拓视野的机会,也能让掩藏于尘埃中的古籍重新释放出夺目的光芒。
因此,在贺老的亲自督导下,我们收录了从未整理或世上少见,且内容独特的明清时期的针灸古籍,由业内知名专家进行整理。其中,明代著名“双林针派”凌云的《针灸秘法全书》,因其流传甚少,难以在世面所见,且其中的诸多内容未见他书记载与引用,因此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是一部难得一见的针灸实用书籍,适合针灸文献及临床人员收藏学习;《凌门传授铜人指穴》、《针灸内篇》相传亦为针灸大家凌云的著作,弥足珍贵;《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图注八十一难经》均为注释《难经》之著作,且《图注八十一难经》为全图注解《难经》的较早注本,对后世影响甚广;《采艾编翼》为艾灸专著,此次首作简体整理;《彭注痈疽神妙灸经》为灸法治疗痈疽的专著,收载了诸多不见于他书的灸疮秘穴,极具临床实用价值;《刺疔捷法》为挑治疔疮专著,极具特色;《针灸捷径》、《针灸灵法》、《针灸问答》、《传悟灵济录》等均为首次整理出版,内容各具特色,颇为难得。
本次整理所用底本以贺老藏书为主,同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大力支持,提供了多个版本进行参照比对。
在本次整理中,我们将每种书分为原文及点评两部分。原文部分,在最大限度维持古籍原貌的基础上,将各种古籍采用新式标点,全部点校为横排简体,书中插图全部重新描绘、细致临摹,图中文字改为现行规范简化字,以方便今人学习、查阅。点评部分,简要介绍所收书籍的成书背景、版本情况及内容构成,并由针灸业内专家从现代临床应用的角度,归纳该书特点,对其针灸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总结,突出对于现代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
本套丛书所选针灸医籍,流传较少,内容珍贵,为研究针灸文献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对临床医师拓宽视野、提高临床技术水平大有裨益。
在本套丛书出版之际,衷心感谢参加编写的全体同道的辛勤付出!
本次整理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我们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备进一步修订补正。
入手这本《明清针灸秘法丛书5:彭注痈疽神妙灸经·刺疔捷法》,更多的是一种对于历史遗珍的好奇。明清时期,针灸学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涌现了许多重要的著作和理论。而“痈疽”、“刺疔”这类疾病,在古代是令人生畏的,它们的治疗往往关系到生死存亡。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展现那个时代,中医师们在面对这些棘手问题时的智慧与勇气。我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呈现出“痈疽神妙灸经”的独特之处,例如,是否会提及一些特殊的艾灸材料、手法,或者是在特定穴位上进行复杂的灸法组合?而“刺疔捷法”,我希望它能体现出“捷”字的核心,即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其中可能涉及精准的定位、恰当的刺激方法,甚至是一些“出奇制胜”的手段。我并非抱着学习如何实际操作去治疗疾病的目的,更多的是想通过阅读,了解当时医学界对于这些疾病的认知水平、治疗策略,以及那些流传下来的、可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经验。
评分我对这本《明清针灸秘法丛书5:彭注痈疽神妙灸经·刺疔捷法》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其“秘法”二字的联想。在传统医学领域,常常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代代相传的独特技艺,它们可能并非主流,却在特定的领域有着惊人的疗效。这本书记载的“痈疽神妙灸经”和“刺疔捷法”,恰好点燃了我对这类“秘术”的好奇心。我一直认为,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得以流传下来的“秘法”,往往蕴含着实践出真知的智慧,它们可能是在无数次临床尝试中总结出来的,凝聚了医者们的心血和经验。我很想知道,书中对于“痈疽”的治疗,是否会提及一些特殊的艾灸配穴方法,或者是一些不常见的艾灸技巧?对于“刺疔”的治疗,又是否会揭示一些快速有效的刺络拔罐、放血等手法?当然,我也明白,所谓的“秘法”并不一定都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很多时候,它们只是对某些特定疾病的精准把握和巧妙运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真正地“揭秘”,让我领略到明清时期针灸在治疗外科疑难杂症方面的独特魅力和高超水平。
评分我对《明清针灸秘法丛书5:彭注痈疽神妙灸经·刺疔捷法》的期待,主要集中在“彭注”二字上。这意味着这本书并非孤立的古代文献,而是经过后人,特别是“彭”姓医家的注释和整理。这种注释往往是对原文的解读、阐发,甚至是加入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理解。因此,我特别想了解,这位“彭”先生是如何解读原书的?他是否对原有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他的注释中,是否融入了他自己对痈疽和刺疔的认识和治疗体会?例如,对于原书中提到的一些模糊不清的穴位名称或者灸法步骤,彭注是否给予了更清晰的指引?他对这些病症的辨证分型,是否比原书更为细致?我更看重的是,这种“注释”的价值,它能否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同时也能从注释者的角度,学习到一些更为现代的医学理念在传统医学上的应用。一本优秀的注释本,不仅能保存古籍,更能让古籍焕发新的生命力,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这样的价值。
评分这本《明清针灸秘法丛书5:彭注痈疽神妙灸经·刺疔捷法》的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气息,光是读起来,就仿佛能感受到一股久远的中医智慧在其中流淌。我一直对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一些失传或被遗忘的古籍,更是我寻觅的宝藏。这次偶然看到这套丛书,特别是这第五卷,标题中“痈疽”、“刺疔”等词汇,无不触及到中医治疗外科病症的精髓,让我充满了好奇。我特别想了解,在那个没有现代医学技术辅助的年代,古人是如何凭借着对人体经络、穴位的深刻理解,以及精妙的治疗手法,来应对这些棘手病症的。那些“神妙灸经”和“捷法”,听起来就蕴含着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不知道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具体的施灸方法、选穴原则,乃至针对不同病症的辨证施治思路。我非常期待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实用的针灸技巧,或许还能窥见当时医者们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独特经验,那些流传下来的古籍,往往比许多现代的理论书籍更能触动人心,更能启发思考。
评分说实话,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明清针灸秘法丛书5:彭注痈疽神妙灸经·刺疔捷法》时,第一反应是有些许的疑虑,因为“痈疽”和“刺疔”这两个词汇,在现代医学的语境下,往往与较为严重甚至危急的感染性疾病相关联。而“秘法”和“神妙”这样的字眼,也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民间流传的、缺乏科学依据的疗法。然而,作为一名对传统医学保持开放态度的读者,我还是被它吸引了。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涌现了许多医学大家和经典著作,我相信这本丛书的出现,必然有其价值所在。我更关注的是,书中是如何从古代医学理论的角度来解读和治疗这些疾病的。例如,它会如何解释“痈疽”的病因病机?在那个时代,是否就已经有了关于炎症、感染的朴素认识?“刺疔”又具体指的是哪一类的病症,其治疗手段又有哪些独特之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资料,展现当时医学界的水平和治疗思路,即使是其中的某些理论或方法在今天看来已经过时,但作为历史的见证,其研究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评分每当有人问我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时,我会说: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是犹太人。美国的金融大亨多是犹太人,他们影响着美国政府,也影响着全世界。在美国对待中东的立场上,我们就可以看的清楚.犹太幼儿一出生,父母就在书本上抹上蜂蜜,放在孩子的床头当玩具。孩子摸一下书,不停地把手指头再放在嘴里,噢,书这么甜啊!就这样,读书甜的概念就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的头脑中。犹太人是世界上每年阅读量最大的民族。他们的智慧让以色列这个渺小的国家,在被阿拉伯国家四面包围的情况下,依然顽强,勇敢的屹立在世界.
评分好
评分《针灸问答》——图解七十三证刺灸秘法专书。
评分质量不错,包装结实,很好
评分《针灸秘法全书》——失传已久“双林针派”凌云大师秘传之作。
评分好东西,希望再次购买!
评分《刺疔捷法》为挑治疔疮秘验妙法第一书。书中列载了多种疔疮的治法,指出疔疮的易患部位,穴位考证确当,可操作性强,语言至为简明扼要,这在针灸著作中极具特色,也为疔疮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评分②旧题清·孙德章家藏。撰年不详。一卷。内容包括疔疮的辨别、刺疔手法,各种疔疮的部位图像及针刺穴位和方法、治疔良方及治疔取穴歌等。现有1935年石印本。
评分非常不错的书。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