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童年生活、求學經曆、學術活動、創作活動、科研活動、教書育人等諸多方麵,用洋洋30餘萬字的篇幅,詳實而生動地展現瞭霍鬆林先生崇尚文化、傾心學術、追求真理的人生情懷。
透過《鬆林迴憶錄》,讀者可以深刻感受到國傢民族近現代曆史的變遷,感受到霍鬆林先生對人生理想的執著追求、對國傢民族的無限熱愛、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忠誠堅守,可以感受到老一輩知識分子崇高而質樸的人生情懷。
霍鬆林先生是中華詩詞屆的巨擘,其詩歌藝術成就及作品數量,世人所注目。書中首次係統地、生動地還原並再現瞭其大量詩作的創作背景及過程,極大地豐富瞭中華詩歌園地,對中華詩詞的創作和發展將起到重要的啓迪和推動作用。
作者簡介
霍鬆林,1921年9月生,甘肅天水人,南京中央大學中文係畢業。著名文藝理論傢、古典文學研究專傢、詩人、書法傢。現任陝西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導,中國古文論學會、中華詩詞學會、世界漢詩學會名譽會長等。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委員、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政協常委、中國杜甫研究會會長、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日本明治大學客座教授、紐約四海詩社名譽社長等。著作有《文藝學概論》《曆代好詩詮評》等四十多種。1988年應聘任美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指導委員會副會長,獲頒“終身學術成就”金像奬。1989年被評為全國教育係統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被中國作協列入“抗戰時期老作傢”名單,獲頒“以筆為槍,投身抗戰”奬牌。2008年獲“改革開放三十年陝西高等教育突齣貢獻奬”和中華詩詞學會授予的“中華詩詞終身成就奬”。2009年被評為陝西首屆社科名傢,2010年獲陝西“十二五”科學發展思想驅動奬。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緬懷童年
第二章 小學、初中、高中
第三章 任教玉泉聽雨巴山
第四章 遊學金陵
第五章 流寓廣州講學南泉
第六章 天師半載師院六年
第七章 從“反右”至“四人幫”垮颱
第八章 南遊北上以文會友
第九章 培養首屆碩士闡揚形象思維
第十章 研討唐詩編寫教材
第十一章 遍遊五嶽
第十二章 浙遊記勝
第十三章 蘭州敦煌南京揚州
第十四章 兩赴東瀛弘揚國學
第十五章 澳門講學常德評詩
第十六章 弘揚祖德拓新宇
第十七章 創建學會弘揚杜詩
第十八章 為振興中華詩詞效力
第十九章 屐痕遍長安
第二十章 緻力學科建設培育華夏英纔
第二十一章 終生寫字 養性怡情
後記
精彩書摘
在廣州期間,我寫信給暫住重慶女兒傢的陳匪石老師,其中講到傢貧親老,亟想迴傢奉養,打算先到重慶看望老師,然後經由蘭渝公路返裏。半月後接到迴信,還附有專門為我作的詞《滿庭芳》:懷霍鬆林羊城籠柳堤煙,過牆淮月,寄情今古悠悠。徑開三益,鬆菊幾番鞦。琴趣無弦有會,新聲播、山晚青留。煙波外,連綿不斷,天北是神州。
雲浮。遊子意,秦關萬裏,終日凝眸。溯書光藜杖,機影燈篝。無恙春暉寸草,歸期阻、清渭東流。桄榔下、鷯枝偶托,重賦仲宣樓。
“山晚青留”下有雙行夾注雲:“君曾手錄拙稿,所造亦日進韆裏,故以山村、蛻岩為比。”這是匪石師的精心之作,情真詞雅,感人肺腑。
我的粗淺體會是:一、二兩句對起,熔煉韋莊“無情最是颱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及劉禹锡“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詩句,寫其金陵寓宅環境。而景中含情,故接以第三句,今昔之感已躍然紙上。四、五兩句從陶淵明“三徑就荒,鬆菊猶存”“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諸句化齣,而其請老棄官及餘常趨謁求教,俱蘊含其中,自然拍到題上。六、七兩句以山村自比而以蛻岩比我,既點師承關係,又隱喻其風操誌趣,而自注中所說“君嘗手錄拙稿,所造亦日進韆裏”之意,亦麯麯傳齣。其善於“以少總多”的藝術功力,令人嘆服。仇遠,字仁近,號山村,宋末元初著名詞人,著有《金淵集》六捲、《無弦琴譜》二捲。其門人張翥,字仲舉,學者稱蛻岩先生,元代著名詞人,著有《蛻庵集》五捲、《蛻岩詞》二捲。匪石師蓋以《無弦琴譜》比自著《倦鶴近體樂府》,而以張翥名篇《多麗·晚山青》比餘之習作也。期許之殷,見於言外。“煙波外”以下,寫餘當時之行蹤心境,懷念之情亦洋溢於字裏行間。
每讀此詞前半篇,便想起當年在陳老師的住宅裏求教,聽他暢談詞學的情景。那住宅,記得在長樂路附近一個很幽靜的巷子裏,我每次從文昌橋齣發,都經過夫子廟和秦淮河,再嚮南走,不久便到瞭。陳老師有一首《鷓鴣天》寫這個住宅,小序雲:“賃廡南岡,為故友鄭仲期所築。撫中庭卉木,憶曩昔唱酬,餘懷愴然矣。”院子雖小,卻十分幽雅。坐北朝南的幾間平房裏,插架堆案,都是善本書。我每次都去得比較早,為的是好趕迴學校吃午飯。但陳老師一談到詞,便興會淋灕,滔滔不絕。
當他覺察到我急於告辭的時候,便吩咐三女兒陳蓮做飯,堅決留我吃。瓢兒菜的香味,至今想起來還口饞。
我在上高中時就開始填詞,大半是學蘇、辛的。
給陳老師看,他認為流於粗豪,未得蘇、辛精髓。有一首《鶯啼序》,是學夢窗的,陳老師在後麵寫瞭很好的評語。他教我按《宋詞舉》的順序學,由南宋上溯北宋,著重由夢窗上溯清真。兩傢的名篇,特彆是四聲長調,都應該和作,從而研練揣摩。學其他各傢,也應該先和名篇。這功夫似乎很笨,其實最易入門。入乎其裏,纔能齣乎其外,有所創新。我聽老師的話,作瞭好些和清真、和夢窗的詞,都受到鼓勵,獲得好評。
匪石師曾說:句句四聲有定,還要和韻,這當然很難、很苦。
但正因為難,就不至於像填二聲調那樣由於感到容易而掉以輕心。
深思熟慮,靈感忽來,往往能得佳句。這樣,便又得到極大的快樂。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深感老師的話是從切身體驗中得來的。
陳老師不僅要求填四聲調嚴守詞律,就是填二聲調,對特定該講四聲的字句,也從不馬虎。比如《八聲甘州》,我以為隻講平仄就行瞭,於是按柳永的那一首填,填好後請陳老師指正。他指齣上下片倒數第三句的倒數第三字,都要用入聲字,柳詞“苒苒物華休”“天際識歸舟”可證。連類而及,他還講瞭句首、句中或句尾限用去上的幾個例子及其他例子。
詩詞不像散文,人傢作成一篇請你改,你即使一眼就看齣很多毛病,卻實在不好改。我請陳老師改詞,他也隻加評語,不改字句,而是指齣毛病讓我自己去改。那毛病,有四聲方麵的,有句法方麵的,有意義方麵的,也有章法結構方麵的。
就句法方麵說,聽過陳老師講課,當然已經知道:在不同的詞牌裏和不同的位置上,三字句有上二下一和上一下二之彆,四字句有一領三和上二下二之彆,五字句有一領四、上二下三和上三下二之彆,六字句有上二下四、上四下二與上三下三之彆,九字句有上三下六、上六下三、上二下七、上四下五和上五下四之彆。——然而還不僅如此。我填《八聲甘州》,倒數第二句參照東坡《寄參寥子》的“不應迴首”,作上二下二。陳老師指齣這個四字句仍應以屯田“倚闌乾處”為準,中間兩字相連。夢窗《靈岩陪庾幕諸公遊》作“上琴颱去”,玉田《餞瀋堯道並寄趙學舟》作“有斜陽處”,可以互證。同時,還指齣屯田《木蘭花慢》中的“盡尋勝去”“對佳麗地”,也是中間兩字相連的,不應忽略。
我在廣州一住三個月,老想由重慶迴傢看望父母,卻無法成行。到瞭8月上旬,忽然接到陳老師的信,說他應南林文法學院院長之邀,任中文係主任,要我去講課。我拿信給於先生看,他同意我去,並幫助我解決瞭交通工具問題。我便於8月13日飛抵重慶,在陳苣師姊傢裏見到瞭陳老師。
……
前言/序言
鬆林迴憶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