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章宗祥、陸宗輿、曹汝霖“賣國”竟有難言之隱?
一戰後,段祺瑞怎樣從眾望所歸淪為眾矢之的?
當民眾輿論綁架外交決策時,會齣現怎樣意想不到的後果?
為什麼理直氣壯地抵製對德宣戰的廣東非常國會,到後來卻更理直氣壯地要求嚮巴黎派遣自己的外交代錶?
為什麼說五四學潮並不是一個純粹的下層學運?
從軍事領袖到政治領袖,吳佩孚怎樣實現瞭華麗轉身?
巴黎和會緊要決策時刻,為何外交總長陸徵祥擅離職守齣走瑞士?
為什麼張勛復闢時主張公然推翻民國的康有為,五四時卻以民國名義,大義凜然地斥責政府專製?
一個警察總監,為何竟能架空國務總理?
…………
內容簡介
巴黎和會就其本身而論,隻是一個純粹的外交意義上的國際會議。但是,外交是內政的繼續,在南北分裂、派係林立的特定條件下,外交不可避免地捲入政爭……
一時間,國內政潮陡起:當年理直氣壯地抵製對德宣戰的廣東非常國會,如今,又同樣是理直氣壯地要求嚮巴黎派遣自己的外交代錶,爭享戰勝國的榮耀。不久之前,康有為還是張勛復闢的主謀,公然推翻民國,現在卻反過來,以民國的名義,大義凜然地斥責政府專製。更為有趣的是,國會與國務院形同冤傢,為轉嫁對德和約的責任,彼此暗算,相互推卸,國會的不閤作,屢屢把國務院置於難堪與孤立的地位……
作者簡介
鄧野,重慶市人,1953年5月20日生。198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曆史係,1986年來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評聘為副研究員,2003年評聘為研究員。著有《中華民國史》《聯閤政府與一黨訓政:1944——1946年間國共政爭》《民國政治的邏輯》等作品。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歐戰與中國政局的演變
中國對德奧宣戰
國會問題與南北戰爭
安福國會的成立
徐世昌就職與南北停戰
第二章 巴黎和會與中國的期待
中國朝野關於歐戰性質的解讀
中國參加巴黎和會的準備
陸徵祥赴歐與中國代錶團的組成
廣東軍政府對於代錶權的爭執
第三章 山東問題的提齣與辯論
山東問題的提齣與辯論
日使施壓與中日密約的公布
山東問題說帖的遞交
中國代錶團的內部糾紛
第四章 山東問題的交涉與失敗
中國另外三個說帖的遞交
利益的平衡與美國對日妥協
直接歸還山東的交涉與失敗
中國代錶團的應對方針
第五章 學潮與政潮
山東問題責任人的認定與追究
五四學運與各方評論
學生保釋與政潮初起
廣東方麵的介入及其政治意圖
第六章 南北和會的召開與破裂
南北議和與各自盤算
南北和會的召開與破裂
南北相互攻擊與代錶辭職
各方斡鏇
第七章 北京政府關於簽署對德和約的決定
曹陸章辭職、自辯與挽留
國會與日使對研究係的責任追究
國務院與國會的彼此算計
北京政府關於簽約的決定
第八章 徐世昌辭職、留任與錢能訓下颱
上海的市民運動
罷黜曹、陸、章
徐世昌辭職、留任與錢能訓下颱
繼任總理人選的爭執與國會的攪局
第九章 幾個不同的利益集團及其政治錶現
英美在華勢力對於山東問題的態度
特立獨行的吳佩孚
廣東軍政府的雙重身份與雙重性格
孫中山及其國民黨人的冷熱兩麵
第十章 拒簽對德和約
保留簽字的交涉與陸徵祥的脫身之計
龔心湛的推諉與拖延
顧維鈞的最後交涉:妥協與原則
拒簽對德和約
第十一章 餘波
德奧問題的善後
芮恩施歸去與陸徵祥歸來
山東問題的繼續
安福係的孤立與吳佩孚的崛起
結束語
徵引文獻
精彩書摘
國會問題與南北戰爭
張勛復闢期間,國會被強製解散。由於在對德宣戰問題上,國會與段褀瑞尖銳對立,因此,在平息復闢之後,段褀瑞並不恢復原國會,而是準備另行選舉,另組一個新國會。在此情況下,孫中山隨即發起護法運動與之抗衡。所謂護法,就是擁護約法,具體講,主要訴求就是恢復舊國會。
在孫中山的號召下,原國會議員紛紛南下,聚集廣東。1917年8月,到達廣東的參眾兩院議員約150人,因不足法定的開會人數,為此,決定采用“國會非常會議”名義。8月25日,由原眾議院議長吳景濂主持,非常國會在廣州開幕, 150餘名議員齣席,議決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孫中山當選大元帥,唐繼堯、陸榮廷為元帥。
隨著廣東軍政府的成立,中國分裂為南北兩個政府。其中,北京政府為國際承認的閤法政府。
兩個對立政府的形成,必然爆發戰爭,對此,南方稱護法戰爭,北方稱南北戰爭。
◇ ◇
對於北京政府來講,戰爭的主要目標是奪取廣東,因此,南北交戰的主要戰場便是湖南。戰爭前期,北洋軍大敗,護法軍占領湖南全境。鑒於前綫戰敗,段祺瑞於1917年11月22日辭職,研究係的幾位內閣總長亦隨之卸任。
1918年3月,曹錕部將吳佩孚,率其第三師主力攻剋湘北門戶嶽陽,隨即奪取長沙,4月,攻占湘南重鎮衡陽。是役,吳佩孚橫掃南軍,從湘北打到湘南,成為其從軍以來,取得的頭一個重大的戰役勝利。自此,吳氏一戰成名,成為北洋軍將領當中的一個明星。
就在吳佩孚攻占長沙之際,段褀瑞乘勢復職,3月23日,代總統馮國璋再次任命段褀瑞為國務總理。3月27日,北京政府任命張敬堯為湖南督軍兼省長。
由於張敬堯毫無戰功,北京的此項任命,立即引起曹錕、吳佩孚強烈不滿。為此,吳佩孚攻占衡陽之後,便不再嚮南推進,而是在衡陽滯留下來。
◇ ◇
1918年3月6日,代總統馮國璋發布命令,要求新一屆國會參眾兩院議員的選舉,均於6月下旬完成。此時,對於段祺瑞及其皖係集團來講有兩個中心任務:其一,繼續對南用兵,實行武力統一。其二,抓緊舉辦新一屆國會選舉。
4月4日,段祺瑞的智囊徐樹錚,密電張作霖、倪嗣衝等,就整個軍政布局通報如下:“昨在京晤日館(日本公使館~引者注)齋藤少將,密告:‘日前曹使(曹錕~引者注)曾派人到館言:嶽長(嶽陽、長沙~引者注)既下,北軍欲和而不便於言,擬乞助於日政府,轉告南軍,再提和議,以便調停,當經拒迴。為貴國計,粵川不定,國事無從下手,惟前敵有此情形,不得不告知閣下,酌達同誌,預為準備’等語。”這就是說,曹錕方麵希望停戰議和,而日本方麵不僅將此消息密告徐樹錚,並且鼓動皖係繼續打,拿下廣東、四川。最後,徐樹錚錶明態度:“鄙意國會選舉,為時已不裕。乘討賊之時,趕緊著手,尚可有十數省好結果之希望,一言和則萬事休矣。”
曹錕及其所屬吳佩孚部,為北方參戰部隊主力。在吳佩孚打下嶽陽、長沙之後,曹錕之所以提齣停戰議和,顯然含有不願為皖係打天下之意。由於停戰議和不可能與皖係商討,為此,曹錕私下派人聯絡日本方麵,指望日方齣麵調停,不料被日方齣賣,密告徐樹錚。那麼,徐樹錚為何拒絕停戰?其中的關係是這樣的:南北之間的戰與和,核心就是國會問題,一旦停戰議和,舊國會的恢復肯定被提齣,這樣,新國會便難以舉辦,此即“一言和則萬事休矣”。因此必須繼續嚮南作戰,乘此機會抓緊舉辦新國會選舉,以期取得一個有利的選舉結果,所謂“十數省好結果”,從而控製國會。在這裏,徐樹錚把對南作戰與國會選舉的關係說清楚瞭,一句話,要新國會,不要舊國會。
5月9日,徐樹錚電告張作霖:“就時局而論,有戰然後芝揆(段祺瑞字芝泉~引者注)可以支持,選舉可以趕辦。一日不戰,則內閣立見崩潰,選舉必無從著手,我北係無以自存,國傢亦隨之淪陷。” 5月31日,徐樹錚再電張作霖:國會選辦事宜,“日來初選已訖,成效甚佳。”“弟曾一再言及:戰局不輟,選政即能妥辦,大局庶以速定;戰局稍弛,選政立敗者,即根此而言也。”這裏的選舉、選政,就是指新國會選舉。
綜上所述,徐樹錚反復強調的就是“戰”與“選”的關係,此即:“戰局不輟,選政即能妥辦”;“戰局稍弛,選政立敗”。
……
巴黎和會與北京政府的內外博弈: 1919年中國的外交爭執與政派利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羅輯思維的推薦,應該不會差的,看曆史的客觀公正性很重要
評分
☆☆☆☆☆
Pad測就解放前天都木頭痛龍瞭手都說今天店裏沒事做
評分
☆☆☆☆☆
鄧老師的作品沒啥說的 買
評分
☆☆☆☆☆
寫得非常好的書,推薦給那些希望得知曆史真想的人看
評分
☆☆☆☆☆
打破以前的觀念…曆史需要改寫…
評分
☆☆☆☆☆
湊單買的 還沒看呢 講到五四的時候再翻吧
評分
☆☆☆☆☆
大神推薦鄧野,所以買瞭這本,非科普低幼本,小白勿入
評分
☆☆☆☆☆
社會亂象叢生、矛盾層齣不窮,人們在思想、觀念上的差距,也近乎天壤之彆,越來越多的讀書人“日日夜夜在新、舊、中、西中打滾”,在迷思和睏惑中前行。
評分
☆☆☆☆☆
京東促銷力度令人發指,秒殺貓貓寶寶。書中自有顔如玉,多看書漲姿勢,學以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