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西服装史作为一门课程时主要有两种结构。一是按中国和西方的服装发展史各自脉络单列单讲二是将中西服装放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同时讲。本书属于后者。
本书从人类共有的服装起源以及基本相同的演化轨迹展开,再结合中西文化风格形成以后的现实,分别叙述其服装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互为影响的结果,最终形成国际化态势。
以各时代中西服装发展标志期确立的九章,重点介绍了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有代表性服装,皆在理清人类文化历程的演进和不同民族独有的创作思维与艺术风格。由于涵盖面太大,而教材本身又有局限,故而只能择其重中之重。本书采用的中西并列方式,有助于进行同期比较,符合全球化理念需求。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类共有的服装起源以及基本相同的演化轨迹展
开,结合中西文化风格形成以后的现实,采用中西并列方
式,分别叙述其服装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互为影响的结果,
重点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代表性服装,
旨在厘清人类服装文化历程的演进和不同民族独有的服装创
作思维与艺术风格,有助于进行同期比较,符合全球化理念
需求。
作者简介
华梅,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华梅服饰文化学研究所所长,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原院长。1983年起从事中国服装史教学,1994年创建服饰文化学新学科。至今出版专著56部,代表著作有《人类服饰文化学》《服饰与中国文化》《中国服装史》《华梅看世界服饰——古韵意大利》《新中国60年服饰路》等。多部著作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日文、韩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等在国外发行。先后应邀为日本奈良国立女子大学、法国里昂国立时装设计大学、巴黎法兰西时装学院、新西兰服装设计研究院、泰国蓝实大学等讲授中国服饰文化。主持三项国家级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项目,主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西服装史》。
精彩书评
华梅,女,1951年生于天津市,祖籍无锡。现为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师大华梅服饰文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人事部授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97年天津市劳动模范,1998年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服饰文化学会会员。
目
录
1基本内容
1 基本内容
1977年起在天津美术学院任中国工艺美术史课,1983年起开始中国服装史教学,《中西服装史》课程2007年被评为天津市级精品课程,2009年获批为国家精品课。
1994年创建服饰文化学新学科。至今出版专著41部,主编三部专集和八套丛书,《中国服装史》自1989年出版,至2007年再版印刷22次,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同为这套国家教材的还有华梅著《西方服装史》、《服装美学》、《服装概论》。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中国近现代服装史》为省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并为天津市社科立项。百万字《人类服饰文化学》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第11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天津市优秀图书特等奖;四十万字《服饰与中国文化》获天津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古代服饰》和《服饰文化丛书》获天津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其服饰教学1997年获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天津市一等奖。服装史论系列教材建设获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天津市二等奖。多部著作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等在国外发行。
2004年起,应邀为日本奈良国立女子大学、新加坡拉萨尔——新航艺术学院、法国里昂国立时装设计大学、巴黎法兰西时装学院、新西兰国立理工大学、新西兰服装设计研究院、泰国兰实大学、泰国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等讲授中国服饰文化。
教学工作情况
1.授课情况
教学上,华梅教授始终坚持在第一线为本科生上课,她对待每一节课都十分严谨、认真,从来没有迟到。32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家里遇到困难,从未耽误过一堂课。在课堂上,既坚持传统授课方法,利用板书生动授课,同时又以与多媒体交叉的手段进行教学,力求生动、易懂,深入浅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愉悦中学到知识。主要讲授的课程是“中国服装史”、“服饰文化学”、“中国工艺美术史”等。
2.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改革
(1)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时俱进。
华梅教授在高校从教32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她从不因循守旧,而是力求创新,她总是及时了解国内外新科研新成果及相关学科的新趋势与动向,结合教学内容及时给学生补充新知识。她所编写的教材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并不断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如《中国服装史》第一版写到1949年,第二版又增加一章到1997年,第三版则写到2007年,增加了一章“21世纪初期服装”。虽说21世纪只有七八年的时间,但是及时续写服装史的确是非常有益的一项教学科研工作。这样的做法既对学生及时了解服装变迁与流行有很大意义,同时也促进了课程的建设。继1996年服饰文化教学成果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天津市一等奖之后,2009年“服装史论教材建设”又获得了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天津市二等奖。
(2)理论课不拘泥于形式,坚持以“走进来,带出去”的方法,用现场教学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
服装史论课的教学属于理论教学,但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华梅一方面在自编教材中根据古画人物画出线描图,然后让学生依课程顺序临摹这些服装插图,以便学生了解掌握各时期的服装款式,并有效地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以外,华梅教授每年都要带领本科生走进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天津艺术博物馆、杨柳青年画展览馆等处,结合实物进行教学,既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又使得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而形象的认识,使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也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从中汲取了充足的养分。
(3)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
为了提高理论教学的高度,坚持带着本科生搞科研,为此华梅教授不辞辛苦地为本科生作专业写作方面的辅导,并逐字逐句进行修改,那写满红字的文稿里面凝结了她无私的品格与辛勤的汗水!本科生中先后有数十名发表论文于《直面艺术》、《服饰文化学发展战略与前景展望论文集》等正式出版物。这种以华梅教授独创的采取“干中学教学方法”,结合多鼓励,但时刻不忘严格要求的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毅力与求知欲。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她一方面积极联系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另一方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论坛,如“服饰文化与现代化理念”等,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信息,保证学生掌握第一手资讯。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必要的社会实践,如2009年为天津市参加国庆游行彩车上人员设计服饰时,除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外,也大胆地带上本科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同时着重于教学基地的拓展与使用,本科生收效显著。
3.教学艺术与方法
(1)教学中注重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长,学生们说,华梅老师精神饱满、富有激情,文字精炼、版式合理,总能使学生入神地听讲,并学到真正的知识,华梅注重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参与,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2)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年来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精美幻灯片及相关的纪录片,并制作了全套教学的ppt;组织、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的图书及电子材料;利用网络优势,克服技术难题,将资料上载到配套的网络课程中,并提供在线支持,及时回答师生提出的问题。教学资源全部开放,学生可以自由下载,扩大教学的范围。
(3)所讲授主要课程全程教学录像已全部制作完成,并上载到网络课程上,视频清晰,分辨率高,可在线播放,也可下载,便于学生系统地自学和复习。
4.教学成就
(1)由于教学时间已很长,但内容却不断更新,而且教学方法逐步改革,教学成果突出,华梅教授主持建设的“中西服装史”课程于2007年获得天津市级精品课程称号,2009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的荣誉称号。
(2)《中国服装史》、《西方服装史》、《服装美学》、《服装概论》获批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3)服装史论系列教材建设(《中国服装史》华梅著;《西方服装史》华梅、要彬著;《服装美学》华梅著;《服装概论》华梅、周梦著)获得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天津市二等奖。
(4)《中国近现代服装史》获批为部委级“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以专著形式出版。
(5)设计史论系列教材《中国工艺美术史》、《西方工艺美术史》、《现代设计史》、《中国雕塑史》获批为天津市“十五”规划重点教材。
(6)《多出成果,快出人才——服饰文化学研究生教学体验》获天津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1年。
(7)服饰文化教学成果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天津市一等奖,1996年。
5.教材建设
(1)坚持以自编教材的不断完善来推动课程的改革与发展。1983年,国家教育部开始在全国高校设置服装设计专业,华梅作为第一批讲授中国服装史的教师首先撰写“中国服装史”教材。现用《中国服装史》就是在华梅教授1983年服装史课讲义的基础上,经过五年教学实践,经过四次调研而后正式成书出版的。1999年修订再版,至2007年2月,印刷13次。2007年在原来教材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再次修订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形式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2003年4月,日文全译本在日本白帝社发行。至2006年,已三次印刷。另有韩文版及相近的英文版出版。
(2)《西方服装史》2003年出版,先后重印两次,2007年修订再版。
(3)《服装美学》2003年出版,2007年修订再版。
(4)《中国服装史》、《西方服装史》、《服装美学》、《服装概论》获批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5)《中国近现代服装史》获批为部委级“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专著。
(6)主编设计史论系列教材《中国工艺美术史》(两版分别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华梅著)、《西方工艺美术史》、《现代设计史》(华梅等著)、《中国雕塑史》2005年获批为天津市“十五”规划重点教材。
(7)《艺术鉴赏》(组织、主审兼作者)获批全国高等学校卫生部规划教材。
6.教学效果
(1)教学效果在全国同行获得很高评价,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期间,通过网络、邮件等媒体形式收到国内多名专家的赞誉(原国家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服装协会顾问王增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教授、博士生导师田自秉;上海东华大学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陈建辉;中华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副会长、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原副主任、副编审谭安;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染织艺术专家、教授吴淑生;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教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吴山;上海市社联常委、上海市新学科学会名誉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金哲;中南民族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彭修银;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岳嵘琪;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教授邱立新;山西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副教授高兴玺;宁波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贺雪飞;辽宁大学教授、全国高校美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前副会长杨恩寰;南开大学哲学系美学专家、教授童坦;天津美术学院前教务处长、装饰系教授王家斌)。主讲课程:《中西服装史》在全国同领域内影响极大,起到了示范作用,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
(2)教学32年,她从不照本宣科,高含金量的授课让学生受益匪浅。不仅如此,她还热心帮助学生解答课外问题,推荐课外读物,因而在本院学生中获得很高评价。各学期生评教成绩在学校里名列前茅。学生如此评价道:老师讲课富有激情,图文并茂,触类旁通。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中西服饰发展的历史,深刻的体会到中国的服饰文化有着独特的韵味,深厚的内涵。
(二)教学梯队建设
1.重视教学队伍建设,“中西服装史”课程组共有6 名教师。在学历结构上,有4人具有硕士学位。从职称上看,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主讲教师中的高级职称人数/主讲教师总数>=60%,硕士生导师3人。在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的教师1人,40-50岁的教师1人,30-40岁的教师3人,30岁以下1人,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结合的阶梯式教学队伍。课程组成员分别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结构完善,教学水平高。
2.重视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亲自上台讲授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还坚持每年积极组织展开教学观摩、教师课件大赛等活动,有力地带动了学院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水平。
3.重视年轻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落实科研促教学的方针,华梅教授以身作则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并鼓励年轻人参与,加以专业辅导。近三年内加强研究和总结教学理论与经验,课程组教师共发表论文16篇,人均论文5篇,三年内共出版著作11部,其中由青年教师要彬副教授主编参与的教材3部。
(三)科研工作情况
1.学术地位
作为人类服饰文化学新学科的创建者,在国内外服饰文化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现在在多个国内外专家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工作:
天津市美学学会副理事长兼服饰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艺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天津市形象设计协会高级顾问
宁波市服饰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
天津市美容美发行业协会名誉顾问
中国纺织出版社编审委员会委员
服装时报社顾问委员会委员
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客座教授
陕西服装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2.科研能力与学术成就
(1)科研的主要内容
服饰文化学研究
本方向研究重点是站在人类文化学的高度,将服饰文化与其他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用现代化的方法和理论,从社会、历史、民俗、经济等多个方面去研究服饰文化,使服饰文化成为一门立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体系,并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服饰文化教学与研究之路。进入21世纪以来,需要的科研项目需具全人类的、多学科的,贴近民众生活的特点,而服饰文化学恰恰具有这些特色。
服饰设计创作研究
以服饰文化研究理论为积淀,结合现代时尚观念,理论联系实践。或在创新设计中不断提升理论高度,开拓时尚理念以符合大众的服饰审美品味为前提,提高生活质量、审美趣味。2008年,“华梅服饰文化成果展在天津师大建校50周年展出,同年被南开大学邀请在展出,2009年赴泰国展出。
服饰教育理念的研究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根据市场对服饰设计人才需求的情况,改革调整教学方法,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寻求服饰文化与服饰设计创作服务社会,转化现实生产力的新方式,使服饰文化教育更灵活,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如与天津市飞尼克斯服装有限公司、应大皮衣有限公司等专业单位合作,开辟教学基地,组织服饰文化通俗读物等,都从实践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组织与创新能力。
(2)科研的主要成果
研究的主要课题
《服饰与中国文化》,天津市教委科研立项,2000年
“美术史系列教材”,天津市教委“十五”规划重点教材,2002年
《中国近现代服饰史》,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3年
《艺术鉴赏》,全国高等学校卫生部规划教材立项,2006年
“服装史论系列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教育部,2006年
《中国近现代服装史》,部委级“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教育部,2008年
“中国历代《舆服志》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2008年
《服饰军事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年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服装起源成因
第一节 人类起源学说与服装成因推论
第二节 人类起源传说与服装成因思考
一、 女娲造人与服装成因的关系
二、 雅典娜披戴盔甲与服装成因的关系
三、 佛洛夏羽衣与服装成因的关系
第三节 人类起源考古与服装成因推断
一、 岩画猎舞与服装成因的关系
二、 出土饰物与服装成因的关系
第四节 当代服装考证与服装成因定论
第二章 服装育成时代
第一节 草裙时期
一、 《旧约全书》中的草裙踪迹
二、 《楚辞》中的草裙影像
第二节 兽皮披时期
第三节 织物装时期
一、 埃及、中国等地的葛、麻织物
二、 南土耳其等地的毛织物
三、 中国的蚕丝织物
四、 早期织物装款式剪影
五、 早期佩饰的人为加工
第三章 服装成形时代
第一节 服装形态
第二节 服装类型
一、 贯口式服装
二、 大围巾式服装
三、 上下配套式服装
四、 首服与足服
五、 佩饰与假发
第四章 服装定制时代
第一节 中国周代的冠服制度
一、 服装制度产生的条件与依据
二、 天子公卿冕服形制
三、 王后贵妇礼服规定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深衣与胡服
第三节 地中海一带的等级服装
一、 国王及重臣服装
二、 王后及贵妇服装
第五章 服装交会时代
第一节 中国秦汉服装
一、 男子袍服与冠履
二、 女子深衣与襦裙
三、 军戎服装
四、 服装色彩与质料特色
第二节 中国魏晋南北朝服装
一、 汉族男子的衫、巾与漆纱笼冠
二、 汉族女子的衫、襦与华饰
三、 北方民族的裤褶与裲裆
四、 服装质料、纹样及色彩
第三节 拜占庭与丝绸衣料
第四节 波斯铠甲的东传
第六章 服装互进时代
第一节 中国隋唐服装
一、 男子圆领袍衫与幞头
二、 女子冠服与妆饰
三、 军戎服装
第二节 中国宋辽金元服装
一、 宋——汉族服装特色
二、 辽——契丹族服装特色
三、 金——女真族服装特色
四、 元——蒙古族服装特色
第三节 拜占庭与西欧战服时尚
一、 紧身衣与斗篷
二、 腿部装束
第四节 华丽倾向与北欧服装
第五节 十字军东征的积极作用
一、 骑士装对常服的影响
二、 东西方服装的必然融合
第六节 哥特式风格在服装上的体现
第七章 服装更新时代
第一节 中国明代服装
一、 男子官服与民服
二、 女子冠服与便服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与服装更新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早期服装
一、 意大利服装
二、 法国服装
三、 勃艮第公国与佛兰的公国服装
四、 德国服装
五、 英国服装
六、 西班牙服装
第四节 文艺复兴盛期服装
一、 男子服装
二、 女子服装
第八章 服装风格化时代
第一节 中国清代服装
一、 男子官服与民服
二、 趋于融合的满汉女子服装
第二节 服装上的巴洛克风格
一、 男服上的巴洛克风格
二、 女服上的巴洛克风格
中西服装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