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05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我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各种营养品、兴趣班、早教班一哄而上,却忘记了每个孩子各有不同的天赋,就像每颗种子都有不同的花开时间;我们怕孩子走错人生路,所以一门心思的指导孩子、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重要的元素,就是与孩子共享快乐时光,和他们一起欢笑、一同成长。
★“我们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疗自己童年的伤;当父母对孩子发火时,有没有问过自己,到底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而沮丧,还是自己本来就很烦?因为人们常常把这两种情绪搞混淆!
★教育子女不是要我们去书写他们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父母成长了,就意味着他们能放开手脚去爱孩子,欣赏孩子,不再纠结于“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成功”等问题。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养儿育女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优点,我们竟然愿意为某个人倾尽全力,做到许多常人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自己比任何时候都要自私,甚至产生过一些令自己恐惧万分的念头。
做父母的就要敢于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正是父母心中的这些怕与爱,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再如,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根据几十年的心理辅导以及教育子女的经验,作者指出,要解决女子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后者才是重要的。正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教育子女不是要我们去书写他们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父母成长了,就意味着他们能放开手脚去爱孩子,欣赏孩子,不再纠结于“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成功”等问题。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养儿育女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优点,我们竟然愿意为某个人倾尽全力,做到许多跨越常人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自己比任何时候都要自私,甚至产生过一些令自己恐惧万分的念头。
做父母的就要敢于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
赛西·高夫,教育学博士,心理辅导师、执业咨询师,“明日之星”青少年咨询部主任。曾多次受电台邀请在节目中担任嘉宾,是各类亲子活动以及教师培训项目中广受欢迎的主讲人。已出版专著5部。
戴维·托马斯,社会学博士,长期为《家长生活》杂志撰稿,多次受电视台和电台邀请担任嘉宾,现任职于“明日之星”,负责“男性及男孩”咨询部工作。
梅丽莎·切瓦特桑,教育学博士,“明日之星”创始人及执行主任,教授过研究生课程,曾在国内多所社区和学校做专题讲座,并受邀在多家美国及加拿大电视台和电台担任嘉宾,其讲座在家长、教师以及不同龄段儿童中广受欢迎。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前 言 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 4
第1章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 1
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第2章 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 21
养育儿女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旅途上每一位父母都会体验这两种感情,一举一动有时是因为爱,更多的则是出于害怕。
第3章 有什么样的童年,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 39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
第4章 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 / 57
父母可以问问自己,到底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感到沮丧呢,还是本来就比较心烦,因为人们常常把这两种情绪搞混淆。
第5章 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 / 73
可以说,焦虑感是孩童时代的通病,所以可预见性和坚持原则对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这样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感。
第6章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 / 111
那些妨碍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的原因,多半都是些埋藏于心底的担心和害怕。
第7章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 125
大多数父母都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第8章 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 / 147
真正的鼓励不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种展露在外的修养,只有那些对孩子保持足够的敏感和爱的人才能拥有。
第9章 爱的逻辑与谎言 / 165
父母成长了,就意味着他们能放开手脚去爱孩子,欣赏孩子,不再纠结于“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成功”等问题。
第10章 心智成熟的旅程 / 193
做父母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
1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女儿出生的那天,我和亲友们在产房外的过道里一起分享快乐,谁会想到,几个月之后,我们却抱着女儿踏入了范德比尔特儿童医院的大门。孩子娇嫩的身体插满了管子和线头,一旁的监视屏上显示着她的心跳和脉搏。我躺在女儿身旁,心里在想,这才几周大的女儿啊,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上课的时候,我会经常问班上的家长们类似的问题。其实跟他们一样,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自己付出了什么,也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会走上这条人生之旅,要承担何种义务和责任。至于以后应该做什么,人生有何转变,未来的生活会有哪些波折,我没有丝毫概念。《在养儿育女中长大》一书的作者丹·阿兰德说得很好:
“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令人欣然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相比。此外,为人父母也比世界上任何一种角色更加矛盾,它让我们时而充满希望,时而又害怕希望,时而执拗地坚守自己的立场,时而又敞开心扉向他人求助。养儿育女令人全身心投入,充满激情,有些父母可以将美好的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可以表现得像个十恶不赦的魔鬼。”
做了父亲之后,我也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优点,发现自己竟然愿意为了某个人倾尽全力,做到许多超越常人的事情——比如说,我可以连续3个昼夜不合眼,可以反复给自己的孩子注射药物,也可以凌晨2点钟从睡梦中醒来,打扫孩子呕吐的污物。记得有一次半夜醒来,怀里搂着女儿——当初医生把她送到我怀里的时候,小姑娘是多么可爱乖巧啊!可是那天晚上,小家伙因为病毒感染而剧烈腹痛,半夜醒来便开始呕吐,小床上到处都是她吐出来的脏东西,连头发里都有,睡衣也湿透了。我赶紧给她洗了个温水澡,梳理她那湿漉漉的头发。把里边的呕吐物清理掉,妻子赶紧给她换上干净的床单。可是没过多久,小家伙又吐了,早上5点前又吐了3次,于是洗澡、洗头、换床单,两三个小时里我和妻子就重复了3次相同的动作!(要知道,一晚上能替一个人打扫那么多次,是需要真正的爱的付出的。)
作为父亲,我一方面心甘情愿奉献自己,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自私。为人父母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最坏的一面,甚至产生过一些令自己感到恐惧万分的念头,正如安妮·拉模特在描述自己做母亲的经历时说的那样:“那时候,心里的一些想法太可怕了,要是说出来,估计耶稣都会气昏过去。”至于我那时,情况就更糟了,所有的负面情绪——愤怒、困惑、怨恨、刻毒、羞耻,在我身上都有,而且远比做其他任何事情时表现得强烈。养儿育女令我们身上的优缺点暴露无遗,父母们可以表现得至善至美,也可能摇身一变,化作凶神恶煞的魔鬼。
2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我是戴维。几年前,我曾经和一个小伙子谈话。我和小伙子认识多年,第一次见面是他上初中的时候,他上高中的几年我们也一直保持联系。后来小伙子上了大学,第一学期刚过一半,他就打电话回家,问妈妈是否可以跟我预约一下,等放假回来跟我面谈。小伙子的妈妈心里想,儿子是不是出什么状况了,不过还是答应了儿子,给我来了电话,定好时间见面。
感觉不错,又一次见到了年轻的朋友,听他说说如何从高中过渡到大学,聊聊第一次独立生活的印象。新的学校大多了,小伙子正在努力适应大学一年级的新环境。跟所有的新生一样,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小伙子正在尽量调整自己。
聊着聊着,小伙子提到了父母送他去学校的事情。我问小伙子是否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对于每一位大学新生来说,这都是意义重大的一刻),小伙子沉默下来,呆呆地,然后慢慢回忆说:
“戴维,那天我爸爸哭得好厉害,我从来没有见过他那样。”回想起和爸爸分手的情景,小伙子动容地说。很明显,虽然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但当时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爸爸都有点语无伦次了。”小伙子接着说,“嘴巴里就不停地念叨着,‘我爱你’,说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说‘我好爱你’。”
我没插话,好让小伙子多品味一下父亲说过的那句话。过了一会儿,我问他:“那你妈妈呢,她怎么样?”小伙子表情立刻不一样了,嘿嘿笑着说:“她就说了几句,大概就是,‘我把牛奶放你的小冰箱了,别忘记啊,最多只能保存一个星期。’”
他继续模仿着母亲的腔调说:“‘还有,记得随时上网查查饭卡里有多少钱,要是身上的现金用完了,就得去自助餐厅吃饭,到时候想去别的地方买饭菜可就不行了啊。’”说完我俩都笑了。最后,小伙子说:“后来就是要和爸妈说再见的时候了,爸爸转过头去,流着眼泪,最后跟我又拥抱了一次,妈妈也过来抱了抱我,然后两个人上了车。出发前,妈妈摇下车窗大声喊,‘不要喝酒啊!很危险的!’”
这就是小伙子爸爸妈妈当时说的最后一句话。说着,小伙子又笑了,我也跟着笑了起来。
小伙子的妈妈我了解,是个心地善良的母亲。跟儿子告别时所说的那些话很正常,每一对父母都会这么做,根本的原因嘛,就是害怕。
读到这里,大家或许会想起送孩子上大学时的情景,也或许这一天很快会到来。也许你的孩子才两岁,上大学还是很遥远的事,所以压根就没去想过那一天。不过,只要是做了父母的人,不管是哪个阶段,都能或多或少在上面这位母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换句话说,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大家之所以采取某一种教育方式,根源可能就在于害怕。
梅丽莎、赛西和我有时候会说起那些我们辅导过的家长,其中就有这类父母。他们教育孩子,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梅丽莎说的很有道理,她觉得,如果父母因为害怕而教育子女,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孩子从家长身上学不到多少好东西,家长也起不到示范作用。出于害怕而教育孩子的父母就是被动型家长。
我们的目标是引导家长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培养有心、用心、聪明且富有智慧的父母,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家长的积极意识,使他们对孩子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始终与孩子保持强大的情感纽带。相反,假如家长一味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态度,那就很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也就变成了被动消极的个体,很难做到防患于未然了。
在我看来,前面这位父亲就是“主动型”的典型例子。这位父亲清醒地认识到,儿子已踏上人生的一段新的旅程,做爸爸的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呵护和照顾他了。当他凝视儿子的脸庞时,不由得回想起过去的那些岁月—儿子如何从襁褓里的婴儿开始,一天天长大,教儿子打球、骑车、背诵九九乘法表、刮胡子、开车、打领带、邀请女孩子一起跳舞……那些情景,可以说是历历在目,父亲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内心深处,这位父亲对儿子充满了爱意,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源于父爱的。
3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
前两天我和一位朋友(是真正的朋友,不是“脸谱”上的那种)一起吃午饭。朋友家里有两个儿子,有一次去公园玩,其中一个儿子叫麦克斯,爬到金属栏杆上玩,朋友则在一旁看着他。麦克斯弯着小小的身躯,在栏杆中间自如地穿过去穿过来,一会儿正着爬上去、一会儿倒着滑下来,一会儿横着爬、一会儿竖着走,一会儿脸朝向外面、一会儿背对着外面,身体跟个面包卷似的柔软,活像一只机灵的小猴。每次转过脸来看到爸爸在注视着他,麦克斯就说:“爸爸,你来试一下吧。”
然后我这个朋友就回答说:“麦克斯,我像你那么大的时候,也很喜欢这样做的。”
小麦克斯停下来,天真无邪地看着爸爸说:“来嘛,很好玩的。”
麦克斯说这话其实是在发出邀请,邀请爸爸一起玩耍,俩人一起来发展亲情,沟通、交流。
有时候,孩子们会直接发出邀请,但有时候不会。有时候,我们会忽视孩子的邀请,原因是手头的杂事太多或工作太忙,日程太紧张而分秒必争,又或者忙于打理自己的心情,所以根本就没注意到孩子的需求。
想要跟孩子交流和沟通,就必须注意倾听,留意孩子发出的信号。就拿这会儿来说吧,写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注意到旁边那一桌坐了一对父母,对面是他们十几岁的儿子,头发乱蓬蓬的没梳过,上身穿了件旧T恤,下身穿着牛仔裤,他的父母呢,却穿着西服和套裙。现在是礼拜天的上午,所以我的第一直觉是,这家人要上教堂做礼拜,特地选择了纳什维尔这家非常棒的咖啡厅,一家人坐下来好好吃顿早餐。咖啡厅的早点很不错,对于任性逆反的青少年应该有足够的吸引力,可以让他们在礼拜天的上午早早起床,乖乖地跟着父母上教堂做礼拜。这对父母可真有办法,吃着巧克力松饼加摩卡咖啡跟儿子交谈(还有心灵沟通)。后来,男孩站起身去了卫生间,那一刻我真想走过去,握住他爸爸妈妈的手,说我真的很佩服他们。
再后来,那一桌不时传来笑声,话题也在不断变换,好像谈论的话题越来越严肃了。不好意思,我确实是在偷听他们说话来着,总之我听到当爸爸的在说:“过两个月你要考驾照了,我们来说说这个事吧。”男孩子听了满面笑容地回答:“好的。”所以说,一边吃巧克力一边谈话,不管谈什么,都会顺利得多。像这对父母就很聪明、很有创意,儿子正处于比较烦人的青春期,父母仍然想方设法和他沟通交流,算是相当用心的家长了。
大家现在明白了吧,这样的沟通和交流,它的主要元素有哪些呢?答案是:创意(时间、早点、很棒的咖啡厅),笑声(夹杂在严肃的话题中),共处和分享。
许多父母往往容易忽视这些元素,不记得将它们融入子女教育当中,却转而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或者对他们严加管教。或者说,他们都忘记了享受快乐时光,和孩子们一起欢笑、一起创造也是很重要的,这些元素和父母们通常所做的事情其实并不冲突。
4 爱的逻辑与谎言
和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们聊天很有意思,因为同样是父母,和青少年的父母比较起来,他们却有着明显的区别。孩子越小,父母脸上流露出来的希望和信心显得越多,感觉周围的事情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还能经常讲讲家里孩子们的一些趣事。
然而,等到孩子十几岁时,世界就好像变了个样似的。我们现在就来看看青春期孩子的普遍问题——动不动生闷气,冲父母翻白眼,对人爱理不理的,等等。如果我们告诉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们,您的儿子、女儿再大一点儿,一样会厌烦爸爸妈妈,一样会对爸爸妈妈爱理不理的,家长们可能会吓一大跳,张大眼睛不敢相信地说:“不会的,我们家女儿才不会……”“真的吗?青春期的男孩儿每个都这样?”
你可别不信,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妈妈想跟儿子谈谈老师发来的电子邮件,还没进入正题,儿子已经拿出手机,发起短信来;爸爸跟14岁的女儿说,感恩节那天要有礼貌,对家人说上一两句感谢的话,话还没说完,女儿就满不在乎地说:“好了,爸,我知道了。”和青春期的孩子说话,要么是中途被打断,要么就是还没说到3分钟,孩子的目光就呆滞起来。
这个时期的家长有一个普遍感受:孩子不听家长说话,我做什么孩子都不喜欢。问儿子在学校过得如何,儿子连头都不抬:“妈,我还有功课要做呢。”叫女儿吃饭吧,女儿却说:“事儿还没做完呢。”至于“谢谢”两个字,仿佛与孩子无缘。总之,这时候的孩子,懒得和父母说话,甚至很少正眼看父母一眼,更别说喜欢爸爸妈妈了。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想要说的是:
(1)孩子们个个耳聪目明。
就在上周,我和一对母女有过一次有趣的交流。之所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就是为了说明,父母和子女之间不能有效沟通的一些原因。
事情是这样的:妈妈想让女儿柯特妮多花点儿时间陪伴家人,于是决定找她好好谈谈家庭的重要性,可是才说了几个词,柯特妮便发起呆来,眼睛愣愣地盯着前方。看着女儿这副模样,妈妈只好倒回去重头再讲,周而复始地讲了好几遍,可女儿仍旧不为所动。最后,妈妈只好转换了话题,对柯特妮说,妹妹来告过状了,说柯特妮姐姐在家里表现得很不礼貌。听了这话,柯特妮干脆往沙发上一靠,懒得理睬妈妈在一边的唠叨。
事后,我私下问15岁的柯特妮:“怎么回事呢?真的不想听妈妈说话吗?”柯特妮腼腆地笑了,说:“不是啦,我妈给我的建议其实挺好的。”所以说,妈妈其实是误会了柯特妮当时的反应—或者说,她以为女儿没有任何反应,但其实是一种错觉。
对于自己在孩子身上有何种影响力,家长们往往并不知晓,这是因为孩子们的心思往往不会通过眼神表露出来,更不会直接告诉妈妈说:“妈妈,谢谢您的忠告。”由于这个缘故,许多家长便一路唠叨下去,没完没了地说教。
做亲子教育的人(包括我们)经常会强调一点,就是父母在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时,一定要有的放矢、有备而来。实践中的确如此,不过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说话要注意分寸,父母不论说什么,孩子们都是能听进去的,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即使也就仅限于头几句。所以,父母想说话就得有分量,要让孩子参与到交流中来,问问他们是怎么想的,对于某个问题是如何考虑的,最重要的是明白父母其实是能够影响青春期的孩子的,即便孩子的脸上没有任何反应。
(2)父母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得的,应该是尊重大于喜欢。
近年来,在家长群体中比较提倡和孩子交朋友,做“哥们儿”。这其实是针对我们这一代人提出来的,因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都是比较独断权威的类型。“哥们儿式的家长”一反上一代人的传统,想让子女更为亲近父母,分享情感和想法,所以有它的可取之处。不过话说回来,青春期的孩子即便想和父母亲近,也不大会表现在面子上。我就记得一个七年级的女生告诉过我,说她以后要和妈妈保持距离,因为自己“都十几岁了,不应该和妈妈亲热了”。
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说朋友一大堆,可是父母只有一对,所以要是父母一门心思地想做孩子的“哥们儿”,那么他们可能失去的不仅是孩子的尊重,还会有孩子的安全感。说实话,我一直认为孩子若想学会自尊自重,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是安全感,二是有人欣赏。后者我们在上面已讨论过,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安全感,它意味着孩子心里清楚,跟自己比较起来,爸爸妈妈是更为强壮的人。
一旦孩子觉得自己是家中最为强势的人,这种安全感就会消失,为什么呢?因为孩子还小,无法背负如此重大的责任。记得几年前有个十几岁的女孩儿告诉过我,她之所以跟妈妈顶嘴,就是想故意找碴,让妈妈责罚她。“我就是想让我妈罚我,”女孩儿说,“感觉好像应该存心去惹她一下,看她会不会给我点儿颜色瞧瞧。反正我就想知道,她是当妈妈的,应该比我强吧。”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很不错.................
评分不错的书,学习学习
评分书本包装不错,京东物流超快,满意的购物体验,点个赞。
评分还没打开,不过质量觉得正品,一直信赖京东
评分京东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都很好?,喜欢京东购。书也不错
评分京东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都很好?,喜欢京东购。书也不错
评分用心陪伴你!我不是要培养你成为学霸,而是要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你,让你有学习的能力、坚持的习惯。 家庭低幼亲子启蒙,从我做起。
评分商品质量很好,很满意,配送速度快啊,而且配送员态度也非常好。
评分由英国人写的一本记录世界各国的育儿经,挺有意思的。看着老外育儿似乎轻松和谐愉快,原来他们也会困惑焦虑劳累烦躁不安,哈哈!相比较,觉得目前中国的育儿大环境还是宽松舒适的,身为父母,就需要为这份美好付出代价,所以,没必要抱怨生孩子累,带孩子苦,轻轻松松去面对就好了!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