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憲法學的世界》是作者最近十年來關於憲法學和法理學的文章的結集,其主要內容涉及“法治”,也涉及“憲政”。“法治”和“憲政”都是現代文明在思想和實踐上的成果,在中國近現代史中也成為中華民族的追求。“法治”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行政,法律之下人人平等。“憲政”則進一步要求作為國傢的根本法的憲法不單是紙上的文字,而且真正貫徹實施,國民的人權受到保障,政府的權力的行使受到有效的監督和製約,以防止權力的濫用。《憲法學的世界》中部分文章對於法治和憲政的概念進行法理和曆史的探討,並研究西方憲政與基督教的關係、儒傢文化與憲政的關係等課題。《憲法學的世界》又迴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在法製建設和法治方麵的探索,並對香港特彆行政區、颱灣地區以至亞洲各大國的現代憲政發展曆程,予以評價和反思。此外,《憲法學的世界》也收錄瞭我近年來發錶的關於中國法學的發展和法學的全球化與跨學科化等問題的文章。
目錄
自序實踐之篇中國走嚮法治的道路:六十年的迴顧與反思2004年的憲法修正案齊玉苓案“批復”的廢止與“憲法司法化”和法院援引憲法問題民國憲法史的反思張君勱先生的儒傢與憲法思想高全喜先生的政治憲法學香港及颱灣地區的政製改革:比較與反思亞洲國傢憲法發展的道路初探
理論之篇西方古今法治思想之梳理——讀《法治:曆史、政治與理論》評《憲政古今》基督教傳統與西方現代憲政的起源新儒傢與民主——從1958年《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談起政治儒學與民主
短篇中國法學往何處去法學的全球化和跨學科化與中國大陸的法學給中國內地法學院新生的信
精彩書摘
一 張君勱先生是20世紀在中國力倡憲政的少數思想傢和政治傢之一,他同時是20世紀“新儒傢”的代錶人物之一,他一生的事跡可謂現代中國憲政史和文化思想史的縮影。在中國經曆巨變和中華文明麵對幾乎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的這個大時代,張君勱先生通過他的思想和行動,對這個時代最核心的政治問題和思想文化問題作齣瞭迴應。在張氏去世四十多年後的今天,這些問題在中國還未得到完滿的解決,張君勱先生當年對這些問題的迴應和取態,在今天對我們仍然可以有很大的啓發。 張君勱先生在1887年(光緒十二年)齣生於江蘇省嘉定縣,1899年他12歲時,進入上海江南製造局廣方言館學習,1902年,他在寶山縣參加考試而中秀纔。後來,他讀到梁啓超的文章並受其影響,決定就讀於震旦學院,後來因不能負擔學費,改入南京江南高等學堂,但不久便因參加反對俄國侵占中國東三省的活動而被退學。退學後,他曾在長沙明德學校擔任英文教師,1906年,寶山縣以公費派送他到日本留學,就讀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係,學習政治學、憲法學、國際法學、經濟學等學科。在日本留學期間,張君勱參加瞭梁啓超組織的政聞社,並在《新民叢報》發錶文章。1910年,他在早稻田大學畢業並迴國,考獲翰林院庶吉士。辛亥革命後,張君勱因在《少年中國》發錶反對袁世凱的言論而被通緝,於是在1913年遠赴德國柏林大學攻讀政治學博士學位。 張君勱於1916年迴國,當時主要是因為梁啓超電召他迴國參加反對袁世凱稱帝的活動。後來他與梁啓超閤作從事政治活動,包括主張中國對德國宣戰(因為張氏估計德國將會在歐戰中戰敗,中國作為戰勝國將獲益),與段祺瑞閤作反對張勛安排清帝復闢等。張氏也曾應馮國璋的邀請擔任總統府秘書,但數月後便退齣政界,到北京大學任教。1919年,張氏隨同梁啓超到歐洲考察巴黎和會開會情況,並在歐洲遊學,直至1921年迴國。在這一時期張氏接觸到德國著名哲學傢倭伊鏗(R.C.Eucken)並拜他為師,深受他的哲學思想影響,此時張氏的學術興趣也從社會科學和法學轉嚮哲學。但他沒有停止他對政治和憲法的關注,例如他在這一時期發錶瞭關於英國政黨製度的論文,並把蘇聯製定的第一部憲法和戰後德國的魏瑪憲法翻譯成中文並介紹給國人。 1921年張氏返國後,於1922年,他和章太炎接受“上海國是會議”的委托,起草瞭一部《國憲草案》,這部憲法草案的內容受到德國的魏瑪憲法的影響,而這部草案對於後來1923年中華民國憲法(“曹錕憲法”)的內容有相當影響。1923年,因為張君勱在清華大學的一次關於“人生觀”的演講及事後對他的觀點作齣批評的文章,爆發瞭20世紀中國思想史上有名的“科學與玄學論戰”,在這場有數十位學者參與的論戰中,張君勱站在鬍適、陳獨秀等被指主張“西化”的知識分子的對立麵,他批評鬍適等人的“科學主義”和唯物主義,他的論點是科學並非萬能,它不能決定關於人生和倫理道德的價值觀,他尤其強調人的意誌自由。他又反對對於儒傢傳統的全盤否定。 ……
前言/序言
本書是我最近十年來關於憲法學和法理學的文章的結集,其主要內容涉及“法治”,也涉及“憲政”。“法治”和“憲政”都是現代文明在思想和實踐上的成果,在中國近現代史中也成為中華民族的追求。“法治”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行政,法律之下人人平等。“憲政”則進一步要求作為國傢的根本法的憲法不單是紙上的文字,而且真正貫徹實施,國民的人權受到保障,政府的權力的行使受到有效的監督和製約,以防止權力的濫用。本書中部分文章對於法治和憲政的概念進行法理和曆史的探討,並研究西方憲政與基督教的關係、儒傢文化與憲政的關係等課題。本書又迴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在法製建設和法治方麵的探索,並對香港特彆行政區、颱灣地區以至亞洲各大國的現代憲政發展曆程,予以評價和反思。此外,本書也收錄瞭我近年來發錶的關於中國法學的發展和法學的全球化與跨學科化等問題的文章。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已經逐步突破1954年憲法從蘇聯繼承的憲法模式,逐漸融入現代人類憲政文明的主流,接受憲法至上、法治、人權、産權,以至權力的監督和製約等原則。如果我們把“憲政”理解為這些概念及其相關製度和實踐的綜閤體,那麼我們其實沒有理由不公開承認,正如法治和人權一樣,憲政(在我國的語境中可理解為社會主義憲政)也是值得我們國傢和國人追求的理想和目標,雖然正如我們目前在實施法治和保障人權方麵,有不少不足之處,尚待改善,我們目前在實施憲法、實施憲政方麵也有不少不足之處,仍須繼續努力。 憲政主義不隻是一個遙遠和飄渺的理想,在現代,不少國傢和民族已經成功地把它付諸實踐,成績有目共睹。相對於非憲政主義的國傢來說,憲政主義國傢的成立,可算是一種道德上的善,亦即是說,憲政主義國傢的創建是值得爭取的,從非憲政主義國傢到憲政主義國傢的過渡,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錶現,也是當今世界的潮流。早在1916年,孫中山先生便曾在杭州錢塘江觀潮後有感而發地寫道:“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在人類曆史中,憲政主義政體的締造,絕不是輕而易舉、一蹴而就的事,而是無數人前赴後繼、艱苦奮鬥、以血淚交織而成的氣壯山河的故事。憲政主義是為瞭對治非憲政主義政體所造成的苦難而産生的,正如當代日本學者杉原泰雄指齣:“憲法是對充滿苦難的生活經驗的批判和總結……憲法的曆史充滿瞭人類在各個曆史階段中為擺脫生活上的痛苦而顯示齣來的聰明纔智。我們學習憲法就是為瞭學到這些聰明纔智,為瞭避免失敗而未雨綢繆。”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曆史作為人類經驗的纍積,包括試錯經驗的纍積,是不會白費的,先人和前輩的努力和奮鬥也是不會白費的。曆史是我們珍貴的資源,憲政史——包括世界各國以至我們祖國過去在憲政方麵的探索——是我們珍貴的憲政資源,可用於未來的憲政建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過去的憲政時刻,今天重溫,從中可以得到啓發和靈感,從中可以見到未來的光明與希望,永無窮盡,生生不息。 陳弘毅 2014年7月1日 香港大學法學院
憲法學的世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