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汉语知识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推出的雅俗共赏的知识性读物。它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撰写,既有一般的汉语知识介绍,又有语言学方面的科研成果;既体现出学术性,又兼顾到通俗性,是大专院校文科师生及语言文字工作者必备的参考书。
《汉语知识丛书:训诂学》为"汉语知识丛书"中的一种。训诂学是以古典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的一个分支,在汉语言文字学学科中有重要地位。本书力求从学术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结合作者在训诂学领域的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概述训诂学的基础知识,内容深入浅出,间有作者的独到见解。其主要内容包括:训诂和训诂学的定义,训诂的内容与实践形式,训诂的方法和方式,词义及词义演变,训诂学的应用及新发展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几点说明
1.2 训诂
1.3 训诂学
1.4 训诂学的任务
第二章 训诂的内容
2.1 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
2.2 解释文句
2.3 分析篇章
2.4 分析表述方式
2.5 说明修辞手段(举要)
2.6 说明故实、民情、典制、史事并注意校勘、版本
第三章 训诂方法
3.1 形训——以形索义(外在形式的利用)
3.2 音训——因声求义(内在形式的利用)
3.3 义训——不借助形、音而直接解释词义
第四章 词义及其演变
4.1 词义和语义
4.2 词义的特性
4.3 词义的类型
4.4 词义的演变
第五章 训诂学的学习和施用
5.1 古籍整理
5.2 训诂学常用术语
5.3 训诘障碍和弊病
第六章 训诂学的新推究和新发展
6.1 古汉语虚词要“明其义训”
6.2 20世纪传统训诂学的新发展
6.3 汉译佛典研究
附录
一、古籍中的句读与标点
二、今文《尚书》词汇研究论略(示例)
三、杨树达《词诠》与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论略(示例)
精彩书摘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高校没有开设训诂学这门课。20世纪80年代初,为应教研之需,作者手抄训诂学资料百余万字。中华书局赵诚先生偕同杨伯峻先生临舍间访谈,笔者即向初次见面的杨先生建议重印齐佩珞《训诂学概论》。该书认为“训诂学也可以叫做‘古语义学”’,是现有概论性质的训诂书中较好的一种,何九盈认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考验,仍能居于同类著作中的领先地位”,郭在贻认为“这类著作以齐氏《概论》质量最高”。事实验证,笔者在上海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上海中医学院等多所高校讲训诂学,参酌齐著的思路、方法和取向,多有获益,为多方隽秀首肯。同时撰写出版的《训诂学导论》、《训诂学读本》、《训诂学教程》等,进一步汲取多年教研经验教训,深感传统训诂学不能拘守旧习,陈陈相因,要科学地继承弘扬,多角度多渠道展示。“博是专的先决条件,史是论的基本保证”,本《训诂学》的撰写,不拘泥于毛传、郑笺等书,而广泛涉足探究,学术性内容简易出之。 1.1.3古书中的虚词,传统训诂学是不多过问的。如《孟子·梁惠王上》赵岐注“日,辞也”;《诗经·邶风·柏舟》毛传“无,亦语词也”;《论语·公冶长》朱熹注“斯,语辞”。这里“辞”“语辞”都是指虚词,可是没有说解其功用。虚词在行文中“起关键脉络的作用”,王引之有鉴于此,作《经传释词》,其序中指出虚词之释“肇于《尔雅》”。杨树达治经有年,《词诠·自序》说古汉语虚词要“明其义训”。王力认为对古代汉语“虚词可以作为词汇的问题来解决”。吕叔湘、叶圣陶编的《文言读本》,十分重视虚词之释,并附以参考资料。根据上述卓识,结合现实情况,本书第六章特作“虚字综述”“虚字诠要”的阐述。从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杨树达的《词诠》,再到王力、吕叔湘等的诸多创见,本书多加效法推究。 1.1.4王力在《训诂通讯》第4期强调“训诂学要向词汇学方面发展”,笔者完全认同。训诂学如何全面具体发展,学界未必都心中有数,几乎停步在“古语义学”的概念思考,未见显著新展示。事实上,这不是学人不作为,而是训诂学的学科自身的复杂性所使然。个人以为,训诂学从文献脱胎而来,却没有经过充分的逻辑检验,尚不具有明确的学科性质。有如邢公畹的见解:“训诂学很像词汇学,但它的着眼点并不在于语言的词汇及其意义的研究;也很像词汇史,但它没有断代分区的概念;又像语义学,但它也不在‘意义’方面作抽象的、具体的研究”(《天津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鉴于训诂学的特性,向词汇学方面发展,任重道远;重视学科的方法论,迫在眉睫。否则,“材料虽多,亦奚以为!”(季羡林《印度语言研究》)作者另有《语文学科的方法论》(收入《许威汉语文研究文存》,中华书局,2008年)一文,从总体上已道其详,本书不赘述。 1.1.5传统训诂学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历来治训诂学者又是陈陈相因,说解烦琐而不中其要,一开头解释什么是“训诂”,竞列20来种说法,其他说解也未入科学轨道,这给训诂学蒙上面纱,读者往往有“神秘感”,视为“天书”。这是不正常的。 ……
汉语知识丛书:训诂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