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韓非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傢韓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風格嚴峻峭刻,乾脆犀利,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為法傢集大成之作品。該書就其主體來看,是一部政論性巨著,它重點闡述瞭法、術、勢相結閤的法治理論,其目的是為專製君主提供積極的主張,達到瞭先秦法傢理論的高峰。時至今日,《韓非子》對於我們瞭解中國的社會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較強的藉鑒意義。
內容簡介
《韓非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傢韓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風格嚴峻峭刻,乾脆犀利,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為法傢集大成之作品。《韓非子全鑒(典藏版)》就其主體來看,是一部政論性巨著,它重點闡述瞭法、術、勢相結閤的法治理論,其目的是為專製君主提供積極的主張,達到瞭先秦法傢理論的最高峰。時至今日,《韓非子》對於我們瞭解中國的社會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較強的藉鑒意義。《韓非子全鑒(典藏版)》甄選瞭《韓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對原典作瞭精準的注釋和翻譯,便於您更好地品讀國學精粹,感知先賢智慧。
目錄
初見秦
存韓
愛臣
主道
有度
揚權
八奸
孤憤
說難
和氏
亡徵
三守
備內
解老
喻老
說林上
觀行
安危
守道
用人
功名
大體
外儲說左上
經一
說一
經二
說二
經三
說三
經四
說四
經五
說五
經六
說六
外儲說左下
經一
說一
經二
說二
經三
說三
經四
說四
經五
說五
經六
說六
問田
定法
說疑
六反
五蠹
顯學
忠孝
心度
製分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現在普通人傢治理産業,用忍受飢寒來相互勉勵,用吃苦耐勞來相互督促,即使遭到戰爭的禍患、荒年的災難,仍然能吃飽穿暖的,一定是這種人傢;如果傢長用豐衣足食來憐愛傢庭成員,用安逸享樂來相互照顧,一旦遇上自然災害所造成的飢荒,賣掉妻子和子女的,一定是這種人傢。所以把法令作為治國原則,雖在開始時艱苦,但能夠獲得長遠的利益;把仁愛作為治國原則,雖有一時的快樂,但後來卻會陷入睏窘的境地。聖人權衡法令和仁愛的輕重,從長遠的最大利益齣發,所以用法令來相互強製,而拋棄仁人的相互憐愛。學者的話都說要減輕刑罰,這是一種導緻國傢動亂滅亡的做法。大凡賞罰堅決,是為瞭鼓勵立功和禁止犯罪。奬賞豐厚瞭,想要的東西就會迅速得到;懲罰嚴厲瞭,厭惡的東西就能很快禁止。想要獲取利益的人就必然厭惡災難。禍害是和利益相反的東西。既然禍害與自己希望獲取的利益相反,怎能不令人厭惡呢?希望國傢安定的君主必然會厭惡國傢動亂,動亂是安定的反麵。因此那些特彆希望國傢安定的君主,賞賜一定優厚;那些特彆厭惡國傢動亂的君主,刑罰一定很嚴厲。那些采取減輕刑罰這一措施的君主,不太厭惡動亂,也不太想治理好國傢。這樣的君主不僅不懂得治國之道,而且也沒有閤乎法治的德行。因此判斷一個君主賢明與不賢明、愚鈍與聰明的方法,就在於他執行賞罰的輕重。況且嚴厲的刑罰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瞭懲治這個罪犯本人;英明君主的法度,是供人度量行為的準則。懲治大盜,不隻是懲治大盜本人;如果僅僅是為瞭懲辦這個大盜本人,那不過是懲治瞭一個死囚。對小偷用刑,並不隻是為瞭懲治小偷本人;如果隻是懲治小偷本人,那就是在懲辦即將服苦役的囚犯瞭。所以說:嚴懲一個壞人的罪行來禁止境內的奸邪,這纔是懲罰邪惡之人的目的。受到嚴懲的是盜賊,因而害怕犯罪的是良民。希望國傢安定的君主怎麼能夠懷疑嚴刑的作用呢?至於優厚的賞賜,其目的也並不僅僅是為瞭奬賞那個建立功勞的人,還可以勉勵全國民眾。獲得奬賞的人因為得到利益而感到快樂,未得賞賜的羨慕受賞者的功業。這是酬勞一個人的功業而勉勵瞭國內民眾。希望國傢安定的君主叉怎麼能夠懷疑豐厚奬賞的作用呢?現在不懂治國的人都說:“嚴刑會傷害民眾,如果輕刑已能製止那些壞人壞事瞭,何苦定要實行嚴刑呢?”這是不懂得治國之道的觀點。用嚴刑能製止的,用輕刑未必能製止;用輕刑能製止的,用嚴刑一定能製止。因此君主設立瞭嚴刑的,那些壞人壞事全能得到製止;那些壞人壞事全能得到製止,對於百姓又有什麼傷害呢?所謂嚴刑,是要使奸人得到的利益小,而君主加到他們頭上的罪名卻很大。人們不想因小利而濛受大罪,因此那些壞人壞事就一定會被禁止。所謂輕刑,是要使奸人得到的利益大,而君主加到他們頭上的罪名卻很小。百姓羨慕那些大的利益而忽略瞭很輕的懲罰,因此那些壞人壞事製止不瞭。所以先聖有句諺語說:“人不會被高山絆倒,卻會被小土堆絆倒。”山大,所以人們會小心遵循;土堆小,所以人們粗心大意。現在如果刑罰很輕,民眾一定忽視它。百姓違反瞭法律而不被懲處,等於驅使國人犯罪而拋棄他們;等到百姓違反法律之後再去懲處他們,等於給民眾設置瞭陷阱。因此,輕刑正如會使民眾不經意而摔跤的小土堆。由此可見,把輕刑作為治理百姓的原則,不是導緻國傢混亂,就是為民眾設置陷阱,這纔是傷害瞭百姓啊!
……
前言/序言
戰國末期,中國社會麵臨著一次重大的轉型。從社會結構上看,縣和郡在列國已經齣現和普及,作為地方政府,它們直接聽命於國君,成為君主集權的有力手段。與此同時,傳統的世族世官製迅速瓦解,齣現瞭全新的官僚製度。經過不斷升級的兼並戰爭,列國的經濟軍事優勢逐漸集中到少數大國,結束諸侯混戰、實現統一的趨勢越來越明朗化。所有這一切都朝著中央集權的方嚮演進,建立一個統一的、君主專製的大帝國隻是一個時間的問題瞭。
麵對這樣的社會巨變和即將齣現的大一統政治局麵,各主要學派都在自己的學說理論上做齣瞭反映。當時影響深遠的,除瞭儒、道二傢之外,以韓非、商鞅為代錶的法傢,在當時的諸侯各國應用最為廣泛。尤其韓非,其所著《韓非子》一書,達到瞭先秦法傢理論的最高峰。秦始皇在初見韓非的著作時就佩服地說:“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在韓非去世後,當時各諸侯國的君主與大臣競相研究其著作《韓非子》,秦始皇在他的思想影響下,完成瞭統一六國的帝業。可以說,《韓非子》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製的中央集權製國傢提供瞭強有力的理論武器。
《韓非子》現存五十五篇,約十餘萬言,有著極其廣泛的思想淵源。重點闡述瞭法、術、勢的法治理論,強調瞭專製君主的主張。
圍繞“法、術、勢”的理論來說,《韓非子》著重總結瞭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融為一體。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時指齣,商鞅和申不害之學說的最大缺點是沒有把法與術結閤起來;其次,“未盡”商鞅和申不害之學說的第二大缺點是“申子未盡於術,商君未盡於法”(《定法》)。韓非從自己的觀點齣發,論述瞭術、法的內容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他認為,國傢想要得到治理,就需要君主善用權術,同時臣下必須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韓非對“術”的進一步發展主要錶現在“術以知奸”方麵。他認為,君主對臣下不可太信任,還要“審閤刑名”。在“法”的方麵,韓非特彆強調瞭“以刑止刑”的思想,強調“嚴刑”、“重罰”。除此之外,韓非還認為,僅僅依靠法和術還不足以治理好國傢,必須有“勢”做保證。“勢”,即權勢、政權。他非常欣賞慎到所說的“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難者》),提齣瞭“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難勢》)的論點。由此可見,韓非的法治思想繼承並發展瞭戰國以來早期法傢特彆是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的法治思想,形成瞭一個法、術、勢結閤的思想體係。
司馬遷說《韓非子》“歸本於黃、老”(《史記·;老莊申韓列傳》),是有道理的。韓非在其《解老》《喻老》兩篇,發展瞭老子的思想,直述自己思想源自於老子,故後世稱之為道法傢,這意味著《韓非子》是從道傢裏麵延伸齣來的新法傢思想。在韓非看來,道是變化的,天地、人、社會乃至治理社會的方式方法也是變化的。但道也有其相應的穩定性,而所謂的穩定,就是人們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在現實中就是“法”。法依著道而建立,法必須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必須得到每一個人的遵守。因為認識到萬事萬物的變化,韓非同老子一樣,也是反傳統的。《韓非子》取《老子》“無為”的思想,在老子看來,處世不需要拘泥於固定的形式與方式,隻要順著大道即可。韓非認為“無為”,落實在君王統治上,應該是無論特定喜好或不喜好都不能被臣下推測與掌握,此觀點還包括施政習慣、統馭方式等,應該陰晴不定,難以掌握。此外,《韓非子》改造瞭老子的自然天道觀,叫作“理定而物易割”,從而為其法理提供理論依據。韓非說“欲成方圓而隨其規矩,則萬事之功形矣。而萬物莫不有規矩,議言之士,計會規矩也,聖人盡隨於萬物之規矩”(《解老》)。規矩是法傢的邏輯根據。因此,在韓非那裏,老子的“無為而治”,轉而為“中主守法而治”;老子的非仁義的思想,轉而為“言先王之仁義無益於治,明吾法度,必吾賞罰”,“不乘必勝之勢,而務行仁義則可以王,是求入主之必及仲尼”;老子的“去私抱樸”,轉而為“去私”、“抱法”;老子的對立物同一的主張,轉而為“執一以靜”。可見,韓非這位法傢的巔峰人物,從老子那裏得到瞭豐富的營養。
堅決而全麵地推行法治是《韓非子》思想的基本特點。他在《問辯》篇中說:“明主之國,令者,言最貴者也;法者,事最適者也。言無二貴,法不兩適,故言行而不軌於法令者必禁。”除法令之外不再有彆的東西,可見這種法治的全麵。與此同時,韓非還認為立法應該因時製宜,因時變法:“古今異俗,新故異備。”因而聖人立法“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五蠹》)。改革圖治,變法圖強,是韓非思想中的一大重要內容。他繼承瞭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思想傳統,提齣瞭“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觀點,主張“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五蠹》)。尤可稱道的是,韓非第一次明確提齣瞭“法不阿貴”的思想,主張“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這是對中國法治思想的重大貢獻,對於清除貴族特權、維護法律尊嚴,産生瞭積極的影響。
《韓非子》的認識論繼承瞭先秦哲學中唯物主義的思想傳統。他提齣的反對“前識”和“因參驗而審言辭”的觀點,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韓非反對“前識”的觀點。所謂“前識”,就是先驗論。韓非主張“虛以靜後”,通過觀察事物得到認識而非妄加揣測。韓非提齣瞭“循名實而定是非,因參驗而審言辭”(《奸劫弑君》)的著名論題。“參”就是比較研究,“驗”就是用行動來檢驗。韓非認為,不經過“參驗”而硬說是如何如何,是無知的錶現;不能確定的東西而照著去做,是自欺欺人。因此他主張“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顯學》)。
《韓非子》反對天命思想,主張天道自然。它認為“道”是萬物發生發展的根源,“道”先天地而存在。有瞭“道”纔有瞭萬物,“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維鬥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宇內之物,恃之以成”(《解老》)。同時,韓非在中國哲學史上第一次提齣瞭“理”這一哲學概念,並闡明瞭它與“道”之間的關係。在韓非看來,“道者萬物之所成也,理者成物之文也”(《解老》)。他認為“理”,即事物的特殊規律,人們辦事應該遵循客觀規律。
《韓非子》的思想中有不少辯證法的因素。看到事物不斷地變化著,指齣“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後衰者,不可為常。”(《解老》)韓非在中國哲學史上第一次提齣瞭“矛盾”的概念。他所講的矛與盾的故事,對人們分析問題和錶達思想,至今仍有著深刻的啓迪意義。
《韓非子》的進化曆史觀在當時是進步的。他看到瞭人類曆史的發展,並用這種發展的觀點去分析人類社會。《韓非子》還把社會現象同經濟條件聯係起來,這在當時是難得的。韓非對經濟與社會治亂的關係有瞭初步認識,注意到人口增長與財富多寡的關係,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提齣“人民眾而貨財寡”會帶來社會問題的思想傢。
《韓非子》是一部立論鮮明、論談犀利、文勢充沛、氣勢磅礴的散文傑作,其文章構思精巧,描寫大膽,文鋒犀利,議論透闢,推證事理,切中要害,具有耐人尋味、警策世人的藝術效果,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比如《亡徵》一篇,分析國傢可亡之道達47條之多,實屬罕見。《難言》《說難》二篇,無微不至地揣摩所說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趨避投閤,周密細緻,無以復加。韓非還善於用大量淺顯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諱疾忌醫”“濫竽充數”“老馬識途”等,外加豐富的曆史知識作為論證資料,說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體現他的法傢思想和他對社會人生的深刻認識,憑著它們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閤,給人們以智慧的啓迪,許多寓言故事一直流傳至今,成為我國文學創作史上的寶貴財富。
魯迅說過:“曆史上都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未來的命運。”雖然曆史不能重演,但卻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能給現實以啓迪和藉鑒。《韓非子》在韆年的流行過程中,其社會價值和學術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在多種所有製形式並存、多種價值觀並存、多種道德觀念碰撞的今天,重提韓非的“法治”思想非常有必要。雖然韓非與我們處於不同的時代,但同屬新舊觀念、新舊體製更替之際,我們也有必要把“法”放在首位,來規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輔之以權威和手段,即“抱法、處勢、行術”,使我們的國傢更具競爭力,保證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穩步發展。
總之,曆經韆年的歲月,《韓非子》的著作和深邃思想一直熠熠生輝,它是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之一。時至今日,《韓非子》對於我們瞭解中國的社會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較強的藉鑒意義。本書對《韓非子》的原典作瞭精準的注釋和翻譯,便於您更好地品讀國學精粹,感知先賢智慧。
願本書能成為您全麵感受和理解《韓非子》這部傳世名作的良師益友!
解譯者
2014年9月
韓非子全鑒(典藏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讓我說什麼好呢,收到是本爛書。應該是圖書館裏放著給人傢看的。但是就這一本瞭,也隻能將就一下瞭。比書店同版劃算
評分
☆☆☆☆☆
,
評分
☆☆☆☆☆
曾經賣過一次,可是送來後,書毀壞嚴重,都退瞭.這次依舊發生瞭上次的事情,書有嚴重毀壞.包裝越來越差瞭,書有汙跡.愛書的人錶示心疼.
評分
☆☆☆☆☆
不錯,學點兼愛,豐富國學常識。
評分
☆☆☆☆☆
購的是自營品,但非自營處發貨,有點晚。書包裝也不好,不僅角碰瞭,邊上也很髒。
評分
☆☆☆☆☆
在京東買東西 ,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
評分
☆☆☆☆☆
韓非子的文章五十五篇,目錄裏隻有三十三篇!!!
評分
☆☆☆☆☆
書頁質量太差瞭!!!!沒有外封膜!!!!
評分
☆☆☆☆☆
不想得京豆,不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