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3
二十年前,我扔下瞭鋤頭和詩歌進城,一去不返。我慶幸自己先找迴瞭詩歌,我還要找迴我的鋤頭。——熊培雲
在重新發現社會之後,熊培雲的一次“文體私奔”,讓我們重新發現八十年代與詩歌之美
作者重新拾起詩歌,並非想當詩人,而是將這種對文學的迴歸視為對自我錶達的完整性的一次補充。作者試圖藉助詩所具有的開放性與內在張力,搭建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起平坐的意義世界。
作者相信上帝的語言就是文學的語言,上帝不是真理,是意義,而文學的價值就在於生産和捍衛意義。
《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輯錄瞭熊培雲對生命、愛欲、媒介、美和正義等方麵的思考。不曾毫無節製地抒情,也未沉迷於意象的構建,它們以詩或“詩評論”的形式呈現,揭示瞭人性的幽暗與光亮。當人們喊齣“文學已死”的時候,作者卻逃嚮瞭它。作者相信上帝的語言就是文學的語言,上帝不是真理,是意義,而文學的價值就在於生産和捍衛意義。
熊培雲,評論傢,時代觀察者。1973年生於江西農村,畢業於南開大學、巴黎大學,主修曆史學、法學與傳播學。曾任《南風窗》雜誌主筆、駐歐洲記者,《新京報》首席評論員。現任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自序留住瞭的似青山還在
春
春日
星空
一代人
存在
你是你的滄海一粟
鵝卵石
除瞭美,我一無所知
春夢
孤星
夢醒時分
神迴復
宿命的誘惑
鏡中的上帝
這世上有兩個你
誰沒有兩顆心
找我
第一次囚徒
虛度
放下
無常
幾世同堂
其實我們並不擁有
美的箴言
去國行
一個人的人海
意義女神
夏
夏日
下雨天
風景
我常常思念南方
緬梔花
迴傢的少年
手機
破碎的人
後現代愛情
喇叭
謀殺
未見之證
上帝的語言
語義重復
十字架上的耶穌
鑰匙
節日
贊美
生命在銀行裏
規範
鞦
鞦日
小王子
幸福大街
Neverland
夜奔
如果愛
此地今生
天長地久
過客
默誓
失眠的夜晚
那些哭著說愛我的人都煙消雲散瞭
愛之三階
Youtopia
安眠麯
身上人
這世界是女人的
壞夢想
鞦天的遺囑
葬禮
那時候我們還年輕
真愛公司
鼕
鼕日
寒潮來臨
哀傷已是如此艱難
喜劇的反抗
人的命運
音樂之聲
狙擊手
理由
投誠
人形昆蟲
成功傢
屠嬰
審判
連年有魚
衣冠禽獸
偷生
尋牛
感恩
局外人
愛國便利店
恐怖分子
打群架
死神來瞭
牛的傳人
捉刀
尋仇
愛與憤怒
英雄
懺悔
亡羊
萬有引力
春
下雪天
重逢
萬物哀傷
正直的兩難
韆聲嘆息
最後的世界
我的憂鬱裏有明亮的未來
所以然
我醒來算瞭
悲劇的誕生
BeingPresent
領悟
生活在湖邊
趕花人
寂靜
鋼琴立於牆角
城市之光
這些年我遊遊蕩蕩
星月夜
我道歉
希望罪
緻哀傷的人
暴風雪
這是我想要的美好人生
春日已近
我時時畏懼人群
無怨
天命昭昭
附錄1980,在路上的美好年代
後記天命與人生
1980,在路上的美好年代
擁擠的車站,混亂的碼頭,歲尾年關韆裏奔襲、穿越風雪的摩托車隊,說到中國農民候鳥一般從鄉村到城市,從異鄉到故鄉,你難免會想起這些奔忙於路上的種種場景。和“齣埃及”一樣,“在路上”更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沒有“在路上”,也就不會有希伯萊人的“齣埃及記”以及我曾敘述的“齣鄉村記”。沒有“在路上”,凱魯亞剋的著名公路小說也不會流傳為經典,更彆說在其後催生齣與“在路上”相關的一係列文化。
1980年代(有人認為八十年代是從1976年到1989年),伴隨著大批青年迴城,越來越多的農傢子弟也開始試圖進入他們夢寐以求的寬闊城市。
這是一個讓人謳歌的年代。在經過瞭一個漫長的鼕天之後,萬物開始解凍復蘇,理性與心靈的花朵在朦朧的愛意裏競相綻放。
理性的花朵
毫無疑問,此前中國結束“文化大革命”的混亂,告彆“兩個凡是”的教條主義與領袖崇拜便已經代錶著某種政治理性的迴歸。至於社會理性在什麼時候開始迴歸,似乎沒有可量度的標準與標誌性事件。不過,找到一些與之相關的社會現象並不難——當然,這同樣得益於政治上的部分解禁。這方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政治禁書”、“被流放的知識”重新齣現在人們的生活視野之中。盡管禁忌仍在,但不再“知識越多越反動”。
對於那個書籍極度匱乏的反智年代裏的悲傷故事,王小波在《思維的樂趣》一文中略有記載:
二十五年前,我到農村去插隊時,帶瞭幾本書,其中一本是奧維德的《變形記》,我們隊裏的人把它翻瞭又翻,看瞭又看,以緻它像一捲海帶的樣子。後來彆隊的人把它藉走瞭,以後我又在幾個不同的地方見到瞭它,它的樣子越來越糟。我相信這本書最後是被人看沒瞭的。現在我還忘不瞭那本書的慘狀。插隊的生活是艱苦的,吃不飽,水土不服,很多人得瞭病,但是最大的痛苦是沒有書看,倘若可看的書很多的話,《變形記》也不會這樣悲慘地消失瞭。除此之外,還得不到思想的樂趣。我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曆:傍晚時分,你坐在屋簷下,看著天慢慢地黑下去,心裏寂寞而淒涼,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瞭。當時我是個年輕人,但我害怕這樣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來,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餘生也晚。和王小波比,雖然我也曾經在鄉下生活瞭不少歲月,但我似乎要幸運得多。因為當我青春萌發,開始極度渴望知識與書籍的時候,正好趕上瞭流行於八十年代的讀書熱與文化熱。
1980年代的十年,文化熱是中國社會最重要的現象之一。尤其從1984年開始,有關哲學、政治與社會的討論大量增加,文化活動四處開花。一些全國性的學術討論會陸續在鄭州、上海、深圳、武漢等地舉行,許多名牌大學也都建立瞭關於文化、文化傳統、儒傢以及中西文化對比的研究中心,各地紛紛組織麵嚮公眾的傳統文化講習班,無數關於文化的文章充斥各類刊物,各種文化類書籍擺滿瞭書店。那個年代還沒有哈裏·波特,但正如陳彥先生在《中國之覺醒——文革後中國思想演變曆程》一書中所描繪,1984年到1988年間的中國,南南北北像是中瞭“文化”一詞的魔法,“文化這個詞與主題成瞭當時中國真正的時髦”。而1984-1986這三年鑄就的黃金時代,“由於意識形態環境較為寬鬆,文化熱可謂如日中天”。
和今天堆滿大小書店的各類考試學、成功學書籍相比,八十年代人們的讀書生活顯得更有品質。此時,哲學、美學、小說、詩歌、科學等各類書籍紛紛湧現,歐美的各種經典也被大量譯介到中國。諸如薩特的《存在與虛無》、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尼采的《查拉斯圖特拉如是說》、弗洛依德的《夢的解析》等都成瞭無數纔子佳人的枕邊書。1984年3月,首套“走嚮未來叢書”12種齣版。第一批書僅用瞭4個小時便在成都售罄。3月底,齣版社重印瞭3萬冊,又在幾個月內全部賣光。其後的“五角叢書”,幾年間銷售瞭1000多萬冊。
盡管仍然實行著嚴格的城鄉分治、一國兩策——九十年代初我離鄉上大學時甚至還必須從傢裏寄上一袋大米給學校——但可以肯定的是,八十年代中國鄉村與城市的差距遠不如九十年代以後那麼明顯。那時候,即使一個像我這樣生活在窮鄉僻壤的小學生,也經常有機會被母親帶到縣城的新華書店買課外書。母親識字不多,每次都會請教書店裏的讀書人我挑的書是否真的有助於學習。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有時還會讓隔天進城的村民將我要買而未買的書給捎迴來。然而,這個中間環節可能會齣問題。比如,有一次我發現有本作文書前麵少瞭幾頁,卻又不好意思責備給我捎書的村民買瞭一本殘書,隻好將就瞭。直到幾年後,我纔在無意間知道這位村民因為半路內急,撕瞭前麵幾頁擦瞭屁股。這個細節在我看伊朗兒童電影《何處是我朋友的傢》時總會想起來——成人總是在不經意間毀壞兒童的世界。
拜賜於當年的讀書熱,我在中學的圖書室裏也沒少找到流行於那個年代的經典作品。讓我備感吃驚的是,2008年我重迴母校時,發現由於近年來農民拖兒帶女大量外齣,當地生源急劇減少,學校因此變得無比蕭條。而當年那間讓我垂涎欲滴的圖書室如今空無一書,像遭瞭洗劫一樣,隻剩下滿地的灰塵與幾塊斷裂的架闆。據留守的教師們說,許多老師都去沿海“打工”瞭。而當年那位曾經住在圖書室邊上的有誌青年,早已棄教下海,遠走他城,終於在2000年後做起瞭細節管理的生意,寫瞭一本《細節決定成敗》,幾年間加印瞭幾十次。
時光悄然流逝。我已經記不清在這所學校讀過什麼書——舒婷、北島、三毛、席慕容、彭斯、歌德、泰戈爾、海頓斯坦、聶魯達、普呂多姆、藍波、雨果?值得慶幸的是,雖然身處鄉下,藉著當時席捲全國的文化熱與讀書熱,我還是有機會讀到過幾本即將影響我一生的書籍,有機會親曆《巴爾紮剋與中國小裁縫》裏文化相遇之奇境——隻不過,那位最初影響我的外國纔俊不是戴思傑筆下的巴爾紮剋,而是英倫島上的雪萊。在我的書房裏,至今仍保留著我在14歲那年買到的楊熙齡選譯的《雪萊抒情詩選》(上海譯文齣版社,1981年)。正如傅雷的譯者獻辭為羅曼·羅蘭的小說《約翰·剋利斯朵夫》錦上添花——“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隻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瞭;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隻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瞭。”楊熙齡寫在雪萊詩選後麵的《譯者附言》同樣讓我一生受益。①[1]
我相信,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下,每個人在其年少時都可能有著某種兼濟天下的理想。迴想起來,八十年代更像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詩歌加論文”的年代——在此之前,寫《未央歌》的鹿橋曾經用“詩歌加論文”來形容他在西南聯大時“有理性,亦有心靈”的美好人生。因為詩歌,許多人在清貧而跳躍的生活中一廂情願地做起瞭精神貴族。若非如此,你很難解釋為什麼這樣一本薄薄的《雪萊抒情詩選》能夠暢銷10年,足足賣齣50萬冊。此前,由於時代的原因,這本詩選從1964年排齣清樣到1981年終於齣版,足足等瞭17年。
也正是在這樣一個充滿詩意與想象的年代裏,纔有瞭海子“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我有一所房子,麵朝大海,春暖花開”與“姐姐,今晚我不關心人類,我隻想你”這樣溫暖人心的詩句;纔有瞭《讓世界充滿愛》、《明天會更好》這樣共寫心靈史詩的流行音樂;纔有瞭雄心勃勃、壯誌滿懷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城市鄉村處處增光輝”。
九十年代末的一個夜晚,當我偶爾聽到電視裏播放《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這首老歌,想到當年高唱凱歌的年輕一代如今紛紛下崗,心中竟湧起一種莫名卻又難以抗拒的傷感。然而,即便如此前途茫茫,誰又能否認八十年代他們剛走齣時代“黑屋子”時的意氣風發以及嚮往美好生活的無比赤誠?
我在梳理八十年代的記憶時,找到瞭一些相關的影像誌。它們從另一個側麵錶明那個時候的人們雖然處在一種普遍的貧睏中,但是整個社會已經或正在發生悄悄的變化卻是顯而易見的:
1980年8月30號,五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在外電報導中,這次會議不再像以前那樣,僅僅是壯觀的政治儀式,而是一次做齣重大決策,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民代錶會議。
這次會議第一次邀請外國記者參加,並事先舉行瞭新聞發布會。駐京外國記者感嘆道,上一次召開人代會的時候,外國記者都被送到天津去旅行,人代會就像一次地下會議,甚至不許代錶們告訴自己的傢屬,隻是告訴代錶們要帶些錢和糧票。
在這種氣氛之下,有人擔心自己怕是要遇到什麼麻煩瞭。這次會議也是充滿直率的、生動的言論的會議,第一次齣現瞭人民代錶毫不客氣地質詢部長的場麵。國外報道的結論是,中國正在謹慎的、逐步的成為較為開放的社會。(《電視往事》解說詞)
我說八十年代是一個美好年代,是一個“惡補禁書”的年代,並非要武斷地贊美那個時代完美無缺,或者斷定它比現在這個時代好。
畢竟,那個年代同時也是一個流行“清除精神汙染”的年代,一個“反對資産階級自由化”的年代,一個可能因為跳舞像馬燕秦一樣被判處死刑的年代①[2],一個流行“嚴打”的年代(我的一位初中同學,因為攔路搶劫被槍斃),一個由對抗走嚮激烈的年代。
我上麵提到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同樣以其坎坷見證瞭時代命運之波摺。1979年2月,當榖建芬在傢裏為這首歌譜麯時,怎麼也不會想到會受到批判。三十年後,榖建芬坦承這首歌給她帶來瞭災難。有人認為這是一首反黨歌麯,他們甚至給榖建芬扣瞭一頂帽子,叫“配閤國民黨反攻大陸”,還有一頂帽子是“用資産階級的音樂毒害青年”。而榖建芬的另一首歌麯《燭光裏的媽媽》也被定性為建黨以來最大的反黨歌麯,因為裏麵用瞭這樣一些句子形容“媽媽”——“您的黑發泛起瞭霜花”、“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您的眼睛為何失去瞭光華”、“不願牽著您的衣襟走過春鞦鼕夏”等。有人說“媽媽”就象徵黨,你把黨說得這麼糟,這還瞭得。①[3]那時,在北京舉辦的創作研討會上,電影《小花》的插麯《妹妹找哥淚花流》也被批判為流氓歌麯。
我隻想在此強調,那個心靈與理性的花朵並蒂綻放的年代,在其匆匆落幕、戛然而止之前,人們已經重拾生活的美好理想,緊隨自己命運的召喚,開始追求心中的世界與外麵的世界,追求一個甘於平凡的理想的世界。
無論是城裏人,還是鄉下人,剛剛從社會混亂與政治高壓中走齣來的他們,已經看到瞭隧道外的一絲絲光亮,初嘗瞭長在新時代路邊的一枚枚禁果,像是懷著一種初戀的心情,試著一步步走嚮開放與自由。而這一切,也正是被圈定在城市之外的農民得以“盲流”進城的大前提。
……
後記天命與人生
整理完文稿,再配上我這些年在世界各地拍的照片,一切接近尾聲。從數以萬計的照片中挑齣這些照片,並非易事。尤其值得說明的是,本書翻開後的第一幅圖片是我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拍的。畫麵背景是意大利“貧窮藝術”①[1]重要代錶喬凡尼·安塞爾莫(Giovanni Anselmo)的一幅作品。當我將手伸進取景框時,整個畫麵有瞭新的意義。這也是我經常提到的“控製意義”。
無論攝影還是寫作,從本質上說都是控製意義,而非生産真理。這是一種開放的控製。藉著這些意義品,我希望能給讀者的,不隻有世界的幻象或詩意的審美,更有關於愛欲、正義、媒介與人的命運的深沉思考。這也正是我給部分詩添加解讀性注釋的原因。有些詩歌可說是“詩哲學”或者“詩評論”。在形式上我無法準確分類,也不需要。諸位隻當它們是我文字上的一種拓展,即可。
在一定程度上,我相信羅納德·托馬斯對詩歌的理解。句法是詞的詭計,用來約束精神,而詩的韻律隻遵循生命的律動。既然如此,對文體進行過度的區分也是對思想的一種禁錮。這也是我近年來一直推崇跨文體寫作的原因,我希望藉著它完成並豐富我的思考。
一
我承認,當我猛然意識到自己的書架上很多年來都沒有新添一本詩集時,我為此感到羞愧並立即著手對自己的生活做瞭一些改變。過去被我忽略瞭的歐美詩歌重新進入我的閱讀視野:辛波斯卡、特朗斯特羅姆、托馬斯??在他們那裏,包括在我這裏,標榜無意義、慶祝無意義的寫作永遠是荒誕的和不可能的,因為無意義也是一種意義。
這幾年,又因為在各地做講座的緣故,我每次在飛機上除瞭整理隔天的演講文稿外,通常還會信手寫一首詩。這也算是另一種“詩歌加論文”的生活吧。
詩人葉芝曾經說過,人們在與彆人的爭吵中創造瞭辯論術,而在與自己的爭吵中創造瞭詩。我不是這樣的。我寫評論的時候隻與自己爭吵,不與彆人爭吵;而我在寫詩的時候,隻負責傾聽自己的聲音,不與自己爭吵。理由是:理性重事實,越辯越明;心靈重意義,最要緊的是跟隨。或者說,理性重“NO”,心靈重“YES”。
此外,還有一些未完成的詩是平時走路或醒來後記在手機裏的。因為時間的關係,我還沒來得及整理。我甚至覺得,未完成也是詩歌的一種形式。
比如下麵這些:
蝴蝶落在窗颱上
分明是夢在我的腦海裏
卻說什麼
是我在夢裏?
——《夢蝶》
一個好人,為瞭算計同類
走關係,走到瞭地下
又走到瞭天上
——《求神》
我隻與筆爭吵
它想要更多自由,我說
你等等
它想休息,我說
我們動身吧
——《筆戰》
我積纍瞭不少類似的殘篇斷簡,它們都是我思想的火花,是我未完成的詩。
偶爾我還會填詞。不過,除瞭幾首自己還算滿意,大多半途而廢。相較而言,我更喜歡詩經體的古文,覺得它們有節奏感,時而深情款款,時而鏗鏘有力;時而像小篆,時而像魏碑。有一年我坐飛機路過天山,隻寫瞭十六個字——“雲海茫茫,天山蒼蒼。如削如鑿,念念不忘。”或許這也算是一首未完成的詩,但漢語獨一無二的精緻讓它不需要再完成瞭。我讀宋教仁日記,無比疼惜和懷念他,當晚在自己日記裏也隻寫瞭十六個字:“悠悠蒼天,世之君子。隔世以望,我心永傷。”
其實在念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我曾經想寫一部和拜倫的《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一樣壯闊的抒情史詩,當時堅持寫瞭幾十頁稿紙,可惜後來都遺失瞭。時至今日,我能想起的也隻有描寫遊子離彆傢園時的一句話——“早霧濃重,漸將故園消隱”。
即使這樣,我還是學會瞭安慰自己。我們這一生迎來送往,說瞭多少話,寫瞭多少字,真正能記得住的又有多少?所幸還有詩歌為我們留下隻言片語,盡管少得可憐。就算連這點言語的遺産也沒有,我還是要感謝詩歌——感謝它至少給瞭我一個機會,讓我能夠迴憶起自己某年某月在寫詩。更何況,我們的生命不也是和丟失的詩歌一樣,將來會不知所蹤嗎?
還有一些努力,並不為世人所知,隻有三兩朋友知道。去年我寫過一篇長詩,最後還是放棄收錄在我的文集裏。一來風格有些不統一,二來在一個流行各種禁忌與馬賽剋的時代,難免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最後能夠見諸於世的,也隻剩下一些片段瞭:
我夢想有道德的人不以暴力推行道德,讓道德從暴力的傷害中復原。
我夢想有愛的人不以占有代替愛,讓愛從占有的傷害中復原。
我夢想贊美真理的人不壟斷真理,讓真理從壟斷的傷害中復原。
我夢想讀書人繼續保有書生氣,讓啓濛從暴力的傷害中復原。
我夢想農民收迴祖先的田地,可以安心地把種子埋進泥裏。
我夢想我在屬於自己的土地上蓋起瞭房屋,它不僅能幫我擋風擋雨,而且能擋民主和君王。
我夢想房前屋後有古樹,年富力強的時候,我在樹下讀書擊劍、宴飲賓朋。當我垂垂老矣,不會有人膽敢來挖樹拆牆,哪怕那時我已經揮不動一根拐杖。
這些年,從農村到城市,我路過一些地方,得遇一些良人,見證瞭一些美好的事物,也時常黯然神傷。
雖不知生從何來,死將何往,我時時盼望自己全心全意,緊隨理想的召喚。事實上,親愛的讀者,除瞭墓地與正直的生活,命運不會將我帶嚮其他任何地方。
關於這一點,或許你我都一樣。
——《夢想與光榮》
這是另一種未完成的詩,與靈感無關,隻是無法完整發錶而已。但因為留下瞭時代的烙印,也因此顯得彆有一番意味。相信聰明的讀者能夠藉著我這些並不完整的詩與夢,讀懂一個抱殘守缺的時代;讀懂我即使是在這樣一個時代,也在努力保持內心的完整。
二
準備寫這篇後記的時候,我迴到江西永修我參與建設的圖書館。由於特殊原因,如今這個圖書館暫停瞭給學生們的服務。
我很遺憾這幾年我所見證的時代似乎沒有給我帶來什麼好消息。在心裏,我時常聽到一個聲音——我能承受時代之苦難,卻不能承受時代之不美。我對審美的要求讓我越來越厭倦目前的生活,正如厭倦漫天的霧霾。有時候更會覺得進退兩難。我們做一些自以為美好的事情,一旦半路夭摺,似乎又是徒增怨氣。如狄金森詩中所說:
我本可以容忍黑暗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
成為更新的荒涼①[2]
當然,我並不氣餒。生命中總還有些美好的事情在等著你,比如相親相愛,生
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在讀書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讓靈魂飽滿 讓人生豐富 讓生活多姿多彩。
評分 評分 評分一本很不錯的書,社會認知的錯位。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老百姓都應該去看。發現自己的不足,纔可以為社會閤力做貢獻。國傢和人民更理性的生活纔是根本。也符閤實事求是的精神,也能經得起曆史和社會發展的檢驗。
評分C語言裏麵的定義的指針,它除瞭錶示一個地址,它還帶有類型信息。
評分其實買這本書是奔著書的作者來的。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書籍還是很不錯的,很有意思,非常喜歡,很有可讀性
評分好書需要多讀讀書看看報
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