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医经典医案赏析系列:王旭高经典医案赏析

大国医经典医案赏析系列:王旭高经典医案赏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家庚,戴天木,李云海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
  • 医案
  • 王旭高
  • 经典医案
  • 中医临床
  • 传统医学
  • 医学史
  • 病例分析
  • 中医赏析
  • 大国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06770729
版次:1
商品编码:1161490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国医经典医案赏析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3
字数:36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王旭高(1798~1862年),名泰林,江苏无锡人,清代著名医家,医案“清华而不高深,灵变而有规矩”。《大国医经典医案赏析系列:王旭高经典医案赏析》以《王旭高医案》为蓝本,对其中302个医案进行了赏析。医案以内科为主,兼妇科、外科。赏析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充分反映了王氏学术思想,高度概括了王氏临证经验。每类病证案例之末附结语,结合中医理论,对该类案例的主要精神进行综合评析,对案例中的诊治思路及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启迪后学。

目录

卷一
一、温邪案
案1 疟邪久羁,复感风温
案2 湿温郁蒸,斑疹并见
案3 湿温挟食,腑实内结
案4 湿温病邪,深入营血
案5 温邪为患,耗伤阴津
二、暑邪案
案1 暑邪挟积,身热腹痛
案2 暑湿困阻,三焦不利
案3 暑湿秽浊,困阻清窍
案4 三疟日久,暑伤肺络
三、伏暑案
案1 暑湿内伏,郁遏中宫
案2 伏暑挟积,气津受损
案3 暑邪内伏,外邪引动
案4 中气不足,伏暑为患
案5 暑湿内伏,困阻太阴
案6 温邪内陷,热入营血
案7 湿温化热,内结胸膈
案8 湿温为患,两阳合病
案9 怀孕八月,伏温引动
案10 营阴素亏,复感温邪
案5 暑月感寒,肺气闭塞
案6 暑闭清窍,津伤神昏
案7 暑伤湿滞,寒热便泄
案6 伏暑挟滞,寒热似疟
案7 伏邪壅遏,劫液入营
案8 暑湿伏藏,内蕴三焦
案9 湿热蕴阻,寒热似疟
案10 伏暑挟积,结于肠胃
四、痢疾案
案1 高年痢疾虚实夹杂证治
案2 湿热痢疾之治
案3 肝胃不和,湿热积滞为痢
五、黄疸案
案1 脾虚发黄
案2 伏暑湿热
案3 湿热内走太阴
案4 寒湿痢疾之治
案5 河间、景岳论痢辨治
案6 湿热挟瘀痢疾之治
案4 湿遏热伏女劳黑疸
案5 肝脾两伤兼湿热内蕴
案6 脱力伤脾

卷二
一、中风案
案1 补养精血,熄风通络疗偏痱
案2 风中廉泉,舌謇流涎
案3 养肝熄风,健脾化痰治中风
案4 标本分治,疗中风先兆
案5 肝肾阴虚,胃有湿痰
案6 妙法清上补下
案7 血不养筋,肝风走络
案8 酒客头眩手振
案9 肝风并疟后筋跳
案10 汤丸并进疗年迈类中
二、肝风痰火案
案1 治风先治血,治痰先化气
案2 育阴潜阳镇逆疗厥阴头痛
案3 湿热风火内盛
案4 肝风并痰饮吐酸
案5 清火熄风养阴疗口眼歪斜
案6 血虚生风,筋脉失养证
案11 滋阴养血祛风疗颈项胀舌根强
案12 膏方缓图防中风复发
案13 羚角钩藤汤合二陈汤疗痰湿中风
案14 风阳抑郁不伸,痰浊弥漫不化
案15 朝服香砂六君丸,夜服控涎丹治中风
案16 金土水不足而风痰有余
案17 风痰瘀血交凝入络成筋箭
……
卷三
卷四

精彩书摘

  《大国医经典医案赏析系列:王旭高经典医案赏析》:
  【赏析】
  《素问·上古天真论》日:“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冲脉为十二经脉气血汇聚之处,对月经以时下有着重要的作用,与阳明的关系最为密切。冲脉血海为月经之本,冲脉通过气街与阳明相会,故冲脉之血主要来源于阳明。《素问·痿论》云:“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脾胃乃人体气血生化之源。《素问·阴阳别论》日:“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女子以肝为先天,情志不畅,致肝郁气滞,郁久化火,耗伤气血,胞脉闭阻,心气不通,发为消渴闭经。《太平圣惠方·三消论》明确提出三消概念:“夫三消者,一名消渴,二名消中,三名消肾……”;《素问·脉要精微论》云:“瘅成为消中”;王冰注云:“消中之证善食而瘦”。《内经》所云“消中”,即后人所称“中消”。本病为“阳明燥热津”,故见消谷善饥;肾主藏精,肝主疏泄,肝失条达,燥热伤肾,则肾固摄失权,水谷精微直趋下泄,见小溲如脓;然肝郁太过克伐脾土,又见胸痛吐酸;脉沉细数而涩,皆属血虚气郁之象。选用川黄连苦寒质润长于清火;麦冬甘凉,功擅滋阴润燥;蛤壳苦寒,入胃经,制酸止痛;鲜楝树根皮苦寒有毒,外洗可除热、杀虫止痒;建兰叶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因其重而减之”,病势重,应缓图之;《素问·标本病传论》日:“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患者本身为血亏,正气不足,先治火热之标,后治血亏之本。仅用四味药水煎服,一味外洗药,体现了因势利导及标本兼顾的治疗思想。
  复诊,首诊用药后,苦寒泻下之功明显,大便通畅。但郁热之势尚在,暗耗五脏之阴,见口渴善饮,舌质红,有裂纹;患者素体阴血亏虚,血不养肝,肝阳上亢,见头晕,目眩;正气不足,带脉失约,故见带下。方药续用川黄连、建兰叶,加淡黄芩、川连。川连偏于入心,长于清火解毒,且能泄热,止消渴;黄芩其性虽寒而不燥,长于清肺热,两者性相近而又各有专长,故二药配伍清化湿热之效益显;黑山栀苦寒,清热泻火凉血;生地凉心火之血热,除五心之烦热;当归、阿胶、川芎、白芍、养肝血,柔肝以潜肝阳。另早晚各服五丸,大黄(庶虫)虫丸活血破瘀,祛瘀生新,通经消痞,缓中补虚。综述上方,寓清泄于补正,扶正与祛邪并举。
  三诊,患者的症状皆有好转,效不更法,守前方酌加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清心。揣度医家王旭高用洋参、麦冬、女贞子、沙苑子,皆为甘寒滋润之品,旨在“精不足,补之以味”,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茯苓药性平和,健脾利湿,可除带下,且不伤正虚之本。
  四诊,《素问·阴阳别论》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二阳结谓之消。”“风消”是指肌肉日渐瘦削的病证。王冰注曰:“二阳,谓阳明大肠及胃之脉也……夫肠胃发病,心脾受之,心受之则血不流,脾受之则味不化”,并认为“胃病深久,传入于脾,故为风热以消削”。此风为内之肝风,喻相火妄动,消烁津液而发为消渴之谓也。诸多医家认为消渴病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消耗性病证。虑脏腑穷极,精微不能化血,反壅滞脏腑之内,日久化腐生热,热腐相炽必引发痈疽之患,故每次用凉血清火之药防患未然。时值阳热亢盛的六七月间,患者出现足部坏疽,三消症亦逐日加重,阴愈虚则燥热愈盛,两者相因为病。心脾阳明之火熏炙,阳明之脉循经上攻致使胸中疼热,齿痛脱落,故效仿叶氏用玉女煎。因虚火为本,故选用鲜生地、大生地以折阳明气血火燔燎原之势,使热彻阴存;生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能疗痈疽,且调和诸药;枇杷叶性凉,香而不燥,善下气,气下则火降,而胃自安,保柔金而肃治节,布散津微达全身上下,方药之妙用,可窥一斑。此外,经日“二阳之病发心脾”之理,对治疗闭经等病证有重要的辨病论治指导意义,不论先病阳明亏虚,后病阳明阴伤津燥,终使血化乏源。治取阳明,清火存津,以恐三消之变哉。
  ……

前言/序言


《大国医经典医案赏析系列:王旭高经典医案赏析》 凝练中医智慧,传承杏林绝学 在中医药浩瀚的星河中,名医辈出,贡献卓著。而王旭高,作为清代医坛的一代宗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精湛的临床技艺和高尚的医德,在中医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医案,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中医的智慧之光,至今仍是后学者学习、借鉴的宝贵财富。 本书《大国医经典医案赏析系列:王旭高经典医案赏析》,正是汇聚了王旭高先生的经典医案,并由当代名中医进行深度赏析与解读。本书旨在通过对这些真实、鲜活的医案的剖析,带领读者走进王旭高先生的医学世界,领略其辨证论治的严谨、遣方用药的精准、以及治病救人的仁心。 内容精要: 本书精选王旭高先生临床实践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学术价值的医案,涵盖了内、妇、儿、杂病等多个领域,力求展现其医学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每一则医案,都不仅仅是一份病历记录,更是王旭高先生对于疾病本质的深刻洞察,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精微把握,以及对于治疗方略的独到见解。 医案赏析: 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其深入的医案赏析。每一则医案之后,都附有当代资深中医师的精彩评析。这些评析并非简单的复述,而是从多个维度对医案进行深入解读,包括: 辨证思路解析: 详细阐述王旭高先生是如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准确把握病机,进行辨证分型的。赏析者会深入剖析其辨证的依据、关键节点,以及可能存在的不同思路。 方药剂量分析: 细致解读所使用的方剂组成、药物配伍、剂量变化及其背后的药理依据。赏析者会结合王旭高先生的用药习惯和临床经验,讲解为何选择此方、此药,以及剂量调整的考量。 治法治则探讨: 深入分析王旭高先生的治疗原则和治法选择,如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理气活血等,并探讨其与现代医学的联系与区别。 临床经验总结: 提炼医案中所蕴含的临床经验和技巧,如对特定疾病的独到认识、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心得、以及对疾病预后的判断等,为读者提供宝贵的临床参考。 学术思想传承: 将医案置于王旭高先生的整体医学思想体系中进行考察,分析其医案如何体现其学术流派的特点,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启示。 现代视角解读: 赏析者会尝试用现代医学的语言和理念,对医案中的某些病机、疗效进行重新阐释,搭建古今医学的桥梁,让经典更易于被现代人理解和接受。 本书特色: 名家荟萃: 汇聚了王旭高先生的经典医案,并邀请了多位在各自领域享有盛誉的中医学家进行赏析,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学术性。 深入浅出: 赏析语言通俗易懂,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可读性,适合不同层次的中医爱好者和临床工作者阅读。 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真实医案,将中医理论具象化,让读者在实际案例中理解和掌握中医的精髓,提升临床思维能力。 传承与创新并重: 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医学的视角和研究成果,促进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图文并茂(视具体出版情况而定): 可能包含医案原文、病证图示、药材图片等,增强阅读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阅读本书,您将收获: 深厚的理论功底: 领略王旭高先生高超的辨证论治艺术,理解中医治病救人的根本之道。 精湛的临床技艺: 学习王旭高先生遣方用药的智慧,掌握灵活运用经典方剂的技巧。 高尚的医德情操: 感悟王旭高先生悬壶济世、仁心仁术的精神,提升自身的医德修养。 宝贵的临床经验: 从海量真实医案中汲取临床智慧,提升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 对中医的全新认识: 重新发现中医的博大精深,激发对中医学习和研究的热情。 本书适合人群: 高等院校中医专业学生。 中医师、中药师等临床从业人员。 对中医养生、中医文化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希望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医学史和名医思想的学者。 《大国医经典医案赏析系列:王旭高经典医案赏析》,不仅是一部医学著作,更是一扇通往中医智慧宝库的大门。它将引领您走进王旭高先生的医学世界,感受中医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宝贵医学遗产。让我们一同走进经典,品味智慧,感悟中医的生生不息!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听闻了“大国医经典医案赏析系列”这套书,尤其是其中的“王旭高经典医案赏析”,让我颇为期待。作为一名中医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中医临床实践的书籍。我设想,这本王旭高老先生的医案赏析,一定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名老中医的临床智慧。我非常好奇,在王老先生的眼中,疾病是如何产生的?他又是如何通过望闻问切,洞察病机的?我尤其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他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病情时,是如何做到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的,以及是如何根据病情的变化,灵活调整方药的。我猜想,这本书不仅是理论的阐述,更是对中医“形神合一”、“辨证论治”理念的生动实践。我希望能通过阅读,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医的精妙之处,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中,成为一个更好的中医学习者。

评分

中医的魅力,在于它的博大精深,也在于它的传承有序。我一直认为,医案是中医传承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承载着历代名医的智慧和经验。当我看到“大国医经典医案赏析系列:王旭高经典医案赏析”这本书时,我的内心是充满期待的。王旭高老先生在医界素有盛名,他的医案无疑是中医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我个人对书中收录的医案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体现其独到见解和治疗特色的案例。我设想,通过对这些医案的赏析,我不仅能学习到王老先生的临床用药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够领略到他辨证论治的精髓,以及他对病机演变的深刻洞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每一个医案,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疾病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医是如何通过调整机体平衡来达到治疗目的的。这对于我提升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都将有巨大的帮助。

评分

作为一名中医初学者,我深知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但更渴望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市面上关于中医的书籍很多,但能够真正做到深入浅出的,却并不多见。这套“大国医经典医案赏析系列”,特别是其中的“王旭高经典医案赏析”,我期待它能成为我学习路上的指路明灯。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提供医案,更重要的是有详细的解读,能够解释清楚每一个处方背后的道理,每一个用药的考量,每一个证型的判断依据。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在面对相似的症状时,会有不同的治法;为什么同样一种病,在中医看来却可以有多种病因和病机。这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过程,对于巩固理论知识,建立扎实的临床思维至关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将王老先生的精湛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展现出来,让我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少走弯路。

评分

我对中医的理解,一直以来都带着一种敬畏和探索的心情。总觉得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是前人留下的宝藏,而医案,更是直接展现中医临床魅力的窗口。这本“王旭高经典医案赏析”,我个人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因为它聚焦于一位名医的实际案例。我设想,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他的诊室里旁听,看他是如何与病人交流,如何通过细微的症状捕捉关键信息,如何审慎地做出诊断,又如何有条不紊地制定治疗方案。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一些疑难杂症的医案,那些看似棘手、难以治愈的病症,在王老先生手中是如何被化解的。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学习,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感悟,关于仁心仁术,关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医“天人合一”、“辨证施治”的理念,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临床思考模式。

评分

一直对中医的临床实践非常感兴趣,尤其喜欢看那些名老中医的医案,总觉得里面藏着治病的智慧和经验。最近听朋友推荐了这套“大国医经典医案赏析系列”,虽然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光是这个名字就让我心生向往。尤其是“王旭高经典医案赏析”这一本,王旭高老先生在中医界的名头可是响当当,他所留下的医案,想必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华。我特别期待能够从这些医案中学习到他辨证论治的思路,他对病机精准把握的方法,以及他灵活运用方药的艺术。我猜想,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医案,更重要的是会深入剖析每一个医案背后的逻辑,从症状入手,层层剥茧,直至找到病根,然后是如何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方药,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这种条分缕析的讲解方式,对于我们这些想要提升临床思维能力的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中医并非是僵化的理论,而是充满生命力和智慧的临床实践。

评分

好书,活动给力,半价买到,值

评分

好的

评分

商品质量不错,一直相信京东!

评分

活动购买,实用又实惠!

评分

书不错,快递小哥给力。

评分

速度非常快,基本上每次都是在京东买的书啦。

评分

很不错,离我比较近,书籍完好无损

评分

整个系列里的书都好

评分

正版图书,值得学习,很有收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