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欧体育哲学思想比较》通过中欧体育哲学思想双向互动揭示中欧体育文化会通之旨,即不同民族之普世性类哲学的趣向之旨。既继承传统又立足当代,既依据国内又借鉴国外,辩证地分析中欧体育哲学思想异流而同源、殊途而同归于真与善、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人类的“大一”生命之中。
作者简介
王宏,男,博士,副教授。1998年6月,于河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4年6月。于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11年6月,于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13年11月,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执教于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体育理论与方法、竞技运动理论与方法、中西体育文化比较。近年来。多次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主持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一项,主编教材一部,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余篇。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研究时代背景及意义
一、时代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的
二、关键问题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相关界定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的时间界定
三、研究的空间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爱的体育本体论与智的体育本体论
第一节 中国爱的体育本体论
一、中国本体论的特征
二、中国古代体育起源
三、中国的体育本体论
第二节 欧洲智的体育本体论
一、欧洲本体论的特征
二、欧洲古代体育起源
三、欧洲的体育本体论
第三节 中欧体育本体论歧异与会通
一、中欧哲学本体论的歧异与会通
二、中欧体育本体论的歧异与会通
第二章 关注养生与注重竞争的运动表现
第一节 中国关注养生的体育运动表现
一、中国“体育”概念表达
二、中国体育的发展与展望
第二节 欧洲注重竞争的体育运动表现
一、欧洲体育概念的形成及内涵外延延伸
二、欧洲奥林匹克体育项目的发展与创新
第三节 中欧体育形式表现的差异与互补
一、中欧体育的形式比较与分析
二、中欧体育发展形式泾渭分明
三、中欧体育形式的差异与互补
第三章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体育信仰
第一节 中国内在超越的体育信仰
一、中国信仰的生成
二、中国信仰的特征
三、中国体育对内在超越信仰的彰显
第二节 欧洲外在超越的体育信仰
一、欧洲信仰的生成
二、欧洲信仰的特征
三、欧洲体育对外在超越信仰的彰显
第三节 中欧体育信仰的歧异与会通
一、中欧信仰的歧异与会通的实现
二、中欧体育信仰歧异与会通的实现
第四章 直觉的体育伦理学与认知的体育伦理学
第一节 中国直觉的体育伦理学
一、中国直觉的伦理学
二、直觉的体育伦理学
第二节 欧洲认知的体育伦理学
一、欧洲认知的伦理学
二、认知的体育伦理学
第三节 中欧体育伦理学的歧异与会通
一、中欧伦理学的歧异与会通
二、体育伦理学的歧异与会通
第五章 主体关系与主客关系的体育审美
第一节 中国主体关系的体育审美
一、中国主体关系的审美特征
二、中国主体关系的体育审美
第二节 欧洲主客关系的体育审美
一、欧洲艺术的主客审美特征
二、欧洲主客关系的体育审美
第三节 中欧体育审美的差异与互补
一、中欧审美差异与互补
二、体育审美差异与互补
第六章 社会本位与个位本位的体育价值观
第一节 中国社会本位的体育价值观
一、中国社会本位体育价值观的理论源泉
二、中国社会本位体育价值观的表现特征
三、中国社会本位的多元生态体育价值观
第二节 欧洲个体本位的体育价值观
一、欧洲个体本位体育价值观的源泉
二、欧洲个体本位体育价值观的特征
三、古希腊期萌芽的体育运动价值观
四、欧洲现代时期体育的人文价值观
第三节 中欧体育价值观的歧异与会通
一、中欧价值观的歧异论
二、中欧价值观相互影响
三、中欧体育价值的会通
结语
一、总论
二、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中欧体育哲学思想比较》:
(五)“娱乐重于竞技”的体育伦理思想
在先秦及秦汉时期,体育与军事的结合极为紧密,射、御、蹴鞠、游泳等项目在军事训练中运用得较多,而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得较少。这与儒家以“实用理性”著称的思想有关。在“实用理性”精神的影响下,一切事物都不能脱离实际,从而使“社会风气和民族心理蒙上了极大的沉重感。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产生出有如希腊的那种‘嬉戏’心理和‘游戏’隋调”。诚然,这与农耕自然经济基础密切相关,兵者国家大事的战争从士兵的选拔到战场的现实,终究需要身强力壮的体格,需要能征善战的勇气和智略。
进入魏晋以后,在主流意识中,崇尚虚无无为的玄学对儒家的“实用理性”产生了冲击。而在社会生活里,由于魏晋时期的统治者是由汉代世家望族演变来的门阀士族,他们位居要津,但生活方式极为腐朽,终日沉湎于酒色淫乐中。“或乱项科头,或裸袒蹲夷,或行酒而止所亲……”(《晋书·刺骄》)玄学的产生又助长了门阀士族腐朽的生活方式。同时由于“魏晋之际,天下多故”,也促使魏晋形成了苟且偷安、纵欲混世的社会风气。于是体育项目的娱乐性逐渐增强。如春秋战国时讲究礼节的投壶活动到了魏晋就成为了愉悦身心的游戏,而“弹棋亦近世之雅戏,谓愁释愦,时可用之”(《颜氏家训集解》)的处世思想更促使体育活动成为人们逃避现实、宣泄愁绪的一种方法和途径。
到隋唐,由于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娱乐体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是盛行一时的各类球戏如蹦鞠、击鞠、步打球、踏鞠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在民间广泛开展,帝王之家、贵族子弟也乐此不疲。据说唐玄宗就是个出色的击鞠能手,其后的宪宗、穆宗、文宗、宣宗、僖宗、昭宗都喜欢打马球。更有甚者,一些打球能手往往还被皇帝看中而授之以官。唐末周宝(814—887),因毡球打得好,被唐武宗提升为金吾将军。唐代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还有顺应时令的立春拔河、清明秋千、重阳登山、端午竞渡等等,娱乐体育呈现空前的兴盛。
唐代体育的对抗性也有所增强。蹴鞠在汉代就有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竞赛体制,但当时只有鞠域或鞠室,没有“毡门”,到唐代时鞠室改为毡门。据仲无颜《气氆赋》中记载:“苟投足之有便,知入门而无义;时也广场春霁,寒食景妍,交争竞逐”说明当时的蹴鞠是两队对抗,且各有一门,对抗性明显增强。
……
中欧体育哲学思想比较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