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研究叢書:連片特睏山區可持續生計問題與協同發展機製研究

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研究叢書:連片特睏山區可持續生計問題與協同發展機製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柏振忠,李亮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426451
版次:1
商品編碼:1167250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研究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8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集中連片特殊睏難地區已經成為我國未來較長時期扶貧攻堅的主戰場。《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研究叢書:連片特睏山區可持續生計問題與協同發展機製研究》以連片特睏山區為研究區域,學習藉鑒國內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運用經濟學、管理學、民族學、社會學等基本原理,采用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相結閤的方法,選取武陵山片區、南嶺山片區作為分析案例,開展大樣本數據調查,在對可持續生計問題與協同發展相關理論進行梳理的基礎上,結閤連片特睏山區具體區情,構建連片特睏山區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對連片特睏山區生計資本狀況、生計脆弱性問題、經濟政策發展變化、扶貧政策績效評價等進行研究;根據連片特睏山區跨行政區劃的地域特徵,探討整閤資源等優勢,加強區域協同,構建協同發展新機製;並通過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對國外先進經驗進行比較藉鑒,最後從政府政策和製度保障兩方麵提齣連片特睏山區農戶生計水平提升及區域協同發展的對策建議。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連片特睏山區生計問題的提齣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連片特睏山區可持續生計問題與協同發展機製理論基礎
第一節 相關概念的提齣與界定
第二節 可持續生計問題與協同發展機製理論解釋
第三節 可持續生計問題與協同發展機製方法論基礎

第三章 連片特睏山區生計資本狀況調查研究
第一節 自然資本狀況
第二節 金融資本狀況
第三節 物質資本狀況
第四節 人力資本狀況
第五節 社會資本狀況

第四章 連片特睏山區生計脆弱性問題研究
第一節 脆弱性概念界定
第二節 連片特睏山區生計脆弱性實證分析
第三節 研究主要結論及相關政策含義

第五章 連片特睏山區經濟政策發展變化研究
第一節 連片特睏山區扶貧政策發展變化
第二節 連片特睏山區經濟政策發展變化

第六章 連片特睏山區扶貧政策績效評價研究
第一節 政府扶貧資金投入的扶貧績效
第二節 連片特睏山區農戶小額信貸的扶貧績效
第三節 連片貧睏山區人力資本投資的績效分析
第四節 東西部協作扶貧的績效分析

第七章 連片特睏山區協同發展機製研究
第一節 連片特睏山區協同發展的現實意義
第二節 連片特睏山區協同發展存在的睏難和問題
第三節 連片特睏山區協同發展的路徑與機製

第八章 武陵山片區生計資本稟賦及協同發展戰略分析
第一節 武陵山片區概況及生計資本稟賦
第二節 武陵山片區發展麵臨的機遇及挑戰
第三節 武陵山片區發展的目標定位
第四節 加快武陵山片區協同發展的戰略對策

第九章 南嶺山片區扶貧攻堅對象特徵及區域協同發展分析
第一節 南嶺山片區農戶貧睏現狀分析
第二節 南嶺山片區貧睏現狀分析
第三節 南嶺山片區扶貧攻堅對象特徵分析
第四節 南嶺山片區扶貧攻堅麵臨的問題分析
第五節 促進南嶺山片區協同發展的對策建議

第十章 國外生計水平提升政策比較與經驗藉鑒研究
第一節 美國的貧睏治理及移民政策
第二節 歐盟的貧睏治理及少數民族的扶持政策
第三節 澳大利亞民族構成與政策演變
第四節 發展中國傢的貧睏治理政策演變

第十一章 連片特睏山區協同發展的政策和製度保障研究
第一節 堅持“三結閤”,用好用活國傢扶貧開發政策
第二節 實行稅製改革,提升連片特睏山區財政收入能力
第三節 加快機製轉型,強化連片特睏山區脆弱性治理
第四節 推進扶貧開發,實現扶貧模式嚮“精準扶貧”轉變
第五節 配閤主體功能區建設,建立生態補償機製
第六節 健全教育培訓支持體係,促進人力資本的形成積纍
第七節 打造多層次閤作平颱,創新區域協作機製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精彩書摘

  《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研究叢書:連片特睏山區可持續生計問題與協同發展機製研究》: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連片特睏山區生計問題的提齣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一、連片特睏山區生計問題的提齣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貧睏人口在大幅度地減少,中國政府在消除貧睏方麵取得瞭舉世矚目的成績。但由於地域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均衡,隨著扶貧工作的不斷推進,貧睏人口在農村的密集程度越來越呈現齣連片性特徵。《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指齣:“把連片特睏地區作為主戰場 ,努力推動貧睏地區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在《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中劃定的14個集中連片生計特睏地區,其中有11個包含民族自治區,包括滇桂黔石漠化區、滇西邊境山區、武陵山區、西藏、四省藏區以及新疆南疆三地州等片區。這14個集中連片又是生計資本薄弱的地區,其中,西藏、四省藏區、新疆南疆三地州此前已被明確實施特殊政策,其他11個則屬新劃分的集中的連片特睏地區。最新數據顯示,新劃分齣的11個生計資本薄弱地區覆蓋超過500個縣,麵積超過140萬平方韆米,總人口超過2億人,其中農村人口約1.9億人。按2008~2010年三年數據平均計算,這些地區的縣域人均地區生産總值6750元,縣域人均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72元,縣域農民人均純收入2667元,僅分彆相當於同時期我國西部地區平均水平的49.1%、43.7%和73.2%。
  我國集中連片特睏地區分布呈現以下特點:①在空間分布上,與我國區域經濟分布差異具有相關性。同我國的區域經濟差異分布相似,由東至西,往內陸延伸,集中連片特睏地區數量依次增多,東部地區涉及數量少,中部地區涉及的數量開始增多,西部地區涉及的數量最多。集中連片特睏地區有著改善生計資本現狀、擺脫生計睏難、發展地區經濟的強烈願望。②在地域分布上,多集中在內陸和不同類型的山區。這些地區自然地理條件差,交通極為不便,武陵山區就是其中的典型。可見,集中連片特睏地區具有生計資本薄弱的共同特性。同時,這也正是本書以連片特睏山區為研究區域的主要依據。③在生活方式上,延續著傳統的生活方式,主要資源多用於從事第一産業。第二、三産業都較為落後,但由於第一産業很難帶動經濟發展,因此,這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都不高。④在對外關係上,其與外界的溝通聯係較少,具有相對的封閉性。由於這些地區的地理條件差,地勢復雜甚至險要,區位偏遠,人們很難到達邊遠山區,導緻其與臨近地區的溝通聯係非常少,外界的優秀産業、先進管理理念、多元文化難以滲透到這些地區,從而形成生計資本薄弱的惡性循環。這些原因造成的結果是,僅憑自身力量發展本地區經濟變得睏難重重,且呈現惡性循環。因此,為擺脫集中連片特睏地區生計資本薄弱的惡性循環,必須發揮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作用纔能取得真正實效。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生計安全與質量問題是當今我國連片特睏山區的核心問題,穩定的生計可以使有關的政策協調發展、消除貧睏並可持續地利用資源。為推進武陵山老、少、邊、貧地區經濟協作和功能互補,促進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特彆是協調鄂、湘、渝、黔四省(直轄市)毗鄰地區加快發展,2009年年初,國務院正式發文成立國傢戰略層麵的“武陵山經濟協作區”國發〔2009〕3號。2011年12月1日發布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將六盤山區、秦巴山區、武陵山區、烏濛山區、滇桂黔石漠化區、滇西邊境山區、大興安嶺南麓山區、燕山—太行山區、呂梁山區、大彆山區、羅霄山區等區域的連片特睏山區和已明確實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區、新疆南疆三地州作為新十年扶貧攻堅的主戰場。2011年年底,為積纍以跨省片區為單元組織大規模扶貧攻堅的經驗和方法,中央決定在武陵山片區率先開展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根據國務院批復的《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武陵山片區將著力解決瓶頸製約和突齣矛盾,加快連片特睏地區發展和脫貧緻富步伐,為全國扶貧攻堅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可見,連片特睏山區可持續生計與協同發展機製問題已經成為當前扶貧攻堅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學術界對於貧睏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其對於貧睏的理解已從收入的貧睏轉變為創造收入的能力、機會和權利的貧睏。就連片特睏山區而言,當前扶貧攻堅呈現齣一些新的特點,主要錶現在:經過前一階段的扶貧開發,農村已經建立瞭一定的基礎設施,農戶擁有瞭一定的生計資本,連片特睏山區的農村貧睏問題已經轉化為農戶在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作用下的適應性和生計可持續性問題。
  基於此,本書運用民族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數量經濟學等理論和方法,立足於微觀農戶角度,選擇連片特睏山區的典型樣本縣、市作為數據采集點進行實地調研,藉助DFID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及SEI和剋拉剋大學的綜閤性脆弱性分析框架,研究我國特定區域、特殊人群的生計問題,分析其掌握的生計資本現實狀況,剖析這些人群生計脆弱性的原因和特徵,研究協作區協同發展機製,探尋按照因地製宜、分類指導的原則,降解生計脆弱性、實現可持續生計政策和製度的保障。本書的研究對於開展武陵山片區試點工作、打好新一輪扶貧攻堅戰、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及確保全國人民共同實現全麵小康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緊迫的現實意義。
  第二節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關於集中連片特睏地區貧睏問題的研究
  集中連片特睏地區的貧睏問題,不僅呈現齣貧睏發生率高、貧睏程度深、扶貧攻堅難度大等特點,而且,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的轉換,既往的減貧模式已經很難適應該類地區的貧睏治理事業,迫切需要完成理論視角的轉換。同時,連片特睏地區多具有自然地理條件的復雜性和經濟社會文化多元性並存的特徵,以“發展主義”為核心的“同質化”貧睏治理方案,不僅難以實現減貧的目標,反而會麵臨巨大的生態風險、社會風險和文化風險。連片特睏地區的貧睏問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減貧與發展有著自身獨特的規律(呂方,2012)。
  1.貧睏區域及類型劃分研究
  1984年國務院曾把相對集中的貧睏縣劃分為18個貧睏片區,即沂濛山區、閩西南地區、閩東北地區、魯兒虎山區、太行山區、呂梁山區、秦嶺大巴山區、武陵山區、大彆山區、井岡山和贛南地區、定西乾旱地區、西海固地區、陝北地區、西藏地區、滇東南地區、橫斷山區、九萬大山地區、烏濛山區及桂西北地區(張磊,2007)。1989年,中國科學院薑德華等(1988)將741個低收入縣劃分為黃土高原丘陵溝壑貧睏類型、東西部接壤地帶貧睏類型、西南喀斯特山區貧睏類型、東部丘陵山區貧睏類型、青藏高原貧睏類型和濛新乾旱區貧睏類型6類21個亞類。1994年郭喜來等將“八七扶貧攻堅”確定的592個貧睏縣分為3類10個亞類,即中部山地高原環境脆弱貧睏帶、西部沙漠高寒山區環境惡劣貧睏帶、東部平原山丘環境危急及老革命根據地孤島型貧睏帶(郭喜來和薑德華,1995)。《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把我國按照區域特徵劃分為14個集中連片特睏地區。14個集中連片特睏地區涵蓋瞭我國主要的山脈地帶、荒漠化地區、高原地帶、喀斯特地貌地區等,這就意味著,這些地區屬於貧睏問題與生態脆弱高度耦閤的區域,每一個片區減貧與發展所麵臨的生態約束、資源約束均存在著差異,同時,各片區的主要緻貧原因和減貧方式也將會有很大的差彆。
  2.貧睏成因研究
  集中連片特睏地區貧睏成因可分為主觀成因和客觀成因兩個方麵。主觀成因方麵:①農戶主體成因。思想觀念落後、經營機製影響、教育投入少(劉治金,2012)、文化程度低(李雪萍和王濛,2012)、傢庭人力資本匱乏(陳應鶴,1991;陳琦,2012)、生活消費習慣(饒華敏,2012)等是造成集中連片地區貧睏的重要原因。②公共決策成因。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區域公共産品供給缺乏協調(李樂為和岑乾明,2011)是導緻其貧睏的重要誘因。客觀成因方麵:①自然風險。張大維(2011)透過對渝鄂湘黔交界處149個村的案例分析發現,在集中連片特睏地區,災害具有多發性和高頻性;災害影響具有廣泛性和深度性;災害與貧睏具有重閤性和一緻性;災害、脆弱性、可行能力、貧睏等要素之間具有相對的繼替性和循環性。②資源環境瓶頸。人口壓力大,資源承載超荷(王映雪,2009;張榆琴和李學坤,2012)。
  3.集中連片特睏地區貧睏治理策略
  當前,我國扶貧開發模式逐步由“整村推進”模式整閤為集中連片開發模式。呂方(2012)認為,連片特睏地區的扶貧開發事業,需要通過整體認識連片特睏地區減貧與發展道路的獨特性,激活“發展的想象力”,開創新型的貧睏治理模式。其中“發展的想象力”包含著多元發展、多重視角、文化自覺三個層麵的基本內涵。王震和夏英(2012)認為,連片開發模式中資金的整閤機製,促進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點項目扶持機製,以及連片開發區的統一管理等機製對於産業開發、農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屠飛鵬(2012)認為,由於我國政府治理在類型上都屬於政府主導型,連片特睏地區縣級政府作為縣域治理最主要的主體,政府公務人員的素質,政府治理權力的運行結構,行政文化等因素直接關係到治理成效。因此,連片特睏地區縣級政府在治理轉型中也麵臨著自身治理的壓力,要實現貧睏治理轉型,提高其治理能力甚為關鍵。吳國寶和郭建宇(2012)認為,連片特睏地區作為未來十年中國扶貧開發主戰場解決宏觀區域貧睏問題的同時,也應通過創新扶貧方式來解決貧睏戶和貧睏村等微觀層麵的貧睏問題。汪三貴和殷浩棟(2013)指齣,農村扶貧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著瞄準效率偏低等問題,從而導緻“益貧睏地區”大於“益貧睏戶”的政策偏差。廖錦成等(2012)認為,應建立片區扶貧發展協作新機製,構建“大扶貧”格局。李燦鬆和孫智明(2012)認為,應采取內生增長方式構建特色反貧睏機製。《2013年連片特睏區藍皮書》中指齣,連片特睏區要想跳齣“貧睏陷阱”,必須藉助外部援助,而且應該是非常規性的援助措施;但又必須吸取以往“輸血式”扶貧的教訓,應著眼於長期自我發展能力的培養。
  (二)關於省際結閤部連片特睏山區貧睏問題的研究
  1.貧睏現狀的調查研究
  從徐鯤和冉光和(2009)對重慶三類貧睏村的調查,王麗華(2011)對湖南湘西八個貧睏縣的調查,張大維(2011)對渝鄂湘黔交界處的調查,崔榮芳(2011)對湖南湘西州的研究,陳蘭等(2012)對重慶酉陽縣的調查,譚賢楚和硃力(2012)對湖北恩施州的調查,童中賢等(2012)對湖南湘西的研究,李俊傑和李海鵬(2013)對武陵山區37146個貧睏農戶的貧睏維度的研究,總結省際結閤部高山區的貧睏呈現如下特徵:①地緣性特徵凸顯,集中於自然災害發生頻繁、經濟基礎薄弱、人力資本積纍水平低及生産方式落後的地區。②貧睏群體構成特徵明顯,生存型貧睏戶占調查總戶數的25%,溫飽型貧睏戶數量占65%,發展型貧睏戶數量占10%。貧睏集中在缺少主要勞動力、傢庭成員有生病或殘疾、傢裏有在讀書的大學生等此類彆的居民傢庭中。劉璐琳(2012) 概括瞭這些地區的四個特點:一是少數民族比例高;二是貧睏人口集中連片;三是生存條件極其惡劣,是典型的“原生態貧睏”;四是社會發育程度較低,脫貧成果很難鞏固。郭福亮等(2012)認為,省際結閤部是一種特殊的地理單元,部分地區與“民族走廊”相交錯,經濟相對落後;在社會轉型期,是社會管理的薄弱區和復雜區,因邊界問題造成的各種糾紛增多。李俊傑和李海鵬(2013)依據阿馬蒂亞?森的“多維貧睏”理論,分析瞭武陵山區37146個貧睏農戶的貧睏維度分布情況,結果發現“養老保險”、“勞動力剝奪”、“耕地麵積”、“收入多樣性”和“飲水”五個維度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剝奪。
  2.緻貧原因的研究
  (1)自然因素製約:張緒清(2010)認為,高海拔、喀斯特地貌等脆弱性生態是導緻烏濛山區落入“貧睏陷阱”的主要原因。張大維(2011)透過對渝鄂湘黔交界處149個村的案例分析發現,在集中連片特睏地區,災害具有多發性和高頻性;災害影響具有廣泛性和深度性;災害與貧睏具有重閤性和一緻性;災害、脆弱性、可行能力、貧睏等要素之間具有相對的繼替性和循環性。這些都顯示齣加強集中連片特睏地區災害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前言/序言


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研究叢書:連片特睏山區可持續生計問題與協同發展機製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研究叢書:連片特睏山區可持續生計問題與協同發展機製研究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研究叢書:連片特睏山區可持續生計問題與協同發展機製研究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研究叢書:連片特睏山區可持續生計問題與協同發展機製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經濟社會統籌發展研究叢書:連片特睏山區可持續生計問題與協同發展機製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