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附草案說明) 團購電話 010-57994240 | 作者 | 法律齣版社 |
| 定價 | 5.00元 | 齣版社 | 法律齣版社 |
| ISBN | 9787519706500 | 齣版日期 | 2017-03-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民法總則草案分為11章,包括基本原則、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附則,共210條。主要內容是: (一)關於基本原則和法律適用規則 草案*章以確立基本原則為核心,並就立法宗旨、法律適用規則作齣規定。草案進一步明確瞭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産權利以及其他閤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並確立瞭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原則、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 關於民事法律的適用規則,草案規定:一是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習俗。二是其他法律對民事關係有特彆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二)關於民事主體 草案規定瞭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3類民事主體。 關於自然人製度。草案在民法通則的基礎上,對自然人製度作瞭以下完善:一是增加瞭保護胎兒利益的規定。涉及遺産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二是下調瞭限製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齡標準。三是完善瞭監護製度。草案明確瞭父母子女間的撫養、贍養等義務,擴大瞭被監護人的範圍,強化瞭政府的監護職能,並就監護人的確定、監護職責的履行、撤銷監護等製度作齣明確規定。 關於法人製度。草案按照法人設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麵的不同,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彆法人3類。對營利法人和非營利法人,草案隻列舉瞭幾種比較典型的具體類型,對現實生活中已經存在或者可能齣現的其他法人組織,可以按照其特徵,分彆歸入營利法人或者非營利法人。對特彆法人,草案規定瞭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機關法人。機關設立的目的是履行公共管理等職能,這與其他法人組織存在明顯差彆。二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賦予其法人地位符閤黨中央有關改革精神,有利於完善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形式和運行機製,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三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在設立、變更和終止以及行使職能和責任承擔上都有其特殊性。四是城鎮、農村的閤作經濟組織。這類閤作經濟組織對內具有共益性或者互益性,對外也可以從事經營活動,依照法律的規定取得法人資格後,作為特彆法人。 關於非法人組織。草案規定,非法人組織是不具有法人資格,但是能夠依法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的組織,包括個人獨資企業、閤夥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專業服務機構等。草案還規定,非法人組織的財産不足以清償債務的,其齣資人或者設立人承擔無限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三)關於民事權利 關於民事權利,草案規定瞭以下主要內容:一是人身權利。草案規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自然人享有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在信息化社會,自然人的個人信息保護尤其重要,草案對此作瞭有針對性的規定。二是財産權利。草案規定,民事主體的財産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債權、繼承權、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三是知識産權。草案對知識産權作瞭概括性規定,以統領各知識産權單行法律。四草案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産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五是為瞭規範民事權利的行使,草案規定,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閤法權益。 (四)關於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 草案對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製度主要作瞭以下完善:一是擴充瞭民事法律行為的內涵,既包括閤法的法律行為,也包括無效、可撤銷和效力待定的法律行為。二是增加瞭意思錶示的規則。草案對其作齣方式、生效和撤迴等作瞭規定。三是完善瞭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規則。草案在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有效條件的同時,對重大誤解、欺詐、脅迫、顯失公平等行為的撤銷,惡意串通行為的無效等分彆作瞭修改補充。四是完善瞭代理的一般規則以及委托代理製度。 (五)關於民事責任和訴訟時效 關於民事責任,草案主要作瞭以下規定:一是民事主體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二是列舉瞭停止侵害、返還財産、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懲罰性賠償等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三是為匡正社會風氣,鼓勵見義勇為的行為,草案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草案還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關於訴訟時效,草案主要作瞭以下規定:一是將現行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一般訴訟時效期間延長為三年。二是增加瞭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後訴訟時效的特殊起算點,給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成年後提供尋求法律救濟的機會,保護未成年人利益。 草案還對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期間計算等內容作瞭規定。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提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 《民法總則》作為民法典的總則編,集中體現民法的精神,規定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則,在民法典中起統率性、綱領性作用。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真的是太“硬核”瞭!我是一個法律小白,一直對民法典這類的東西感到望而卻步,覺得晦澀難懂。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附草案說明)》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雖然書名聽起來很嚴肅,但它的內容卻並非高高在上,遙不可及。草案說明的部分,更是如同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循循善誘地為我講解著復雜的法律條文。它不僅解釋瞭“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是這樣”。比如,對於某些概念的定義,說明部分會列舉齣不同的觀點和爭論,然後闡述最終確定的理由,這讓我在理解的同時,也能體會到立法過程的嚴謹和智慧。我印象特彆深的是關於“自然人”那一部分,從齣生到死亡,生命過程中的各種法律狀態被清晰地描繪齣來,讓我感受到法律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這本書的語言雖然專業,但通過草案說明的輔助,大部分內容我都能理解,甚至可以說,它激發瞭我對法律的濃厚興趣。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是抱著看看民法總則到底講瞭啥的心態去翻閱這本書的,畢竟“民法總則”聽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嚼動的。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附草案說明)》這本書,確實給瞭我很大的驚喜。它的優點在於,它不僅僅是把法律條文擺在那裏,而是用一種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來呈現。那個“草案說明”的部分,就像是一個導遊,帶著我一點點地走進民法總則的世界。它解釋瞭為什麼會有這些規定,這些規定是怎麼來的,在製定的時候有什麼樣的考慮。我覺得最棒的一點是,它不會給你一種“這就是標準答案”的感覺,反而會讓你知道,法律的製定也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這本書讓我覺得,法律並不是隻為律師和法官準備的,我們普通人也能讀懂,甚至能從中獲得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關於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關於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
評分作為一名法學專業的學生,我一直渴望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民法典的編纂邏輯和精神。這本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附草案說明)》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文本疊加,而是將冰冷的法律條文與鮮活的立法思考過程有機地結閤在瞭一起。草案說明部分,詳盡地記錄瞭每一次修法、每一次討論、每一次妥協,這讓我得以窺見法律從無到有,從爭議到統一的過程,極大地增強瞭我對民事立法的尊重和理解。我尤其喜歡它在解釋一些抽象概念時,所引用的各種學說和理論,這有助於我建立更宏觀的法律視野。比如,在學習“物權”章節時,草案說明中對“所有權”的多元化理解和不同學派的觀點對比,讓我對這一核心概念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思維方式的培養,它教會我如何批判性地看待法律,如何理解法律背後的價值取嚮。
評分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在湖北新華書店看到的這本書,當時就被它厚實的封麵和嚴謹的排版吸引瞭。作為一名從事與閤同打交道多年的基層工作者,我對民事法律的實用性有著切身的體會。拿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附草案說明)》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書中的民事法律行為、閤同、侵權責任等章節,與我的工作內容息息相關。讓我驚喜的是,書中的條文解釋不僅精確,而且草案說明部分還提供瞭大量實際案例的分析,這讓我能夠將書本知識與工作實踐相結閤,大大提升瞭我處理閤同糾紛、規範閤同條款的能力。例如,在處理一樁閤同違約案件時,我能夠引用書中的相關條文,並結閤草案說明中對“過錯推定”的解釋,更清晰地闡述我方的觀點,有效地維護瞭當事人的閤法權益。這本書就像一本“活的法律手冊”,為我的日常工作提供瞭寶貴的指導和支持。
評分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附草案說明)》的感受,真是讓人印象深刻。首先,這本書的齣版無疑是法治建設領域的一件大事,它標誌著我國民事法律體係的重大進步。作為一名法律愛好者,我一直關注著民法典的編纂進程,而《民法總則》作為民法典的“總綱”,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本書的結構嚴謹,從總則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則,到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再到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等核心製度的闡述,都力求做到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尤其是附帶的草案說明,更是為我們理解立法者的意圖、把握條文的精髓提供瞭極大的幫助。它詳細闡述瞭每一條規定的背景、理由、爭議焦點以及最終的修改過程,讓讀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法律條文背後的深層含義,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字麵理解。這種“案文+解讀”的形式,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來說,無疑是學習和理解民法總則的絕佳途徑。它不僅能讓我們掌握法律知識,更能培養我們運用法律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