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3
1.中國近代立憲史扛鼎之作,中紀委2014年度推薦圖書/鳳凰網2014年度十大好書《法的中國性》的姊妹篇。
2.1840—1919的政法變革是一個不可替代而又極富曆史和實踐意義的理論標本,為什麼“富強焦灼感”替代“立憲主義”的本體論價值成為中國近代立憲的規定性情緒?我們應該如何認識此間麵相復雜、歧義叢生的政製思想譜係?於今日而言, 其能夠開放齣來的實踐意義又有哪些?
王人博,著名法學傢,代錶性著作有:《法治論》《權利論》《法的中國性》《憲政文化與近代中國》等,另著有隨筆集《桃李江湖》《孤獨的敏感者》。其中,1989年與程燎原閤作《法治論》,是90年代國內外極具影響的學術著作,國內係統研究法治理論的開山之作,被評為“1978-2014影響中國十大法治圖書”;《法的中國性》榮獲中紀委2014年度推薦圖書、鳳凰網2014年度十大好書、法製日報2014年度十大法治圖書等。
代序 中國的近代性
受損的傳統世界
一 一個因應變故的新方略
二 西學對中學的衝擊
三 “君民共主”思想的確立
四 遺産與資源
西方的誘惑
一 製度的重要性
二 傳統與西化
三 在中西之間
四 以自由為體
求生之道
一 預備立憲
二 憲法性文件
三 憲製的“預備”
革命
一 論戰
二 革命中的隱患
三 用心很苦的“臨時約法”
四 探求新方案
“五四”思想
一 告彆傳統
二 惟民主義
三 自由主義
結語 曆史的意義
一 文化的實用主義
二 中國目標
三 政治的激進主義
近代性這個概念具有曖昧性。它自身無法迴答“誰的近代性”以及“如何近代性”。毫無疑問,近代性是西方擴張的一個結果。這樣說,並不是在意識形態層麵上否定西方,而是描述一個事實;“擴張”在這裏是個中性詞。也就是說,西方從自己的過去,那個離自己很近的“中世紀”走齣來,通過與自己的過去對峙的方式認識自己。與過去相比,現在的自己無疑是個“新我”,而如何確證這個新我的主體身份,光有“中世紀”這一麵鏡子是不夠的。曆史反射齣來的隻是一個鏡像,它還需要一麵實體性的鏡子。
這便是“東方”。作為東方中國的近代性,便是西方入侵/擴張的一個結果。西方大踏步地前進,中國則節節敗退。在這凱歌高奏的前進隊伍裏,既有到處尋找買主的資本意誌,也有探險傢冒險的激情,還有為瞭建立普遍神聖王國的傳教士的宗教獻身,當然也有手握兵刃的軍事徵服。正是在這進與退的關係中,西方在東方以及中國的身上驗證瞭自己的理性、科學、解放、實證主義的威力,並進一步確認瞭自己的近代性。相反,在敗北的中國這裏,自己因為失敗與被徵服而無法確認自己。與前進的西方相比,敗北的中國則是非理性、愚昧、奴役、空虛、頹廢的代詞,而這個代詞的發明也是西方的。就是說,理性是西方的,非理性也是西方的。中國在這滴著血的近代性中丟掉的不僅是自己的領土和主權,而且還喪失瞭命名自己的權利。歐洲是歐洲的,亞洲也是歐洲的。我的意思是說,這裏的“亞洲”,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地理學概念,它或多或少也帶有某種意識形態的色彩。人類居住地是西方根據自己的理性、科學丈量和測算而劃分命名的。亞洲既在歐洲之東,也在歐洲之後。
作為東方國傢,中國和日本正是在這“前進—後退”的二元結構裏,展開瞭自己的近代性。日本的近代性更多錶現的是“順從”,而中國因為落後顯現的則是“抵抗”。日本的近代性帶有二重性:無論是“脫亞入歐”還是“興亞抗歐”,中國這個因素一直是繞不過去的。要“入歐”首先是要“脫亞”,為什麼不說“脫日入歐”呢?因為日本要“脫日”那就不是日本瞭,而成瞭虛無;“脫亞”之“亞”的真實意思是中國,“脫亞”首先得“脫華”,不脫去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就不可能“入歐”。“脫華”就須極端地強調中日之間的差異性,“脫華”即是去華,“支那學”便提供瞭“去除”意義的“學術”基礎。進步主義在日本始終是一種悖論式存在:它既能解釋歐洲“入侵”日本的根據,“超剋論”就是為瞭反抗這個根據;但又須依賴它來解釋日本侵略中國的正當性。所謂“興亞抗歐”也是以中日極端差異化為前提的,因為正是這種差異纔可以解釋日本為什麼會是“興亞抗歐”的主角。竹內好把日本的這種近代性稱作“優等生文化”。“優等生文化”便是“興亞抗歐”的根據。
中國的“抵抗”則主要錶現為在西方麵前的極端落後性。這種落後性可以用反動勢力的強大進行解釋,也可以用中國國傢自身的性質來說明。這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中國的所有西方意義上的進步之路全都被堵死瞭。當上層官僚的異議都成為禁忌,中國革命隻能越來越嚮下層民眾推移,“下層革命”就成瞭中國抵抗的方式。而抵抗,則凸顯瞭中國近代性的特質。無論我們有多少不情願、不甘心,也無論我們對曆史做過多少次假設,我們無法、也無能接納西方的“進步”則成瞭一種最嚴酷的事實。而不斷革命成瞭我們的近代性自身。
這種因極端落後而産生的抵抗也沉積瞭中國的民族性格,而這種性格在我們個體身上滲齣來的便是魯迅。
竹內好說,“當所有通嚮進步的道路都被封閉瞭,所有新的希望都被粉碎瞭的時候,纔能積澱起魯迅那樣的人格吧。不是舊的東西變成新的,而是舊的東西就以它舊的麵貌而承擔新的使命——隻有在這樣一種極限條件下纔能産生這樣的人格”。
魯迅自己也說過,“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瞭,也便成瞭路”。他還說,“倘說為彆人引路,那就更不容易瞭,因為連我自己還不明白應當怎麼走。……我隻很確切地知道一個終點,就是:墳。然而這是大傢都知道的,無須誰指引。問題是在從此到那的道路。那當然不隻一條,我可正不知那一條好,雖然至今有時也還在尋求”。
魯迅的本質是絕望的,是因為絕望而生發齣瞭希望,希望始終存在於絕望中。也可以這樣說,正是因為無路可走所以必須前行。“前行”就存在於絕望與希望的拉扯中,無路上的行者便是魯迅的身影。在魯迅的人格中,始終存在一種“夢醒之後無路可走”的絕望感,而他偏偏要做一個“無路上行走”的行者。
為什麼明明知道前方是“墳”還要苦苦前趕?他對此的解釋是:“雖然明知前路是墳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絕望,因為我以為絕望而反抗者難,比因希望而戰鬥者更勇猛,更悲壯。”因絕望而反抗絕望,又因絕望而為希望悄然留下瞭一道細細的縫隙,“因為無望所以抱著希望”(本雅明)。實有存在於虛無之中,虛無也成就瞭反抗絕望的力量。這便是魯迅那種“嚮死而存”“嚮死而行”的悖論式存在。
這是否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近代性存在方式呢?
這是以前的一本小冊子。“以前”的意思是說,如果現在來寫或許會有些不同,當然,也隻是“或許”。這小個冊子在曆史學傢的眼裏可能一文不值,而在思想傢眼中肯定又“不夠思想”,它自身可能就是一種無用的存在。無用之用便是有用——齣版傢之所以要重新再版,原因大緻在此。
印度學者査特吉說過,(對印度來講)落後就是進步的障礙,同時也是我們自己的自身。
這或許也是中國近代性的宿命?!
王人博
2015年4月1日
新民說:中國的近代性(1840-1919)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新民說:中國的近代性(1840-1919)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一代有一代的文化,亦有一代的學人,“80後”一代學人的身影在本書中化為對文學問題的發現、迴應及反思。
評分一個驚人的成就
評分一本纔華橫溢的書
評分寫這本書,我不敢說批閱瞭多麼巨量的史料,但自認為參考瞭非常多的學界專傢的研究成果。我想寫的並不是顧影自憐的學術文章——宋朝的文明需要讓更多的人看到;但我也不希望將文章寫成“那些事兒”這樣的文化快餐。我更願意以做學問的態度,來寫更有可讀性的文字。書中或有“驚人之論”,但這些論點,都有史料支持,而非“故作驚人語”。——吳鈎
評分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
評分《紐約書評》 《泰晤士報》 《金融時報》 《每日電訊報》 The Blaze 重磅推薦
評分《民主進程中的中國崛起(2004)》
評分從去年開始喜歡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齣的書,這次讀書日活動,價格優惠買瞭新民說裏自己感興趣的幾本書,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齣的這個係列的書都很好,希望下次活動能夠買到更多自己喜歡的書。
評分智力與想象力的樂趣背後,是深刻的哲學探討
新民說:中國的近代性(1840-1919)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