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09
读过邓云乡先生的“红学四书”(《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忆》),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这部古典中国的百科全书。
红学家、民俗学家邓云乡细致解读《红楼梦》风俗, 其中“叙岁时,记年事,说礼仪,谈服饰,讲古董,言官制,道园林,论工艺……至琐至细,无不包藏”,再现康乾年间旧俗。
《邓云乡集》十七种之一。
邓云乡与魏绍昌、徐恭时、徐扶明并称“上海红学四老”。红学家邓云乡先生从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风俗说起,考证《红楼梦》中涉及的风俗,叙岁时,记年事,说礼仪,谈服饰,讲古董,言官制,道园林,论工艺,兼及顽童课读,学究讲章,至锁至细,无不包藏。作者生于老北京,一生留意京华故事、风俗旧闻,详征博引,溯本求源,所述头头是道,洋洋大观,谈来娓娓,读之忘倦。
邓云乡,学名邓云骧,室名水流云在轩。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山西灵丘东河南镇邓氏祖宅。一九三六年初随父母迁居北京。一九四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过中学教员、译电员。一九四九年后在燃料工业部工作,一九五六年调入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院前身),直至一九九三年退休。一九九九年二月九日因病逝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燕京乡土记》、《红楼风俗谭》、《水流云在书话》等。
过年·忙年·年事
新正欢情
元宵·家宴
花灯种种
蜡烛·太平花
灯谜
听戏·小戏
戏班·串戏
斗牌·赌博
生活礼节
送礼·名帖
称谓
连宗·拜把子·送份子
鹿肉
“茄鲞”试诠
吃槟榔
“乌庄头账单”补充
葫芦条儿·山药糕·燕窝
服装真与假
戏剧化·生活感
常服与官服
服装种种变化
明清服饰差别点滴
头饰冠履
贵妃服饰·丫头打扮
宫制与宫花
荷包漫话
眼镜谈趣
香·熏香·熏笼
香料铺
红楼道士
贾敬服砂
清虚观打醮
《太上感应篇》
道婆·魔法·拍花
宝玉的学问
私塾教育之一
私塾教育之二
曹雪芹·八股文
黛玉教诗
香菱学诗
探春、贾芸二信
林如海和“盐政”
得官·官品·诰命
捐官种种
龙禁尉·侍卫
长随到门子
太监种种
古董行贸易
假古董
真古董
古董陈设艺术
女红·刺绣
工艺制品
“大观”意境
水趣点滴
江南风俗·京都“南风”
后记
附录
原版序言·陈从周
元宵 家宴
说到元宵佳节,这里另列一个题目来说。这是很古老的风俗了。关于元宵,古人有个现成的成语,叫作“金吾不禁”,出自《西都杂记》。文云:
西都京市街衢,有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许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
这是很古老的记载,“执金吾”是汉武帝太初年间官名。正月十五前后各一日,包括十四和十六,即后代所说的灯节三天。太初元年是公元前一○四年,距今足有两千八十多年了。那时正月十五就弛禁三天,让人们自由地欢乐,大有西方“狂欢节”的味道。可见正月十五作为一个欢乐的节日,多么源远流长了。当然,汉代“金吾不禁”时,是否也“调龙灯、耍十五”,等等,那就不得其详了。想来一定也是很热闹的,不然皇帝又何必敕令“金吾弛禁”呢?
正因为在我国风俗史中,这个欢乐的节日是十分古老的,所以在历代的诗文、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写到元宵的作品也特别多,内容也特别丰富。《红楼梦》这样一部包罗万象的书,自然也要用重彩描绘元宵气氛了。这就是五十三回和五十四回所写的丰富内容,这两回书写宁、荣二府过年的全过程,但从文字比重上来讲,写过年只占了半回书,而写元宵则占了一回半书。从气氛上讲,正掌握了恰到好处的尺度。写过年,重在礼仪,各项礼数,头头是道;写元宵,重在欢乐,各种欢乐,尽量发挥,绘声绘影。
不过《红楼梦》所写元宵,与历代数不清的文学作品中所写元宵,有一个极大的不同,即别的文学作品中,写到元宵,不外是灯市、鳌山、天街、明月等等,都是街上的热闹,出游看灯的热闹。宋代著名“元宵词”中所写:如“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又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以及易安居士名句:“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所描绘的都是盛装灯市夜游的欢乐。而《红楼梦》却别树一帜,不写天街灯市的火树银花、摩肩接毂;专写荣国府中元宵夜宴,花团锦绣,欢歌笑语。这自然有其特殊的风格和原因,这正因为荣国府这样的豪门贵戚之家,还不同于一般的官宦富有之家。它本身是特殊的。况且曹雪芹还有意专写府内、园内,而避免写府外、园外街市社会上的种种情况,偶然带到,也只略写,简单几笔,交待过去便算了,这种意图,看得很明显。因此写元宵也是如此。这令人想起明代刘士骥的《元宵行》,其中有几句道:
长安城头明月吐,长安城里喧箫鼓。正是太平全盛时,共欣佳节逢三五。三五良辰春色浓,金吾不禁九关通。……狭路肩摩人似蚁,交衢毂击马如龙。肩摩毂击争驰骤,一天烟雾沾双袖。梵宇鲸钟响未残,酒垆鸳盏香初透。此日嬉游卸玉鞍,此时谈笑催银漏。谈笑嬉游乐事频,千门儿女闹芳辰。何处不歌落梅曲,何家不赛紫姑神?别有豪华五侯宅,锵玉铿金开绮席。绛蜡辉连十二栏,瑶尊香扑三千客。座上蒙茸集翠裘,灯前宛转涂黄额。……
《红楼梦》所写,就是诗中所说的“别有豪华五侯宅”。社会上节日气氛再浓,再热闹,那还只是一般人的欢乐,而“别有”则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场面。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有几句道:
贾赦到家中,和众门客赏灯吃酒,笙歌聒耳,锦绣盈眸,其取乐与这里不同。
曹雪芹写《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一上来先提纲挈领写道:“早又元宵将近,宁荣二府皆张灯结彩。”接着便是“至十五这一晚上,贾母便在大花厅上命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色花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然后按照陈设、席位、灯彩等写下去,结一句“当下人虽不全,在家庭小宴,也算热闹的”。
元宵风俗首先重在灯,重在烟火,宴席是寻欢作乐必备者,没有饿着肚子单玩不吃的道理。不过任何游乐欢会,都离不开吃的。所以说“开家宴”目的还不在吃,而只在节日的游乐。宴席之外,是戏,按照旧时的说法,是堂会戏。而堂会戏过生日、祝嘏称觞照样也唱,所以也非元宵特有。因之《红楼梦》所写荣国府元宵夜宴,从风俗上讲,灯和烟火是特定的,同样过元宵、同样摆酒席,风光便各不同。“别有豪华五侯宅”的豪门贵戚之家,便不同于一般富有人家宴席。作者先在“每席傍边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等等文字中细写陈设,来显示其豪华气派。
“炉瓶三事”是北京当年特定术语,指香炉、香盒、箸瓶。细说甚繁,见赵汝珍《古玩指南》。这里特别显示岁时风光的,不是焚烧御赐百合官香的全套工具,而是各色旧窑小瓶中插瓶的“岁寒三友”和“玉堂富贵”等鲜花。“岁寒三友”是松枝、竹枝、折枝梅花,“玉堂富贵”是折枝牡丹或芍药。这是最能显示豪富贵戚之家岁朝气氛的清供。松枝、竹枝、梅花等一般人尚能想象,也容易办到。元宵看牡丹则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不过这是真实的。刘同人《帝京景物略》记云:
草桥惟冬花支尽三季之种,坯土窑藏之,蕴火坑晅之,十月中旬,牡丹已进御矣。
康熙时汪由敦《松泉诗文集》诗注中说:“京师灯市已有牡丹。”清末《光绪顺天府志》云:
今京师唐花有牡丹,岁籥将新,取以进御,士大夫或取饰庭中。及相馈送,有不惜费中人之产者。
由明末经康熙,直到光绪年间,在北京宫廷之内,贵戚之家,都能在岁朝之际,以牡丹为清供,这自然可以把《红楼梦》时代包括在内了。那么为什么说“玉堂富贵”就是牡丹花呢?这本是旧时代很普通的吉庆辞令,现在则也要稍作解释。“玉堂”一指皇宫内苑,宋玉《风赋》:“徜徉乎中庭,北上玉堂。”二指翰林院官署。“玉堂富贵”用前义,如“玉堂清品”,便用后义了。“富贵”是富贵花,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因此说明:“玉堂富贵”就是牡丹花。不说松、竹、梅,而说“岁寒三友”,不说折枝牡丹,而说“玉堂富贵”,一是为讨岁时吉庆的口彩,二是入谱、入品。不是随意插上一枝花点缀一下。
“又有紫檀雕嵌的大纱透绣花草诗字的缨络”;后面又有一句:“设着高架缨络。”前面一句,“脂本”作:“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按,“璎珞”也作“缨珞”,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品。本来自印度,梵文音“枳由罗”,是佛教中佛像或莲座上的装饰品。一是挂在项颈上的,由珠玉宝石连缀而成;一是挂在佛教莲座上的,由彩绣锦锻、流苏连缀而成。如《法华经普门品》云:“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梁简文帝《菩提树颂》云:“十千缨络,悬空下垂。”前者是说解下项颈的珠宝璎珞给人,后者则是称颂菩提树下垂的美丽样子,释迦在菩提树下成佛,因而佛座上也以丝绣之联缀下垂缨络以示华瞻庄严。其制其义,均如华鬘。进而作为华贵陈设的装饰品。《红楼梦》中所说的,是在雕镂的紫檀架上悬挂的丝绣缨络,一般似应写作“纟”字旁,而不作“玉”字旁。是摆在几案上的类似小插屏的装饰工艺品。按,朱启钤《丝绣笔记》所引清代《东朝崇养录》载乾隆时宫中部分绣品,有刺绣花灯、围屏、插册、插屏、屏、绣墩、坐褥、袍褂等等,而无缨络、荷包等。载有“紫垣拱瑞紫檀绣花卉宝座一张、璇极顺和紫檀绣花卉宝座一张”,以上二样,或者是类似的东西,或者是一物二名。现在参观故宫博物院,这种紫檀架璎珞实物,还能见到。
写元宵家宴,先写花厅上陈设,显示了气派,烘托出气氛,这是活用了“笙歌归别院,灯火下楼台”的手法。在这回书后,“有正本”有总批云:
叙元宵一宴,却不叙酒何以清,菜何以馨,客何以盛,令何以行,先于香茗古玩上煊染,几榻坐次上铺叙,隐隐为下回张本,有无限含蓄,超迈獭祭者百倍。
这评语是十分中肯的。
原版序言
陈从周
《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人们以为小说是最浅近易读的书,又有什么了不起,还要来读参考书作辅导。其实像我这样也可算是个所谓高级知识分子,但我不敢讲我能全部读懂《红楼梦》,老实说还是一知半解,外行人中称内行,自欺欺人罢了。小说中往往牵涉到当时的风俗人情,随着历史的跹踡,很多小说中说的,如今都瞠目无所对了。这样去读,不能深入,所得自亦无几了。
我是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中,我的父辈皆经过前清末期,因此儿时还曾接触到一些古旧的风俗习惯,如今老去,也渐淡忘了。不过还可以回忆得起来,但未能如吾友云乡兄那么有系统,有根据。他是老北京,而且又如宗懔之爱岁时,元老之梦华胥,一意留心京华故事,风俗旧闻,详征博引,溯本求源。他的新著《红楼风俗谭》,叙岁时,记年事,说礼仪,谈服饰,讲古董,言官制,道园林,论工艺,兼及顽童课读,学究讲章,“太上感应”、“八股”陈腔,道士弄鬼、红袖熏香,茄鲞鹿肉、荷包槟榔,至琐至细,无不包藏。而他都能说的头头是道,洋洋大观,谈来娓娓,听之忘倦,诚不愧为名家了。
我近来懒得上北京,人家问我什么理由,我说“没有北京味了”!再下去历史名城要变成洋化名城了。崇楼大厦所在地,基地都是凭吊旧时名胜的遗址;有些更是渺无可踪迹了。自然也包括旧时服饰、风俗、习惯等等,差不多已扫光了。文物商店都接待的是外国人,想逛逛冷摊,像鲁迅先生当年那样,觅两样“断烂朝报”,也早已是不可能的了。真是既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目前有很多人读鲁迅先生小说《阿Q正传》,我们绍兴的小同乡,亦不解当时的风土人情了。那么读《红楼梦》呢,仿佛痴人说梦,梦亦无凭。如果《红楼梦》再传数百年,那真要如汉儒释经,转多穿凿了。云乡兄有心人也,且亦具备条件,能为此书作“风俗谭”,实曹氏功臣矣。此仅一端而已,另尚有可说者,云乡能以《红楼梦》作对象,详记有清康雍、乾嘉之际风俗,正史所未及者,云乡有之,言其为史笔亦可也。
如今研究《红楼梦》的专家学者太多了,有些洋洋大著,我只有望洋兴叹,因为我尚未读懂原书,怎能明白评述呢?此书却能老老实实,为读者做了大量诠释工作。更可贵者,类书中查不到的,这里有大量的活材料,不能不使我拜倒。从这本《红楼风俗谭》中,可以看到如何脚踏实地地治学,以及一位学者不事浮夸的真正的治学态度。云乡是书,不啻为有些读《红楼梦》者扫盲。那么,我是这些人中第一个开眼读《红楼梦》的人了。愿以管见所及,为爱读《红楼梦》而又对其历史具体事物感兴趣的读者介绍之。
丙寅夏初于同济大学建筑系
邓云乡集:红楼风俗谭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邓云乡集:红楼风俗谭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很喜欢邓先生的“红楼解读”,一共四部,买了其中三部(除了“导读”)。
评分打包给力,价格便宜,小孩很喜欢!打包给力,价格便宜,小孩很喜欢!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挺不错的,京东活动很好。
评分满意,好书,值得收藏!神券,活动价很优惠!
评分京东贵一点,但是京东的服务好一些,选京东。
评分名家名社名品,质量有保证。内容也以人文为主,喜闻乐见,全收。京东活动好支持。
评分一直购买的产品
评分还没看呢,先放着,以后有时间慢慢看吧,收藏着
邓云乡集:红楼风俗谭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