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晚期(1792年至1918年)發生的許多重大曆史事件改寫瞭西亞、北非和東歐地區的曆史,分 析奧斯曼帝國的衰亡史,除瞭揭示奧斯曼帝國從依附到主權喪失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探究西亞、北非和東歐一些國傢社會發展遲滯、政治動蕩的根源。研究這個橫跨 三洲、延續六個世紀的大帝國在晚期齣現多次政治危機的來龍去脈及其特點,尤其研究奧斯曼帝國政府應對危機的策略,對於解釋現當代大國政治的某些特殊問題, 可以提供重要的曆史參照。本書為國傢社科基金項目(09BSS008)。
王三義,1968年齣生。世界史博士、教授。先後任教於山西大學、上海大學。研究領域為世界近現代史、帝 國興衰史,主要從經濟、殖民、帝國三個層麵探究近代以來的西亞、北非。著有《工業文明的挑戰與中東近代經濟的轉型》、《英國在中東的委任統治研究》,完成 國傢社科基金項目《晚期奧斯曼帝國史》。另有譯著《偉大屬於羅馬》、文集《學問與飯碗》。
導論 ……………………………………………………………………… (1)
第一章搖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 …………………………………………… (17)
第一節搖 奧斯曼帝國軍事失敗與邊疆危機 ……………………… (18)
第二節搖 奧斯曼帝國的經濟衰退 ………………………………… (31)
第二章搖 挽救帝國危亡的努力 ………………………………………… (41)
第一節搖 奧斯曼帝國衰落的政治根源 …………………………… (41)
第二節搖 阿蔔杜·哈米德一世的改革嘗試 ……………………… (58)
第三節搖 塞利姆三世的改革 ……………………………………… (63)
第三章搖 法軍入侵與埃及行省的半獨立 ……………………………… (77)
第一節搖 拿破侖入侵埃及及其影響 ……………………………… (77)
第二節搖 穆罕默德·阿裏治理埃及 ……………………………… (89)
第三節搖 埃及“半獨立冶地位的形成 …………………………… (100)
第四章搖 馬哈茂德二世的政績與睏境 ……………………………… (104)
第一節搖 馬哈茂德二世的改革成就 …………………………… (104)
第二節搖 希臘的獨立及其對帝國的影響 ……………………… (120)
第三節搖 穆罕默德·阿裏挑戰奧斯曼素丹權威 ……………… (135)
第五章搖 坦齊馬特時代的全麵改革 ………………………………… (145)
第一節搖 阿蔔杜·麥吉德的改革及其成就 …………………… (145)
第二節搖 阿蔔杜·阿齊茲時期的改革實踐 …………………… (156)
第三節搖 坦齊馬特時代的改革評析 …………………………… (161)
第六章搖 國內危機的國際效應 ……………………………………… (170)
第一節搖 “聖地保護權冶引發剋裏米亞戰爭 …………………… (171)
第二節搖 巴爾乾問題引起“近東危機冶 ………………………… (186)
第三節搖 大國對巴爾乾事務的臨時安排 ……………………… (198)
第七章搖 帝國北非屬地的喪失 ……………………………………… (203)
第一節搖 蘇伊士運河問題始末 ………………………………… (203)
第二節搖 法國占領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 ……………………… (210)
第三節搖 奧斯曼帝國失去埃及行省 …………………………… (218)
第八章搖 阿蔔杜·哈米德二世的持續統治 ………………………… (237)
第一節搖 專製統治的錶象與實質 ……………………………… (237)
第二節搖 西化的延續與帝國的開放 …………………………… (253)
第九章搖 土耳其革命與第二次憲政 ………………………………… (265)
第一節搖 土耳其革命 …………………………………………… (265)
第二節搖 第二次憲政時期 ……………………………………… (272)
第十章搖 戰爭與奧斯曼帝國的瓦解 ………………………………… (287)
第一節搖 局部戰爭與帝國領土的喪失 ………………………… (287)
第二節搖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奧斯曼帝國的瓦解 ……………… (302)
結論 …………………………………………………………………… (323)
參考文獻 ……………………………………………………………… (334)
附錄搖 1郾 晚期奧斯曼帝國(1792—1918 年)重大曆史事件………… (343)
2郾 晚期奧斯曼帝國在位素丹年錶 …………………………… (345)
3郾 地圖:奧斯曼帝國的瓦解…………………………………… (346)
後記 …………………………………………………………………… (347)
奧斯曼帝國是一個獨特的國傢。首先, 這個帝國存在的時間長,從1299 年建立國傢到1918 年帝國解體, 前後620 年; 其次, 這個帝國疆域遼闊, 擁有歐洲東南部、亞洲西部、非洲北部的大片土地; 再次, 這個帝國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國, 人口占少數的土耳其人, 統治著人口眾多的阿拉伯穆斯林以及希臘人、亞美尼亞人、庫爾德人、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等幾十個少數民族。從世界曆史看, 遊牧民族建立的帝國一般壽命短, 不是很快分裂就是迅速亡國, 而奧斯曼帝國是例外。
奧斯曼帝國依靠徵服不斷壯大, 從小亞細亞西北角的草原國傢到地跨三洲的大帝國, 用瞭220 年時間。淤從開始徵服東地中海, 到帝國軍隊圍攻維也納失敗, 大約180 年時間。淤從開始衰落, 到最後解體的過程也持續瞭220 年(1699—1918 年), 衰而不朽, 弱而不亡, “生命力冶極強。
奧斯曼帝國的曆史大緻可分為四階段: 1299 年至1517 年為一個階段, 奧斯曼從草原國傢發展為帝國; 1517 年至1699 年為一個階段, 帝國在一定程度上確立瞭霸權; 1699 年至1792 年為一個階段, 主要特點是齣現軍事失敗和政治腐敗; 1792 年至1918 年為一個階段, 帝國走嚮衰落和瓦解。
晚期奧斯曼帝國的曆史(1792—1918 年), 是疆域遼闊的奧斯曼帝國從衰落走嚮瓦解的曆史, 是奧斯曼土耳其人為挽救危亡而不斷改革的曆史, 也是帝國境內少數民族爭取自治和獨立的曆史。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 奧斯曼帝國經受歐洲資本主義的衝擊, 捲入歐洲大國政治鬥爭的鏇渦, 成為歐洲外交傢們口頭“保護冶、暗中瓜分的對象, 所以晚期奧斯曼
帝國的曆史也是半部歐洲國際關係史。對奧斯曼帝國而言, 昔日的輝煌遮掩不住最後百餘年的衰弱頹敗, 錶麵的宗主權擋不住屬地和行省的分崩離析。對奧斯曼帝國的巴爾乾和北非
屬地而言, 奧斯曼帝國的衰弱是它們獨立的機會, 但歐洲大國插手又使它們變成利益爭奪的犧牲品。對歐洲國傢而言, 奧斯曼帝國擴張稱霸是威脅, 奧斯曼帝國突然崩潰也是災難。從整體來說, 奧斯曼帝國的瓦解標誌著世界曆史上最後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的終結, 而奧斯曼帝國瓦解之前百餘年的政治經濟變動, 重構瞭東歐、西亞和北非的政治地圖, 影響瞭東地中海20 多個現代國傢的曆史走嚮。
(一)
奧斯曼帝國的曆史是引人入勝的。奧斯曼自稱“埃米爾冶並宣布建立奧斯曼國傢時(1299 年), 正值安茹王朝愛德華一世(1272—1307 年在位) 統治英國, 卡佩王朝腓力四世(1285—1314 年在位) 統治法國,元成宗鐵穆耳(1295—1307 年在位) 統治中國。1453 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時, 英法百年戰爭終於結束, 中國則是明朝景泰四年, 明代宗硃祁鈺(1450—1457 年在位) 當政。1699 年奧斯曼帝國與奧地利等國簽訂《卡洛維茨條約》時, 西歐無大事, 中國是康熙三十八年, 也是太平年。然而, 1699 年《卡洛維茲條約》的簽訂則是奧斯曼帝國曆史的轉摺點。
此前奧斯曼帝國嚮外擴張, 此後轉入防禦; 奧斯曼帝國從此開始喪失領土, 疆域逐漸萎縮。由於“奧斯曼帝國無力反抗歐洲國傢對自己領土的蠶食, 此後被歐洲強國視為一個日漸衰落的國傢冶。淤盡管奧斯曼政治精英人物一直沒有放棄挽救危亡的努力, 還是未能阻止帝國的衰退。提起奧斯曼帝國, 有許多問題令人迷惑不解。於其一, 奧斯曼帝國是從草原國傢發展起來的, 這個帝國不同於其他草原帝國的地方是什麼? 奧斯曼帝國長期延續的生命力何在? 其二, 奧斯曼帝國在強盛時期統治著西亞、北非和東歐等廣闊地區,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把那麼多民族統一在一起, 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奧斯曼帝國在解決民族衝突和應付極其復雜的邊界衝突方麵有沒有成功的經驗? 其三, 奧斯曼帝國距離歐洲很近(一部分領土在歐洲), 但它接受歐洲的新文明為什麼那麼遲緩? 某些極其落後甚至野蠻的製度(例如繼承王位的新素丹要殺死自己眾多的兄弟) 在奧斯曼帝國竟然保存那麼久? 其四, 當國傢麵臨危機時, 為什麼認識到改革必要性的人相對來說那麼少, 改革的阻力那麼大? 其五, 奧斯曼政府改革多次受挫, 而奧斯曼帝國的政治精英還要不斷改革, 以適應曆史發展, 他們改革的動力是什麼? 其六, 最高統治者素丹為什麼會失去對舊軍隊的控製? 舊軍隊竟然能輕易地阻撓改革, 迫使素丹放棄頒布的新法, 甚至廢黜素丹。素丹重要的助手大維齊(Veziri 覾zam)盂為什麼在改變軍隊地位和特權方麵沒有作為? 是不想有所作為, 不願意改變現狀, 還是習慣或傳統的限製使他們難以做到? 政府首腦大維齊的地位如此脆弱, 說明政治製度有問題, 但問題齣在哪兒呢? 其七, 奧斯曼帝國衰落過程很長, 遲遲未崩潰的原因, 是不是如歐洲學者認為的那樣, 由於歐洲各大國希望在近東“保持現狀冶? 可見, 對晚期奧斯曼帝國史的研究, 應有客觀的判斷。從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來看, 研究奧斯曼帝國史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因為當代西亞、北非和巴爾乾地區許多問題的根源, 不得不追溯到奧斯曼帝國時期。一方麵, 奧斯曼帝國晚期(1792—1918 年) 發生的許多重大曆史事件改寫瞭近東地區的曆史, 因而值得探討的問題很多, 其中幾乎每一個問題都涉及地緣政治因素和近代國際關係變遷。解剖式地分析晚期奧斯曼帝國與西歐大國關係的演變, 除瞭揭示奧斯曼帝國從經濟依附到國傢解體的過程, 還揭示殖民主義者為瓜分“奧斯曼帝國遺産冶如何處心積慮, 使得奧斯曼政府把主權維係當作比發展經濟更緊迫的目標。另一方麵, 研究這個橫跨三洲的大帝國發生經濟和政治危機的特點, 對於揭示現代以至當代大國政治的某些特殊問題, 可以提供重要的曆史參照。本書研究的範圍是從1792 年塞利姆三世改革、1798 年拿破侖入侵埃及, 到1918年奧斯曼帝國的領土被協約國占領, 即重點探究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至瓦解的過程, 並分析其根本原因。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紙張的觸感很舒服,印刷質量也沒得說,看起來就是那種值得收藏的學術著作。我最近一直在研究民族主義在非西方世界的興起問題,而奧斯曼帝國的解體過程無疑是這方麵最關鍵的案例之一。我希望作者能在書中對“泛突厥主義”和“奧斯曼主義”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身份構建嘗試進行細緻的比較和批判性分析。要知道,在帝國末期,到底是舊有的宗教和王朝認同更具粘性,還是新的、基於語言和種族的民族主義思潮更具顛覆性?我很想看看作者是如何權衡這些宏大敘事背後的微觀社會動力。如果書中能夠引用大量一手檔案,比如當時的官方文書、私人信件或者報刊雜誌上的論戰記錄,那就太棒瞭。畢竟,曆史的真相往往藏在那些被主流敘事忽略的角落裏,那些生動的細節纔能真正還原那個時代的復雜性,而不是簡單地貼上“衰落”或“轉型”的標簽。
評分坦白說,我對這種長時段的研究往往抱持著既期待又謹慎的態度,因為它需要極強的宏觀把握能力和對史料的精深駕馭。我對奧斯曼帝國在巴爾乾地區的治理模式及其最終瓦解的過程特彆關注,畢竟,巴爾乾的民族衝突和領土爭端對後來的歐洲曆史格局影響至深。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描述事件的發生,更重要的是,能夠揭示帝國在麵對持續不斷的民族獨立運動時,其統治邏輯和安全策略是如何調整和失敗的。有沒有關於中央政府如何應對地方割據和軍事叛亂的具體策略分析?例如,在某個特定危機時期,伊斯坦布爾采取瞭哪些不同於以往的動員或安撫措施?如果能結閤軍事史、外交史和族群關係史的視角,構建一個多維度的分析框架,那麼這本書無疑將成為該領域的一部裏程碑式的作品,因為它能幫助我們理解,一個龐大帝國是如何在內外部壓力下,逐步喪失其維係能力的。
評分從這本書的名字來看,它似乎聚焦於一個極其敏感且充滿爭議的曆史時期。我個人對帝國晚期權力結構的演變很感興趣,特彆是蘇丹權力的消長,以及新興的軍事和官僚精英階層是如何一步步蠶食舊有權力基礎的。我猜測,書中一定有大量篇幅來探討“青年土耳其黨人”的崛起及其政治理念。這群受過西方教育的精英,他們的理想主義和後來的政治實踐之間,是否存在著巨大的鴻溝?他們是如何處理與舊有保守勢力,以及與歐洲列強之間的復雜關係的?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改革”與“革命”之間的張力,以及這種張力如何最終導嚮帝國的終結。如果作者能提供一些關於精英群體內部派係鬥爭的深入洞察,比如不同改革派係之間的路綫分歧,那這本書的價值就更大瞭。那種從內部視角審視權力更迭的敘事,遠比單純從外部觀察要來得更有力量。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有意思的,那種古典與現代交織的質感,讓人在書店裏一眼就能注意到。我本來是想找點關於中東地區近代曆史的書籍,因為我對那個時期的社會變遷和文化衝突特彆感興趣。翻開目錄,發現涉及的跨度相當大,從拿破侖入侵埃及到一戰爆發,這期間發生的事情實在是太多瞭,各種帝國間的博弈、內部的改革與反抗交織在一起,簡直就是一鍋沸騰的曆史湯。我特彆期待作者能對奧斯曼帝國在麵對西方衝擊時的反應做齣深入的剖析,尤其是那些關於現代化努力的細節。例如,坦誌麥特改革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觸及瞭帝國的核心結構,那些引入的西方法律和教育體係是如何在傳統的伊斯蘭社會中落地生根,或者說,水土不服的。如果能有詳盡的案例研究來支撐觀點,那就更好瞭,比如某個特定省份在改革浪潮中的具體錶現,或者某個特定社會階層對新思潮的接受程度。光是想象這些復雜的關係網,就讓人覺得這是一次漫長而引人入勝的探索之旅。
評分這本書的厚度就讓人感到它的分量非同一般,這通常意味著作者在梳理史料時下瞭極大的功夫。我個人對奧斯曼帝國晚期在科學、技術和教育領域的“西化”嘗試非常著迷,因為這些領域的變革往往是社會深層心理轉變的晴雨錶。我尤其關注那些技術官僚階層是如何試圖將西方科學知識體係移植到奧斯曼的教育機構中去的。這其中必然充滿瞭張力和誤解。例如,醫學教育的現代化是如何與傳統的宗教醫學觀念相衝突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培養目標與社會對傳統文官的期待有何不同?如果作者能深入探討這些技術和知識的傳播過程,揭示齣“現代化”並非一條坦途,而是充滿瞭本土化的適應與抗拒,那將是非常有啓發性的。這種對文化和知識領域深層互動的關注,往往比單純的政治史敘事更能揭示一個時代的精神麵貌。
評分比較專業的書,慢慢研讀吧
評分比較專業的書,慢慢研讀吧
評分書很不錯,618促銷很得力!推薦購買,值得入手!
評分學習
評分關注書,關注作者,值得擁有!
評分塑封都沒有,裸書裝在紙箱裏麵就發瞭,京東一貫作風
評分不錯
評分好
評分終於齣版瞭,現在網上把有些書的價格都抄的離譜瞭!這本書現在我已經買下瞭,現在我來給它寫段評論吧! 先從哪裏說起呢?還是先從它的品相說起吧!也就是先從它的外錶說起吧!這本書的品相還是很好的,絕對的是全品書。也就是說封麵很平很新,沒有摺角,印刷精緻美麗大方,當然就很漂亮啦。要說到品相好,還得說說它的正文啊!每一頁上都有字呢!每個字都能看清楚呢!最難能可貴的就是每頁都很規整,沒有脫頁、漏頁的現象齣現呢!每個字印刷的都很精細呢。好的,現在品相已經評論完瞭,至此品相這一個環節還是可以打個很高的分呢。 說完瞭品相,接下來我們該評論些什麼內容呢?是書的內容?還是書的包裝?還是書的運輸?還是書的價格呢? 我覺得還是先從書的內容說起吧!其實,說實話,這本書我也是剛買迴來,也就是說我買的是本新書,或者說得更直白些,這本書事實上我還沒有認真讀,也隻是粗略的翻瞭一下。從目錄來看,這本書的選題還是很好的,還是很成功的,換句話說這本書的選題質量不是很壞,不是很失敗。一個好的選題就保證瞭書的大半質量。這本書資料詳實,論證紮實,考據精密,且符閤學術史的主流趨勢,是一本相當不錯的書,讀來可以讓人受教很多。最難能可貴的是,它的選題非常地吸引我,因為我最近確實也在關注類似的選題,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獲得啓發,並找到有用的東西,也就是說要自動屏蔽額那些沒有用的東西。 現在書的品相和內容我都已經評論完瞭,接下來我們評價什麼呢?評論一下它的包裝好嗎?好的。這本書的包裝還是很好的,它是用那一種很好的膜給包起來瞭,這個做法寶真的是非常的好和明智。所以說包裝還是很多的。 至此,品相、內容、包裝這三項我都已經評論好瞭,接下來我們評論什麼呢?要不評論一下運輸?算瞭還是評論一下價格吧!這本書的價格還是很便宜的,如果要是在一般的實體書店裏買,可定不會打摺,也就是全價賣齣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享受不到優惠的意思,多不值啊。但是在京東就不同瞭,什麼不同呢?就是可以打摺瞭,也就是說不必花高價以全價購買瞭。這還是非常優惠的,這本書在京東買要比在其它實體店買便宜十多塊呢。 好的,現在價格也說完瞭,我們還是再來聊聊它的運輸吧,我大概是昨天晚上訂的,剛一下訂單,我就發現它順利地在5號庫,給齣庫瞭,然後是揀貨,揀貨之後打包啊,分揀啊,今天早上就送到學校的營業廳,中午就到學校瞭,就收到書瞭,真心很快。 基於以上幾點我給這本書一個好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