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3
《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是资深家教专家、全国知名校长陈钱林20多年家教经验总结,是近年来少有的优秀家教著作。
陈老师有一对龙凤胎,儿子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岁获美国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女儿16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20岁获三所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
陈老师的家教秘诀是“自立教育”。幼儿期,从游戏、探究入手,让孩子享受玩中学的幸福;从习惯、家规、志向入手,帮孩子形成自律生活;从引导孩子决定自己的事入手,帮孩子形成自立人格。学龄期,从综合素养入手,拓宽基础的宽度;自选作业,超前学习,培育自学能力。尊重与恰当要求相结合的家教方法,让孩子幸福成人,轻松成才!
《中小学德育》曾连续发表陈老师48篇家教文章,《人民教育》微信也为陈老师开辟家教专栏,每篇文章都被大量转发。在书中,陈老师讲述自己的家教故事,细说朴素深刻的家教道理,介绍简单实用的家教方法,这一定能给您带来启发和帮助。
陈钱林,资深家教专家,全国知名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浙江省第八届督学。
他倡导“自立教育”家教理念,着眼于自律生活、自主学习、自立人格,引导孩子做自己。儿子陈杲,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岁获美国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女儿陈杳,16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20岁获三所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
《人民教育》微信、《中小学德育》为其开辟“陈钱林说家教”专栏,产生广泛影响。被家长称为“真正的牛爸”。
陈钱林先生如此重视孩子习惯、情商、独立人格的培养,是极有远见的。良好的早期教育,奠定了他家两个孩子轻松成才的基石。
——《发现母亲》作者、著名家教专家 王东华
成功孩子的背后,是成功的家教。陈钱林先生是把家教作为事业的好父亲,他的家教经验,值得所有父母品读。
——畅销书《我的事业是父亲》作者、著名家教专家 蔡笑晚
读完这本书,我深信:只要家长用心,让孩子做自己,每个孩子都会有幸福的人生!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王永丽 博士
读了陈钱林校长的家教故事,先是被他对孩子的爱所感动,又深深折服于他既高明又朴实的家教道理。
——《中小学德育》主编 王清平
第一章 家教的重要真相
一、家教是幸福人生的关键因素
学校教育先天不足
社会教育良莠不齐
家庭教育决定成败
二、基于天性培养人性
尊重天性,用好天性
培养人性
以人文精神滋养人性
三、非智力因素更重要
智力是一成不变的吗
“知、情、意、行”一个都不能少
多经历、多体验
四、早期家教事半功倍
从乳儿期开始
重点是习惯
顺其自然?错
早教与跳级
五、家教的智慧在选择
选择并非易事
成人与成才
让孩子自己选择
舍弃与坚守
六、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盲目跟风不可取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以孩子的个性设计培养目标
第二章 家教做什么
一、确保孩子健康
饮食贵在均衡
教给孩子卫生常识
中西医结合保健康
重视安全防范
从小培养运动习惯
二、塑造孩子的好性格
性格是可塑的
培养孩子向善
多一些阳刚之气
远离偏激
抓住性格塑造的关键期
三、习惯养成宜早不宜迟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心中有他人
喜欢与大人说话
学会怀疑
培养好学习惯
四、情商比智商重要
感恩从孝敬长辈开始
上进心与平常心
做人需要责任担当
培养不怕困难的勇气
五、只学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品尝自由阅读的快乐
读报纸打开了解社会的窗口
带孩子到社会大课堂中去
不追求考高分
六、从细微处培养能力
早期智力开发
培养自控能力
锻炼自立能力
自学能力是发展之本
呵护创新能力
七、游戏是孩子的正当需要
游戏是孩子的基本需要
帮孩子选择合适的玩具
参与孩子的游戏
不玩有损健康的游戏
八、做孩子探究的帮手
尊重孩子的探究心理
为孩子创造动手的机会
与兴趣结合起来探究
以科普知识引领探究
做孩子探究的帮手
九、志向成就梦想
尊重孩子的志向
与名人对话
与孩子共同做梦
以志向激励孩子勤奋学习
进行生涯规划
十、以规则促自律
敬畏道德与法律
与孩子一起制订家规
用奖惩制度来保障规则
规则与个性
十一、价值观启迪孩子人生智慧
从小接触经典著作
传承长辈美德
学会尊重
十二、品味生长的幸福
尊重孩子的幸福感
享受诗意童年的幸福
来点幽默
和孩子一起追求
第三章 如何实施家教
一、找到孩子的特别兴趣点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寻找孩子的特别兴趣点
从兴趣到爱好
不做傻事:强扭的瓜不甜
让兴趣为学习添彩
二、把玩和学结合起来
玩有原则
玩与学不矛盾
引导孩子有目的地玩
三、给孩子留足面子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给孩子留足面子
让孩子自主进行交往
培育孩子的健全人格
四、不做拔苗助长的事
教育因功利心而迷失
离成功最近的路往往不是直线距离
循序渐进不等于“慢教育”
五、中度要求
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
要求过严有损孩子人格
不轻易向孩子提要求
提了要求不轻易放过
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六、用亲情感化孩子
爱是亲情的核心元素
缺乏亲情是家教的遗憾
以故事传递亲情
让家充满温馨
家庭是孩子远航的港湾
七、做学校做不了的事
引导孩子热爱学校
配合学校课程教学
维护师道尊严
做学校做不了的事
掌握孩子生长的主动权
第四章 简单实用的家教妙法
一、环境熏陶法
优化家庭小环境
身教重于言教
榜样引领
关注孩子的同伴群体
增强对不良环境的免疫力
二、情境感染法
创造教育情境
利用节日创设教育情境
利用生活事件创设教育情境
情境教育贵在共鸣
以情启智
三、多元评价法
多元评价孩子的闪光点
客观评价孩子的缺点
引导孩子多角度评价他人与自我
努力取向与能力取向并用
设计富有童趣的评价载体
四、奖惩并用法
尽可能多地表扬孩子
批评要与表扬相结合
奖励重在给孩子荣誉感
慎用惩罚
奖惩时要让孩子多一些情绪体验
五、自主决定法
让家里充满民主精神
学会利弊分析利于自主决定
给孩子更多选择的权利
自主决定更能培养责任心
六、自主学习法
自学从探究、拓展学习开始
小学开始自学效果最好
初中开始自学也不迟
超前学习具有神奇魅力
自学的精髓在于尊重个性
七、实践体验法
教育需要做中学
孩子的生长需要尝试错误
以体验克服畏难心理
良好德行需在实践中养成
体验重在感悟
八、挫折磨砺法
让孩子直面挑战
把挫折变成挫折教育
借家人困难实施挫折教育
挫折后的激励
九、艺术陶冶法
多听音乐
多画画
多读诗歌
适当看电视剧
用艺术陶冶孩子
十、赏识期望法
赏识孩子的精彩
对孩子饱含期望
确立恰当的期望值
引导自我期望
“赏识 - 期望 - 引导”模式的运用
第五章 做一个智慧的家长
一、把坏事变成好事
好与坏通常是相对的
从孩子的角度看好坏
正视好事背后的弊端
把坏事变成好事
二、权衡得与失
得到的同时意味着失去
教育需要权衡得与失
有舍才有得
学会进退
不要让孩子不劳而获
三、以有限的资源追求最大的效益
这儿多了意味着那儿少了
从量变到质变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勿以恶小而为之
以有限的资源追求最大的效益
四、拿捏轻重缓急
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多种原因
透过现象看本质
拿捏轻重缓急
家庭氛围是最主要的教育因素
从最近发展区出发
五、靠灌输成不了大才
孩子的生长需要扶
扶得过多是溺爱
主导与主体都需要
靠灌输成不了大才
从自主到自立
六、帮孩子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孩子生长的必然性
从偶然中看到必然
把偶然事件变成教育事件
帮孩子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七、孩子不能做物质富翁
追求物质富足是父母的责任
孩子不能做物质富翁
精神具有强大的力量
做孩子精神生长的引领者
八、有幸福感的人才是最成功的人
成功是相对的
成功需要付出
追求成功利于幸福
幸福取决于人生哲学
有幸福感的人才是最成功的人
后记
《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家教是幸福人生的关键因素
教育得法,普通的孩子也可以学业拔尖,拥有良好性格;教育不得法,最好的天资都没优势。
学校教育先天不足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在学校、在教师。学校当然有教育的责任。问题是,学校并不具有让所有孩子都成人成才的能力。
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大班额教学。大班额这种形式,容易忽视儿童个性化的权利与生长需要,特别在习惯、情商、性格塑造等方面,常显得力不从心。
学校有那么多的学生,因管理需要,几乎每所学校都会花大量的精力抓行为规范教育,诸如制定校规校纪等。强调了共性,必定会有孩子不适应。共性与个性的矛盾,是学校教育不可避免的问题。
教育的难处还在于,需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遗憾的是,即使最优秀的教师,也很难真正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而家庭教育,在心灵沟通与个性培育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陈杲9岁时的一天早晨,我和他一起去学校。车没来,我们聊了起来。
我说:“一个父亲,带着儿子上学去。”
陈杲特逗,接着我的话说:“一个儿子,拉着父亲上班去。”
我说:“我带着的可是未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啊,我高兴。”
“我拉着的可是未来的中国教育院院士啊,我高兴。”陈杲说。
我说:“你读书了起得这么早,老爸也被逼得早起,以后得了什么荣誉,还得感谢你。”
一会儿,陈杲问:“如果我读书不好,爸爸还会对我好吗?”
“哪有父母不对孩子好的?”我说,“读书不好,做父母的同样会对孩子好。”
“如果我读书不好,爸爸肯定会为起得这么早而后悔。”陈杲说,“因为你没有得到什么,我没有什么报答你啊。”
“父母送孩子上学,不是图什么报答,这是一种责任。”我说,“只要有颗感恩的心,读书好不好并没有关系。”
陈杲动情地说:“我长大了想对爸爸好。”
“好,好。”我说,“不是‘想对爸爸好’,而是‘应该’对爸爸好。父母
关心孩子,这是做父母的责任;子女感恩父母,这是做子女的责任。”陈杲点点头。
这些看似不经意间的对话,因为是个性化、情境化的,就容易有心灵互动。
陈杲成年后,还清楚记得这次对话的情景。
什么是好的教育?就是在孩子意识不到教育的时候,教育已经发生。
学校教育,很难有这些个性化的心灵触动。
社会教育良莠不齐
在人口大量流动的新时期,传统文化的影响削弱,多元文化融合,这种融合的负面影响,造成了消极文化的泛滥。
社会道德滑坡,丑陋现象层出不穷,昨天某地凶杀、诈骗,今天一些明星人物又有出格新闻。这些丑陋现象通过互联网放大之后,人性的阴暗面赤裸裸地展现在孩子的面前,其毒性比食品卫生问题、比毒霾空气都更加严峻!
社会教育,需要信仰和法治两大法宝。当前信仰普遍缺失,有法不依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社会教育暂时难有大作为。
一天,我发现陈杳与陈杲神情凝重,原来他们听到在菜场里发生了虐待老人的事件,想不通人的良心怎么这么差。好在我发现后及时进行了引导。
好事难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果家庭教育跟不上,孩子特别容易接触到负面的东西。而如果家庭教育跟上了,就到处都有振奋人心的“资源”。例如,带孩子游玩名胜古迹、听音乐会、看看报纸上的感人故事……只有家庭教育,才能最好地整合社会资源。
家庭教育决定成败
学龄前儿童,自然由家长教育。上学后,教育的责任虽然被学校分担,但家长的责任依然不可松懈。青春期孩子身心都会发生剧变,家庭教育显得更加困难,也更加迫切。家长如果忽视家庭教育,等孩子长大后出现了问题,再想干涉、纠正,就太难了。
我的老乡蔡笑晚先生,致力于以教育改变家族命运。他培养了6个优秀孩子,其中老大蔡天文获世界统计学最高奖,老二蔡天武曾出任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小女儿蔡天西30多岁就被哈佛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他告诉我,自己有几个兄弟姐妹,爱人有几个兄弟姐妹,论先天因素,不见得6个孩子都比堂兄妹、表兄妹强,就是因为他重视了家庭教育,所以才有这样的成果。
陈杳与陈杲童年时,我的外甥彬、外甥女洁,侄儿浩、侄女智都住在我家,接受我的家庭教育。
外甥彬原来在农村小学就读,二年级时出现叛逆心理,三年级时转学一直到高中毕业,都住在我家。我对他的生长倾注了心血,到初中二年级时开始转折,最终,曾经的“问题生”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硕士。
侄儿浩6岁到初中毕业,都住在我家。浩很聪明,但小学毕业年级转学到瑞安市区时,出现不适应,学习一落千丈。我花了大量精力,到他读高中时才出现转变,后来入读南京理工大学,到英国留学。
外甥女洁读初中时,对理科兴趣降低,我安排她学习美术,后来考上师范,如愿成为教师。
侄女智从小很上进,初中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上瑞安中学。
彬、浩、洁、智的生长,特别是外甥彬从“问题生”到硕士生的经历,说明家庭教育起决定作用。
陈杳与陈杲学习拔尖,固然有天资聪明的原因,实际上也还是家庭教育发挥了关键作用。
陈杲跳级后,有人就说,双胞胎的孩子,一般都是一个是天才,一个是普通人。陈杳考上南方科技大学后,人们又说,两个孩子都是天才。
这些说法,都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价值。大家也不难发现,聪明孩子比比皆是,可学业有成的却凤毛麟角。就算陈杳和陈杲两个都是天才儿童,瑞安市有110万人口,以3%的概率来算,应该有3万多天才儿童,但跳级并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整个瑞安至今也只有蔡家蔡天武、蔡天西和我儿子陈杲3人。陈杳就读的南方科技大学教改实验班,本质上也是少年班模式。这说明家庭教育才是决定因素。
……
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一般,不读也罢。
评分很实用
评分很喜欢,很理智,很好的书
评分在朋友圈看过简单的介绍,很感兴趣就买了一本。能借鉴到经验就好。
评分希望书中的内容能给家庭教育带来帮助
评分非常满意!!!!
评分好
评分好不错,快递也快,服务也好
评分囤货中,还没有看,应该还不错
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