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憂國:夏誌清散文集

感時憂國:夏誌清散文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夏誌清 著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2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廣東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8103235
版次:1
商品編碼:11763087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6
字數:224000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感時憂國》是中國現代文學史“拓荒者”夏誌清憶往追昔之散文集。書中以款款深情、細膩的筆觸、深邃的思想迴憶作者的求學之路,以及與眾多文人的因緣際會,描繪瞭獨特時代下的文人群像,更彰顯瞭中國文學中“感時憂國“的偉大傳統。

《感時憂國》為“世界華文大傢經典”叢書中的一種。

“世界華文大傢經典”叢書匯集瞭全世界華文學術、文學、藝術大傢的經典著作,既有大傢的作品精選集,也有新完成的專著。以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展現當今華文世界的曆史、文學、藝術的全新氣象。所選的作者都是文化界一流的人物,在各個領域都有深遠的影響,具有廣泛的讀者群。

內容簡介

《感時憂國》是夏誌清的散文集。夏誌清是享譽國際的中國文學評論傢,獨具慧眼,對張愛玲、錢鍾書、瀋從文等作傢具有發掘之功,使這些一度被文學史遺忘的人物重見天光、越來越受到文學界的重視。本書迴憶瞭夏誌清讀書的經曆,對師友深情紀念和評論,闡述文學理念,彰顯中國文學中“感時憂國”的偉大傳統。

作者簡介

夏誌清 1921年生於上海浦東,原籍江蘇吳縣。上海滬江大學英文係畢業。1952年獲耶魯大學英文係博士學位。1962年應聘為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文係副教授,1969年升任為教授,1991年榮休後為該校中國文學名譽教授。2006年當選為颱北“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夏誌清論中國文學》《文學的前途》《人的文學》《新文學的傳統》《談文藝 憶師友》等。

精彩書評

夏先生雖然飽受西洋文化的洗禮,事實上他為人處世,還是地地道道中國人的那一套:重人情、講義氣、熱心腸、好助人。

他的兩本英文著作《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是研究中國小說的兩座裏程碑,在西方學術界,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白先勇

目錄

代序 文學因緣——感念夏誌清先生(白先勇)


輯 一

上海,一九三二年春

讀、寫、研究三部麯

初見張愛玲 喜逢劉金川——兼憶我的滬江歲月

紅樓生活誌

我保存的兩件鬍適手跡——為《傳記文學》銀禧之慶而作

耶魯談往

桃李親友聚一堂——退休前夕的慶祝和聯想

書房天地


輯 二

亡兄濟安雜憶

超人纔華,絕世淒涼——悼張愛玲

重會錢鍾書紀實

白先勇早期的短篇小說

悼念陳世驤——並試論其治學之成就

東夏悼西劉——兼懷許芥昱

最後一聚——追念吳魯芹雜記

高剋毅其人其書

何懷碩的襟懷——《域外郵稿》序


輯 三

人的文學

現代中國文學感時憂國的精神

精彩書摘

代 序


文學因緣

——感念夏誌清先生


白先勇


我因文學而結識的朋友不少,但我與夏誌清先生的一段文學因緣,卻特殊而又悠久,前後算算竟有半個多世紀瞭。我在颱大念書的時期,便從業師夏濟安先生主編的《文學雜誌》上讀到夏誌清先生的文章。尤其是他那篇論張愛玲小說《秧歌》的力作,對當時颱灣文學界有振聾啓聵的作用,兩位夏先生可以說都是我們那個世代的文學啓濛老師。

一九六三年我到美國念書,暑假到紐約,遂有機會去拜訪夏誌清先生,同行的有同班同學歐陽子、陳若曦等人。因為我們都是夏先生兄長濟安先生的學生,同時又是一群對文學特彆愛好、開始從事創作的青年,我們在颱大創辦的《現代文學》雜誌,夏先生亦是知曉的,所以他對我們特彆親切,分外熱心。那天他領瞭我們一夥去赫遜河(Hudson River)坐遊船,那是個初夏的晴天,赫遜河上涼風習習,紐約風光,曆曆在目。夏先生那天的興緻特彆高,笑話一直沒有停過,熱鬧非凡,五十年前那幅情景,迄今栩栩如生。有夏先生在,人生沒有冷場的時候,生命不會寂寞,他身上散發齣來的一股強烈的光與熱,照亮自己,溫暖彆人。

一九六三年夏天,我在哥倫比亞大學上暑期班,選瞭一門馬莎·弗莉(Martha Foley)開的“小說創作”,弗莉是《美國短篇小說年度選》的資深編輯,這本年度選集,頗具權威,課上弗莉還請瞭一些名作傢如尤多拉·韋娣(Eudora Welty)來現身說法。課餘,我便到哥大KentHall夏先生的辦公室去找他聊天。那時年輕不懂事,在夏先生麵前高談闊論,誇誇其言自己的文學抱負,《現代文學》如何如何,說的興起,竟完全不顧自身的淺薄無知,夏先生總是耐心地聽著,還不時說幾句鼓勵的話。夏先生那時心中不知怎麼想,大概會覺得我天真幼稚,不以為忤。夏先生本人從不講究虛套,快人快語,是個百分之百的“真人”,因此我在他麵前,也沒有什麼顧忌,說的都是心裏話。打從頭起,我與夏先生之間,便建立瞭一份亦師亦友、忘年之交的關係。這份情誼,一直維持瞭半個世紀,彌足珍惜,令人懷念。

後來我迴到愛荷華大學念書,畢業後到加州大學教書,這段期間,我開始撰寫《颱北人》與《紐約客》係列的短篇小說,同時也開始與夏先生通信往來,幾乎我每寫完一篇小說登在《現代文學》上後,總會在信上與他討論一番。夏先生私下與人相處,非常隨和,愛開玩笑,有時候興奮起來,竟會“口不擇言”,但他治學嚴謹卻是齣瞭名的,他寫信的態度口氣,與他平時談吐亦大不相同,真誠嚴肅,一本正經,從他的書信看得齣來,其實夏先生是個心思縝密,洞燭世情的人,而他又極能寬厚待人,對人對生命,他都持有一份哀憐之心。試看他與張愛玲的書信往來,夏先生愛其纔,而又憫其坎坷一生,對她分外體貼入微。他們之間的信件,真情畢露,頗為動人。

我有幸與夏先生也保持一段相當長的書信往返,他對我在創作上的鼓勵是大的。夏先生對已成名的作傢,評判標準相當嚴苛,他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對魯迅、巴金等人絲毫不假辭色,可是他對剛起步的青年作傢卻小心翼翼,很少說重話,以免打擊他們的信心。那段期間我與夏先生在文學創作上,互相交流,是我們兩人交往最愉快的時光,每次收到他那一封封字體小而密的信,總是一陣喜悅,閱讀再三。我的小說,他看得非常仔細,而且常常有我意料不到的看法。《紐約客》係列他比較喜歡《謫仙記》,他認為結尾那一段李彤自殺,消息傳來,她那些朋友們的反應,壓抑的悲哀,寫得節製而達到應有的效果。後來他把《謫仙記》收入他編的那本《二十世紀中國短篇小說選》,英文是我自己譯的,經過夏先生精心潤飾,其中也選瞭張愛玲的《金鎖記》,這本選集由哥倫比亞大學齣版,當時有不少美國大學當作教科書。

(中略)

一九九三年,夏先生七十歲退休,王德威精心策劃,在哥倫比亞大學開瞭一個研討會,將夏先生的弟子都召喚迴來,替夏先生祝壽。有的宣讀論文,有的自述跟夏先生的交往關係,其間還有夏先生的同事、老友,我也應邀參加。那是一個溫馨而有趣的場閤,夏先生的同事門生一一上颱,講述瞭夏先生許多趣事、糗事,颱下笑聲不斷。但大傢的結論都推崇夏先生在西方漢學界,尤其是中國小說史述方麵的巨大貢獻,大傢一緻稱贊。他的兩本英文著作《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是研究中國小說的兩座裏程碑,在西方學術界,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夏先生在哥大教書數十年,作育一大群洋弟子,散布在美國各大學教授中國文學,夏氏門生影響頗大。

夏先生八十歲生日時,我寫瞭一篇長文《經典之作——推介夏誌清教授的〈中國古典小說〉》,為夏先生祝壽,評介他那本經典論著,後來登在《聯閤報》上。說來《中國古典小說》這本書與我也很有一段因緣。夏先生對我們創辦的《現代文學》一嚮大力支持,常常賜稿,他在這本雜誌上發錶過不少文章,而且都是極有分量的論文,遠在一九六五年第26期上,首次刊齣夏先生的《〈水滸傳〉再評價》,這篇論文是他《中國古典小說》中《水滸傳》那一章的前身,由何欣先生譯,接著《現代文學》第27期又刊齣夏先生的《〈紅樓夢〉裏的愛與憐憫》,這篇論文後來擴大成為他書中論《紅樓夢》的那一章。那時我已知道夏先生在計劃寫《中國古典小說》這本書,付印前,我請他將樣稿先寄給我閱讀,因此,我可能是最早看到這本書的讀者之一,我希望將此書各章盡快請人譯成中文在《現代文學》登齣。我記得那大概是一九六八年的初春,接到夏先生寄來厚厚一疊樣稿,我花瞭幾天工夫,不分晝夜,一口氣把這本巨著看完瞭。看文學評論著作,很少讓我感到那樣興奮過,《中國古典小說》這本書的確引導我對書中論到的六部經典小說,有瞭新的看法。

除瞭《三國演義》那一章是請莊信正譯齣刊在《現代文學》第38期(一九六九)外,其餘各章仍由何欣翻譯、刊登《現代文學》的有五章:《導論》、《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本來何先生把《金瓶梅》、《儒林外史》也譯齣來瞭,但是當時《現代文學》財源枯竭,暫時停刊,所以《金瓶梅》、《儒林外史》這兩章中譯始終未能登齣。那時我自己創辦“晨鍾齣版社”,有心將夏先生這本書的中譯本在颱灣齣版,並徵得瞭夏先生的同意,但因為夏先生齣書謹慎,齣版中譯本須自己校對,仔細修改。這一拖下來,便是數年,直到“晨鍾”停業,這本書仍未能付梓。這是一直耿耿於懷的一件事。一九八八年《中國古典小說》中譯本終於問世,不過是在中國大陸齣版的。這本著作本身就是一本經典,曾引導西方學界對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走嚮新的途徑,新的看法。在《現代文學》上登載的幾章中譯,對颱灣學界,亦産生深刻的影響。

夏先生退休不久,患瞭心律不整的病癥,但他非常注重保養身體,所以這些年健康精神都還很不錯,直到三年多前,夏先生因病住院,那次病情來勢洶洶,夏先生在醫院住瞭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全靠夏太太全心全力照顧嗬護,纔得轉危為安。其間我常與夏太太通電話,用電郵聯絡,知道夏先生病情凶險,也暗暗替他著急,為他祈禱誦經。後來知道他康復齣院瞭,大傢纔鬆瞭一口氣。那段日子夏太太真是辛苦,每天探病,一個人長途跋涉,瞭不得的堅強。

前年鞦天十一月間我因齣版父親的傳記《父親與民國》,紐約世界日報及華人作傢協會,邀我到紐約演講,同時蘇州昆劇院也應邀到紐約演齣青春版《牡丹亭》的精華摺子。我在法拉盛演講,聽眾有六七百人,夏先生與夏太太也去參加,我一講就講瞭三個鍾頭,因為父親一生與民國曆史都是講不完的故事。夏先生坐在前排,竟撐住瞭,還聽得很入神。青春版《牡丹亭》摺子戲在Hunter College 的戲院上演,我請瞭一批朋友去看:叢甦、莊信正夫婦、李渝,當然還有夏先生、夏太太。那天的戲男女主角俞玖林、瀋豐英演得特彆賣力,尤其是俞玖林的《拾畫》分外齣彩,半個鍾頭的獨角戲揮灑自如,夏先生坐在我身旁興奮得指著颱上叫瞭起來:那個男的怎麼演得那麼好!

看完戲第二天,夏先生、夏太太請我吃飯,莊信正兩夫婦也參加瞭,還有夏先生的妹妹。我們在附近一傢有名的法國餐館吃龍蝦大餐,那次夏先生的精神氣色都特彆好,一點不像生過重病的樣子,那天晚上,又跟我們從前聚餐一樣,大傢說得高興,吃得開心。夏先生對人生那份樂觀的熱情,是有感染性的,跟他在一起,鼕天也不會覺得寒冷。

夏先生病後已不便於行,需坐輪椅,那晚吃完飯,夏太太用輪椅推著夏先生迴傢,我看見夏太太努力地推著輪椅過馬路,在鞦風瑟瑟中兩老互相扶持,相依為命,我心中不禁一陣憫然,深深被他們感動。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夏先生過世,噩耗傳來颱北,雖然我已聽說夏先生又因病住院,但是還是抵擋不住突來的傷痛,掉下淚來。我打電話到紐約給夏太太,她說夏先生走得很平靜,前一天二十八日還吃瞭我叫Harold & David送過去的皇傢梨RoyalPears。近年來我不在美國過聖誕,不過總會預先訂好皇傢梨聖誕節送給夏先生,那是他最愛吃的水果。


感時憂國:夏誌清散文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感時憂國:夏誌清散文集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感時憂國:夏誌清散文集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感時憂國:夏誌清散文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給朋友買的 還不錯 裝幀精美

評分

目 錄 第一章 新舊閤璧的婚禮 第二章 洞房花燭夜 第三章 風流寡婦 第四章 愛的飢渴 第五章 兩顆櫻桃 第六章 養一個女兒 第七章 寂寞的一月 第八章 少奶奶生活 第九章 我的丈夫 第十章 小學教員 第十一章 歸 寜 第十二章 脫籠的鳥 第十三章 來到上海 第十四章 小傢庭的咒詛 第十五章 開始投稿 第十六章 小心眼兒 第十七章 産房驚變 第十八章 逃難記 第十九章 避居鄉..

評分

非常精采的一本好書呀!

評分

收藏閱讀都很好,看後有思考,棒棒的

評分

裝幀和印刷不錯,內容正在看,夏先生的文章應該錯不瞭。

評分

對這套書很滿意,我買齊瞭。

評分

第二章   洞房花燭夜

評分

這套書做的質量不錯,內容也挺好,但不少的小錯誤和錯彆字,可惜。

評分

蘇青簡介:蘇青(1914年~1982年) 中國作傢,小說傢、散文傢、劇作傢。海派女作傢的代錶人物。浙江寜波人。1933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外文係,後肄業移居上海。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感時憂國:夏誌清散文集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