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铜人徐氏针灸合刻

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铜人徐氏针灸合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徐凤 著,孙海舒 校
图书标签:
  • 中医药
  • 针灸
  • 古籍
  • 善本
  • 点校
  • 铜人徐氏
  • 医史
  • 传统医学
  • 医学古籍
  • 合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46440
版次:1
商品编码:1176994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0
字数:1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铜人徐氏针灸合刻》六卷,针灸类著作,明代著名针灸医家徐凤著。
  《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铜人徐氏针灸合刻》卷一、二,针灸歌赋。卷三,周身穴法歌。
  卷四,窦氏八法流注。卷五,金针赋及子午流注。卷六,灸法等。全书内容是以介绍历代针灸文献资料为重点,并附有插图,是一部综合性的针灸著作。该书既照顾到针灸内容的各个方面,又尽量选取短小精悍的歌诀,真正做到了既全面又简明。书后的灸法大都为历代著名的灸疗方法,很值得研究。《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铜人徐氏针灸合刻》对于研究针灸学及其临床运用,可称为一本很切实用、简明易学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徐凤,字延瑞,号泉石,明江右弋阳(今江西省弋阳县石塘)人,生活于14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上半叶,为明代著名针灸医家,著有《铜人徐氏针灸合刻》六卷。

内页插图

目录

铜人徐氏针灸合刻徐氏针灸面经之一一
御制铜人俞穴针炙图经序
穴腧都数
十二经穴
修明堂诀式
铜人徐氏针灸合刻铜人论徐氏针灸图经之二二
铜人俞穴针炙图经卷上
铜人徐氏针灸合刻徐氏针灸图经之三三
铜人俞穴针炙图经卷中
铜人徐氏针灸合刻徐氏针灸图经之四四
铜人俞穴针炙图经下
新刻太医院参订徐氏针灸大全卷之一
周身经穴赋
十二经脉歌
十二经本一脉歌
经穴起止歌
十五脉络歌
经脉气血多少歌
禁针穴歌
禁灸穴歌
血忌歌
逐日人神歌
九宫尻神歌
太乙人神歌
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四总穴歌
千金十一穴歌
治病十一证歌
流注指微赋
通玄指要赋
灵光赋
席弘赋
新刻太医院参订徐氏针灸大全卷之二
标由赋
新刻太医院参订徐氏针灸大全卷之三
周身折量法
新刻太医院参订徐氏针灸大全卷之四
窦文真公八法流注
新刻太医院参订徐氏针灸大全卷之五
金针赋序
梓岐风谷飞经撮要金针赋
论子午流注之法
新刻太医院参订徐氏针灸大全卷之六
点穴论
论艾炷大小
论壮数多少
论点艾火
论避忌
论治灸疮
论忌食
论保养
择吉日
定取四花六穴之穴
《千金方》论取膏肓俞穴法
取肾俞穴法
取骑竹马灸穴法
灸心气穴法
论一穴有二名
论一穴有三名
论一穴有四名
论一穴有五名
论一穴有六名
论一名有两穴

前言/序言


《铜人徐氏针灸合刻》是一部在针灸学领域极具分量的古籍,它集结了两部重要的针灸学著作:《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徐氏的针灸学著作(通常是指《徐氏针灸指南》或其相关内容)。这部合刻本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后世医者和学者对这两部经典文献的研习与比较,对于理解和传承针灸学的发展脉络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图经》,北宋王惟一奉敕编纂。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将经络腧穴与人体模型相结合,创制了“铜人”,这是针灸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铜人模型上雕刻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354个(一说357个)经穴。其书中详细记述了各经脉的循行路线、所属穴位、主治病症,并配以精细的插图,形象直观,易于学习。书中对穴位的定位、主治的阐述,以及针刺的深度、角度等都有细致的描述,为后世针灸临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铜人图经》的问世,标志着针灸学从经验积累走向理论规范化、系统化的重要一步,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徐氏针灸学著作,通常是指宋代徐灵胎(一说为徐叔和,但根据合刻本的常见情况,更倾向于宋代某位徐姓针灸学家)所著的针灸典籍。这些著作往往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可能对穴位的配伍、治疗的原则、针刺补泻的技巧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例如,可能会对某些特定病症的治疗方穴进行详细阐述,或者提出更为精炼的针灸理论。徐氏的贡献,可能体现在对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对针灸理论的深化,或者在某些特定领域的钻研,如在特定病症的针灸治疗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系。 《铜人徐氏针灸合刻》将这两部著作并列刊印,其意义在于: 1. 文献的保存与传承: 许多古代珍贵医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或散佚,或难以寻觅。《铜人徐氏针灸合刻》作为一部珍善本的整理出版,无疑是对这两部重要针灸文献的有效保存,确保了它们能够继续流传,供后人研究学习。 2. 学术的比较与研究: 将《铜人图经》和徐氏的针灸著作合刊,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比较研究平台。研究者可以对比两者在经络、腧穴、主治、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异同,深入探究针灸学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者手中的发展演变。例如,可以对比王惟一的标准化腧穴体系与徐氏可能存在的更侧重临床实践或理论发挥的观点,从而更全面地理解针灸学的发展轨迹。 3. 临床应用的指导: 《铜人图经》以其精确的穴位定位和图解,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直观的指导。而徐氏著作可能包含更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穴,《铜人徐氏针灸合刻》的合刊,使得学习者在掌握了《铜人图经》的基础知识后,能够进一步借鉴徐氏的临床经验,提高针灸治疗的水平。 4. 针灸理论的深化: 通过研读这两部著作,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针灸学理论的构成,包括经络学说的基本原理、腧穴的定位与功用、针刺的补泻手法等。这种深入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出更具理论深度和临床能力的针灸人才。 总而言之,《铜人徐氏针灸合刻》不仅仅是两部古代针灸著作的简单汇编,它更是一部承载着中国古代针灸智慧的结晶,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其价值在于对针灸学理论的系统梳理、对经络腧穴的精确阐释、以及对临床实践经验的宝贵积累,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和传承针灸医学的人来说,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经典文献。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门学问,就必须追溯其本源。对于中医而言,古籍就是它最宝贵的根基。这次接触到《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中的一本,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的编排非常用心,选取的都是极具价值的古籍,而且点校和注释都做得非常到位。这让我能够更直接、更准确地理解古代医家们的思想和论述,而不用被繁琐的文字所困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那些古代的医者们,是如何凭借着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体的探索,创立了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医体系。这本书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汇集,更是一种对中华民族智慧的传承和发扬,让我对中医文化充满了敬意。

评分

最近在学习一些传统医学的知识,发现很多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都深深根植于古代的文献之中。因此,能够读到像《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这样的整理本,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这本书的精选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献,并且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校勘和注释,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概念的阐释,以及对不同学派观点的对比分析,这让我能够更全面、更系统地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与古代的医学大家进行一场深度对话,从中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的传承,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经久不衰的精髓非常着迷,而中医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这次有机会接触到《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里的某本,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个宝库,里面汇集了许多极其珍贵的古籍。我尤其欣赏它在点校和整理方面所做的努力,这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古籍变得易于理解。在翻阅过程中,我常常会为古代医家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精湛的医术所折服。他们对人体、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治疗方法的探索,都充满了智慧和创造力。这本书的出现,让这些被尘封的宝藏重现光辉,也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医的博大精深,感受其中蕴含的独特魅力,真是受益匪浅。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针灸的了解主要停留在一些现代的教材和科普读物上,总觉得那些内容有些零散,不够系统。这次偶然看到这套《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中的某一本,真是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的编排和内容都非常出色,它将一些非常珍贵的古代针灸文献汇集在一起,并且经过了专业的校勘和注释。我特别喜欢它对原文的解读,不仅解释了文字的含义,还常常联系当时的医学背景和理论体系,这让我对针灸的理解更加深刻。以前觉得很多古籍都很难读懂,不是因为文字本身,而是因为那个时代的思想和认知框架和我们现在很不一样。而这套丛书的编者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用现代的语言和视角,将那些古老的智慧重新呈现出来,让我们可以轻松地吸收。这本书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让我深感敬佩。

评分

最近有幸接触到一些传统医学的书籍,尤其是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古籍,总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魅力。我尤其喜欢那些经过仔细整理、校勘过的版本,因为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这些对古籍不太熟悉的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比如,我最近在翻阅的一套丛书,就收录了不少这样的珍善本。这本书的装帧就很典雅,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更重要的是,点校的文字清晰易读,并且有详细的注释,对于理解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古代的医学理论非常有帮助。我一直对经络穴位很感兴趣,也想更深入地了解针灸的起源和发展,所以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更像是一扇通往古代中医世界的窗口,让我得以窥见先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临床经验。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仿佛与古人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

书内容全面,先辈留下的精髓。

评分

还行

评分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评分

图书质量还行,经典阅读非一时之功!

评分

这套书很不错,女儿非常喜欢。

评分

双十一活动收的,折后价还是很美丽的,物流速度也很棒

评分

双十一活动收的,折后价还是很美丽的,物流速度也很棒

评分

商品质量好,购物去京东

评分

书内容全面,先辈留下的精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