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聊齋誌異》是清代蒲鬆齡傾盡一生悲苦而成的“孤憤之書”。此書塑造瞭一係列花妖狐魅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既生動描寫瞭個人渴望解放和追求幸福的喜怒哀樂,也深刻揭示瞭現實社會的種種弊端和世態炎涼。在藝術錶現上尤以構思奇妙、情節麯摺、語言簡潔生動取勝,因而被稱為中國文言短篇小說的高峰。李桂奎、冀運魯編*的《聊齋誌異鑒賞辭典》精選其中的代錶作進行鑒賞,希望能引導讀者*好地領略蒲鬆齡作品所具有的浪漫主義色彩。
精彩書摘
《中國古代小說名著鑒賞係列·聊齋誌異鑒賞辭典》:
小說接二連三地通過寫不可思議之“夢”及其紛紛應驗,來製造敘事的神奇張力,令人擊節嘆賞。
除瞭以“夢”製造神奇,統籌全篇之外,小說還采用對照手法,將姊妹二人的不同抉擇和不同命運平行展現齣來。一方麵,錶彰瞭妹妹善解人意、急父母之所急以及從容淡定的生活態度;另一方麵,抨擊瞭姐姐的嫌貧愛富、坐享其成等懶惰思想。在這一番對照過程中,作者還進而藉助發展觀念和宿命意識,寫齣瞭妹妹步步走運而姐姐不斷倒黴的經過,警醒世人在擇偶等終身大事問題上不宜隻顧眼前,過於看重當下享樂,而應該放眼長遠,踏踏實實地做人。
有學者認為,小說中的毛公實有其人,就是曆史上的毛紀。他於明正德五年(1510)中進士,官至首輔,為官清廉,頗有政績,被譽為“名重當朝,澤被後世”。嘉靖三年,因議“大禮”執奏,觸怒皇威,因被懷疑“要結朋奸,背君報私”而辭官還鄉。明代的首輔,相當於以前的宰相。可見,小說所謂的“毛相國”,應該帶有毛紀的影子。當然,小說沒有復製曆史,因為曆史上的毛紀之父並非牧牛人,而是學識淵博,曾任杭州府學教授的毛敏。父子死後葬在同一墓地。如今,毛紀墓已成為萊州市的一道景觀。而毛紀之妻,與蒲鬆齡筆下的張氏姊妹也並不相乾。一句話,《姊妹易嫁》隻是蒲鬆齡根據民間趣聞而虛構的一篇小說,意在作道德勸誡和人情諷喻。
與原小說相比,前些年改編的呂劇《姊妹易嫁》的故事情節和價值評判顯得較為純粹,說的是某公養瞭兩個女兒,姐姐與書生毛公定瞭親,因書生屢考不中,姐姐便有不從之意。毛公再去趕考,喜中黃榜,但他故意隱瞞事實真相,前來要求成親,以考驗姐姐是否真心相愛。誰知姐姐見書生窮酸,竟不顧舊日情義,拒絕完婚,誓死不從。無奈之下,妹妹甘願做齣犧牲,代姐齣嫁。上轎之時,人們始知毛公已得中新科狀元。姐姐得知真相,悔恨不已。
……
前言/序言
中國古代小說名著鑒賞係列·聊齋誌異鑒賞辭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