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金融系列作品,提供一种看待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全新视角。
·历数中外金融市场泡沫,提供丰富的前车之鉴。
·对金融投资者提出理性的建议。
·指出金融市场健康运转所必需的制度框架和舆论监督。
海报: 内容简介
现代经济已经从简单的“无商不富”过渡到“无股权不大富”,金融成为现代财富机器的核心引擎。但是,要充分发挥这个财富机器的效能,必须要有良好的法治和产权保护体系,以及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作为制度基础。否则,股市就会成为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场所,所有的经济泡沫也终将破灭。
《财富的逻辑 2: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所收集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讨论金融、法治、新闻媒体对于“致富”的基础性作用。既有理论上的分析,更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让我们透彻了解现代财富机器的运作机制。
作者简介
陈志武,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
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现担任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及量化历史研究所所长。
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纪录片系列《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
最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以及其他新兴资本市场问题。其著作常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远东经济评论》《波士顿环球报》《巴伦周刊》所引用,也常发表于许多香港和大陆的报纸和杂志上。此外,他还是ZebraCapitalManagement三位合伙人之一。
目录
序言 现代财富机器的制度基础
第一部分 金融与财富
第1章 中国人为什么爱存钱
第2章 证券市场发展与共同富裕
第3章 美国基金公司为何比银行创造的富豪更多
第二部分 股市与财富
第4章 如何评价股市的贡献
第5章 中国股市质量变差了吗
第6章 股市半桶水
第7章 为管理层股票期权正名
第8章 安然之谜
第9章 非理性亢奋 :世界通信的故事
第10章 股市泡沫的危害 :解读美国股市危机
第11章 泡沫破灭引发经济衰退 :重温 1929 年美国股灾
第12章 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
第13章 社保基金应采用指数投资法
第14章 从人的行为偏差谈“指数投资法”
第三部分 媒体与财富
第15章 中国经济发展为何离不开开放的新闻媒体
第16章 开放的新闻媒体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制度机制
第17章 经济学与媒体是如何互动发展的
第18章 媒体和市场对公司治理的监管效率
第19章 从诉讼案例看媒体言论的法律困境
第四部分 法律与财富
第20章 立法,立法,再立法吗
第21章 证监会、法院与人大 :如何分管证券市场
第22章 司法独立、判例法与股东权益保护
第23章 “判例法”的优势
第24章 集体诉讼是保护股民的有效方法
第25章 美国如何对待内幕交易
第26章 追查“东京究”
精彩书摘
现代财富机器的制度基础
……
——从“无商不富”到“无股权不大富”
这些年谈论最多,也最令人兴奋的话题,是盖茨、戴尔、李彦宏、江南春等这些亿万富翁是多么富。盖茨的个人财产有600多亿美元,而且盖茨、戴尔是在二十几岁,李彦宏、江南春是在三十几岁就成了亿万富翁。相比于传统社会,这些数字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2008年,中国一般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5万元左右。那么,李彦宏14亿美元的个人财富就相当于65万城镇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而盖茨的财富等于2760万城镇居民的年收入。不管对传统社会,还是对今天的人来说,这些也都是天文数字。
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创业者会这么富?他们的财富机器跟传统商人有什么差别?如果把这些富翁的“财富机器”都称为“现代财富机器”的话,那么,法治、产权保护体系在中间又起什么作用?或者说,在现代法治社会出现之前,是否有可能培植出这种规模的现代财富机器?
我知道,有两种说法历来流行。其一是剥削论,可能会说资本家是靠剥削获得这种超额财富的。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具建设性的解释,就好比看到任何事情时只说一句“事出有因”,然后不再细究原因,不管了;见到财富就以一句“剥削”定论,到最后,我们什么也没学到,没让自己或者他人增加见识。如果说微软、戴尔、百度、阿里巴巴的员工待遇不如其他公司,那可以去具体调查这些公司的员工待遇,在调查比较之后基于事实下结论。否则,更具建设性、对社会更有益的做法就是去回答:为什么同样是普通家庭出身的盖茨、戴尔、李彦宏、马云可以成为亿万富翁,而其他人却没有?他们的成功对广大社会的正面启示是什么?决策者应该做什么才能让更多的普通人也有机会“步其后尘”?
其二是“他们拿绝对大头,我们拿小头的小头”,这种说法还是只停留在事实陈述,把数据重说了一遍,就像剥削论那样没有建设性。为什么我们只能拿小头?如果他们没有政府权力当头,如果他们公司跟客户的买卖是自愿交易而不是强制性的,那么,就不存在剥削。更有建设性的是去回答:为什么他们有这种定价权而我们不一定有?怎样做让我们也能拥有这种“赚大头”的地位?抱怨不可避免,但不一定有建设性。
俗话说,“无商不富”。这话说得有道理,只是传统的“商”最多只能带来小富。现在是“无股权不富”,至少是无股权难以“大富”。差别在哪里呢?传统商业都是以制造产品、卖产品、卖服务来赚当前的钱为特点,这样你得一天一天地去赚、去积累,但毕竟人的生命有限,每天的买卖赚得再多,一辈子就只有这么多天,而且还要考虑生病、节假日等因素。
但是,有了股权交易市场,比如股票市场之后,财富增长的空间就根本改变了。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股权价格是未来无穷多年的利润预期的总贴现值。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公司办成功了而且职业化的管理也到位,让公司享有独立于创始人、大股东的“法人”人格,那么,这个公司就具有无限多年生存经营下去的前景,拥有这个公司的股权就等于拥有了这种未来无限多年收入流的权利。当你卖掉这种股权时,等于是在卖出未来无限多年的利润流的总贴现值,这就是为什么靠股权赚钱远比靠传统商业利润赚钱来得快、财富规模来得大!你想,一个人靠自己一天天累积利润,靠自己的长寿来最大化个人财富,怎么能跟一个通过股权交易把未来无限多年的利润今天就变现的人比呢?后者的未来利润总和是不受自然人的寿命限制的,是无限的。
这就是盖茨、李彦宏、施正荣等能在二十几、三十几岁就成为亿万富翁的核心原因,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法治和产权保护是普及“股权致富”的基础
我们会说,传统中国也有股份合伙企业,那些股份虽然没有活跃的交易市场,但不也是可以买卖吗?为什么以前就不能以“股权致富”呢?这就涉及现代和传统社会的核心差别问题,亦即产权保护体系和契约交易(证券交易)所要求的配套制度架构问题,是决定能赚“大钱”还是只能有“小钱”的问题。
首先,一个公司的管理是否能够足够职业化、非人格化,决定了公司的寿命是否能超过创始人的生理寿命,并“无限地”活下去。如果公司的管理不能与创始人、主要股东的自然人格脱离开,如果公司的利益和股东的私人利益不能分开,公司没有独立的“法人”人格,这个企业就没有自身的独立生命,顶多是自然人为了小打小闹的短期生意而设,企业的生命跟创始人的生理寿命捆绑在一起。也就是说,靠股权致富而不是靠今天卖产品致富的第一要素是,公司具有独立于自然人的无限“法人”生命,这是股权价值等于未来无限多年利润流的贴现总值的前提,否则股权不值钱!只有企业有长久生命力,“股权致富”才有基础。
就以费孝通、张之毅先生所著的《云南三村》中的玉村为例。1943年当张先生回访玉村考察时,他发现玉溪旧有富商基本都走向衰败:“文兴祥家的衰败情况:本人已于1942年死去,其两个儿子已分家,均在家闲着。因无人手经营及洋纱缺货,洋纱号已停业……冯祥家的衰败情况:本人已于1942年死去,死后家里兄弟七人分成七份,每家分得四十亩田,洋纱一包(值三万多元,1942年时价),铺面二间三层。洋纱号停业。”张先生总结道:“我们看过以上玉溪四户富商之家的衰败情况后,最深刻的印象是像文兴祥、冯祥这两位本人兴家的人一经死去,商号即因无人经营而停业……由于本人在世经营商业时,家中兄弟子女等家人,几乎都是闲散过活,并多有烟、赌等不良嗜好,以致家人中没有一个成器的,所以本人一死,一家即后继无人。”
费孝通、张之毅两先生调查到的情况不是特例,而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普遍现象,甚至到今天仍然是“富不过三代”。近代中国虽然有过北京的同仁堂药店、瑞蚨祥绸缎店及江西药材店等“百年老店”,但这些只是千千万万家族企业中的凤毛麟角,不是普遍现象。为什么文兴祥、冯祥这些创业者在世时没有培养“接班人”?
公司的管理显然没有程序化,非人格化。为什么除了自己的亲属、亲戚外不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招募职业经理人?从这个意义上,由于儒家所主张的社会秩序(包括信誉秩序)几乎是排他性地基于血缘,不超出血缘,所以,儒家社会的“人际交易”范围和信赖范围基本不超出血缘网络,职业经理人不仅缺乏其生长所需的契约法律土壤,而且即使有了,也不一定有企业要,因为除非这些职业经理人是亲戚,否则企业东家怎么相信你呢?也正由于宋朝时期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得到根本性强化,使血缘外的信任体系更难有机会发展,非人格化的法律体系也就没机会出现和发展。这样一来,中国传统家族企业难以走上非人格化的职业经理人道路。没有非人格化、跨区域的法治,企业的管理就超不出血缘,进而使中国企业走不出只有一代、两代,最多三代的宿命!因此,儒家文化是中国社会难以靠“股权致富”的文化制度性障碍。
所以,公司的非人格化、非血缘化管理是将其寿命无限延伸的前提保证,而实现公司职业化管理又以契约精神、法治秩序为前提。否则,没有几家企业会看重长远,只会关注短期效益,进而“股权致富”不可能成为社会中的一种普遍致富模式。
其次,即使企业能够发展到非人格化管理,能够无限多年生存下去,亦即利润流可以无限长久,那么,企业的股权作为一种长期产权是否能得到保护,这又极为关键。如果产权(特别是无限长久的产权)得不到保护,或者产权的界定根本就不明晰,公司的生命不管有多长,其股权还是难以有交易市场,至少没有人愿意出高价,也不会有“股权致富”的通道。所谓“无恒产者无恒心”,没有产权保护,自然没有人去相信公司无限生命的价值!
与此相关的是实物资产的产权化。在云南玉村,如果实物本身可以作为产权独立地存在和交易的话,那么,即使冯祥死了,他的兄弟七人也用不着将洋纱厂拆分成七份,让企业关门,而是可以将其分成七股产权,并同时让企业本身继续运作。当然,这又涉及围绕产权的法律支持问题。
最后,除了公司能长久生存、产权无限期受到保护外,股权的交易市场必须足够广泛,交易成本必须足够低,交易量必须足够大,否则,股权没有流动性,价值也不会太高,“无股权不大富”就难以成立。这就再次涉及法治、监管、权力制衡的问题。
所以,法治和产权保护体系是一个社会能否从简单的“无商不富”过渡到“无股权不大富”的基础。
当然,正因为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靠的是“硬苦力”,只要中国人愿意没日没夜地勤劳工作,即使只能靠传统的短期商业利润致富,尽管不是“大富”,那也行。只不过,这不是中国社会的长久愿望,因为中国人也有权利过上质量更高的生活。至少,中国到目前为止的阶段性经济成就并没有证明法治、产权保护对经济发展不重要,只是说明产权保护对低利润的经济增长不一定重要。
最后我要说的是,虽然中国的法治、产权保护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为什么在今天的中国像李彦宏、沈南鹏、马云等也能享受到“股权致富”的威力呢?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让公司在境外改制并到境外上市。也就是说,由于金融和公司法律的全球化,中国境内的企业可以选择变为另一个法律体的公司,受那个国家法律的保护和约束,这种公司注册和相关法律的选择权,从实际效果上给中国境内企业提供了一个“股权致富”的通道。这种选择的存在反过来也迫使中国法治和产权保护体系得到发展,最后,只有中国本身的法治进程达到一定水平时,“股权致富”才能成为本国社会的一种普遍模式。
……
前言/序言
财富的逻辑 2: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快递速度的不要,内容的没看的不要,反正不要不要的
评分
☆☆☆☆☆
书不错,值得一读。京东的快递也给力,不但快,而且服务好,给送货到门,赞一个!
评分
☆☆☆☆☆
老公让我帮忙买的书,刚看完金融逻辑一,内容不错,看了有收获,再买本金融逻辑二看看,认真学习总是有好处的。话说京东买东西真是方便,直接送货到家,免去天热的辛苦,还能比超市便宜一点,值得购买。等有空了再晒照片。
评分
☆☆☆☆☆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
评分
☆☆☆☆☆
内容丰富,快递飞快,正版质量,内容实用,大家之作!!!
评分
☆☆☆☆☆
这本书是我导师推荐的,也是我们学校金融研究生入学前的指定必读书目。由陈志武老师的金融的逻辑入门,目的在于培养金融的思维方式。该书会以最易理解的语言最生动的例子告诉你何为金融,这也是全书的中心。金融即跨时间跨空间的交换。
评分
☆☆☆☆☆
一套,包装很好,带塑料皮。买了4本,还在看。历史讲的比较多,通俗易懂
评分
☆☆☆☆☆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
评分
☆☆☆☆☆
非常适合的书,推荐大家购买,不错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