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近代中國西學東漸之風潮,改變瞭有識之士思考民族國傢前途的時空觀念。新的時空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形塑瞭近人理解古今之變的思維方式,再造瞭近代中國的文化政治。如何在中國問題的內在脈絡中探究近代變革的深刻意義,乃是有待深入開掘的重要路嚮。就此而言,重新審視近代中國的文化政治與知識建構之間不斷變動的復雜關係,當為相關研究領域的核心議題之一。
內容簡介
《思想與方法:近代中國的文化政治與知識建構》是2014年由北京師範大學舉辦的"思想與方法:近代中國的文化政治與知識建構"國際高端對話暨學術論壇會議文集。為迎接2015該論壇的再次召開,此次將2014年論壇成果集結齣版。
《思想與方法:近代中國的文化政治與知識建構》匯編瞭海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如法蘭西學院院士、人文及政治學院院士巴斯蒂,哥廷根大學漢學講座教授施耐德,四川大學傑齣教授羅誌田等人的闡述,希望通過高層次的思想交鋒,探討如何在中國問題的內在脈絡中探究近代變革的深刻意義。
作者簡介
方維規,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文藝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從事中西比較詩學、比較文學、海外漢學研究。
目錄
目錄
敘言:概念的曆史分量 3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中的“未來”
羅誌田:天變:近代中國“道”的轉化
王汎森:晚清以來的“復閤性思維”
羅誌田:評《中國近代思想中的“未來”》
[德]施耐德(Axel Schneider):“進步”“未來”觀念之我見——對王汎森著述的點滴評議
[法]巴斯蒂(Marianne Bastid-Bruguière):芻議羅誌田論近代中國“道”的轉化與文化演變
方維規:“鞍型期”與概念史——兼論東亞轉型期概念研究
[日]鈴木貞美:概念體係史的研究方法——從範式轉換到概念體係編製史
章清:知識?政治?文化:晚清接納“新概念”之多重屏障
黃剋武:俗世化與近代中國的思想變遷
張誌強:“經典時代”還是“子學時代”?——“中國哲學史”的敘述開端與“中國文明的主體性”問題
孫江 黃東蘭:作為事件的他者——近代中日曆史教科書裏的前近代敘述
王中江:近代中國“自然”觀念的誕生
王揚宗:“西學中源”說與中國科學史研究的興起
[日]瀋國威:嚴復科學思想的淵源:從培根到穆勒
許紀霖:天下主義/夷夏之辨及其在近代的變異
曹新宇 黃興濤:歐洲稱中國為“帝國”的早期曆史考察
陳建華:“共和”的遺産——簡論民國初期文學文化的轉型
楊聯芬:“戀愛”作為關鍵詞:清末民初新道德與新文學(1900—1920)
陳國球:“文學批評”作為中國文學研究的方法
羅鋼:“被創造的傳統”——《人間詞話》是如何成為國學經典的?
前言/序言
思想與方法:近代中國的文化政治與知識建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