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電路實驗與能力訓練

電子電路實驗與能力訓練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劉一清,勞五一,豐穎,瀋昕,陳雪皎 著
圖書標籤:
  • 電子電路
  • 實驗
  • 電路分析
  • 模擬電路
  • 電子技術
  • 實踐教學
  • 能力訓練
  • 高等教育
  • 理工科
  • 實驗指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ISBN:9787030458926
版次:1
商品編碼:1181900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5
字數:539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電子電路實驗與能力訓練》編寫基於“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方法-培養基本技能-發展綜閤設計能力-提煉專業思維”這一教學指導思想,突破瞭傳統電子電路實驗教材以“麵包闆”為核心的方式,《電子電路實驗與能力訓練》設計瞭專用的實驗電路闆,鍛煉學生自己動手規劃實驗方案、購買電子元器件、焊接和調試電路闆。《電子電路實驗與能力訓練》知識體係完整,由淺人深,基本實驗完成後數字部分可以展現齣一個簡易的“藥品生産綫控製器”,模擬部分可以展現齣一個簡易的“電子琴”。這是一種“引領式”教學模式,一個目標把所有的驗證性教學活動串聯起來,讓學生在動手中理解概念,在動手中掌握方法,在動手中培養能力,在動手中體會邏輯思維。
  《電子電路實驗與能力訓練》適閤作為“電類”(電子工程、電信工程、電機工程、計算機工程和通信工程)大學本科生的實驗教材。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緒論
0.1 電子電路實驗的任務
0.2 電子電路的實驗過程
0.3 實驗預習
0.4 電子元件參數手冊學習
O.5 電路原理圖閱讀
O.6 實驗過程中的異常情況處理
0.7 實驗故障排除
O.8 實驗步驟的編製
0.9 實驗數據錶的設計
O.10 實驗結果的處理
0.11 電子電路實驗報告的撰寫

第一篇 基礎實驗儀器的使用實驗
第l章 直流電源的使用實驗
1.1 實驗目的
1.2 預習要求
1.3 SPD3303D可編程綫性直流電源
1.4 實驗內容與步驟
1.5 實驗器材
1.6 實驗報告要求
1.7 思考題
第2章 萬用錶的使用實驗
2.1 實驗目的
2.2 預習要求
2.3 UT801數字萬用錶
2.4 實驗內容與步驟
2.5 實驗器材
2.6 實驗報告要求
2.7 思考題
第3章 示波器的使用實驗
3.1 實驗目的
3.2 預習要求
3.3 DSO-X-2012A數字示波器
3.4 實驗內容和方法
3.5 實驗器材
3.6 實驗報告要求
3.7 思考題
第4章 信號發生器的使用實驗
4.1 實驗目的
4.2 預習要求
4.3 DSO-X-2012A數字示波器內置信號源
4.4 實驗內容和方法
4.5 實驗器材
4.6 實驗報告要求
4.7 思考題
第5章 電路闆的焊接實驗
5.1 實驗目的
5.2 預習要求
5.3 焊接的相關知識

第二篇 模擬電子電路實驗
第6章 晶體管特性的鑒彆和測試
6.1 半導體二極管實驗
6.2 雙極型晶體管實驗
6.3 結型場效應管
第7章 直流電源電路
7.1 整流濾波電路實驗
7.2 三端穩壓器實驗
第8章 放大電路
8.1 集成運算放大器實驗
8.2 單電源集成運放放大器實驗
8.3 單管共射放大器實驗
8.4 射極跟隨器實驗
8.5 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影響的研究實驗
8.6 晶體管差分放大電路實驗
第9章 有源濾波器
9.1 二階低通濾波器實驗
9.2 二階帶通濾波器實驗
第10章 信號發生器
10.1 橋式RC振蕩器實驗
10.2 電容三點式振蕩器實驗
10.3 方波和三角波發生器實驗
第ll章 功率放大器
11.1 OCL音頻功率放大器實驗
11.2 D類放大器實驗
第12章 模擬電子電路綜閤設計
12.1 DC—DC變換器設計實驗
12.2 跟蹤直流穩壓電源設計實驗
12.3 AGC放大電路設計實驗
12.4 助聽器設計實驗
12.5 音頻功率放大器設計實驗
12.6 簡易電子琴設計實驗
12.7 溫度測量儀設計實驗
12.8 電容測量儀設計實驗

第三篇 數字電路實驗
第13章 基本門電路外部特性的實驗研究
13.1 基礎TTL與非門電路
13.2 TTL門電路外部特性的研究實驗
13.3 CMOS集成電路外部特性的研究實驗
13.4 OC門和OD門特性研究實驗
第14章 組閤邏輯電路的實驗和研究
14.1 基礎知識
14.2 基本門電路組閤實現邏輯功能的實驗
14.3 通用邏輯門電路實現邏輯功能的實驗
14.4 加法器的研究實驗(算術運算函數)
14.5 比較器的研究實驗(比較函數)
14.6 編碼器的研究實驗(編碼函數)
14.7 譯碼器的研究實驗(解碼函數)
14.8 數據選擇器的研究實驗(數據選擇函數)
14.9 代碼轉換函數的研究實驗
14.1 0冒險和競爭的研究實驗
第15章 脈衝電路實驗
15.1 基礎知識
15.2 多諧振蕩器與脈衝産生電路的實驗研究
15.3 利用邏輯門構成多諧振蕩器的實驗研究
15.4 高精確秒脈衝發生器的實驗研究
15.5 波形調整實驗研究
第16章 時序電路實驗
16.1 基礎知識
16.2 鎖存器構成和觸發器特性研究實驗
16.3 同步時序電路分析驗證實驗
16.4 時序電路設計驗證實驗
16.5 集成計數器應用研究實驗
16.6 移位寄存器應用研究實驗
16.7 有限狀態機方法與編程實現
第17章 數字電路綜閤設計
17.1 數字電路設計步驟
17.2 自動售貨機的設計
17.3 數字鋸齒波波形發生器的設計
17.4 多功能數字電子鍾的設計
17.5 汽車尾燈控製器的設計
17.6 十字路口交通燈控製器的設計
17.7 藥片計數和裝瓶係統的設計實驗

第四篇 數模綜閤運用實驗
第18章 萬用紅外遙控器的設計實驗
18.1 實驗目的
18.2 實驗預習
18.3 實驗原理
18.4 實驗內容和要求
18.5 實驗器材
第19章 一種簡易無綫數據通信電路設計
19.1 實驗目的
19.2 實驗預習
19.3 實驗原理
19.4 實驗內容和要求
19.5 實驗材料
第20章 數控小功率音頻功率放大器設計實驗
20.1 實驗目的
20.2 實驗原理
20.3 實驗內容和要求
20.4 實驗材料
第21章 三相六拍電機控製器實驗設計方案
21.1 實驗目的
21.2 預習要求
21.3 實驗原理
21.4 實驗內容和要求
21.5 實驗器材
附錄一 模擬電子電路實驗闆原理圖
附錄二 模擬電子電路實驗闆印闆圖
附錄三 模擬電子電路實驗闆裝配圖
附錄四 數字電路實驗闆原理圖
附錄五 數字電路實驗闆印闆圖top層
附錄六 數字電路實驗闆印闆圖bottom層
附錄七 數字電路實驗闆安裝圖

前言/序言


《信號與係統》 內容簡介 《信號與係統》一書,旨在深入剖析現代工程技術領域中無處不在的信號及其處理係統。本書內容涵蓋瞭從基礎概念到高級理論的廣泛範疇,力求為讀者構建一個紮實而全麵的信號與係統知識體係。本書的編寫宗旨是,通過嚴謹的理論推導、清晰的邏輯闡述和豐富的實例分析,幫助讀者深刻理解信號的本質,掌握分析與設計各種係統的基本工具和方法,並能將其靈活應用於實際工程問題中。 第一部分:連續時間信號與係統 本部分將從最基礎的連續時間信號入手,逐步深入到係統的分析與描述。 第一章 信號的描述與分類: 基本信號: 我們將詳細介紹工程中最常用的基本信號,包括但不限於: 指數信號: 實指數信號 $e^{at}$,復指數信號 $e^{(a+jb)t}$,及其在衰減、振蕩等現象中的作用。 正弦信號: $A cos(omega_0 t + phi)$ 和 $A sin(omega_0 t + phi)$,它們是周期性振蕩現象的典型代錶,在通信、控製等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將分析其幅度、頻率、相位等參數的物理意義。 單位階躍信號 $u(t)$: 描述開關通斷、信號啓動等瞬時行為。 單位衝激信號 $delta(t)$: 描述瞬時激勵,是狄拉剋衝激函數的數學抽象,在係統分析中具有核心地位。我們將介紹其重要的采樣性質。 三角脈衝信號、矩形脈衝信號等: 它們是實際信號的近似模型,便於分析。 信號的運算: 介紹信號的加法、乘法、尺度變換(時移、時伸/時縮)、反轉等基本運算,以及這些運算對信號波形的影響。 信號的分類: 周期信號與非周期信號: 周期信號具有重復性,非周期信號則不具備。我們將介紹判斷周期性的方法,並引齣傅裏葉級數。 能量信號與功率信號: 能量信號的能量有限,功率信號的平均功率有限。我們將給齣定義和判斷方法。 奇信號與偶信號: 介紹信號的對稱性,以及奇偶分解方法,這對於簡化信號分析非常有益。 實信號與復信號: 討論復信號在描述振蕩和相位信息時的優越性。 因果信號與非因果信號: 描述信號是否隻依賴於當前及過去時刻的值。 穩定性信號: 介紹穩定信號的概念。 第二章 連續時間係統的基本性質: 係統定義: 係統是將輸入信號轉換為輸齣信號的某種變換關係。 基本性質: 疊加性 (Superposition): 對於綫性係統,輸入信號的綫性組閤對應的輸齣信號是各輸入信號對應輸齣信號的綫性組閤。 時不變性 (Time-Invariance): 對於時不變係統,輸入信號的時移會導緻輸齣信號等量的時移。 綫性時不變 (LTI) 係統: 同時滿足疊加性和時不變性的係統是 LTI 係統,它們在工程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們可以使用捲積來完全描述。 因果性 (Causality): 係統的輸齣隻依賴於當前及過去的輸入。 穩定性 (Stability): 穩定係統對有界的輸入産生有界的輸齣 (BIBO stability)。 記憶性 (Memory): 係統是否需要保存過去的輸入信息。 可逆性 (Invertibility): 是否存在一個係統,其輸齣是原始輸入的某種變換,從而可以恢復原始輸入。 第三章 捲積和衝激響應: 衝激響應 $h(t)$: LTI 係統的核心特徵,描述瞭係統對單位衝激信號的響應。 捲積積分: 定義: 連續時間 LTI 係統的輸齣 $y(t)$ 可以通過輸入信號 $x(t)$ 與係統衝激響應 $h(t)$ 的捲積來錶示:$y(t) = x(t) h(t) = int_{-infty}^{infty} x( au) h(t - au) d au$。 物理意義: 解釋瞭係統如何纍積過去時刻的輸入對當前輸齣的影響。 計算方法: 介紹通過翻轉、滑動、相乘、積分的幾何或代數方法計算捲積。 捲積的性質: 交換律、結閤律、分配律。 利用衝激響應分析係統: 討論如何通過已知的衝激響應來預測 LTI 係統的輸齣,以及如何通過觀察係統的響應來確定其衝激響應。 第四章 傅裏葉級數與傅裏葉變換: 傅裏葉級數 (Fourier Series): 定義: 將周期信號分解為一係列不同頻率的正弦(或復指數)信號的疊加。 指數形式和三角形式: 介紹兩種錶示形式及其係數的計算方法。 收斂性: 討論傅裏葉級數收斂的條件。 應用: 分析周期信號的頻譜特性,理解信號的頻率成分。 傅裏葉變換 (Fourier Transform): 定義: 將非周期信號分解為一係列連續頻率的正弦(或復指數)信號的疊加。$X(jomega) = int_{-infty}^{infty} x(t) e^{-jomega t} dt$。 逆傅裏葉變換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x(t) = frac{1}{2pi} int_{-infty}^{infty} X(jomega) e^{jomega t} domega$。 物理意義: 描述瞭信號在頻域上的分布,即信號的頻譜。 傅裏葉變換的性質: 綫性性、時移、時伸/時縮、共軛對稱性、微分、積分、捲積定理、帕塞瓦爾定理等。這些性質極大地簡化瞭信號和係統的分析。 捲積定理: 在時域的捲積對應於頻域的乘積,這是利用傅裏葉變換分析 LTI 係統的核心。$y(t) = x(t) h(t) iff Y(jomega) = X(jomega) H(jomega)$。 傅裏葉變換的應用: 頻譜分析、濾波、調製解調等。 第五章 拉普拉斯變換: 拉普拉斯變換 (Laplace Transform): 定義: $X(s) = int_{-infty}^{infty} x(t) e^{-st} dt$,其中 $s = sigma + jomega$ 是復頻率。 單邊拉普拉斯變換: 主要用於分析因果係統,將積分限從 $(-infty, infty)$ 改為 $(0, infty)$。 收斂域 (Region of Convergence, ROC): $s$ 平麵上使得拉普拉斯變換收斂的區域,它是拉普拉斯變換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唯一確定原信號。 與傅裏葉變換的關係: 當 $s = jomega$ 且 ROC 包含虛軸時,拉普拉斯變換退化為傅裏葉變換。 基本函數的拉普拉斯變換: 如單位階躍、單位衝激、指數信號、正弦信號等。 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 綫性性、時移、復指數乘以信號、微分、積分、捲積定理等。 逆拉普拉斯變換: 通過部分分式分解、留數定理等方法計算。 利用拉普拉斯變換分析 LTI 係統: 係統函數 $H(s)$: $H(s) = Y(s) / X(s)$,描述瞭係統在復頻率域的傳遞特性。 極點與零點: $H(s)$ 的零點和極點決定瞭係統的頻率響應和穩定性。 係統響應的求解: 通過拉普拉斯變換將捲積運算轉化為代數運算,簡化瞭係統響應的求解。 穩定性分析: 係統的穩定性與極點在 $s$ 平麵上的位置密切相關。 第六章 係統函數與頻率響應: 係統函數 $H(s)$ 的進一步討論: 因果 LTI 係統的 $H(s)$: ROC 的幾何形狀與因果性、穩定性相關。 部分分式分解與衝擊響應: 如何通過 $H(s)$ 的部分分式分解得到衝激響應 $h(t)$。 頻率響應 $H(jomega)$: 定義: 當輸入為復指數信號 $e^{jomega t}$ 時,LTI 係統的輸齣為 $H(jomega) e^{jomega t}$,其中 $H(jomega)$ 即為係統的頻率響應。 與 $H(s)$ 的關係: $H(jomega)$ 是 $H(s)$ 在虛軸上的取值。 幅度響應 $|H(jomega)|$ 和相位響應 $angle H(jomega)$: 它們分彆描述瞭係統對不同頻率信號的幅度衰減/增益和相位延遲。 濾波器特性: 利用頻率響應來分析和設計各種濾波器(低通、高通、帶通、帶阻)。 係統函數的極零圖與頻率響應的關係。 第二部分:離散時間信號與係統 本部分將對離散時間信號與係統進行類似連續時間係統的分析,並介紹其特有的理論和工具。 第七章 離散時間信號與係統: 基本離散時間信號: 單位脈衝信號 $delta[n]$,單位階躍信號 $u[n]$,指數信號 $a^n$ 等。 離散時間係統的基本性質: 疊加性、時不變性、因果性、穩定性等。 捲積和: 離散時間 LTI 係統的輸齣 $y[n]$ 通過輸入信號 $x[n]$ 與係統單位脈衝響應 $h[n]$ 的捲積和來錶示:$y[n] = x[n] h[n] = sum_{k=-infty}^{infty} x[k] h[n-k]$。 單位脈衝響應 $h[n]$: 描述離散時間 LTI 係統的核心特徵。 第八章 離散時間傅裏葉變換 (DTFT): DTFT 的定義: 將離散時間信號分解為一係列連續頻率的正弦(或復指數)信號的疊加。$X(e^{jomega}) = sum_{n=-infty}^{infty} x[n] e^{-jomega n}$。 離散時間傅裏葉級數 (DTFS): 用於周期離散時間信號的錶示。 DTFT 的性質: 綫性性、時移、時伸/時縮、共軛對稱性、差分、求和、捲積性質等。 DTFT 的應用: 分析離散時間信號的頻譜特性。 第九章 Z 變換: Z 變換的定義: $X(z) = sum_{n=-infty}^{infty} x[n] z^{-n}$,其中 $z$ 是復變量。 收斂域 (ROC): Z 變換收斂的 $z$ 平麵區域。 基本信號的 Z 變換: Z 變換的性質: 綫性性、時移、尺度變換、復指數乘以信號、微分、積分、捲積性質等。 係統函數 $H(z)$: 離散時間 LTI 係統的傳遞函數。 利用 Z 變換分析離散時間 LTI 係統: 將捲積和運算轉化為代數運算。 因果 LTI 係統的 $H(z)$ 與 ROC 的關係。 極點、零點與穩定性分析。 第三部分:高級主題與應用 第十章 采樣定理: 奈奎斯特定理: 描述瞭如何從離散信號中無失真地恢復原始連續信號的條件。 理想采樣、脈衝采樣、均勻采樣。 采樣引起的頻譜混疊現象及其避免方法。 第十一章 濾波器設計基礎: 連續時間濾波器: 模擬濾波器分類: 低通、高通、帶通、帶阻。 濾波器設計原則: 幅度響應、相位響應、過渡帶寬度。 巴特沃斯濾波器、切比雪夫濾波器、橢圓濾波器簡介。 離散時間濾波器: 數字濾波器分類: FIR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濾波器和 IIR (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 濾波器。 FIR 濾波器設計方法: 窗函數法、頻率采樣法。 IIR 濾波器設計方法: 脈衝不變法、雙綫性變換法。 第十二章 應用案例分析: 通信係統: 信號的調製解調、頻譜分析在通信中的應用。 控製係統: 係統穩定性分析、頻率響應在反饋控製中的作用。 語音信號處理: 語音信號的頻譜特性、編碼。 圖像處理: 圖像的傅裏葉變換、濾波。 其他相關工程領域。 本書通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式,將抽象的信號與係統理論與具體的工程實踐緊密結閤,旨在培養讀者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是通信、控製、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還是其他涉及信號處理的領域,本書都將是您不可或缺的學習資源。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風格讓我眼前一亮,和市麵上很多同類書籍的刻闆印象不太一樣。它的字體大小適中,行距也比較寬鬆,讀起來一點都不費眼。章節的劃分也很清晰,每個章節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並且在章節開頭有目錄,方便快速查找。我尤其喜歡它在某些關鍵概念的解釋方式,不是那種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穿插瞭一些實際應用的案例,這樣能讓我更直觀地理解抽象的電路知識是如何服務於現實世界的。比如,在講到運算放大器的時候,書中結閤瞭音頻放大器和濾波器等實際應用,讓我對運放的功能有瞭更深的認識。而且,書中的一些圖錶,比如波形圖、特性麯綫圖等,都繪製得非常規範、美觀,即使是不懂電路的人,也能大緻看齣個大概。另外,我注意到書中在介紹一些實驗器材的時候,還提供瞭詳細的參數和選型建議,這對於想要自己搭建實驗平颱的人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便利。這種細緻入微的關懷,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瞭作者的用心。

評分

老實說,一開始拿到這本書,我主要被它厚實的體量給吸引瞭,想著裏麵一定有不少乾貨。翻瞭幾頁後,發現它確實在內容的深度上做得不錯。書中涉及的章節非常全麵,涵蓋瞭從直流到交流,從基礎元件到一些集成電路的初步應用。我比較看重的是它對實驗部分的重視程度,不僅僅是給齣實驗電路圖,還對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實驗注意事項,甚至實驗現象的分析都做瞭詳盡的闡述。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動手實踐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試著跟著書中的一個實驗,自己搭建瞭一個簡單的信號發生器,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瞭,而且書裏還給齣瞭預期的波形圖,這大大降低瞭實驗失敗的風險。更難得的是,它還提供瞭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技巧,比如在調試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從哪些方麵入手排查。這點非常實用,不像有些書,隻是簡單告訴你“怎麼做”,卻忽略瞭“為什麼這麼做”以及“遇到問題怎麼辦”。而且,書中對一些重要的結論和原理,都用小提示或者“注意”的字樣進行瞭強調,這讓我在閱讀時能抓住重點,避免遺漏。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采用瞭經典的藍白配色,簡潔明瞭,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感覺。打開扉頁,紙張的觸感很不錯,不是那種特彆光滑的,有點微微的澀感,翻閱起來既不會打滑,也不會有廉價感。書的裝訂也做得相當牢固,我特意翻瞭幾十頁,感覺書脊非常紮實,不用擔心讀著讀著就散架。內容上,我最喜歡的是它對一些基礎概念的講解,雖然我之前也接觸過一些相關的知識,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特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非常有引導性。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公式和定義,而是通過一些生動的比喻和生活中的例子,將抽象的電路原理變得形象易懂。比如,在講解電容的時候,作者用瞭“水庫蓄水”的比喻,非常貼切地說明瞭電容的充放電過程。而且,書中的插圖也很精美,不是那種粗糙的手繪圖,而是清晰、準確的電路圖,配閤文字說明,更是事半功倍。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並沒有一上來就拋齣復雜的電路,而是循序漸進,從最簡單的串並聯電路講起,一步步深入。這讓我覺得,即使是電路零基礎的讀者,也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信。

評分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對實踐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視。很多書籍隻是停留在理論層麵,而這本書卻把實驗和訓練作為瞭重點。我特彆喜歡它在每個章節後麵都精心設計瞭不同難度的練習題,有的是選擇題,有的則是需要動手完成的仿真或者實際電路搭建。這些題目不僅鞏固瞭前麵學到的知識,還能夠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嘗試做瞭幾道題,發現它們的設計很有代錶性,能夠涵蓋該章節的核心知識點。而且,書中還提供瞭一些典型的錯誤案例分析,這讓我能夠提前規避一些常見的陷阱。對於想要提升實操技能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非常好的一個訓練平颱。我感覺,通過完成這些訓練,我對電路的理解不僅僅是停留在概念上,而是能夠真正地運用到實際操作中。甚至是一些我之前覺得很頭疼的電路分析問題,在做瞭相關的練習之後,也變得清晰瞭不少。

評分

對於我來說,選擇一本好的教材,關鍵在於它能否真正幫助我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睏惑。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當我遇到一些模糊的概念時,它總能提供清晰的解釋,並且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闡述。我特彆欣賞它在邏輯性上的處理,知識點的展開非常流暢,層層遞進,不會讓人感到突兀。書中對一些復雜的公式推導,也做瞭詳細的分解,讓我在理解推導過程時不會感到吃力。而且,它還巧妙地融入瞭一些曆史背景和發展脈絡,這讓我對電子電路的發展有瞭更宏觀的認識,也更能體會到當前技術的來之不易。我有時會對照著其他一些資料來學習,但總覺得不如這本書來得係統和深入。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你需要的時候,總能恰到好處地給齣指引,讓你在學習的道路上少走彎路。總的來說,這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好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