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1
《茶味的初相》姊妹篇,茶席是我们修行的道场,让都市的水泡出心灵的茶,生活说到底是一种滋味。曾昭旭、陈文茜、詹勋华、汉声杂志黄永松等联袂推荐。
组成本书的文章出自21种不同身份的作者笔下,文字不同,文风不同,品茶氛围不同,生活姿态不同,但淡然与洒脱却相同,让人顿生向往之心。
全书图片皆由屡获国际大奖的著名摄影师亲自拍摄,茶人生活点滴,与文字一起,营造一个静心修心的氛围。
品茶不是流程,事茶不是职业。惟有这本书可指引在都市生活的你,真正品出文化、品出意境,不再试图逃离现实生活,而是以更从容、积极的心态,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茶21席(2016年新版)》是一本茶事散文随笔,由21篇文章加上多幅精美配图而成,21篇文章由不同的作者书写,这些作者有着不同的社会身份:设计师、制茶师、厨师、建筑师、传统音乐家、摄影师、导演、文学家,等等。但是他们又有一个相同的身份——茶人,“人澹如菊茶书院”培养的茶人。他们都在人间尘世与茶相遇了,并从与茶的接触中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精彩。在这21篇文章中,他们以优美的文字和匠心独运的配图分享了这种精彩。
同时,《茶21席(2016年新版)》也可以说是一本具有正能量的身心灵类图书,21篇文章,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视角,同样的精彩、同样的温暖。也许,与茶相伴,是红尘中美的修行。
古武南,生于台湾新竹客家人聚集的北埔,曾做过西服店裁缝、服装设计师、服饰店老板,现在是北埔文化工作室负责人、“水井”茶室主人、古迹解说员,2009年台湾故宫博物院茶室展演空间设计师兼茶艺示范讲师,2011年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双年展“春德的盛宴”事茶人。
“在台北当服装设计师,有房子在天母、开进口名车,每天穿得漂漂亮亮、喝酒玩乐,全身上下都是进口名牌,其实,都是在表演给别人看。然而人生需要的很少、想要的很多,我拥有的都是想要的,却不是需要的,我问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我不过就是要没人管我的日子,就回北埔了。”
回到北埔的古武南,租借有九十多年历史的日式老建筑,携同妻子、妹妹、妹夫,花费一年功夫整理原本破旧脏乱的老屋,拆除破坏景观的后续建筑,修补毁损部分,极力将古宅恢复成原貌,这让他花了差不多有300万元。最终“水井”茶室现身于世人面前。在这里你可以喝到独特的凉水井茶,这种茶采用北埔所产的东方美人茶,以冷水冲泡整整十个小时,入喉冰冷而甜香,极具特色。
北埔的老制茶人刘家龙老先生是古武南的舅公,后来古武南自己又北上学茶,在台北人澹如菊茶书院追随李曙韵老师,在老师的启发下,联络茶书院的同学,以文字的形式记下习茶、学茶的心得与感想,共同分享与参悟,于是有了这一本《茶21席》。
摄影师:廖素金,设计师,用镜头记录茶人生活点滴、茶具难掩魅力、茶席特有张力。同时,也是一个茶具制造者,美国第一家庭奥巴马家的白色茶具即出自其手。
茶真是令人惊讶又感动,茶对人的故事如此精彩,站在圈圈外,却由这本书让我也能进入茶的世界,犹如茶的一份子。
——台湾房屋首席总经理 彭培业
天南地北的不同,却因茶而聚。不同的茶人用不同视角拼贴出一本不落俗套,值得细读的习茶体悟。
——广告导演 李幼乔
透过此书中二十一则“人澹如菊”事茶人的切身故事、心路分享,得以窥见习茶殿堂之奥妙及茶文化与新世代茶人交会所衍生之趣味。
——实践大学工业产品设计系讲师 陆正宇
21个茶人,很多都从别的途径听说过、了解过,原来在他们成功的背后是茶的芬芳。
——台湾《旺报》
生命的精彩借由茶来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让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徒生羡慕之心。也许与茶结伴,才是红尘最美的修行。
——台湾《联合报》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一份好的心境并不昂贵,很多时候,一则锈迹斑斑的茶匙,一方透着婉约与古朴之美的茶席,三五好友散座,一缕茶烟袅娜,就足够了……时间静静流淌,甘愿沉浸在这样的时刻。
——香港《文汇报》
茶是有生命的,但只有懂它的人才能看到茶的生命,珍惜茶的生命。这本书中的二十几个人就都是这样懂茶的人。因为这份懂得,自身的生命也得到了提升。
——香港《经济日报》
缘起
导读
谷雨
茶与乐的交融
每次茶汤的美好都会在心里
好茶名器
我们因此相遇
感谢茶一路走来对我的守护
茶盏的千年孤寂
心甘情愿地留级一百年
常常觉得茶书院像一个道场
整个世界只剩我和茶
点点滴滴的记忆勾勒出习茶的我
跟随
茶把许久未见的同学又聚在一起
专注 放松 转壶盖
一位茶农的有机路
习茶的强迫症
白毫乌龙的相遇
记忆中幸福的味道
千把壶 万片叶 贝勒爷 郭永信
初识茶的旅途
洁净的山茶
缘起 茶书院
首先感谢茶书院同学的鼎力相助,得以让本书能够如期地出版,为了成就个人狭隘的志业,害同学被催稿累得人仰马翻,事后想想实在很见笑。
会有邀请同学共襄盛举完成本书的缘起,乃复制于茶书院老师李曙韵女士对茶十六席的延续,当时老师对四晚班(星期四晚上的班级)十六位同学期许,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以习茶的心得互相流通书写,表达习茶的感想,内容以茶人、茶器、茶汤、茗茶等等为主轴完成后,老师将十六封同学的书信发表刊登在师丈发行的《不只是茶》刊物的第二期。
个人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习茶内容,有别于一般学茶的刻板与制式。经过老师的同意,我们把原来的十六席增加到二十一席,同时,请老师推荐首次征稿的同学芳名,以便延续茶书院的习茶特质。
老师推荐同学的当下给了我们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中的强项,也就是专业素养,有的同学或许很想跟大家分享,只是还没有遇到适当的机缘与方式。
我不知道本书的完成对于同学来说,算不算是一种机缘或方式。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我不轻易称人家老师,更不随便拜师学艺,同时由于自己的学养肤浅,更不敢被人称作老师。记忆里曾经听圣严师父在开示中提到:“佛法难闻,名师难遇。”在这个一切以速度效率为生活依归的年代,学生要找到好的老师学习很不容易。老师呢?想要找个好学生传授技能,其实比学生要找好老师更困难,尤其想修学的是传统技艺如:佛法、茶道、书法、花艺、乐曲……的智慧生活。欲想遇到好的老师更是难上加难,即使付出昂贵的学费,也许不尽然。
北埔的老制茶人刘家龙老先生问:你去台北拜师学茶,怎么没有去拜那个穿仙人服(穿茶服的人)或留胡子绑长发,不然就是道貌岸然造型的人为师傅,反而去拜一位一般的女孩子为老师。我很难对老先生解释我想来茶书院拜师习茶的渴望。
多年前茶书院的同学来北埔体验制作膨风茶,刘家龙以老制茶人的身份莅临现场指导。受老师邀请参加台北的“荷花茶会”,茶会中发表了刘家龙先生珍藏了三十五年老膨风茶。刘家龙是我的舅公,于是开车载舅公参加在台北戏棚由老师主办的荷花茶会;茶会结束后,在倾盆大雨中开车回北埔,然而心中犹存着头一次参加茶会的美好与感动,余悸久久无法平息,同时浮现了欲想加进这个茶团队的初心,回程舅公对我说:上次我说这个老师好像一般的女生好像不大对,今天这个茶会的场面看下来,我应该改称李小姐是台湾新茶文化的代表人才好。
本人从荷花茶会上骄傲无知、膨风幼稚的座上宾,最后成了茶书院的老学员,跟着老师跟着茶书院习茶,才真正见习到有文化意涵的茶事,同时走过台北戏棚、阳明山食养、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家音乐厅的两厅院、华山文化创意园区。甚至带着以上的事茶经历,受邀二○一一年威尼斯举办的国际双年展,表演所学的茶道美学,与珍梅在古运河畔的展场中,对唱传统客家采茶老山歌,拓展对外交往,发扬台湾文化精粹,如果没有来茶书院习茶的过程与历练,我这辈子可能很难国际化。
好老师常常觉得没有什么可以传授给学生,在茶书院习茶没有功课表,老师很反对所有的学习,都用按表操课的方式进行,故常常发觉,老师于上课前为我们准备在茶案上的诸多教材,在上课前一刻重新调整改变。新进学员问:你们置茶、煮水、出汤,不用公克数、温度计和计时器吗?学长回答:来茶书院请把那些工具放到心里。
茶书院有一句至理名言很有禅味:茶的心情水知道,上课的内容(老师的心情)没有人知道。走进茶书院习茶正式迈向第九个年头,我发现当茶书院的学生,最大的收获就是:老师的教学,让我们预期的来上课,常常有不预期的收获。
第一天走进茶书院开始习茶上课,其实很紧张,跟老师约好十点上课,我为了怕塞车迟到,从北埔清晨六点多就出发,忘记了以前在台北九点才上班,还没八点我就出现在永康公园,有点不知所措!故意绕远路闲逛,九点逛回茶书院,只见书院内灯火通明,大门深锁,时间还早,我再到巷口徘徊,恰好与外出刚回书院的老师巧遇,心想在台北应该很少人会这么早来喝茶吧?老师亲和地问我用过早餐没,顺便引我走进茶书院,在茶案前休息。我独自一人坐在茶案前不大敢乱动,安静地观察与感受着老房子散发出来的气质,体会用茶器布置出来的优致空间,虽然老房子被茶器物堆叠满满的,由于每一件物品都有自己恰当的位置,让我身处在千件茶器中,心灵却是无比的清明。一整个书院除了灯光美气氛佳之外,案桌后面煮水器的开水正在沸腾,透过煮水壶散发起的蒸汽,欣赏书院每个角落,发现早上的书院有一种谜样的朦胧美。老师在茶案桌上放置了十组标准的纯白陶瓷评鉴杯(盖杯、赏茶碟、茶匙、饮杯一应俱全),上课时,老师为我一个人介绍她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白毫乌龙包,其中包含“印度大吉岭首采、二采顶级蜜香茶,中国大陆各地新茶区刚出产的新白毫,台湾坪林的美人茶,新店——周显榜,北埔——刘家龙、姜礼杞、刘庆钧、姜肇宣,峨嵋——徐耀良、黄森昌,以及冻顶的贵妃,还有阿里山的“高山美人茶”共计十几种,这是我活了一辈子喝过最多白毫乌龙茶的纪录,我表面上虽然是用微笑来回应第一天老师上课的内容,其实心里被老师为一位新学员所付出的真心感动地不知所措!
尤其老师随意为我们料理的午餐,在老屋中有一种不可被取代的幸福感。
我一共六顾茶书院,第一顾到第三顾拜访书院,书院没开门,第四回好不容易走进来,可能当时我穿亚曼尼的服装又喷亚曼尼的古龙水,还带着妻小,故资格与气质都不符合,被请了出去,刚走出大门马上又被学姊追请回来。今天总算见到了老师(发现在这世间居然有人比我还要酷),同时喝到老师亲自为我们执壶冲泡顶级大吉岭首采蜜香茶。收下老师送的好茶、好书,加上王心心的南管CD,心中带着饱满优质的茶气开始逛永康街。这一年北埔初夏的黄昏,与家人在水堂的庭院里,喝老师送的茶,看老师送的书,听南管音乐。意念工房的小武走进水堂说:南哥什么时候全家变得这么有气质。我勇敢地回小武:是从“人澹如菊”回来之后开始的。
来数次水井喝茶的高人,在自我介绍中说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星座、紫微,还会面相学,收费昂贵是他的职业特色,今天要免费帮我算命,看他不停地向我们买很多便宜茶的份上,我只好配合演出。高人说我的命格太精彩很难算,算了将近一天下来,我为了保住这位客户,也点了一天的头,说了一整天的“是、噢、准”。我的妹妹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了,建议高人可以讲重点就好;高人最后才对着我目视真诚地说:古先生你的事业虽然家里的亲人对你协助不大,别难过!但是你一生中会遇到几个很好的大贵人,并且全都在北方,他们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你想想看我说的有没有准,有准你请我吃晚饭,没有准我以后永远不要再来北埔了。我当场大叫拍桌子回应:非常准!高人立刻回我:怎样个准法说给我听,不可以膨风噢!我一边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一边回答高人:本人的学佛基础源自“法鼓山”圣严师父,文化资产保护概念启蒙于“保安宫文史读书会”会长陈纪瑞建筑师,古迹解说受“大自然户外堆广协会”姚其中老师指导,写作习惯来自“新竹县县史馆”馆长林柏燕老师的鼓励,茶道生活美学师事“人澹如菊茶书院”李曙韵老师;在下的人生从出社会至今,在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同样提携、关照、爱护的恩师;开始来茶书院习茶,生活中几乎日日是茶日,想想生命一路走来始终是丰沛、充实、多彩、圆满的。高人突然骄傲自信地说:你看准吧!于是当下决定请高人到北埔食堂吃大餐。
为人师表其实很辛苦,好的老师除了教授课业之外,还要兼具保护照顾我们的功能。《卧虎藏龙》的导演李安讲过:每个人心中都有卧虎藏龙,他只不过把心中的卧虎藏龙拍成电影。我虽然每天生活在北埔这个平静的
老聚落,不时还是会被追逐名利的卧虎藏龙困扰烦恼;每当老师发现我心里出现不切实际的卧虎藏龙时,便会主动地帮我解除疑惑,平息烦恼。北埔乡下地方每个晚上都很夜深人静,我常常在这个时候为自己弹一曲邵老师教我的《慨古吟》。随着深夜里响起的琴声,心中不断浮现茶书院、老师、同学、茶香的美好影像,缓慢又柔和的律动在心底,故此常常被自己感动到。中场休息我回过头反问深夜唯一陪伴我习琴的琴侣:夫人,您觉得在下今日的琴技如何?夫人回应:很不认真。奇怪也!白天弹给妹妹听,妹妹还说:很好听的。
老师常说跟她学茶,卖茶不会赚钱,来茶书院习茶越久,越不会随意收茶,更不会轻易售茶,正因为老师从来没有在茶叶上图利自己,让我们跟着她习茶,才会走在正确的茶之道。我在不惑之年走进茶书院,马上即将踏上半百人生,生命中的来时路,五分之一都跟茶事,跟书院,跟老师同行,曾经是为了想把茶卖得更好来茶书院!如今茶卖得好不好,其实已经不重要,生活过得精彩比较要紧。
知道我在茶书院习茶的亲朋好友常常问我:学茶学毕业了吗?我回答他们:我的老师认为“茶人是没有下班的”,所以我们的学校当然也不会举办毕业典礼茶会。千弘和我都是双鱼座,虽然生日只差一天,然而我们的感情一样丰富,千弘在文章里提起,每次茶会都会与许久没有见面的同学重逢相遇,让他感到参加茶会很欢喜,也许诸多同学也和我与千弘有着同样的感受。同学有来的,当然也有离开的,新旧同学的来往,对我来说如同一部情深、缘尽的电影,我一直很庆幸自己是这部电影里的一个角色,角色缘起茶书院。
每次茶汤的美好都会在心里
每当有人问起:人生再重来一次,还会学茶吗?毫不犹豫地答:会,茶是我的最爱。
从小家里就做茶叶生意,生活中所有的感官都与茶有关,那时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反正那就是生活。
小时候,像是个静不下来的过动儿。妈妈为了培养我的耐心与专注力,会端着红豆绿豆要我分别挑出来;而坐不住的我,总是三秒钟就消失在她的视线内,直到父母开始教我泡茶,才渐渐学会安静专心地做一件事。
偶尔被父母带着到处表演,因为那时台湾儿童泡茶的风气还不兴盛,大家都对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女孩泡茶很感兴趣!莫名地成为台湾儿童茶艺表演第一人,常常有机会到各处演出。
专科毕业后,妈妈要我到处去拜师学茶。
了解她想要我传承家业的心愿,因此不能表现出压力,但对于茶,还是一个毫无感觉的虚应而已;但不是不爱茶,从小没有兴趣的事也逼不了我,只是从有记忆开始,志愿中就没有胆敢不喜欢茶的权利。
那时的学习,就是生活公式。
习茶一段时间后,还记得有一天老师来到店里,直接把我载到书院,糊里糊涂就跟在老师身边,成了当时唯一“走后门”的学生;一开始还不知道是“老师”,只依着妈妈说:叫“姊姊!”后来到书院上课久了,才发现自己怎么跟大家不同?大家都是恭敬地称呼“老师”……才慢慢,慢慢地改了口。
书院是我重新打开认识茶的另一扇大门。
以前,总是在心里筑着一道无形的墙,远远地隔着窗遥望茶事;后来因为老师才开启了茶的新知觉,可以轻松踏进大门悠游玩耍,从各种不同角度切入茶观看茶。在这里,茶席不只是视觉上的美、味觉上的享受,更会有一种超越感官的心灵感动,让人想坐下来体验一席茶;即便是简单道具,也能轻易感受出老师、同学对茶与空间的用心!
每当采茶季节总要到茶山去,家里常常天天得往山上跑,偶尔等茶时偷偷摸鱼,不顺路地跑去嘉义吃碗鸡肉饭,虽是工作,对我而言只要能和亲爱的家人一起,到哪都是放松的玩耍。每次出国也要随身带茶,即便不像在平常熟悉的环境里那么方便,可以喝茶的时间也不多,但无论多累、多晚都要给自己一泡茶,在睡觉之前。尤其在国外,抽离开日常满满是茶的生活环境,对于茶的感受会更为清楚鲜明,很珍惜缓缓泡上一壶茶的感觉,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在生活中成就一件茶事,是别人无法体会与享受的凝聚力。
现在,茶不只是家业,还多了一份人生重心的安定,虽然在店里时泡的茶与在书院泡的截然不同,仿佛理性与感性的茶汤彼此切换,但茶汤的感动在于每支茶每次都不一样!久了后,每次茶汤的美好都会在心里。
常常面对书院新生泡茶时羞涩和不自觉害怕的抖动而出了神,内心里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是羡慕,因为,从小训练,自己已是个不会紧张颤抖的茶人,心中恐惧的是对茶新鲜不再,不知不觉麻木而成了泡茶机器。
老师说每个人都应该找个能启发自己心灵的方法或导师,如此才能具备自性的安定。
但我不想再到处找寻,因为心里有个清晰的声音说……当年那踏进家门的身影,就是这个让我依恋一辈子的依托。
后记
阿金谈到宜家的茶,一直有着气定神闲的气质。
“吕慢慢”是同学间出了名的慢,每次上课总需要三催四请,晚到的是她,下了课收拾道具最慢的也是她。
宜家的茶内敛,总能把对生命的感动呈现出来;她的柔软让她学习插花却总不爱剪花,每当泡坏一支好茶总呈现出失落表情。还记得她谈起店里卖茶试茶所造成的浪费,客人想到不用钱,总是把茶叶拼了命塞进壶里!那样粗鲁不尊重的心疼,无法以言语形容,常需要让自己把心门关起来。
老师说宜家天生就是个茶人,不像我们其他人是选择。
她与老师的关系就像母女,任何时间无需借口或理由,只要一个傻笑就能沟通一切,缘起缘灭都淡然处之。
年纪虽轻,却资历老练到每场茶会都曾经历,在茶会中扮演了安定人心的重要支柱。她跟大家不一样的是茶会里茶席是唯一可以喘息的时间,因为她说茶会时大家紧张的情绪连吃饭都压力好大!不论如何被骂,都可淡然处之,其实说穿了,她的心思其实根本不在挨骂的这件事上。
宜家的茶,在似有若无中非常精准的,比宗教更容易地进入了她的生活;宜家,以慢的哲学,给我们一种安定感。
茶21席(2016年新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茶21席(2016年新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茶馆·龙须沟(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评分支持京东,物美价廉,值得推荐
评分该书和初相是一套非常值得收藏的书,含金量据说很高,好评!!!
评分给儿子买的!希望儿子认真阅读!
评分给孩子买的课外书,包装很好,字迹清晰,京东物流配送快
评分对喜欢茶的朋友,有一定启示作用,台湾人在茶的理解始终还是前面
评分经典作品,值得保留。跟孩子一起看
评分东西不错,送人合适。有文化,有品位。
评分发货速度很快,第二天就到货。东西不赖,下次还会光顾。包装完整。
茶21席(2016年新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