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作为一代国学大家,其观点精辟、深邃。本书采撷南怀瑾大师的文慧见解,既记录了南怀瑾先生对生命的理解,又通过先生的慧眼揭示了人生的新意。与南怀瑾先生一同探讨国学内容,即能学习到其尊重生命而彰显的尊严,又能成为人生十字路口的指路明灯。市面上关于国学课的书籍有很多,但关于南怀瑾先生国学课的书籍却很少,而同类书的销量均不错,相信本书的出版一定可以将“南怀瑾讲国学”这一理论特点更好的发扬光大,从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南怀瑾讲国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南怀瑾先生的国学理论娓娓道来,全书生动趣味,即采撷了南怀瑾大师对国学的独特见解,还记录了南怀瑾先生对于生命的理解。本书中引用南环瑾先生在公开场合发表的多篇言论,布满人生的新意,如此一来,既可以与南怀瑾先生一同探讨国学内容,还能学习到其因尊重生命而彰显的睿智。
季风,主要从事国学类的研究与创作。先后出版过《北大国学课》《功臣的非正常死亡》《轻松学国学》等图书,深受读者喜爱。《北大国学课》自2013年3月出版以来,连续加印十余次,名列全国历史类畅销榜前五名,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畅销榜第3名,2013年度全国畅销的历史读物之一,2014年畅销的国学类图书。
南怀瑾讲国学 1
前言 1
第一章 南怀瑾谈道家: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2
一.“三玄”是拨乱反正的救命药 3
二.不可言说的“道”和“老子三宝” 5
三.从“庄子的鱼”看道法自然 7
四.真善的境界是“止水澄波” 10
五.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12
六.善生也应不恶死 14
七.静坐方知“用心实不易” 16
八.欲求“道“须知“道” 19
第二章 南怀瑾谈儒学:爱人,知礼,守信,儒之道 21
一.儒学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21
二.以礼相待,学善用礼 23
三.孔儒之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26
四.不自傲是做人的长远之道 28
五.交友之道在于“易其心” 30
六君子之道在于“讷于言,敏于行” 32
七.何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35
八.大勇,才是真正的勇敢 37
九.君子何以“施仁爱,轻利益” 40
第三章 南怀瑾谈哲学:刚柔者立本,变通者趣时 41
一.得意与失意都不可忘形 42
二.进退之道:“上台”“下台”都要心如止水 44
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46
四.圣贤如何掌握“犯颜进谏”的分寸? 48
五.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0
六. “弯曲”之道与“不为五斗米折腰” 51
七.“难得糊涂”的人生哲学 54
八. 只有做到爱人如己,才算是真正的仁 56
九.古人为什么要教育后人“以德报怨”? 58
第四章 南怀瑾谈修养: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61
一. 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厚德载物” 61
二. 怎样才能算是“君子之交”? 63
三.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66
四. 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67
五. 谦恭是内在品德的高度表现 69
六.心静,方能不迷途 71
七.正视自己才是修养的关键 74
八.坚守本心的君子修养之道 76
九.何谓君子以诚为贵? 78
十. 君子以节俭为德,辟其危难 81
第五章 南怀瑾谈教育:不读书,不学习,必然言之无物 83
一.善于学习,更要善于思考 83
二.学者为己,方为至乐 85
三. 学习,与年龄无关 88
四.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90
五.为何古人从小就背诵律诗? 92
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94
第六章 南怀瑾谈文学:一部文学史就是一部心灵史 96
一.好的文章应该不偏不倚 97
二.为什么在古典文学中蕴藏着很深的禅宗意味? 99
三. 文化的基础在文学,文学的基础在诗词 101
四.文人下笔须谨慎 104
五.裁剪得体才能出好文章 106
六.小说的“前世”与“今生” 108
七.文字是一把通往文学殿堂的钥匙 110
八.为什么古代文人大都有治世情怀? 112
第七章 南怀瑾谈佛学:在婆娑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信仰 114
一.有过执念,才能放下执念 114
二.大疑大悟,小疑小悟 117
三.平凡事中处处有佛 120
四.忍辱,不只是忍受侮辱 123
五. 在婆娑世界,总会遇到各种缺陷 125
六.慈悲就是仁之爱 128
七.清净无为才是真正的福报 130
有人说,国学之所以称为国学,是因为这门学问关系到国家兴亡。翻阅古今中外的史册,我们就会发现,文化的发展往往影响着国家的兴衰。文化先进健康,国家欣欣向荣,昌盛不衰;文化愚昧落后,国家就乌烟瘴气,动荡不安。可以说,文化是社会变革,国家兴衰的幕后推手,国学是文化的核心所在,决定文化的走向。换句话来说,国学的发展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民主的未来。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大国文明对小国文化的碾压频频上演。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特色的民族根本就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处于新文化新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一旦失去自己的传统文化,就会马上面对西方文明的全盘入侵,我们内心充满着惶恐和迷惘。所有的一切都在热切地召唤国学的回归,国学就这样重新回到我们眼前。它“厚德载物”,如同大地,土壤,只要植根于此,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养分。国学的智慧,深邃宽广,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我们在生活工作,为人处事,感情方面遇到什么困惑,都能在这里找到正确的指引,解除心灵的枷锁。
国学汇集儒、道、佛、诸子百家学说于一身,乃中华文化魂之所系。国学的智慧,博大精深,仿如一座巍峨的宝山。我们可以在南怀瑾先生的引导下,一窥宝山的胜景。
1918年南怀瑾先生出生于浙江乐清柳市一个书香世家,自孩提时代就接受到正统严格的私塾式教育。到十七岁时,他除了精研儒家四书五经之外,涉猎之广,遍及诸子百家。他还认真研究过拳术剑道、文学历史、琴棋书画、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深得其精髓。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曾在峨眉山顶的大坪寺闭关三年,苦读佛家经典,批阅了全套《永乐大典》《四库备要》等经史典籍。多年以来孜孜不倦地知识积累,奠定了他深厚的国学修养。
1969年南怀瑾先生在台湾创立“东西精华协会”,致力于宣讲中国传统文化。他的演讲范围极广,除了涉及儒、释、道三家学说之外,还扩展到文化脉络、历代、韬略、中药、园林建筑、企业管理、诗词、书画、星相、卜易之学……他的讲解生动风趣,又深入浅出,每每开课,讲堂内外,听众云集。更为难得的是,南怀瑾先生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三派经典,三教精神存乎一心,运用自如。在通往国学殿堂的道路上,他是高尚的一位布道者,把先贤的智慧,融会贯通,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
南怀瑾先生终身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早年他曾响应政府号召,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和钱穆、胡适、林语堂、牟宗三、唐君毅往来台港两地,传播传统文化。他创立了“老古出版社”,发行《知见》,弘扬佛学,客观上提升了民众文化水平。
南怀瑾先生心系国家建设,于1988年,在家乡投资兴建金温铁路。工程于1996年4月竣工后,他将全部股份转让给地方,并赋诗一首:“铁路已铺成,心忧意未平。世间须大道,何只羡车行?”
南怀瑾先生,在晚年,定居于太湖大学堂。九十多岁高龄还坚持外出授课,而且每天晚上,还会抽出一个小时为弟子授课。读书、修行、育人是先生每天必做的三件事,直至2012年病逝,从无懈怠。
南怀瑾先生讲解国学,深入浅出,生动幽默,成功地把艰深晦涩的经典拉下神坛,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国学智慧的深邃与广博,从而沉淀烦恼,涤荡身心。
本书在创作中,认真参考了南怀瑾先生的相关著作,有关儒家文化方面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有关道家文化方面的《老子他说》《庄子喃哗》《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禅宗与道家》;有关佛学方面的《圆觉经略说》《如何修正佛法》《佛教发展史略》《花雨漫天维摩说法》以及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亦新亦旧的一代》《历史的经验》《中国文化泛言》等,并且深入研究过南怀瑾先生关于儒道佛三家学说、文化、教育、哲学、修养方面的演讲材料。笔者精心选取了先生作品里的精华部分,引用先生的原话来阐述观点,保持了先生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同时加入了一部分贴合主题的史实小品,力图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国学,还原经典。
本书的问世可以解决现代人不会读古文,没有能力阅读国学经典的问题,通过南怀瑾先生特有的经史参合式的生动解说,化深奥晦涩为简单明了,引人入胜。
希望读者能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品味经典,增广见闻,徜徉在南怀瑾先生的讲述中,领略国学的不朽魅力。
初读《南怀瑾讲国学》,我本是带着一丝好奇,想了解这位国学大师的讲解风格。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于此。它如同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仿佛一位引路人,指引我在传统经典的海洋中航行。书中对《论语》的解读,不再是枯燥的条文堆砌,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南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孔子的智慧娓娓道来,让我明白了“仁”并非遥不可及的道德口号,而是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践行。他让我看到了儒家思想中蕴含的强大生命力,以及其对个人修养、社会治理的深刻启示。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南师在讲解中,常常穿插古今中外的例子,使得原本有些晦涩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仿佛一位老友在与你促膝长谈,分享着他的人生感悟。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轻松地吸收其中的精髓,并且将其与自己的生活 experience 结合起来,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并非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激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最终引导人走向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和人生境界。
评分读完《南怀瑾讲国学》,我最大的感受是,传统文化并非束之高阁的陈旧学问,而是充满智慧和活力的生活指南。书中对道家思想的阐释,尤其让我眼前一亮。南师并没有将《道德经》描述成玄而又玄的理论,而是将其中的“道”与“德”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让我理解了“无为而治”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一种顺应自然、抓住事物本质的智慧。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欲望和焦虑所裹挟,而道家的思想,如同一股清流,涤荡心灵。书中关于“知足常乐”、“静观其变”的讲解,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对成功的定义,以及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我学会了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待问题,不再纠结于一时的得失,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富足。南师的讲解,总能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仿佛之前困扰我的许多难题,在这些古老的智慧面前,都迎刃而解。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让我更加懂得欣赏生活中的“小确幸”,也更加愿意去探索内心的宁静。
评分《南怀瑾讲国学》带给我的,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新认知。书中对于诗词歌赋的赏析,让我感受到了古人细腻的情感和高雅的审美。南师的解读,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讲解,更是对作者心境、时代背景的深度剖析。他让我看到了诗歌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也体悟到了其中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那些曾经只被视为优美文字的诗句,在南师的讲解下,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仿佛能将我带回那个遥远的时代,与古人一同悲喜。这种艺术的熏陶,让我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生活中的美感,也更加愿意去体验和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思想的深刻,更在于其审美的雅致和情感的真挚。它让我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感,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评分阅读《南怀瑾讲国学》,如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书中所涉及的佛家思想部分,尤其让我受益匪浅。南师并没有将佛学解读成宗教的教条,而是将其中的慈悲、智慧、空性等概念,与人生观、价值观相连接。他让我理解了“因缘果报”并非宿命论,而是强调行为的后果,鼓励我们积极地创造善缘。在书中,我看到了“放下执念”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活在当下”的真谛。这些道理,对于在现代社会中饱受压力和烦恼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我开始尝试去觉察自己的念头,减少不必要的攀缘,并以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南师的讲解,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迷茫。他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超越物质和名利的、更加自由和豁达的生命状态。这本书,让我对“活着”这件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评分《南怀瑾讲国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体验。仿佛南怀瑾先生本人就坐在我面前,用他那充满魅力的嗓音,向我娓娓道来那些流传千年的经典。他讲解《易经》,并非枯燥的卦象解析,而是将其中的哲学思想与人生哲理巧妙地结合。他让我理解了“变”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也让我看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书中,我看到了“否极泰来”的希望,也看到了“盈满则亏”的警示。这些道理,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他让我学会了如何在高潮时保持警惕,在低谷时积蓄力量。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不仅帮助我理解了历史的兴衰更替,也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起伏。最让我欣赏的是,南师在讲解时,总能将宏大的哲学概念,化为具体的生活智慧,让那些看似高深的学问,变得触手可及。我开始尝试用《易经》的智慧去解读生活中的现象,发现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能够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
评分还没有看 内疚
评分很好。
评分此用户未及时填写评价内容,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好书不用多说什么,只怕没空去读。
评分买给自己的。有时间就看看,喜欢看。
评分非常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书。活动价格给力,囤货
评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