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音乐治疗学创始人张鸿懿教授、知名心理学家杨凤池教授联袂推荐
体现中国新世纪音乐治疗发展水平的精品之作
内容简介
音乐是语言穿透人心的艺术,音乐治疗具有其他心理疗法不可替代的优势。本书详细介绍了音乐治疗的源流、发展、理论流派及实用操作技术和技巧,其特色在于按照大众对音乐易于区分的类别,详细介绍了各种治疗技术,包括聆听技术、歌曲技术、器乐即兴演奏技术、音乐形意律动技术、音乐心理剧技术,并详解了适用的不同人群及针对各个群体制定的音乐治疗的策略,如儿童及青少年、社会边缘人群、残障及精神病人群、老年人群与胎教、身心疾病、职业心理塑造等,同时提供了很多案例分析,非常具有阅读价值。对于有志于学习音乐治疗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师而言,本书是最恰当的入门书。对于关注心理健康的社会大众,运用其中一些音乐治疗的简单方法就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作者简介
张刃,中国著名音乐治疗专家,现就职于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高天教授,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硕士学位。曾作为大型多媒体音乐心理剧《瘾型人》的著名作曲家,以及小说《病蚌成珠》和大型话剧《黑夜及点灯人》故事的人物原型,此外,他也是大型社会纪录片《社会时代》专门报道的著名音乐治疗专家。因其长年致力于运用音乐治疗专业技术为社会边缘人群提供心理服务,获得北京市“2014年度首都最美社工”奖,同时他还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的“2014年度中国优秀社工人物”的殊荣。
张刃除了擅长音乐治疗的传统技术,还在音乐治疗西方学术及临床体系基础之上,自创了音乐形意律动技术、小剧场音乐心理剧等新的音乐治疗临床技术,对中国音乐治疗学术研究及临床应用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创新推动作用。现兼任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成瘾互诫分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医学与技术装备协会常务委员、《戒毒研究》副主编、北京市青少年服务促进会理事等诸多社会职务,在《人民音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戒毒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关于音乐治疗的学术论文。
近年来,张刃在音乐治疗领域的实践及社会工作成效不断获得各大媒体及知名栏目的采访和报道,包括:中央电视台10套、12套及英文频道,北京电视台的纪实、法制、新闻、卫视等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新闻台、文艺台,《北京青年报》《中国公益时报》等平面媒体,新浪网、千龙网等强势网络媒体。
精彩书评
张刃是年轻的音乐治疗专家,他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治疗实践,及对来访者的真诚和无私享誉音乐治疗界。这本《音乐治疗》是他多年学术积累和临床实践磨砺而成的成果,体现了中国新世纪音乐治疗的发展水平,是一本既可供爱好者阅读,又可给相关行业有一定专业基础且有机会从事音乐治疗临床实践的人士予以指导,还可作为高校音乐治疗专业的教学参考读物的佳作。
——张鸿懿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治疗教授
博士生导师
音乐是语言穿透人心的艺术,音乐治疗具有其他心理疗法不可替代的优势。作者张刃通过十几年来大量的音乐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音乐治疗临床经验,《音乐治疗》这本书就集中体现了他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心得。本书将对音乐治疗的研究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会给工作在一线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工作带来实际的助益。同时,我也把这本可读性很强的书推荐给关注心理健康的社会大众,运用其中一些音乐治疗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杨凤池
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引 言 神话与文学作品中的音乐治疗 /1
第一章 古代音乐治疗源流及近现代学科诞生发展 /7
第一节 我国古今部分音乐艺术相关的文献记载 /8
第二节 我国古代中医“五行说”及“情志致病论” /14
第三节 音乐治疗的定义 /18
第四节 近现代学科诞生及相关的临床研究 /21
第五节 我国当代音乐治疗 /26
第二章 音乐治疗的心理学理论流派 /33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音乐治疗 /34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音乐治疗 /40
第三节 人本主义的音乐治疗 /45
第四节 认知学派的音乐治疗 /50
第三章 音乐治疗的部分适用人群 /57
第一节 胎教、早教及女性产后抑郁症 /58
第二节 儿童及青少年 /64
第三节 部分边缘人群 /67
第四节 医院和社区残疾人、智障及精神病康复人群 /71
第五节 老年人群 /76
第六节 心身疾病及神经症 /80
第七节 职业心理塑造及企业员工帮助计划(EAP) /85
第四章 聆听技术 /91
第一节 功能音乐的辨别与选择 /92
第二节 音乐放松 /97
第三节 音乐冥想 /102
第四节 音乐释梦 /107
第五章 歌曲技术 /113
第一节 歌曲演唱治疗技术 /114
第二节 歌曲讨论及再创造 /120
第三节 中国民歌及戏曲片段的使用 /126
第六章 器乐即兴演奏技术 /131
第一节 奥尔夫器乐即兴技术 /132
第二节 鼓圈技术 /138
第三节 钢琴即兴技术 /146
第四节 部分中国民族器乐介绍 /152
第七章 音乐形意律动技术 /159
第一节 音乐形意构图技术 /160
第二节 音乐形意表情及节奏技术 /166
第三节 中国民族、民间舞及古典舞律动元素的应用 /174
第八章 音乐心理剧技术 /181
第一节 戏剧艺术相关的理论体系 /182
第二节 情节场景及角色评估 /187
第三节 冲突场景及结构、节奏设计 /192
第四节 音乐的选择与使用 /196
第五节 剧情呈现及讨论 /200
第六节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音乐心理剧治疗中的运用 /205
第九章 音乐治疗的职业要求 /211
第一节 评估 /212
第二节 知识结构与技术能力 /218
第三节 人格素养 /222
第四节 职业道德修养 /226
第十章 音乐治疗经典案例介绍 /233
第一节 “杀人”的噪声 /234
第二节 六指琴魔 /239
第三节 汶川记忆 /245
第四节 梦魇 /253
第五节 临终关怀 /259
参考文献 /268
附录A 团体音乐治疗(器乐技术)自制评估工具参考模板 /270
附录B 部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治疗性元素功能清单 /271
附录C 筹建音乐治疗室基本硬件及乐器配备需求清单 /272
前言/序言
本书是一本重点介绍音乐治疗临床技术的书。相比图书市场上同类型的其他音乐治疗图书,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保证完整介绍音乐治疗学术体系的基础之上,更侧重介绍各种音乐治疗临床技术操作的实施细节,其目的是让音乐治疗爱好者能更全面地了解音乐治疗的临床技术实操过程,从而能够帮助部分有心理学、医学知识背景的医护人员、教师、心理治疗师及咨询师以及广大音乐治疗爱好者,更深入细致地了解音乐治疗相关的临床技术知识。
为了便于初学者更容易了解音乐治疗实操性的知识,本书技术介绍部分特意按照“聆听技术”“歌曲技术”“器乐即兴演奏技术”“音乐形意律动技术”“音乐心理剧技术”这五大技术板块来分类。这种技术分类的方式,能让非音乐治疗专业的初学者在音乐治疗临床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专业技术资源优势,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和掌握一些相关的初级技术。同时,专业音乐治疗人士也一样能学习和借鉴。目前学院派对音乐治疗技术体系分类的方式,比如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即兴式音乐治疗,等等,对音乐治疗的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比较抽象,而且分类方式的边界感也比较模糊。比如歌曲技术、鼓圈等技术既可能属于即兴类型,也可能是再创造类型,还可能是“接受式”类型。因此,那样的分类反而容易让初学者在学习技术的时候在概念上混淆。
本书的定位,既是针对音乐治疗专业学习的一本专业书,也是相关领域知识性较强的、可读性较高的书。随着音乐治疗学科发展的日新月异,当代音乐治疗临床技术也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例如罗宾斯即兴技术、奥尔夫器乐即兴技术等的发展。但由于篇幅限制,不可能一一详细介绍所有多元化及个性化的临床技术,因此本书只介绍了较为常见的几种音乐治疗技术,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从不同角度,更顺利地去获得音乐治疗相关的信息。
在适用人群应用领域的相关内容中,本书并没有针对某一个既定的特殊人群来单独介绍某一种临床技术,因为音乐治疗某一种临床技术很可能用于不同的人群。所以在介绍适用人群的过程中,我只是把各种人群的健康需求目标及音乐治疗技术实施方向的可能性结合起来进行介绍,这样能让人明白各种音乐治疗技术实施过程在各种人群中存在需求的更多可能性。
考虑到交叉学科的知识结构差异性,本书也在尽力避开过于生僻的音乐专业领域的词汇,力图使用较为朴实的语言,以便让更多非专业领域及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音乐治疗爱好者,都能通过本书更方便地了解音乐治疗相关的知识。而且为了加强巩固读者对每一章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在每一章最后的部分,都附上了“本章值得回顾思考的相关问题”,这样可以便于提示读者回顾每一章的核心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巩固每一章所介绍的重点内容。
本书的第十章还将综合性地详细介绍各种理论、技术在不同人群中临床应用的五个经典案例。每一个经典案例都分别以“聆听技术”“歌曲技术”“器乐即兴演奏技术”“音乐形意律动技术”“音乐心理剧技术”等技术板块中的某一种技术为主,尽量通过案例来生动呈现某一种技术实施的完整过程,从而最终达到推广音乐治疗相关临床技术的目的。
此外,为了让读者深化阅读体验,方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治疗技术中的作用,本人把各个章节中所提到的部分音乐作品音频文件打包放在了微信网络公众平台,并对每一首作品附有简单的作品说明,同时生成了二维码放在各个章节的后面,方便读者在阅读每一章的过程中随时扫码进行即时聆听,大大增加了本书内容与读者的互动性。
在有些技术及经典案例的介绍过程中,本人对案例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会做一些修改及隐瞒,这主要是为了保护案例中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如果某一案例的某些细节与个别读者的相关治疗经历有相似之处,纯属巧合,希望读者能够理解。
本书最后的附录部分,还附有“团体音乐治疗(器乐技术)自制评估工具参考模板”“部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治疗性元素功能清单”“筹建音乐治疗室基本硬件及乐器配备需求清单”等内容。这些工具性内容,除了能够为某些机构建立音乐治疗室提供一些场地设备的筹备参考,还能在音乐治疗师实施相关临床技术的过程中起到提示参考的作用。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本人听取了很多音乐治疗爱好者的宝贵意见,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同行友人的大力支持,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写作过程中的表达视角。我谨代表我个人,对曾经关注、支持我写这本书的人表达由衷的谢意!我特别感谢郭馨阳女士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的极大鼓励;另外还要感谢陈珊女士给我的一些专业性建议,有个别板块内容是在她的建议和帮助下才完成的;最后还要感谢李欣玮女士,她以多年出版发行的专业经验,在本书的内容结构及文字表述方面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性的建议,让这本专业性的图书大大提高了可读性。
由于音乐治疗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交叉学科,在编写这本书以前,我曾经十分忐忑,因为我希望完美而全面地呈现该学科临床技术的各个细节,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而踌躇不前。但后来了解到有太多读者有这方面的阅读需求,又考虑到音乐治疗在我国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作为一名音乐治疗的临床实践者和研究者,应该拿出抛砖引玉的勇气去做一些学术知识推广的尝试,于是最终我决定要把这本书写出来以飨读者。同时我也非常希望各位读者及同行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不吝对本书内容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张刃
2015年5月16日
音乐治疗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