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与识图化难为易

机械制图与识图化难为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乐,刘永田 编
图书标签:
  • 机械制图
  • 工程制图
  • 识图
  • 机械工程
  • 图学
  • 绘图
  • 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工业设计
  • CAD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27317
版次:1
商品编码:1183841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8
字数:32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以及机械工程技术人员
1 将制图的知识通俗化:从生活入手,讲解制图的基本规律,例如选取铅笔、尺子以及生活中实物的而一些投影进行分析,揭示投影、制图的规律。
2 注重解题分析:对每个实例都从读图到画图逐步分析。
3 内容形象、直观,侧重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三维图与二维图互逆分析,引导读者掌握空间思维能力的学习和提高。
4 作者教学经验丰富:从事机械教学20多年,总结了许多制图、识图的经验。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通过形象化、生活化、通俗化的表述,让学生完成从空间到平面,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转换。通过空间分析、投影分析,详细介绍立体的投影含义。在基本立体、切割体、相交立体及组合体的学习过程中,注重三维立体与二维视图互逆分析、思维,达到熟练掌握理解记忆立体投影,培养学生空间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这一机械制图绘图、读图的要点。全书图文并茂,以浅显的语言,详尽解说制图学习的重点、难点,易学易懂。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学生的参考资料和教材,也可供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学习和参考。

作者简介

金乐,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讲师,本科学习专业《机械制造及工艺》,硕士专业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从事教学27年。参加试题库的工作;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参与《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教材的编写,参编教材3本。制作课程网站及其三维模型、二维视图以及动画的制作。《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为校精品课程,为该课程教师。《机械制图基础》课程为学院优秀课程,为首位人员。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投影基础
1.1 投影的基本知识 1
1.1.1 中心投影法 1
1.1.2 平行投影法 1
1.2 三视图及其投影规律 2
1.2.1 三视图的形成 2
1.2.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3
1.3 物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4
1.3.1 物体上点的投影 4
1.3.2 物体上直线的投影 5
1.3.3 物体上平面的投影 7
1.4 物体上线、面分析 9
第2章 基本体的视图
2.1 平面体的视图11
2.1.1 棱柱体11
2.1.2 棱锥体13
2.2 曲面体的视图14
2.2.1 圆柱体14
2.2.2 圆锥体16
2.2.3 圆球体18
第3章 切割体
3.1 平面体的截交线20
3.2 曲面体的截交线27
3.2.1 圆柱的截交线27
3.2.2 圆锥的截交线32
3.2.3 圆球的截交线34
第4章 相贯体
4.1 平面体与平面体相交37
4.2 平面体与曲面体相交38
4.3 曲面体与曲面体相交39
4.3.1 圆柱与圆柱相交39
4.3.2 圆柱与圆锥正交42
4.3.3 圆锥与圆球正交44
4.3.4 圆柱与圆柱偏交46
4.3.5 多形体正交47
4.3.6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48
第5章 组合体
5.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组合形式50
5.1.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50
5.1.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50
5.2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52
5.3 组合体的看图方法55
5.3.1 看图的基本方法和要点55
5.3.2 看图的步骤59
5.3.3 看图的应用举例63
第6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6.1 表示机件外部形状的方法——视图68
6.1.1 基本视图68
6.1.2 向视图69
6.1.3 局部视图69
6.1.4 斜视图70
6.2 表示机件内部形状的方法——剖视图70
6.2.1 剖视图的概念70
6.2.2 剖视图的种类72
6.2.3 剖切面的种类74
6.2.4 剖视图的应用举例76
6.3 表示断面形状的方法——断面图78
6.4 其他表示法79
6.5 表示法看图82
第7章 零件图
7.1 零件图概述85
7.1.1 零件图的内容85
7.1.2 零件的视图选择86
7.2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86
7.2.1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86
7.2.2 尺寸的清晰布置90
7.2.3 尺寸基准91
7.2.4 尺寸的合理标注91
7.2.5 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93
7.3 零件图图例及看图方法95
7.3.1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95
7.3.2 看零件图图例96
第8章 装配图的绘制和识读
8.1 装配图内容103
8.2 装配图的表示法104
8.2.1 规定画法104
8.2.2 特殊画法104
8.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件序号和明细栏106
8.3.1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106
8.3.2 零件序号106
8.3.3 明细栏107
8.4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108
8.4.1 接触面和配合面的结构108
8.4.2 螺纹连接的结构109
8.4.3 维修时拆卸方便109
8.5 装配图识图并拆画零件图110
8.5.1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110
8.5.2 看懂零件形状,拆画零件图113
实践练习115

前言/序言


《机械制图与识图化难为易》是一本致力于帮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机械专业学生以及对机械设计制造感兴趣的爱好者,轻松掌握机械制图基本原理和识图技巧的实用教程。本书以“化难为易”为核心理念,摒弃了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将复杂的机械图纸分解为易于理解的构成元素,通过循序渐进的讲解和大量贴近实际的案例,引导读者逐步建立起机械制图的知识体系。 本书内容亮点: 基础知识系统梳理,脉络清晰: 从最基础的线条、图幅、比例、字体等标准规范入手,系统介绍投影法、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核心概念。每个知识点都力求简洁明了,并辅以直观的图示,让初学者也能快速入门,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例如,在讲解投影法时,书中不会仅仅罗列理论定义,而是通过生动的三维实体与二维投影图的对应关系,让读者“看见”投影过程,理解其原理。 识图技巧层层递进,实操性强: 区别于传统的“看图说话”,本书更注重培养读者的“读图思维”。通过对典型零件的分解分析,引导读者学会如何从视图判断零件的形状、结构特征,如何理解尺寸标注和公差配合的含义,以及如何识别各种符号所代表的工艺要求。书中精心挑选了大量来自实际生产一线,涵盖不同类型机械零件的图纸,并针对每张图纸进行详细的解读,包括: 视图分析: 如何从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基本视图推断出零件的三维形状,识别其轮廓、凹槽、孔洞等细节。 结构解读: 如何理解截面视图、剖视图所展现的内部结构,例如螺纹、键槽、齿轮的加工特征等。 尺寸与公差: 详细讲解尺寸标注的意义,如何理解形位公差的要求,以及这些要求对零件加工和装配的重要性。 工艺说明: 识别表面粗糙度、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要求,理解它们如何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 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举一反三: 书中精选了各种常见机械零件,如轴类、盘类、齿轮、箱体等,以这些零件为载体,进行由浅入深的图纸解析。每个案例都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图纸,而是会引导读者一步步思考: 这个零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它在整体机构中扮演什么角色? 图纸上的每个视图、每个标注都传达了什么信息? 这些信息是如何共同决定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工艺的? 如何根据图纸正确地进行零件的加工和检验? 绘图与识图结合,融会贯通: 本书并非只侧重于识图,也为读者提供了绘制机械图的基础指导。在理解了图纸的构成要素和表达方式后,读者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通过对比绘制与识读的联系,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机械制图的标准和规范,从而提高读图和绘图的效率与准确性。 语言通俗易懂,风格亲切: 摒弃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采用更加贴近日常交流的语言风格。书中穿插了大量比喻和形象化的解释,力求让每一个读者都能轻松理解。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在您身边耐心指导,将枯燥的技术内容变得有趣而易于接受。 适用人群: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等专业的在校学生: 为您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提高学习效率,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机械行业的工程师、技术员、操作工: 帮助您迅速提升识图能力,减少因图纸理解错误而造成的生产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准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相关考试的考生: 系统梳理考试知识点,提供实用的解题技巧和应试策略。 对机械零件和制造过程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 揭开机械图纸的神秘面纱,让您能够欣赏和理解精密的机械之美。 《机械制图与识图化难为易》将是您踏入机械世界,理解工程师语言,掌握精密制造精髓的得力助手。本书的目标是让每一位读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机械制图的奥秘,自信地解读和绘制各种机械图纸,为您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切实的帮助。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从事机械维修工作的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图纸进行拆卸、维修和组装。虽然我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说实话,有时候面对一些年代久远的图纸,或者设计得比较隐晦的图纸,依然会感到困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识图技巧”,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准确地理解图纸的关键信息。例如,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够讲解如何快速定位关键尺寸、关键配合、以及重要的工艺特征。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图纸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者误导信息的技巧,这对于避免在维修过程中造成二次损伤至关重要。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针对常见机械设备的图纸分析,比如泵、阀门、电机、减速器等,并且能够详细解释这些图纸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我希望这本书的“化难为易”能够体现在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上手,减少摸索的时间。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根据图纸来判断零件的磨损程度,以及如何根据图纸来选择合适的备件。如果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关于不同材质零件在图纸上的标识方法,以及如何理解这些标识对于材料选择和加工的影响,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在维修岗位上得力的助手,帮助我更高效、更准确地完成工作,并且能够不断提升我的专业技能。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机械制图书籍,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怎么画”、“怎么看”的层面,而是能够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这样画”、“为什么要这样看”。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通过图纸来分析机械故障的案例,并且讲解图纸在故障诊断中的作用。例如,分析一个常见的机械故障,然后展示相关的图纸,并说明如何根据图纸来定位问题。我非常关注书中是否能够对一些“非标”图纸的解读提供一些指导,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并非严格按照标准绘制的图纸。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通用的原则和方法,帮助我们应对这些情况。我期待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关于图纸的“历史演变”的内容,比如从早期的手绘图到现在的CAD图纸,以及这些演变对图纸表达和理解方式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的“化难为易”能够体现在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种“结构化思维”,能够将复杂的图纸分解成易于理解的组成部分。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设计意图”的解读方法,比如如何从图纸中推测出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和考虑因素,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深入理解机械设计领域,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和问题解决的有力工具。

评分

我是一名对机械世界充满好奇的爱好者,虽然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机械工程教育,但我一直对那些精密的机械装置和它们的构造图纸非常着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为我这样的“门外汉”打开机械制图的大门。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从最基础的几何图形开始,循序渐进地讲解制图的基本原理。例如,如何将一个三维的物体投影到二维的平面上,以及各种基本的视图(如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是如何形成的。我希望书中能够使用大量的图示和类比,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对于那些专业术语,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简洁明了的解释,并且在首次出现时进行重点标注。我非常看重书中是否能够包含一些有趣的、生活中常见的机械零件的图纸,并对其进行分析,这样能够让我更容易产生兴趣,并且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讲解一下自行车的曲柄、齿轮或者发动机的一些基本零件的图纸,以及如何理解它们的功能。我希望这本书的“化难为易”不仅仅是口号,而是真正能够让一个零基础的普通人,也能看得懂、学得会。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探索机械世界的第一本启蒙读物,让我不再觉得机械制图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充满乐趣和智慧的。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培养我对机械世界的初步认知,并激发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评分

我是一名机械工程项目的质量检验员,我的工作就是确保制造出来的零件符合图纸的要求。因此,我对机械制图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我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挑错”的技巧,帮助我快速发现图纸中的问题,比如尺寸标注不清、公差范围不合理、形位公差要求模糊等。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讲解形位公差的各种符号及其含义,以及如何根据图纸来测量和检验这些公差。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判断图纸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指导。同时,我也对书中是否能够包含一些关于“逆向工程”的图纸分析有所期待,比如如何根据一个已有的零件,去推断出其原始的设计图纸。我非常看重书中对于图纸之间逻辑关系的阐述,比如装配图与零件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印证。我希望这本书的“化难为易”能够帮助我提升对图纸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仅是看到图纸上的内容,更能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意图。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案例,分析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图纸问题而导致的质量事故,并且说明如何避免,那将是非常有警示意义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成为一名更加专业的质量检验员,为保证产品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一名在机械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工程师来说,也具有特殊的意义。虽然我日常接触大量的图纸,但说实话,有时候面对一些细节处理得非常巧妙或者设计理念非常超前的图纸,依然会感到一丝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更深层次的分析和解读,不仅仅是教我们“看懂”图纸,更能引导我们“理解”图纸背后的设计思路和逻辑。例如,对于一些复杂的曲面造型,或者一些特殊材料的加工要求,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讲解?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关于如何识别图纸中的潜在问题,比如装配干涉、公差不合理等,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我一直认为,优秀的识图能力不仅仅是机械工程师的基本功,更是提高设计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这本书的“化难为易”四个字,恰恰击中了我的痛点。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技巧”或者“方法论”,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抓住图纸的重点,理解其精髓。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对比不同图纸表达方式的优劣,或者分析同一零件在不同设计阶段的图纸演变过程,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设计者的意图。我也对书中是否能涉及一些现代制造技术对图纸要求的影响,比如3D打印、CNC加工等,有所期待。这些技术的发展,也对传统的制图规范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与时俱进,而不是停留在老旧的教材层面。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新的启发,让我对机械制图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我的工作实践。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简洁却不失专业感,色彩搭配也很舒服,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本关于机械制图的实用性书籍。我拿到手的时候,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扉页,那是一种对未知知识的期待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它的名字一样,把那些看似复杂的机械图纸,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作为一名初学者,我之前在网上搜索过一些制图资料,但往往碎片化且晦涩难懂,总是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书籍,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的识图基础。我对书中是否包含大量的实例分析和图例讲解非常感兴趣,因为理论知识再丰富,如果不能与实际的图纸相结合,也很难真正掌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各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并对投影法、视图、剖视图、截面图等基本概念进行清晰的阐述。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介绍一些行业内的通用标准和规范,例如国标(GB)或国际标准(ISO),因为在实际工作中,遵循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我对书中是否有关于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等内容也抱有很大的期望,这些都是机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能够直接影响零件的功能和制造精度。如果书中还能涉及一些简单的三维建模软件在制图中的应用,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虽然我知道这本书的重点是“识图”,但了解一些现代制图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很有益处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更能够引导我理解图纸背后的设计意图和工艺要求,培养我对机械图纸的“阅读能力”,就像阅读一篇文章一样,能够读懂其中的逻辑和细节。这本书的名字“化难为易”让我对它充满了信心,我希望它真的能够成为我学习路上的指路明灯,让我在面对那些“天书”般的机械图纸时,能够游刃有余,不再感到迷茫和畏惧。我已经准备好将它作为我的学习伴侣,与它一同探索机械制图的奥秘。

评分

作为一名刚刚步入工程领域的新人,我常常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迷失在图纸海洋中的探险者,每一张图纸都像是一张未知世界的地图,充满了符号、线条和标注,而我却很难从中找到清晰的路径。这本书的书名“机械制图与识图化难为易”就像是一盏明灯,点亮了我前行的方向。我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几何图形背后所代表的真实世界中的零件,并且能够准确地传达设计师的意图。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例如各种视图的绘制原理,比如正投影、斜投影,以及如何通过剖视图和截面图来展现零件的内部结构。我希望它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生动形象的图例,将这些复杂的概念一一剖析。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图纸类型,比如零件图、装配图、以及一些简单的总图。对于那些常常让我感到困惑的标注,比如尺寸标注、公差标注、形位公差标注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有详细的解释,让我明白它们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我非常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我能够边学边练,巩固所学的知识。理论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将其应用于实践。我期待通过练习,能够逐渐培养出快速识别图纸、理解图纸的能力。这本书的“化难为易”承诺,让我对学习机械制图充满了信心,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真正实现从“看图”到“识图”,再到“懂图”的飞跃,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自由职业的设计师,我经常需要与不同的工厂和客户合作,而每一次合作都意味着需要与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机械图纸打交道。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帮助我拓展图纸理解广度和深度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一些在特定行业,比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或者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常用的特殊图纸表达方式和符号。我期待书中能够对一些复杂机械系统的原理图、电气原理图,以及液压、气动系统图等进行初步的讲解,虽然我知道这本书的重点是机械制图,但了解这些相关的图纸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整体设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图纸版本管理、图纸的变更流程以及如何处理不同版本图纸的指导。我非常看重书中对于“可制造性设计”(DFM)在图纸表达中的体现。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学习到如何从图纸中识别出那些可能导致生产成本过高或者制造困难的设计,并且能够与设计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我期待这本书的“化难为易”能够帮助我提升与不同领域专业人士沟通的能力,确保设计意图能够被准确理解和实现。如果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关于如何利用图纸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的思路,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成为一名更全面的、更具沟通能力的机械设计领域的自由职业者。

评分

我是一名在读的机械设计专业研究生,平时接触的图纸类型非常广泛,从简单的零件图到复杂的机械总装图,再到一些精密仪器的设计图纸,我都曾涉猎。然而,即使拥有一定的基础,有时候面对一些极其复杂的图纸,或者包含大量特殊工艺要求的图纸时,依然会感到一丝吃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更高级别、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内容,帮助我突破瓶颈。例如,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够对一些复杂曲面、自由曲面、以及薄壁件的制图和识图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关于国际标准(ISO)和一些国家特有标准(如美国ASME、德国DIN)在图纸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和共通之处的讲解,这对于我们参与国际项目非常有帮助。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关于如何理解和分析高精度零件的图纸,特别是那些涉及到纳米级别的精度要求,以及如何识别和处理这些图纸中的潜在制造难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思考,在图纸表达时,如何最有效地传达设计意图,同时避免歧义。我也对书中是否能包含一些关于光学、电子、或者生物医学工程等交叉领域机械零件的制图规范有所期待,因为这些领域的设计往往具有独特性。这本书的“化难为易”理念,让我相信它并非一本只针对初学者的入门读物,而是能够提供更具启发性和实用性的指导。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提升对图纸的整体把握能力,形成更加敏锐的洞察力,从而在我的研究和未来的设计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评分

我是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在学习机械制造相关专业。在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机械制图内容虽然基础,但有时总感觉理论性太强,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会有些摸不着头脑。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知识的书籍,而《机械制图与识图化难为易》这个名字,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更加贴近实际生产的语言和案例来讲解知识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理论上。例如,书中是否能够展示一些真实工业生产中常用零件的图纸,并且对这些图纸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关键的尺寸、公差、以及工艺要求?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关于如何识别图纸中的错误或者不规范之处的讲解,这对于我们未来的工作至关重要。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图纸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我一直认为,机械制图不仅仅是关于“画”图,更是关于“理解”图纸,然后将图纸上的信息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操作。这本书的“化难为易”理念,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希望能在这本书的帮助下,彻底克服对机械制图的恐惧感,真正掌握这门技术。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理解图纸背后的设计意图,以及这些图纸是如何指导生产制造过程的。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模拟实际生产场景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完美了。我期待着这本书能让我成为一名真正懂图、会识图、能应用图纸的优秀技师。

评分

可以,很不错,

评分

可以,很不错,

评分

很满意!

评分

不错?

评分

好实用

评分

很满意!

评分

很满意!

评分

很满意!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的,不错不错不错的,不错不错不错的,••不错不错不错的,不错不错不错的,不错不错不错的,不错不错不错的,不错不错不错的,不错不错不错的,不错不错不错的,不错不错不错的,不错不错不错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