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5
中華古籍浩如煙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何使這些古代典籍更好地為今人所用,以更平易的方式走進現代人的生活,是擺在齣版人麵前的一個課題。帶著這樣的使命感,中州古籍齣版社全體同仁群策群力,精心帥選、傾力打造,為讀者送上瞭一份寶貴的文化大餐。
這套叢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選目精當,框架清晰
從幾韆種古代典籍中為讀者精心篩選瞭有代錶性的百種典籍,囊括瞭經史子集中的*經典著作。有心的讀者若能認真讀完全部圖書,相信對中國文化的精髓會有一個全麵的體認。
二、精工細作,態度謹嚴
作為一套普及國學的大眾讀本,中州古籍齣版社將圖書品質定位為“大傢”寫給大傢的書。每本著作都約請瞭相關領域的一流學者,以嚴謹的治學精神對原典進行導讀、注釋及翻譯。導讀部分融入瞭學者對原典內容的全麵介紹,對該書的思想性、藝術性及目前學術界的**研究狀況給以綜閤評價,對於讀者進一步研讀該書指明瞭方嚮。注釋和翻譯部分又為讀者掃清瞭文言文的語言隔閡。體現瞭學術性和通俗性的完美統一,真正做到瞭雅俗兼呈。
三、版式疏朗,易讀性強
封麵及版式設計數易其稿,摒棄瞭蕪雜的插圖,將版麵極限度地還給讀者。原文、注釋、譯文部分的設計均按照體現讀者易讀性的原則設計,版式流暢、乾淨、舒適。十分適閤閱讀。
四、定價閤理,自用饋贈兩相宜
文化禮品。
我社推齣的這套《國學經典》叢書,目前已有百部,所選皆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體例上以原文、注釋、白話解讀的形式對經典著作進行明白曉暢的注解,引領讀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閡,真正親近經典、領悟傳統溫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閱讀之旅中獲得通透暢達的人生智慧,對於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套書采用國際流行的16開本,版式疏朗大方,裝幀印刷精美,便於攜帶和閱讀。
《長短經(上下)》
《鬼榖子》
《戰國策》
《鬱離子》
《兵經百字 唐李問對》
原文
孔子曰:“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又曰:“未信,則以為謗己。”孫卿曰:“語而當,智也;默而當,知也。”屍子曰:“聽言,耳目不懼,視聽不深,則善言不往焉。”是知將語者,必先釣於人情,自古然矣。
故韓子曰:“夫說之難也,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所說實為厚利,則陰用其言,而顯棄其身,此不可不知也;說之以名高,則見無心而遠事情,必不收矣所說實為名高,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此不可不知。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說及其所匿之事,如是者身危周澤未渥也,而語極知,說行而有功則德亡,說不行而有敗則見疑,如是者身危。貴人有過端,而說者明言善議,以推其惡者,身危。貴人得計而欲自以為功,說者與知焉,則身危。強之以其所不為,止之以其所不能已者,身危。”又曰:“與之論大人,則以為間己;與之論細人,則以為粥權;論其所愛,則以為藉資;論其所憎,則以為嘗己;順事陳意,則曰怯懦而不盡;慮事廣肆,則曰草野而倨侮。此不可不知也。彼自知其計,則無以其失窮之;自勇其斷,則無以其敵怒之凡說須曠日彌久,而周澤既渥,深計而不疑,交爭而不罪,乃明計利害,以緻其功。直指是非,以飾其身。以此相持,此說之成也。”
荀悅曰:“夫臣下之所以難言者,何也?言齣乎身,則咎悔及之矣。故曰舉過揭非,則有乾忤之咎;勸勵教誨,則有刺上之譏。言而當,則恥其勝己也;言而不當,則賤其愚也。先己而同,則惡其奪己明也;後己而同,則以為順從也。違下從上,則以為諂諛也;違上從下,則以為雷同也。與眾共言,則以為順負也;違眾獨言,則以為專美也。言而淺露,則簡而薄之;深妙弘遠,則不知而非之。特見獨智,則眾惡其蓋之也,雖是而不見稱;與眾同智,則以為附隨也,雖得之不以為功。謙讓不爭,則以為易窮;言而不盡,則以為懷隱。進說竭情,則以為不知量;言而不效,則受其怨責;言而事效,則以為固當。利於上,不利於下;或便於左,則不便於右;或閤於前,而忤於後。此下情所以常不通。仲尼發憤,稱予欲無言者,蓋為語之難也。”
何以明其難耶?昔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且有盜。”其鄰人亦雲。暮而果大亡,其傢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鄭武公欲伐鬍,乃以其子妻之。因問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關其思曰:“鬍可。”乃戮關其思。曰:“鬍,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鬍君聞之,以鄭為親己而不備鄭。鄭人襲鬍,取之。此二說者,其智皆當矣。然而甚者為戮,薄者見疑。非智之難也,處智則難。
衛人迎新婦,婦上車,問:“驂馬誰馬也?”禦曰:“藉之。”新婦謂僕曰:“拊驂,無苦服。”車至門,拔教:“逆母滅櫓,將失火。”入室,見臼,曰:“徙牖下,妨往來者。”主人大笑之。此三言皆要言也,然而不免為笑者,早晚之時失矣。此說之難也。
說者知其難也,故語必有釣,以取人情。何以明之?昔齊王後死,欲置後而未定,使群臣議。薛公田嬰欲中王之意,因獻十珥而美其一。旦日,因問美珥所在,因勸立以為王後。齊王大悅,遂重薛公。此情可以物釣也。
申不害始閤於韓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恐言而未必中於王也。王問申子曰:“吾誰與而可?”對曰:“此安危之要,國傢之大事也,臣請深惟而苦思之。”乃微謂趙卓、韓晁曰:“子皆國之辯士也。夫為人臣者,言何必用,盡忠而已矣。”二人各進議於王以事。申子微視王之所說,以言於王,王大悅之。此情可以言釣也。
吳伐越,越棲於會稽,勾踐喟然嘆曰:“吾終此乎?”大夫種曰:“湯係夏颱,文王囚裏,重耳奔翟,齊小白奔莒,其霸王。由是觀之,何遽不為福乎?”勾踐及得免,務報吳。大夫種曰:“臣觀吳王政驕矣,請嘗之。”乃貸粟以蔔其事。子胥諫勿與,王遂與之。子胥曰:“王不聽諫,後三年,吳其墟矣。”太宰聞之,讒曰:“伍員貌忠而實忍人。”吳遂殺子胥。此情可以事釣也。
客以淳於髡見梁惠王,惠王屏左右再見之,終無言。惠王怪之,讓客。客謂淳於髡,髡曰:“吾前見王,王誌在馳逐,後復見王,王誌在音聲,是以默然。”客具以報王。王大駭曰:“淳於先生誠聖人也。前有獻善馬,寡人未及試,會生來;後有獻謳者,未及試,又會生至。寡人雖屏人,然私心在彼。”此情可以誌釣也。
智伯從韓、魏之君伐趙,韓、魏用趙臣張孟談之計,陰謀叛智伯。張孟談因朝智伯,遇智果於轅門之外。智果入見智伯曰:“二主殆將有變。臣遇張孟談,察其誌矜而行高,見二君色動而變,必背君矣。”智伯不從。智果齣,遂更其姓為輔氏。張孟談入見趙襄子,曰:“臣遇智果於轅門之外,其視有疑臣之心,入見智伯而更其族。今暮不擊,必後之矣。”襄子曰:“諾。”因與韓、魏殺守堤之吏,決水灌智伯軍。此情可以視釣也。
殷浩仕晉,有盛名。時人觀其齣處,以蔔江左興亡。此情可以賢釣也《呂氏春鞦》曰:夫國之將亡,有道者先去。
《鈐經》曰:喜色灑然以齣,怒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憚然以下,憂色瞿然以靜。此情可以色釣也《易》曰: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遊;失其守者,其辭屈。《周禮》五聽:一曰辭聽,辭不直則煩;二曰色聽,色不直則赧;三曰氣聽,氣不直則喘;四曰耳聽,耳不直則惑;五曰目聽,目不直則然。
由是觀之,夫人情必見於物昔晉公好色,驪姬乘色以壅之。吳王好廣地,太宰陳伐以壅之。桓公好味,易牙蒸子以壅之。沉冥無端,甚可畏也。故知人主之好惡,不可見於外。所好惡見於外,則臣、妾乘其所好惡以行壅製焉。故曰人君無見其意,將為下餌。此之謂也,能知此者,可以納說於人主矣。
譯文
孔子說:“不事先察言觀色就貿然開口說話,這樣的人就和瞎子一樣。”他還說:“還未能取得對方的信任,就直言不諱地提齣意見,就會被對方認為是毀謗。”荀子說:“講話的時機掌握得恰到好處,這是智慧;不該講話的時候知道保持沉默,也是聰明。”屍子說:“聽彆人講話的時候,耳目不專注,精神不集中,那麼,即使是金玉良言也聽不進去。”由此看來,要嚮彆人進言的時候,必須先瞭解對方的心理和態度,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因此韓非子說:“遊說的睏難,在於揣摩對方的心理,纔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話去順應他的意圖。如果遊說的對象想要的是美名,遊說者卻勸他追逐厚利,那麼就會被認為誌嚮不高,而會看不起他,這個遊說者必定會遭到鄙視,從而被疏遠如果遊說的對象實際上是貪圖厚利的,那麼他就會暗中采納遊說者的意見,卻在公開場閤鄙視遊說者這個人。這一定要弄明白;如果遊說的對象追求厚利,遊說者卻勸他追求美名,那麼就會被認為沒有頭腦,不懂人情世故,其意見必然不會被采納如果遊說的對象實際上是貪圖美名,那麼他就會錶麵上親近遊說者這個人,實際上卻會疏遠遊說者。這一定要弄明白。事情因為保守機密而成功,泄漏機密就會失敗。這未必是有意要泄密,而是不知不覺中就觸及瞭君主隱秘的事,這樣遊說者就會處境危險這是由於遊說者和君主之間的情分還沒到親密無間的程度,而遊說者卻要知無不言地說盡心裏話,即使意見被采納而且也收到瞭成效,他也不會認為這是遊說者的功勞,如果意見不被采納,或者采納瞭而事情卻辦糟瞭,遊說者就會受到猜疑,這樣遊說者就會有生命危險。遊說的對象有瞭過失,遊說者在公開場閤說齣來,並推究其危害,這個遊說者自身就會有危險遊說的對象得到瞭好計謀並且想要當作自己的功績,遊說者卻預先點破,那麼遊說者自身就會有危險;勉強權貴做他不願做的事,阻止遊說的對象做他不願意放棄的事,這樣的遊說者自身也會有危險。”韓非子還說:“與君主議論君主的大臣,就會被認為是在離間他們的關係;嚮君主推薦君主身邊的小人物,就會被認為是在炫耀權勢。稱頌君主喜愛的人,就會被認為要找靠山作為資本;批評君主憎恨的人,就會被認為是在試探他的態度。如果順著君主的意思來陳述想法,就會被說成膽怯懦弱,不敢坦誠進言,有所保留;經過反復思考,放言直陳己見,就會被說成粗野傲慢。這些也一定要弄明白。如果君主自以為他的計謀高明,就不要指責他的失誤,使他難堪;如果君主自以為他的決斷英明果敢,就不要指責他的過錯,使他發怒凡是要遊說君主,一定要耗費許多時日,等到感情深厚瞭以後,你們之間討論問題再深入也不會被猜疑,相互爭論也不會被怪罪,這時纔能明確地闡述利害關係,來達到遊說的目的;直言指齣他的對與錯,來幫助他進步。隻有堅持到感情深厚瞭,遊說纔能成功。”
東漢史學傢荀悅說:“臣子嚮君主進言很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話一齣口,那麼罪過、悔恨就跟著來瞭。所以說,指摘君主的過失,就會有冒犯天威、忤逆君命的罪名;勸勵教誨君主,就會受到諷刺主上的非議。你說得對,他會因為你的智謀勝過他而感到恥辱;你說得不對,他會認為你愚蠢而輕視你。相同的見解,你比他說得早,他會認為你有意顯示自己聰明而厭惡你;你比他說得晚,他會認為你隻會順從彆人。違背下級而順從上級的意見,會被認為是阿諛奉承;違背上級而順從下級的主張,又會被認為是與人雷同。和大傢說的一樣,會被認為是沒有個人見解;發錶與眾不同的個人見解,又會被認為是逞能齣風頭。話說得淺顯,會被認為淺薄而被輕視;話說得玄妙,就會因為彆人聽不懂而被指責。有獨到的見解,眾人就會因為你蓋過瞭他們的風頭而厭惡你,即使你說得對他們也不會贊同;與大傢看法一樣,就會被認為是隨波逐流,即使成功瞭也沒有你的功勞。言語謙讓不去爭辯,就會被認為沒本事;言而不盡,就會被認為是有所隱瞞;言無不盡,就會被認為是不識時務。提齣的建議沒有成效,就會遭到埋怨和責難;提齣的建議效果顯著,就會被認為本來就應當這樣。事情有利於上級,就會不利於下級;方便瞭左邊,就有可能妨礙右邊;符閤瞭前麵的利益,就有可能傷害瞭後麵的利益。這些就是臣下的真實情況很難為君主所瞭解的根本原因。孔子曾經激憤地說‘我打算不再講話瞭’,就是針對進言之難發齣的感慨。”
怎麼知道進言到底有多難?從前,宋國有一個有錢人,因天降大雨衝壞瞭院牆,他的兒子說:“不趕快把院牆壘起來,就會招來盜賊。”他傢的鄰居也說瞭同樣的話。夜裏,有錢人傢裏果然被盜,丟瞭大批財物,有錢人就認為他兒子很聰明,卻懷疑鄰居的父親是盜賊,偷走瞭他傢的財物。
春鞦時,鄭國君主鄭武公想要討伐鬍人,卻先把他的女兒嫁給鬍人首領做妻子,並且問群臣:“我準備用兵打仗,應該討伐哪個國傢呢?”大臣關其思說:“應該討伐鬍人。”鄭武公一怒殺瞭關其思,說:“鬍人是兄弟之邦,你居然說討伐鬍人,是何用意?”鬍人的首領聽說瞭這件事,認為鄭國是親近自己的,因而不再防備鄭國。於是鄭國的軍隊突然對鬍人發動襲擊,奪取瞭鬍人的國傢。有錢人的鄰居和關其思講的都沒錯,然而重則被殺害,輕則被猜疑。可見聰明不聰明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何時使用自己的聰明。
衛國有一戶人傢娶媳婦,新媳婦上瞭車,問:“車轅兩邊的驂馬,是誰傢的馬?”駕車的人說:“是藉來的。”新媳婦便對僕人說:“抽打兩邊的驂馬,不要讓駕轅的服馬受苦。”車子到達夫傢門口,她就趕緊催促人說:“接婆母齣來,熄滅樓上的燈火,防止發生火災。”進入屋內後,她看見舂米的石臼,又說:“把它移到窗戶下邊去,放在這裏妨礙走路。”她夫傢的人聽後都大聲笑話她。新媳婦的這三句話都很中肯,然而卻不免被嘲笑,是因為時機不恰當。這就是勸說的睏難。
遊說者知道遊說是件很難的事,所以在進言之前必定要先行試探,以揣摩對方的心理和態度。為什麼這麼說呢?從前齊威王的王後死瞭,他想要選立新王後,但還沒有拿定主意,就讓大臣們來商議。薛公田嬰想要迎閤威王的心思,便藉機獻上十副耳環,其中有一副特彆精美。第二天,田嬰就先去打探那副最精美的耳環賜給瞭哪位妃子,然後就勸威王立這位寵妃為後。齊威王非常高興,於是便重用薛公田嬰。這說明隱情可以用器物試探齣來。
申不害剛開始和韓王交往的時候,還弄不清楚韓王的喜好,擔心進言後未必能閤乎韓王的心意。韓王問申不害:“我們和哪個國傢結盟好呢?”申不害迴答說:“這是關係到國傢安危的重大問題,請允許臣深思熟慮之後再稟報大王。”於是申不害私下請來韓國能言善辯的趙卓、韓晁,對他們說:“您二位都是韓國能言善辯的謀士,但作為臣子,意見為什麼一定要和君王一樣呢?隻要盡到自己的忠心就行瞭。”於是二人便就和哪個國傢結盟的問題分彆嚮韓王進言。申不害暗中觀察韓王聽瞭哪個意見感到高興,然後再拿同樣的意見嚮韓王進言,韓王聽瞭非常滿意。這說明隱情可以用話語試探齣來。
吳國攻打越國,越王勾踐被睏在會稽,長嘆一聲說:“我真的要命喪於此嗎?”大夫文種說:“當年商湯被夏桀囚禁在夏颱,周文王被商紂囚禁在裏,晉文公重耳年輕時也曾逃亡到戎狄,齊桓公小白年輕的時候也曾到莒地避難,他們最後都成就瞭霸業。由此看來,大王您怎麼會認定我們將來不會轉禍為福呢?”後來,勾踐被吳王夫差赦免,迴國後下定決心要嚮吳國報仇雪恨。大夫文種說:“據我觀察,吳王治國已經非常驕橫瞭,請讓我去試探一下他。”於是就通過嚮吳國藉糧來試探吳王夫差。伍子胥勸吳王不要藉糧給越國,可是吳王不聽,堅持要藉糧給越國。伍子胥說:“大王不聽我的勸告,不齣三年,吳國就會變成一片廢墟。”吳國太宰伯聽到瞭這句話,便嚮吳王進讒言說:“伍子胥這個人錶麵忠厚,實際是個殘忍的人。”吳王聽信瞭伯的讒言,就殺瞭伍子胥。這說明隱情可以通過事情試探齣來。
戰國時,有人把淳於髡推薦給魏國國君梁惠王,惠王很重視,屏退左右隨從,單獨接見瞭淳於髡兩次,可是淳於髡始終沒說一句話。梁惠王非常奇怪,就責備那個推薦淳於髡的人。那人把梁惠王責備的事情轉告給瞭淳於髡,淳於髡解釋說:“我第一次見大王,大王的心思全在騎馬馳騁上;第二次見大王,大王的心思全在欣賞音樂上,所以我纔沉默不語。”推薦的人把這些話原原本本匯報給梁惠王。梁惠王大吃一驚,說:“淳於先生果真是聖人。第一次接見他的時候,恰好有人來獻好馬,我還沒來得及試騎,淳於先生就來瞭。第二次接見他的時候,恰好又有人來獻歌者,我還沒來得及試聽,淳於先生就到瞭。我當時雖然屏退瞭左右親信,但心思確實是在想著彆的事。”這說明隱情可以通過興趣觀察齣來。
春鞦時,晉國權臣智伯率領韓、魏兩傢討伐趙國,韓、魏兩傢聽從趙襄子的傢臣張孟談的遊說,暗中圖謀背叛智伯。張孟談拜見智伯後從大帳齣來,在轅門外被智伯的族人智果碰到瞭。智果馬上進去見智伯,說:“韓、魏兩傢的首領恐怕要叛變。我剛纔遇到張孟談,見他誌氣遠大,態度傲慢,又見韓、魏兩傢的君主神色不正常,一定是要背叛您。”智伯不聽智果的告誡。智果齣來後,便改智姓為輔氏。張孟談去見趙襄子,說:“臣在轅門外碰到瞭智果,看他的眼神,已經在懷疑我。他進去見過智伯後卻更改瞭族姓,今天夜裏如果不發動攻擊就來不及瞭。”趙襄子說:“好吧。”於是和韓、魏兩傢一起殺瞭守護堤防的軍官,挖開河堤放水淹瞭智伯的軍隊。這說明隱情可以從神情上觀察齣來。
殷浩在東晉做官,名氣很大。當時人們通過觀察殷浩是在朝為官還是辭官隱居來判斷東晉的興亡。這說明國傢的隱情可以通過賢人的行為判斷齣來《呂氏春鞦》稱:當國傢將要滅亡時,有德行的人就會事先離開朝廷。
《玉鈐經》稱:心中高興,神色就顯得瀟灑輕鬆;心中生氣,神色就顯得武斷輕慢;心存私欲,神色就顯得輕薄苟且;心存恐懼,神色就顯得畏畏縮縮;心存憂慮,神色就顯得沉默拘謹。這說明隱情可以通過神色觀察齣來《易經》稱:將要謀反的人,他的言辭會流露齣愧疚;心中疑惑的人,他的言辭會雜亂無章。平靜的人話少,浮躁的人話多。誣陷好人的人,他的言辭虛浮。失去操守的人,他的言辭也做不到理直氣壯。《周禮》中關於斷案有“五聽”的方法:一是“聽”言辭來判斷,說話不理直氣壯,就會煩亂;二是“聽”神色來判斷,神色不正常就會羞愧臉紅;三是“聽”呼吸來判斷,呼吸不正常就會氣喘;四是“聽”當事人精神能否集中來判斷,精神不能集中就會經常聽不清彆人的話;五是“聽”當事人的眼神來判斷,眼神不正常就會散亂迷離。
由此看來,人的隱情必定會通過外在事物錶現齣來從前晉獻公好色,驪姬就憑著美色來濛蔽他。吳王夫差喜歡擴張國土,太宰伯就建議發動戰爭來濛蔽他。齊桓公喜歡美味,易牙就把兒子蒸熟供他享用來濛蔽他。臣子濛蔽君主的手段隱晦詭秘,五花八門,非常可怕。因此君主的好惡,不可以錶露在外。如果好惡錶露在外,那麼臣子、妻妾就會利用其好惡來行濛蔽、挾製君主之事。所以說,君主無意中顯露齣的好惡,都將成為臣子的釣餌。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懂得這個道理,就可以嚮君主遊說進言瞭。
……
長短經+鬼榖子+戰國策+鬱離子+兵經百字唐李問對(國學經典讀本 套裝共6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長短經+鬼榖子+戰國策+鬱離子+兵經百字唐李問對(國學經典讀本 套裝共6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
評分還沒看好的話還會繼續支持的。
評分包裝不錯,喜歡
評分無論是書的排版設計,字體印刷,紙張上都堪稱是極品!內容更是不用說!值得購買、收藏!國學經典!
評分好 好好!
評分很好,很不錯,快遞速度很快
評分這本書很好,推薦閱讀,質量也不錯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書的質量很好?????
長短經+鬼榖子+戰國策+鬱離子+兵經百字唐李問對(國學經典讀本 套裝共6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