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泛娱乐战略”是指打造“同一明星IP、多种文化创意产品体验”的创新业态。
2.“泛娱乐战略”是腾讯公司推行的战略举措。目前,腾讯已相继推出腾讯动漫、腾讯文学、“腾讯电影+”共四大实体业务平台,基本构建了一个打通游戏、文学、动漫、影视、戏剧等多个业务领域的“泛娱乐”生态圈。
2.2015年“泛娱乐”被业界公认为“互联网发展八大趋势之一”。
同时,国内小米、华谊、阿里数娱、百度文学、艺动、通耀、360等企业纷纷将“泛娱乐”作为公司战略大力推进。
3.“泛娱乐”一词被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中央部委的行业报告收录并重点提及。
3.2015年12月16日,浙江乌镇举行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泛娱乐战略也再次受到众人的关注。
4.本书分享了打造明星IP,和基于明星IP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思路、经验;案例详实,集合了腾讯、通耀、阿里、百度、华谊等多家企业的泛娱乐战略方案。
内容简介
“泛娱乐战略”是指打造“围绕明星IP、开发多种文化创意产品体验”的创新业态。
“泛娱乐战略”较早被腾讯公司确定为公司级战略。腾讯在腾讯游戏的基础上,相继推出腾讯动漫、腾讯文学、“腾讯电影+”共四大实体业务平台,目前已基本构建了一个打通游戏、文学、动漫、影视、戏剧等多个业务领域的互动娱乐新生态。
2015年,国内小米、华谊、阿里数娱、百度文学、艺动、通耀、360等企业纷纷将“泛娱乐”作为公司战略大力推进。
本书分享了打造明星IP,和基于明星IP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思路、经验;案例详实,集合了腾讯、通耀、阿里、百度、华谊等多家企业的泛娱乐战略方案。
作者简介
韩布伟,互联网研究者,长期专注于金融、理财、投资及互联网大趋势的研究;著有《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等图书。
目录
前言
上篇 泛娱乐核心:“互联网+”与纵深跨界颠覆
第1章 移动互联网下的大数据
1. 泛娱乐数据化变革 / 2
2. 大数据的摩尔定律 / 5
3. Facebook平台为泛娱乐带来元数据 / 8
4. 可预测票房成败的谷歌 / 12
5. 利用大数据推出的《纸牌屋》 / 19
第2章 跨界模式搅动行业格局
1. 跨界的原始动因 / 23
2. 跨界的“最前提” / 26
3. 苹果的三级跨界布局 / 29
4. 日本动漫产业联合跨界 / 34
5. 影视界与游戏界的窗户纸是什么 / 39
第3章 大创意时代
1. 大创意改变原始资本模式 / 43
2. 内容为王PK中心化 / 46
3. 媒介互通,万物互联 / 50
4. 人人都是创意达人 / 52
5. 大创意退潮之后,谁在裸泳 / 55
第4章 粉丝经济
1. 粉丝的情绪资本 / 60
2. 共振化的粉丝社区 / 64
3. 为IP衍生品埋单 / 67
4. 果粉:市值4.4万亿苹果 / 72
5. 拥趸者到底需要怎样的归属感 / 76
中篇 泛娱乐蜂巢:分布式IP多媒介形态
第5章 网络文学:IP生态发展的核心
1. 网络文学留存率之争 / 82
2. 文学无界的想象力 / 87
3. 游戏开发者对网络小说的“哄抢” / 90
4. 高延展空间的《花千骨》 / 94
5. 《冰与火之歌》系列破收视纪录 / 98
第6章 影视:“互联网+”的IP影视剧
1. 热门IP:最具人气的网络小说 / 102
2. 粉丝电影:人气偶像担纲男女主角 / 105
3. 名人导演:直击主流的后台 / 108
4. 媒体和社交平台制造的现象级话题 / 111
5. 疯迷全球的《美国队长》 / 115
第7章 音乐:强势突围的IP蓝海
1. 最经典:流传度广《一生有你》 / 119
2. 最情结:票房黑马《同桌的你》 / 123
3. 最有料:《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 125
4. 音乐剧掀起的全球Disco热潮 / 128
5. 如何整合植入音乐元素 / 131
第8章 动漫:改编狂潮新生代IP
1. 动漫承载的虚拟幻想 / 136
2. 动漫的成长和伴随特征 / 138
3. 2015年最火的ChinaJoy / 141
4. 日本票房第一的Rookies / 145
5. 成长下的《蜡笔小新》 / 148
第9章 游戏:坐拥亿万用户的IP
1. 动画+游戏新的IP生产线 / 152
2. 美国游戏IP改编撬动高回报 / 156
3. 跨界改编延长IP生命周期 / 161
4.“萌贱”路线的《我叫MT外传》 / 166
5.《异形:殖民军》游戏改编大败局 / 169
下篇 二向箔时代:如何将你的泛娱乐IP推向风口
第10章 如何进行IP底层设计
1. 故事情节驱动的情感 / 174
2. 启发性与趣味性的拼结 / 178
3.《黏土世界》的3D元素 / 181
4. Marvel Comics的团队设计定位 / 184
5.《战地风暴》的角色布局 / 187
第11章 如何收购优质IP
1. 优质IP全民参与属性 / 190
2. 优质IP共鸣式爆发属性 / 192
3. 拥有全球高黏性用户 / 195
4. 如何平衡原作与创新元素植入 / 198
5. 高格调英美剧烧起IP改编热 / 201
第12章 IP的多元化推广
1. 互联网思维与地推的较真 / 204
2. 发行商与渠道商的平衡策略 / 206
3.《盗墓笔记》从文学到影视 / 209
4. 创意视频IP的病毒式传播 / 212
5. 美国老牌游戏厂商Atari为何破产 / 217
第13章 IP授权开放策略
1. 品牌管理思维导入 / 221
2. 玩家不同维度细分 / 225
3. IP多元化造就的影响力 / 229
4. 票房数十亿的开放性西游IP / 232
5. Square Enix公司的开放与封闭 / 235
第14章 IP闭环生态系统
1. IP一站式多线、轻重同步开发新模式 / 239
2. 从起点介入产业链,反过来让IP价值增加 / 242
3. Fat Pebble的娱乐工业模式 / 247
4. 阿里巴巴IP全产业链布局生态 / 249
5. 音乐之下的垂直生态 / 252
第15章 IP生命周期管理
1. 泛娱乐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 255
2. 迪士尼模式 / 258
3. 断迭代的漫威模式 / 262
4. 跨领域升级的光线传媒泛娱乐模式 / 264
5. 大潮退去前的慢动作 / 267
精彩书摘
内容为王PK中心化
在传统媒体人心中,“内容为王”无异于金科玉律,包括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纽约时报》、新浪网、YAHOO等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中心”,无不以优质的内容争取受众,而在新媒体时代,又出现了以平台和渠道为主导的“中心化”趋势。到底这两种信息传播模式孰优孰劣,或者谁将笑到最后,先让我们来作初步探讨。
“内容为王”是由全球著名的传媒集团美国Viacom公司CEO萨姆纳?雷石东提出的。雷石东的逻辑是只有以更优质的内容获得更多的受众接受,才能增加媒体发行量,从而扩大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这样才能卖出更多、更高价的广告。因此,“内容为王”这种传统媒体商业模式的核心是用内容吸引用户,再以用户量来卖广告,而广告价值的标尺就是发行量或收视率。
因此,“内容为王”的实质,主要是进行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抓住了最上游的起点和最关键的卖点,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这种模式无疑是正确而成功的。不过,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包括媒体的生态环境、受众的阅读习惯,以及内容的生产机制和信息的流通渠道等,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泛娱乐产业,在新媒体时代,到底“中心化”的玩法有效,还是应该继续沿用“内容为王”的模式,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第一个角度,内容优质是否就意味着能被更多受众接受?在传统媒体时代,优质内容具有稀缺性,而且读者获取内容的渠道有限,获取优质内容更要付出高成本。因此,受众对优质内容的接受度更高,受众也愿意为优质内容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也许这个逻辑存在的基础已经被彻底颠覆了。因为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不可避免出现信息过载,而优质内容的价值也随之急剧降低。与此同时,大量同质化内容的出现,之前的优质内容很容易被替代。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让自己的内容做到绝对的独家和不可替代,那么“内容为王”是否具有价值则值得商榷。
第二个角度,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的出现,人们获取内容的渠道大大增加,付出的成本也随之降低,不用再去订报纸,也不用去报亭,而只需打开新闻网站,登录微博微信,或者下载一个App,就可以满足获取资讯的需求。
由于用户阅读习惯和传播渠道的改变,渠道与终端的价值因此不断提升,而内容的价值却在下降。如果没有渠道与终端优势,即使再优质的内容,可能也不能为读者所看到,而占据渠道和终端优势的内容,即使本身并不具有高质量,也受众广大,传播更广。
也许这已经是一个渠道与终端等中心化的时代,例如,创新工厂曾经投资了一个App分发平台和分发渠道豌豆荚,同时,豌豆荚也是一个App搜索引擎,希望凭借搜索引擎的模式在市场上分一杯羹。在豌豆荚总游戏中,有80%~90%的收入都归豌豆荚所有,可见产品的利润已经为渠道商占据多半。现在的许多行业,尤其是游戏业,似乎都在为渠道打工。类似的例子还有360手机助手和QQ应用宝等。
还有一个例子是小米模式,之前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一直说:“我们的小米不是一个硬件厂商,我们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确如此,小米不仅仅是一个硬件厂商,更是一个强大的渠道,而小米手机等硬件只不过是提供一个平台。
从2013年的1870万部,到2014年的4000万部,再到2015年预计的7000万部手机,可以估计,到了2015年底,小米的终端用户会超过1亿。此外还有庞大的非终端用户群,保守估计这个数字也会超过2亿。也就是说,通过小米这个渠道出来的任何应用,至少会有1个亿的用户。而这是绝大多数创业公司想都不敢想的事,有太多的公司还没发展到100万的用户量就被市场淘汰了。
设想一下,如果某一天小米突然宣布,我们要进军电子商务了,要做一个类似淘宝或者天猫、京东那样的C2C、B2C电子商务平台,同时进行内部推送,那么只需一个晚上,小米就将拥有超过1亿的用户量,而其中的每个App又可以为小米带来巨额利润,即使小米手机不能赚大头,小米推出的十几、几十个一亿以上用户的App也会让小米公司市值翻倍,这就是渠道这个“中心化”的威力。
不过“内容为王”从来就没有过时,反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日益创新,影响深远。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微信、淘宝等App。微信和淘宝是豌豆荚的优质内容,不过,当微信发布升级应用程序时,如微信6.0,则只选择了自家的应用宝,使得应用宝的安装量大幅度上升。淘宝发布新版应用时也采取了与微信类似的方式,只选择在淘宝的应用助手里发布。也许这时候,优质的内容相对渠道来说显得更重要。
此外,对于受众来说,他们需要的内容,也不一定是越优质越好。因为对于读者来说,他们获取资讯并不是看这条资讯内容好不好,而是看通过哪一个渠道能够最便捷、最容易、最低成本地获取资讯,因此,浏览一下微博、看一看某一门户网站推送的基本讯息,对于读者来说已经足够了。如果不是因为特殊的需求,一般并不会查看全部文章内容,研究每一个字眼。
这就是在新的环境下,人们对于阅读需求的变化:快速、轻松、简易。如果读者只需要80分的内容,你不需要提供给他们100分的内容,“内容为王”也需要一定的前提,更需要读者有这个需求。
因此,真正决定我们选择哪种方式的是读者的需求,以及读者获取内容的习惯。而且,以“内容为王”,也就是推送优质的内容,不一定意味着具有高价值。换句话说,好内容不一定卖得出好价钱。因为媒体卖的不是内容,而是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吸引广告主投放的因素,首要的考量就是影响力和名号,以及影响的受众。而优质内容,实则是构建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的要素之一,反过来不一定成立。这里就可以看到渠道和平台的重要性。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的传播不再仅仅是承载内容的那一段话,而是全方位、多介质的整合传播,最终需要达到一个综合性的传播效果。因此,优质内容还必须需要优秀的平台和渠道这个“中心”的传播运营,否则,优质内容能够发挥出的价值就相当有限,而获得影响力和知名度也相当困难,其商业价值也不会太高。
对于处在新环境下的媒体,超群的运营能力不可或缺。你不一定需要拥有最优质、最顶尖的内容,只需要拥有整合内容以及选择优秀运营平台和渠道的能力,采用这种方式,不仅成本更低,而且还可以借助用户生产内容,如虎嗅网、雪球网等,将优质内容与优秀的中心化传播运营能力结合起来,这才是王道!
……
前言/序言
泛娱乐战略:围绕明星IP,开发多种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业态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