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王绵厚,朴文英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079956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5858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42
字数:6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特点:
  *一个特点是体例严谨,论证严密,图文并茂。全书按时代顺序共分11章,体现了这一地区古代交通,从“自然交通”向“部族交通”再向“社会交通”的历史发展演变顺序。而第三章之后各章,即秦汉以后的社会交通,无疑是作者研究和论述的重点,全书的精华点也正在这些章节中。正如作者所说,其中的“每一节都可以成为东北亚古代交通史的独立专题”,可当做独立的学术论文来阅读。在重要章节的后面,都附有绘制精美的交通路线图,使读者可以图文对照,一目了然。在论述各时期主要海陆交通路线的章节中,条分缕析,章法森严。一般是先确定其始点和终点,阐释其意义和价值,然后将交通路线上重要节点的郡县城邑和关隘山川等逐一确定地望,考订建置时间,最后再利用发生在这条交通路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行程录》加以论证。辽代以前的交通路线,多以正史中记载的军事行军路线为证;辽金以后的交通路线,多以使节的《行程录》、地方官吏的《行部志》和帝王东巡记载为证。使人在读每一章节时,都像是随着作者的笔触而穿山涉水。
  第二个特点是充分利用了考古学的成果。历史地理学离不开文献,但仅依赖文献恰恰是历史地理学的大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地理学越来越成为一门实证的学科,而为其提供科学支撑的正是日益发达的当代考古学。通观全书,作者几乎对每条古代交通路线上的郡县城邑、山川关隘和古道港口,都利用考古学成果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论证,其中多处纠正了文献记载和前人研究中的讹误。一部边疆地域交通史著作能够融会、吸收如此巨量的考古学成果和信息,在当代史地著作中堪称独步。
  第三个特点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对交通史的贡献。我国东北地区古代少数民族众多,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表现在交通史上,是郡国交通与部族交通的长期共存和互补。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不仅通过对“朝贡路线”的考订,清晰、准确地勾勒出早期部族交通概况,而且对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交通文化进行了系统阐述。汉魏晋以后,东北地区先后出现了高句丽、三燕、渤海、辽、金、蒙元等少数民族政权,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北魏、辽、金、元等起源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北方王朝的重要领地。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东北与东北亚交通文化按时代展现在不同的章节中,其中辽、金、元时期设专章作了详述,而对于影响巨大的渤海国的交通文化,虽没有设置专章,也在第五章用两节的篇幅进行了论述,并附表详列了渤海国与日本的交聘往来。全书鲜明地展示了古代东北各少数民族对交通文化的重大贡献,揭示了它们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第四个特点是重视与交通史迹相关的社会人文内涵的发掘和阐释。在论述重要的交通史迹时,将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一并进行介绍,使文化遗产与鲜活的人的历史活动水乳交融,凸显了交通史迹的重要作用。对于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相关的重大历史文化事件,如骑射文化和佛教文化的东传,也进行了翔实的论证。这种重视历史与文化的编写理念,极大地丰厚了全书的人文内涵。

作者简介

  王绵厚,男,1945年5月生,辽宁鞍山海城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1983年一1984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古文献研究班。历任辽宁省博物馆馆长、辽宁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曾兼任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大连大学兼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中国辽金史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辽宁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多年来从事东北历史考古和古民族研究的专家,王绵厚尤致力东北历史地理、交通史、秦汉史和高句丽边疆民族考古及长城研究。在“七五”至“十二五”的期间,共完成国家和省重点课题规划8项,出版专著十余部。其中主要有: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一卷、《辽海印信图录》,总撰《辽宁省长城资源调查报告》两部。著有《东北古代交通》《秦汉东北史》《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中卷)《高句丽古城研究》《高句丽与濊貊研究》《辽宁文化通史》(秦汉卷)《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中国长白山文化》(考古编)等。参与编著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地图集》《中国城市地图集》《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辽宁卷》《东北古代民族研究论纲》等专著、专集多部,并在国内外发表专业论文120余篇。其中,《高句丽古城研究》和《辽宁文化通史》(秦汉卷)曾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政府一等奖和二等奖。
  
  朴文英,女,1966年生,朝鲜族。1988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同年到辽宁省博物馆工作。1996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为民族文物鉴定,1999年获得硕士学位。
  现为辽宁省博物馆艺术部研究员,主要从事古代纺织品、服饰类文物的展览设计和研究,尤其对古代缂丝、刺绣工艺有较深入的研究。有《中华锦绣-缂丝卷》(苏州大学出版社)《华彩若英》(辽宁人民出版社)等学术著作以及多篇论文。

目录

序言
自序

第一章 远古时期中国东北与东北亚自然交通的滥觞
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胶辽古陆”
第二节 远古时代东北亚大陆北部与“白令海峡”的古代通道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东北亚环黄、渤海北岸古代交通的史迹考察
一、考古学文化编年中环黄、渤海两岸考古学遗存具有相同内涵的对应发展
二、辽东与山东半岛古代考古遗存反映出的古人类文化的交流
三、黄、渤海两岸古代交通史迹的当代考古发现
四、发端于早期新石器时代的从自然交通向部族交通和社会交通的历史演变

第二章 夏商周至战国燕时期(前2000-前300年)中国东北与东北亚的古代交通
第一节 商周时期东北亚南部濒海及内陆部族交通的发轫
一、沿黄、渤海北岸傍海东行的令支、山戎、孤竹、屠何、无虑、濊貊、青丘道
二、岛夷、箕子由“辽东”进入黄河的部族古道
第二节 “不咸山”南北高夷、濊貊、北发、肃慎方国的人贡之道
一、“高夷”的地望及其入贡之道
二、由“高夷”北行“北发”“北濊”和“肃慎”之道
第三节 战国燕时期(前6-前3世纪)环黄、渤海北岸东北亚古道上的重要城邑
一、上谷郡
二、右北平郡
三、渔阳郡
四、辽西郡
五、辽东郡

第三章 秦代立国前后(前226-前207年)中国东北与东北亚的交通史迹
第一节 秦代对东北交通地理和交通制度的新开拓
第二节 秦代辽海“戍边道”上的重要交通史迹
一、辽西地区燕秦戍边道上的障城与秦陶量的发现
二、辽东地区燕秦长城“戍边道”上的重要史迹
第三节 秦始皇父子东巡辽海“碣石”的交通道及重要史迹发现

第四章 汉魏时代(前2-3世纪)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的开拓和发展
第一节 由幽州北出燕山进入长城内外的边塞之道
一、幽州
二、蓟
三、古居庸关的左右交通道
……
第五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3-6世纪)中国东北与东北亚的古代交通
第六章 隋唐五代(含渤海国)时期(8-10世纪)中国东北与东北亚的古代交通
第七章 辽代(10-12世纪)中国东北与东北亚的古代交通
第八章 金代(12-13世纪)中国东北与东北亚的陆路交通
第九章 元代(13-14世纪)中国东北与东北亚的区域交通与站赤分布
第十章 明代(14-16世纪)中国东北与东北亚交通的发展
第十一章 清代(17-19世纪)中国东北与东北亚交通网的进一步形成
附录
后记

精彩书摘

  20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证明,普遍发现于中国北方的“细石器文化”,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等延至燕山山脉北缘至大兴安岭南北,并一直向东延续到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医巫闾山以东的“新乐文化”、“偏堡文化”、“丹东后洼文化”,乃至朝鲜半岛靠近黄海沿岸的“平安南道弓山遗址”等遗存中都有发现。其脉络可以勾勒出两条:其一,新石器时代的东北亚北方“细石器文化”传播路线,是从黄河以北的坝上草原,一直向东北延伸至黄、渤海沿岸,它贯穿中国东北和东北亚腹地,可被定位为最早的东北亚东西横向的古代文化交通线路之一;其二,从仰韶、山西陶寺、东下冯等文化,沿汾河和桑干河北下,至少在5000年前,已与上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笔者考证为“燕亳”部族)等形成南北互动交流。其中著名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所在的辽西努鲁尔虎山谷,正处于红山文化分布区中央部位而偏向于靠近华北平原的西南一侧。……(红山人)把牛河梁遗址选择在具有这种地理优势的位置,显然与充分发挥和延伸最高层次中心邑落的汇聚力和控制力有很大关系”。即在新石器时代“古国”阶段的部族,已经从文化的交流中凸显出不具备现代交通制度意义的古代“自然交通”或“文化交通”的人文内涵。
  至于在黄、渤海前沿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南部,新石器时代文化由于相互交流而形成的对应发展则更加直接而明显。如辽东半岛的旅顺小珠山下层文化和郭家村下层文化,与山东半岛的长岛县大黑山北庄一期文化、大汶口晚期文化相对应,其年代都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面貌雷同。其后辽东半岛小珠山上层文化和郭家村上层文化,又与庙岛群岛上长岛县的大黑山北庄文化、北长山岛的北城遗迹以及遍布山东半岛的龙山文化晚期及“岳石文化”相对应。其文化类型和时代,均属于距今4000年前后的一种由新石器时代向早期青铜文化的过渡阶段。这种文化遗存反映出来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乃至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古代文化,从文化内涵、相对年代和地缘接壤上等综合因素来看,应当是东北亚环黄、渤海前沿部族往来和文化直接交流在远古时代交通史中的文化表征。正如日本著名学者井上清早在20世纪50年代指出的那样,(日本)列岛上的最初居民,“很可能是在距今五千年以前,或者是七八千年以前——从居住在现今中国东北的滨海省一带,使用新石器的移住于这一列岛上的人,才是最初的列岛上居民”。
  ……

前言/序言

  数月前,接到学兄王绵厚先生的电话,请我为他与朴文英合著的《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写序言,接着就收到了寄来的打印书稿。望着眼前厚厚的一摞书稿,颇为踌躇忐忑:一是王绵厚学兄学养深厚,多年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学术造诣非我所及,为其力作写序,感到汗颜;二是我对于古代历史地理特别是我国东北和东北亚的历史地理,完全是门外汉,为这样的学术著作写序,无异于班门弄斧。但学兄之命难违,只能在拜读两遍书稿之后,以感言强充为序。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全书共50余万字,按时代顺序清晰详尽地论述了我国东北与东北亚地区,从上古至清王朝的海陆交通发轫、发展、繁荣的历时过程。虽然王绵厚先生在“自序”中谦逊地表示,这部著作是对20世纪他与李健才合著的《东北古代交通》的修订,是对“旧著的某些补充、拓展和完善”,但新著无论在研究所涉地域跨度、内容深度,还是在学术信息量和文字数量上,都远远超过旧著,可称是一部全新的学术著作。
  综观全书,可以明确看出作者撰写理念的四大特点:
  *一个特点是体例严谨,论证严密,图文并茂。全书按时代顺序共分11章,体现了这一地区古代交通,从“自然交通”向“部族交通”再向“社会交通”的历史发展演变顺序。而第三章之后各章,即秦汉以后的社会交通,无疑是作者研究和论述的重点,全书的精华点也正在这些章节中。正如作者所说,其中的“每一节都可以成为东北亚古代交通史的独立专题”,可当做独立的学术论文来阅读。在重要章节的后面,都附有绘制精美的交通路线图,使读者可以图文对照,一目了然。在论述各时期主要海陆交通路线的章节中,条分缕析,章法森严。一般是先确定其始点和终点,阐释其意义和价值,然后将交通路线上重要节点的郡县城邑和关隘山川等逐一确定地望,考订建置时间,最后再利用发生在这条交通路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行程录》加以论证。辽代以前的交通路线,多以正史中记载的军事行军路线为证;辽金以后的交通路线,多以使节的《行程录》、地方官吏的《行部志》和帝王东巡记载为证。使人在读每一章节时,都像是随着作者的笔触而穿山涉水。
  第二个特点是充分利用了考古学的成果。历史地理学离不开文献,但仅依赖文献恰恰是历史地理学的大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地理学越来越成为一门实证的学科,而为其提供科学支撑的正是日益发达的当代考古学。通观全书,作者几乎对每条古代交通路线上的郡县城邑、山川关隘和古道港口,都利用考古学成果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论证,其中多处纠正了文献记载和前人研究中的讹误。一部边疆地域交通史著作能够融会、吸收如此巨量的考古学成果和信息,在当代史地著作中堪称独步。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振兴东北经济关乎未来三十年中国梦的实现,关注东北从研究其历史开始

评分

书装帧很精美,研究东北史的必备参考书

评分

替别人买的,美中不足是没有塑封

评分

王先生的大作,对于了解东北地理实在太有用。

评分

不错不错,很满意!!!!!

评分

唯一不足就是没有购物清单

评分

视角不错,干货不少,值得一读

评分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书啊啊!

评分

书装帧很精美,研究东北史的必备参考书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