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在中华古学中看似并非主流,但在我国历代文教中,实际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且不论道家源远流长以及与儒家和法家的关系,历代名臣甚至一些皇帝也留下读《道德经》的心得,表明老学关涉中国政治哲学的根本智慧。老学在古学中的环中之位,提醒我们不可以一曲之见管窥中华道统;老学与理学、佛学之间的关系,亦使我们能够看到,华夏道统的屈伸以及由此而来的文明运命的变化。
本书是“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丛书之“老子历代注疏”系列的一种。
《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是金人寇才质所著,是一部解老子《道德经》的著作。
《道德经》相传是老聃出函谷关时为关令尹喜所作。历朝历代解《道德经》的人很多,但金人寇才质认为当时很多说法流于浮诞,失去了老子的旨要,所以作此书,以论道德之根本,纠当世之颇谬。寇才质在书中援引了“四子”之书,作为自己学说的佐证。四子即庄子、列子、文子、庚桑子。四子书大旨,其见于寇氏所引者,一以清虚自守、修身少欲为主。寇氏《自序》亦称,欲以此书“拯世欲之多蔽”,因而其疏解老氏,一以此义为旨归,而未尝囿于老氏原文也。
本书以上海涵芬楼影白云观藏《正统道藏》本为底本,以成都二仙庵刻《重刊道藏辑要》本为参校本,依《中华道藏》本施以现代标点。
坦白说,这本书的学术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部专业的工具书,而非面向普通读者的普及读物。对于初次接触该领域知识的人来说,门槛可能会略高,许多术语和概念的引入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先验知识储备。然而,正因如此,它才显得如此宝贵——它为那些真正愿意深耕细作的学子或研究者提供了一张坚实的基石。我特别欣赏其中对“道”与“德”在不同思想谱系中动态演变轨迹的梳理。它没有将道德规范视为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将其置于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去考察,揭示了其复杂性和时代性。这种动态的历史观,让我对古代伦理思想的理解不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鲜活的、与时俱进的生命体。这本书无疑会成为我案头常备的一部重要参考资料,其价值会在未来的反复研读中持续释放出来。
评分读完前三分之一的内容,我深刻体会到一种“返璞归真”的阅读体验。如今市面上的解读本,往往为了迎合大众,过度解读、乃至曲解原文的本意,加入太多现代的价值判断。而这部《集解》,其克制和谦逊的态度令人耳目一新。它仿佛是一位沉静的智者,只是静静地铺陈史料,梳理脉络,将解释的权力大部分交还给了读者。那些精心挑选的注解,往往只是对古语生僻之处进行必要的词源学或语境学的澄清,避免了冗长的主观发挥。这种朴素的治学精神,在当代显得尤为珍贵。它强迫你直面文本的原始质感,去感受古人的思维逻辑是如何运作的,而不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这种“去魅”的过程,虽然初期略显吃力,但一旦适应,便会发现其无穷的魅力所在,那是对知识本身最纯粹的敬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真是别具一格,那种古朴的韵味透过纸张的纹理就能感受到,让人忍不住想捧在手里细细摩挲。我原本对这种偏向学术研究的古籍整理本持保留态度,生怕内容晦涩难懂,但翻开第一页就被其排版和引用的严谨性所折服。编者显然在考据上下了极大的功夫,注释详尽却不失流畅,对于一些关键的引文出处和不同版本的差异处理得非常到位。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穿梭在古代思想的迷宫中,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古人智慧,因为有了这些细致入微的“路标”和“解说”,变得触手可及。特别是对于一些核心概念的辨析,作者并未采取武断的定论,而是提供了多重视角供读者自行思辨,这种开放的态度非常值得称赞。这本书绝非快餐式的读物,它要求你慢下来,去体会字里行间的历史沉淀和思想交锋,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提供了一种治学和思考的典范。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最初是被书名中“四子古道集解”这个说法吸引的。作为一个对早期儒学体系演变颇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将不同学派思想进行有效串联的著作。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巧妙地将几位重要先贤的论述熔于一炉,展现了一种宏大的历史视野。不同于许多将思想家割裂开来研究的传统做法,此书的“集解”之处,在于挖掘了他们思想深处的共通性与张力,让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思想流动的活水源头。例如,在阐述“仁”与“义”的界限时,书中引用的对比论证,清晰地勾勒出了不同学派在实践层面的侧重点差异,这种对比的艺术处理,使得原本抽象的道德哲学变得鲜活起来,充满了张力与辩论的火花。对于想建立一个系统性知识框架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照系。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虽然雅致,但实际阅读体验上,我对字体选择和行距安排有一些小小的建议。在处理那些篇幅较长的引文或注释时,如果能略微增加行间距,或许能有效减轻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不过,这属于技术层面的微词,瑕不掩瑜。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对文本的结构化处理。每一章节的导读和总结,都像是为复杂的思想迷宫绘制了清晰的地图。它们不是简单的内容复述,而是对本章核心论点和逻辑走向的提炼和概括,帮助读者迅速抓住重点。特别是那些穿插在主体文字中的“考异”与“辨析”小栏目,它们以一种非常集中的方式,解决了许多我之前阅读其他版本时留下的疑惑点。这种结构上的精妙设计,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使得原本可能需要查阅多部工具书才能解决的问题,在此一书中便能迎刃而解。
评分速度给力物流,服务态度好
评分圆毫细写,秋风画图,依然是、钩鳖客。菊已黄,枫渐赤。记年时、锦牋分襞。江南一舸,蒲帆曲曲,绕疎苹横荻。满目旧溪山,斜阳里、几声渔笛。披簑待我,归来共老,姻波也得。
评分宝贝很不错!
评分第三桩,「某年腊月,先君病在床褥,予计不上公交车。先君曰:『老病无忧,违命为忧。』予无奈,怏怏人都,场毕遄归。未到赵北口,家信已通,父病霍然矣。予是时大愿既满,从容途次,颇有得陇望蜀之意。饮食居止,刻刻以闱艺默念,得失关头,盘旋无已。行至一村,巍然阀阅,大书『连捷』,贺者纷若燕雀。予不敢侦,命仆借录,见己名第五名会魁,籍贯无误。予喜极坠驴,如陈搏故事,逾时方醒。此三桩快事也。顾安知非前此三桩大快事,正反逼起后此千万桩大不快事乎!我故曰:文章有大开合,身世亦有大开合。甚矣塞翁之高见也。人能以塞翁之见为见,尚何穷通得失之有哉!」众曰:我等师先生,犹先生师塞翁也。
评分帮朋友买的
评分還不錯,搞活動買的,算比較實惠
评分笼树霜花,秋光老、水南茆屋。小儿女,斜阳攀折,枝头初熟。
评分屯着 还没看 买太多了 不知要看到什么时候
评分還不錯,搞活動買的,算比較實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