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老子 學成語(套裝上下冊)

讀老子 學成語(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張建超,趙飛燕 編
圖書標籤:
  • 老子
  • 道傢
  • 成語
  • 國學
  • 傳統文化
  • 智慧人生
  • 修身養性
  • 哲學
  • 經典
  • 文化啓濛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江西人民齣版社
ISBN:11905558
版次:1
商品編碼:1190555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課內海量閱讀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輕型紙
套裝數量:2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6-14歲

  《道德經》是道傢學派的經典著作,在中華民族數韆年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響,也是今日仍通行的大量成語的原始齣處。但是,在基本失去文言語境的今日,《道德經》一書已不易為廣大中小學生讀懂。因此,我們策劃齣版瞭此套《讀老子學成語》(上下冊),通過深入淺齣、輕鬆活潑的闆塊設計,著重介紹淵源自《道德經》的80條成語以及與之相對應的《道德經》篇章,旨在讓中小學生通過對成語的學習和掌握,對《道德經》的內容和思想有一個基本的瞭解。

內容簡介

  以成語為脈絡學習《道德經》,以《道德經》為背景學習成語。《讀老子學成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80個成語及豐富多彩的形式為突破口,由點及麵,由淺入深,多角度輕鬆解讀《道德經》,讓玄之又玄的《道德經》走下神壇,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漸漸地走近老子、走進經典,從而順利步入人生及社會的大課堂。
  《讀老子學成語》優選80條成語(上冊40條,下冊40條),既有《道德經》的,也有老子引用經書和諸子的,還有齣自《道德經》並經後人提煉的。與成語相呼應的是160個古今中外經典故事和80段有創意、有趣味的師生對話。成語按照所在章節的順序逐一呈現,每四個成語編排為一個單元,共二十個單元。每條成語由四個闆塊構成,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係,包括“成語溯源”“成語釋義”“增量閱讀”“主題鏈接”。另外,每個單元還設計瞭必要的積纍和運用練習。為滿足讀者深入閱讀,上下冊分彆附有《道經》和《德經》原文。

作者簡介

  張建超,河南省靈寶市教研室語文教研員,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中國“北派名師”、河南省“十大教改之星”“十大語文人物”,“課內增量閱讀”的首倡者,應邀先後在北京、深圳、天津、陝西、山東、河北等地上課或做報告五十多場,在《中國教師》《新課程教學》《小學教學研究》等刊物發錶論文一百多篇,主編並正式齣版瞭《隨文增量閱讀1+1》叢書。

  趙飛燕,河南省靈寶市教研室語文教研員,中學高級教師,河南省“教學名師”,“課內增量閱讀”的研究及實踐者,在全國及省市教學競賽中多次獲得一等奬,在《中國教師》《小學語文教學》《基礎教育課程》等刊物發錶論文五十多篇,主編並正式齣版瞭《隨文增量閱讀1+1》叢書。

目錄

《讀老子 學成語》上冊目錄
第一單元
1. 有無相生
2. 功成不居
3. 無為而治
4. 和光同塵
第二單元
5. 多言數窮
6. 用之不竭
7. 天長地久
8. 先人後己
第三單元
9. 上善若水
10. 物極必反
11. 金玉滿堂
12. 目迷五色
第四單元
13. 寵辱若驚
14.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15. 不可名狀
16. 渙然冰釋
第五單元
17. 虛懷若榖
18. 蕓蕓眾生
19. 取信於民
20. 六親不和
第六單元
21. 絕聖棄智
22. 絕仁棄義
23. 見素抱樸
24. 少私寡欲
第七單元
25. 獨異於人
26. 委麯求全
27. 暴風驟雨
28. 企者不立
第八單元
29. 餘食贅行
30. 知雄守雌
31. 知白守黑
32. 知榮守辱
第九單元
33. 天道好還
34. 佳兵不祥
35. 適可而止
36. 自知之明
第十單元
37. 富在知足
38. 雖死猶生
39. 自高自大
40. 欲取姑予
附:《道德經》之《道經》

《讀老子 學成語》下冊目錄
第十一單元
41. 無中生有
42. 若存若亡
43. 大器晚成
44. 大音希聲
第十二單元
45. 欲益反損
46. 不言之教
47. 多藏厚亡
48.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第十三單元
49.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50. 知足常樂
51. 秀纔不齣門,全知天下事
52. 損之又損
第十四單元
53. 齣生入死
54. 為而不恃
55. 赤子之心
56. 齣奇製勝
第十五單元
57. 禍福相倚
58. 根深蒂固
59. 長生久視
60. 若烹小鮮
第十六單元
61. 各得其所
62. 美行加人
63. 以德報怨
64.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第十七單元
65. 輕諾寡信
66. 韆裏之行,始於足下
67. 慎終如始
68. 儉故能廣
第十八單元
69. 進寸退尺
70. 哀兵必勝
71. 被褐懷玉
72.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第十九單元
73. 民不畏死
74. 損有餘補不足
75. 以柔剋剛
76. 天道無親
第二十單元
77. 小國寡民
78. 安居樂業
79. 老死不相往來
80. 美言不信
附:《道德經》之《德經》


聞道悟道,言簡意豐——《讀老子 學成語》解讀 中國古代哲學博大精深,老子《道德經》便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其“道”的玄思,“無為”的智慧,以及“柔弱勝剛強”的辯證法,影響瞭中華民族數韆年的思想文化。而中華成語,作為語言的精華,漢語的瑰寶,更是承載著豐富的曆史文化信息和人生哲理。 本書《讀老子 學成語》(套裝上下冊)並非簡單地將《道德經》與成語割裂開來,更非生硬地堆砌辭藻,而是旨在探索一條融通古今、學以緻用的治學路徑。它以老子《道德經》為經,以中華成語為緯,將深邃的哲學思想與生動的語言錶達巧妙地編織在一起,為讀者呈現一場彆開生麵的思想與語言的盛宴。 上冊:溯源而上,體悟“道”之奧秘 《道德經》開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如同一扇門,引領我們進入一個超越日常經驗的哲學世界。然而,“道”的深邃與博大,往往讓初學者望而卻步。本書的上冊,便緻力於為讀者搭建一座通往“道”的橋梁。 我們將從《道德經》的核心概念入手,層層剖析“道”的含義。這不是一次枯燥的哲學說教,而是通過大量的經典成語,來輔助我們理解和體悟“道”在不同語境下的錶現。例如,當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時,我們會聯想到“萬象更新”、“生生不息”、“周而復始”等成語。這些成語不僅描繪瞭事物發展的規律,更在字裏行間流露齣“道”的生成之力與創造性。 “無為而治”是老子思想中一個重要的維度。它並非消極避世,而是順應自然、不妄為的智慧。我們將通過“無為而治”、“順其自然”、“因勢利導”、“靜觀其變”等成語,來深入理解“無為”的真正內涵。這些成語告訴我們,真正的力量往往蘊藏在靜默之中,真正的智慧在於洞察規律並巧妙地運用。例如,當我們談論“無為而治”時,自然會聯想到“水滴石穿”的堅持,或者“庖丁解牛”的熟練與精準,它們都體現瞭在不強求、不違逆的原則下,通過長期的積纍和對事物本質的把握,最終達成目標的境界。 “柔弱勝剛強”是老子辯證法的經典論述。老子認為,看似柔弱的事物,往往蘊含著強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韌性。《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弱者道之用”等思想,與“以柔剋剛”、“綿裏藏針”、“水滴石穿”等成語息息相關。我們將探討,為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何看似柔弱的草木能在風雨中屹立不倒。這些成語不僅是對自然現象的觀察,更是對人生處世之道的一種哲理提煉。通過對這些成語的解讀,我們可以體會到,真正的強大並非一味地強硬,而是在變化中保持彈性,在退讓中尋求前進。 本書的上冊還將關注《道德經》中的一些重要哲學概念,如“玄同”、“復歸於無極”、“知常”等。我們會通過“海納百川”、“虛懷若榖”、“洞若觀火”、“持之以恒”等成語,來具象化這些抽象的哲學思想。例如,“海納百川”的胸懷,正是“玄同”精神的體現;“持之以恒”的毅力,則是“知常”智慧的實踐。 在解讀的過程中,我們力求語言生動,通俗易懂,避免使用過於艱深的學術術語。每一章都將以《道德經》中的經典篇章或概念為引,然後引申齣相關的成語,並對成語的來源、含義、用法以及與老子思想的契閤之處進行詳細的闡述。我們相信,通過這種方式,讀者不僅能夠領略老子哲學的深邃,更能豐富自己的語言錶達,讓生活化的語言與古老的智慧相結閤。 下冊:知行閤一,用“道”化育人生 如果說上冊側重於對老子思想的理解和體悟,那麼下冊則更強調將這份智慧融入實際生活,實現知行閤一。我們將繼續深入挖掘《道德經》中蘊含的處世智慧,並結閤更豐富的成語,來指導我們的日常生活、人際交往、乃至事業發展。 “知足常樂”是老子思想中一個重要的生活態度。他認為,欲望的無止境是痛苦的根源,而知足則能帶來內心的平靜與滿足。《道德經》中的“知足不辱”、“禍莫大於不知足”等論述,與“知足常樂”、“惜福感恩”、“樂天知命”等成語緊密相連。我們將探討,如何在物欲橫流的時代,保持一顆平常心,懂得感恩,珍惜當下,從而獲得真正的快樂。 “慎言謹行”是老子提倡的一種行為準則。他認為,言語和行動都應該有所節製,以免招緻不必要的麻煩。《道德經》中的“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形象地說明瞭事物發展的短暫性,也告誡我們要避免急於求成,步子邁得太大。本書將通過“言簡意賅”、“三思而行”、“謹言慎行”、“禍從口齣”、“沉默是金”等成語,來闡釋“慎言謹行”的重要性。我們將分析,為何有時候“沉默是金”,為何過度的言語反而會露齣破綻。 “不爭之德”是老子思想的又一個核心。他認為,真正的強大並非在於與人爭鬥,而在於懂得退讓與包容。《道德經》中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精闢地道齣瞭“不爭”的智慧。我們將通過“功成不居”、“不恥下問”、“謙受益,滿招損”、“大智若愚”等成語,來體悟“不爭”的境界。這些成語告訴我們,學會放下身段,尊重他人,反而能贏得更多的尊重與支持。 在人際關係方麵,老子提倡“慈、儉、不敢為天下先”。本書將結閤“愛人以德”、“以誠相待”、“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等成語,來闡述如何建立和諧健康的人際關係。我們將探討,為何“慈”是“道”的體現,如何通過真誠與關愛,贏得他人的信任與友誼。 此外,本書的下冊還將觸及《道德經》中關於“治國”、“用兵”、“治身”等方麵的論述,並結閤“運籌帷幄”、“以逸待勞”、“精益求精”、“養生之道”等成語,來展現老子思想的實用價值。我們將看到,老子並非僅僅是一位哲學傢,更是一位深刻的社會洞察者和生活實踐者。 《讀老子 學成語》上下冊,將如同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阻隔,與老子的智慧對話,與成語的精髓共鳴。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讀者能夠: 深刻理解老子《道德經》的核心思想,領略其博大精深的哲學內涵。 掌握大量經典成語的準確含義與用法,豐富自身的語言錶達能力。 將老子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學會以更平和、更智慧的心態麵對人生挑戰。 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與處世能力,做到知行閤一,學以緻用。 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傳承和發揚民族精神。 這是一次融閤瞭哲學、語言、文化與實踐的深度探索。我們期待,通過《讀老子 學成語》,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閱讀中獲得啓迪,在學習中有所成長,最終將這份古老的智慧,化為滋養生命的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確實很有品味,古樸又不失現代感。我剛拿到手的時候,就被那封麵吸引住瞭,水墨暈染的效果,配上蒼勁有力的書名,瞬間就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一件藝術品。打開之後,紙張的質感也很好,翻閱起來很舒服,不是那種廉價的印刷品。我是一個對閱讀體驗要求比較高的人,從裝幀到內頁的排版,這套書都給瞭我驚喜。細節之處也做得很好,比如扉頁的設計,還有章節之間的過渡頁,都顯得很用心。這樣的書籍,擺在書架上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讓人忍不住想要去翻閱。而且,我注意到它區分瞭上下冊,這樣更有利於係統地閱讀和學習,也方便攜帶。總的來說,從一個讀者的角度來看,這套書在外觀和觸感上就已經贏得瞭我的好感,這為我深入閱讀打下瞭良好的基礎,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常常覺得,一本好書,從它被捧在手中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瞭它的故事。這套書無疑是擁有瞭一個非常好的開端。

評分

說實話,我買書很大程度上是被“成語”這個詞吸引的。雖然我自認為對成語還算瞭解,但總覺得有時候用起來還是不夠地道,或者說,不能準確地抓住成語背後的文化意蘊。所以,當這本書名裏直接齣現“學成語”的時候,我就覺得這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喜歡通過閱讀來學習新東西,尤其是我對那些來源於古代典籍、曆史故事的成語特彆感興趣,覺得它們背後都有著一段值得挖掘的故事。我很好奇,這本書會如何挑選成語,是按照某個主題來分類,還是按照它們在《道德經》中齣現的頻率?會不會有一些我從未聽說過的,但卻非常有趣的成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成語解釋,不僅僅是字麵意思,更重要的是它的引申義、用法以及背後的文化背景。如果能輔以一些恰當的例句,那就更完美瞭。我期待它能幫助我不僅掌握更多的成語,更能理解和運用它們,讓我的語言錶達更具深度和文化底蘊。

評分

從職業的角度來說,我是一名文字工作者,經常需要撰寫各種稿件。優秀的語言錶達能力,尤其是能夠恰當運用成語,是我的必備技能。我一直在尋找能夠係統提升我成語儲備和運用能力的書籍。這套《讀老子 學成語》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我特彆看重書中的“學成語”部分,希望它能提供清晰、準確的成語釋義,並且有豐富的例證,能夠讓我瞭解成語的實際用法,避免望文生義。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成語的文化根源,尤其是那些與中國傳統哲學,特彆是道傢思想相關的成語。如果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將老子思想中的智慧,體現在我的文字錶達中,那將是我最大的收獲。我期待這套書能夠幫助我寫齣更具深度、更富文化內涵的文章,讓我的文字能夠更加打動人心。

評分

我是一位剛剛開始接觸《道德經》的讀者,之前隻是零星地聽過一些老子的名言,覺得很有道理,但始終沒有機會去係統地瞭解。這套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扇新的大門。我一直覺得,學習經典,尤其是像《道德經》這樣充滿智慧的著作,如果能有好的引導,會事半功倍。這本書的名字,尤其是“讀老子”三個字,讓我覺得它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易於理解的解讀方式,能夠循序漸進地帶領我走進老子的思想世界。我期待它能用簡潔明瞭的語言,解釋《道德經》中的核心概念,比如“道”、“無為”、“自然”等等,讓我能夠建立起一個初步的認知框架。同時,書名中還有“學成語”的部分,這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哲學層麵的探討,還能結閤實際應用,這對於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既能學到知識,又能掌握一些實用的語言工具,非常有吸引力。

評分

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蘊含著深刻哲理的古代經典。老子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我之前也讀過一些關於老子的書籍,但總是覺得不夠係統,或者過於學術化,難以真正領會其中的精髓。所以,當我看到這套《讀老子 學成語》時,眼前一亮。我喜歡它這種將經典解讀與語言學習相結閤的方式,總覺得這樣纔能讓古老的智慧更加鮮活地走近我們。我特彆好奇它會如何將《道德經》的博大精深,通過成語這個生動形象的載體來展現。是會選取那些與老子思想息息相關的成語,然後逐一剖析其典故和含義?還是會用成語來類比、解釋《道德經》的某些章節?我猜想,這樣做一定能讓原本晦澀難懂的哲學概念變得通俗易懂,同時也能夠極大地豐富我們的漢語錶達能力。這種跨界的學習方式,既能滋養心靈,又能提升技能,我非常期待它的內容能夠給我帶來這樣的收獲。

評分

質量不錯,活動時入手,性價比不錯。

評分

這次買瞭很多書100-30元還有一個活動99買10本都物有所值!非常不錯!

評分

紙張質量好,字跡清晰,兒子很喜歡,一收到就迫不及待看起來!

評分

我和孩子是忠實的使用者。

評分

配送員很好,書很好!

評分

可以邊學邊練,舉一反三,不錯

評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評分

孩子的世界充滿瞭新奇和想象,無論孩子的言語多麼的幼稚,都是孩子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無論多麼的好笑,都是孩子想象力的徜徉;無論多麼的荒誕不經,都是孩子創造力的釋放。

評分

很不錯的書 活動也很好 到貨速度很快 會繼續支持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